第88章 探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88章 探病

  進入四月,最緊要的事,當然是荀爽的病情。

  為了爭取時間布置討董的後手,老人家暫時沒有向外宣布,每天強撐著病體處理政務。

  東漢政治體制中的三公雖然很多時候只是一個背鍋俠的角色,但作為外朝領袖,仍然能在各個環節發揮不小的影響力。

  國賊董卓此時遠離中央,大好機會,荀爽不想在病榻上度過。

  所以在旁人看來,慈明公精神矍鑠,風采依舊,還是那個大漢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知道真相的外人,也就王允,鄭泰,何顒,徐嘉樹這寥寥數人。

  趁著休沐的日子,徐嘉樹約荀攸一起上門看望荀爽。

  這也是【ntr曹老闆謀士團計劃】的一部分。

  「公達兄,慈明公的病怎麼樣了?」,徐嘉樹主動開啟話題。

  畢竟荀攸很少主動開口。

  嗯.喝酒之後除外。

  「我非醫者。」

  清醒狀態下的荀公達就是這樣惜字如金的說話風格,只說前半句,往往要留半句給你猜,也就是所謂的思維跳躍。

  如果沒有對上電波,想和這種人交朋友,難度確實是挺大的。

  但是徐嘉樹顯然不會在乎這些,荀攸這種等級的人才,放遊戲裡,他恨不得所有武將一起上門登庸,住在他家就不走了。

  別說三顧,三十顧都樂此不疲!

  一路上,二人的畫風大概就是,徐嘉樹不停地問,荀攸不停地答。

  「據說張仲景醫術通神,不如請他來為慈明公看看?」

  怎麼治荀爽的病,徐嘉樹是做過功課的——所謂「建安三神醫」,華佗是沛國譙縣人,和曹老闆是老鄉,習慣在民間行醫,可惜其人蹤跡縹緲難尋,一個月的時間要找到還要請來,基本不太可能。

  而董奉寂寂無名,應該是還沒出生。

  只有張仲景,因為家裡蔭庇,是舉過孝廉的,在尚書台打聽一圈,認識他的人還不少。

  可惜徐嘉樹知道的,荀攸也早就知道了。

  「張仲景人在荊州。」

  「我願意遣人去請!」

  荀攸看了他一眼,「他有官職在身。」

  其實何顒也曾和荀攸提過張仲景,兩人是南陽同鄉,交情頗深,他還對張仲景說過「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這樣的話。

  但是人家現在在劉表麾下任職,怎麼也不可能棄官不做,到長安來的。

  而且在荀攸看來,長安並非沒有良醫。

  只是荀爽已經是古稀之年,這個年紀,任何小病落在身上,都是難以治癒的沉疴。

  所謂醫不治死,荀爽真正需要的是返老還童的仙丹,而不是一味治病的藥方。

  「.」

  唯一的希望破滅,徐嘉樹也變不出別的招數,兩人就這樣沉默著走到司空府。

  老門房見是荀攸,連忙開門,一邊還感嘆道:「公子,慈明公最近不太舒服,我們都擔心得緊,您快去看看吧」

  「不要多嘴」,荀攸低聲喝斥,「若是讓外人知曉,你擔不起干係。」

  他這副罕見的作態,嚇得老門房不敢再提。

  但這話荀攸分明是聽進去了,他快步走進府中,身後的徐嘉樹趕緊跟上。

  和宴會那次比起來,在家的荀爽像是被抽掉了脊樑,徹底沒了那股筆直如令的氣概。

  他靜靜地躺在榻上,難得像一個普通的六十多歲老頭子。

  看到叔公這樣,荀攸用力抿著嘴唇,眉頭緊皺,更加得沉默寡言,只有荀爽問起來,才會回話,宛如一個反映模塊故障的機器人。

  「子茂有所不知」,荀爽笑道,「公達小時候可不是這麼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

  「這孩子十三歲的時候,我族兄荀曇去世,一個叫張權的故吏,主動找來要為他守墓。」,老人家緩了口氣繼續道:「公達對我侄子荀衢說,此人臉上神色反常,許是做了什麼奸猾之事,荀衢晚上盤問,果然他是因殺人逃亡,想用守墓來藏身」

  人家爺孫之間回憶往事,徐嘉樹也只能在旁邊說好話,「公達兄聰慧天成。」


  「叔公記性真好」,荀攸輕聲道:「這些事我自己都忘了。」

  不僅是這些早慧的故事,準確地說,小時候的一切,荀攸都不太願意回憶——那是一段黯淡的時光。

  幾年內,父母和祖父相繼去世,他只記得守孝時住的草廬又漏風又漏雨,那股無孔不入的濕冷空氣始終盤旋在他的身上,他的骨髓里,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刻散去過。

  「你這孺子!」,荀爽笑罵道:「說什麼記性好,我難道老糊塗了不成!」

  荀攸搖搖頭,「叔公不老。」

  「哼」,對這個悶葫蘆侄孫一點辦法也沒有,看到一旁的徐嘉樹有些尷尬,荀爽又問他:「蔡伯喈的身體如何?」

  「老師身體很好,平時還有興致在家撫琴吹笛。」

  「那就好」,荀爽語氣爽朗,「我們這些黨人早年間都是流放隱居慣了的,活起來還是要比那些政敵久些!」

  言下之意,六十三歲已經活夠本了。

  「叔公還要為漢室多做些事呢」,荀攸忍不住勸道:「怎麼說些喪氣的話?」

  「只不過油盡燈枯而已,毋庸諱言」,老人家擺擺手,顯得很豁達,「漢室自有天命,爾等後輩自當勉力為之!」

  盡人事,聽天命,可以無悔矣。

  徐嘉樹忍不住贊道:「慈明公知行合一,真是天下楷模!」

  「知行合一」

  念叨了兩遍,榻上的老人家來了興致,很認真地問道:「我年少時認定聖人之道可以復興漢室,現在我六十三歲了,身體腐朽,不堪使用,可是經學之事從來沒有一日廢棄過,可算是知行合一嗎?」

  荀爽是一個非常奇異的人,很難想像一個有著「碩儒」稱號,聲望響徹海內,入仕便直登三公之位的讀書人可以和董卓這樣的豺狼共事,而且是得到了董卓極大的信任,充當了董卓和朝廷之間潤滑劑的效果。

  在做到這些的同時,他還能在董卓的眼皮子底下糾集整合了一支精幹的反董團體,上至王允這樣的三公,下至徐嘉樹這樣剛剛入仕的郎官,甚至相國府長史這樣董卓的心腹也甘心為他的謀劃奔走。

  這樣的團體根本不是王允這種清高孤傲的人可以拉攏起來的,王子師雖然以剛直聞名,卻根本沒有這種號召力和感染力,真正的核心毫無疑問,就是荀爽。

  這樣的人,若是之後成功誅殺董卓,必然就是再造漢室的功臣,是能青史上寫下光輝一筆的人物。

  可他現在病痛纏身,只是期待從現在的年輕人口中,聽到自己一生的評價。

  三度棄官不做,幾十年隱居著書,荀爽荀慈明,真的配得上這偌大的名聲嗎?真的有益於國家嗎?真的可以俯仰無愧嗎?

  這是人之將死的奇特心境。

  「聖人立功,立德,立言,慈明公三者兼備,又豈是我等晚輩可以置喙的。」

  徐嘉樹這話確實是發自真心。

  「子茂謬讚了,立功一事」,荀爽幽幽嘆道,「空活六十三載,何曾有功於天下?」

  一同走出司空府,徐嘉樹正準備辭別荀攸去找呂玲綺陪練,卻見荀攸拉住他。

  「公達兄?」,他有些疑惑不解。

  「子茂」,荀攸很認真地說道:「陪我去喝酒。」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