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巴格達(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053章 巴格達(下)

  當下眾人被困在宮殿裡,四顧周圍層層宮牆,仿佛軟禁。好在每日飲食待遇倒是不缺,各式各樣的水果、奶酪、麵食、肉類變著花樣供給,實實在在地彰顯了一方大國的氣派。負責伺候的男女也個個恭謹,並無慢待,只是全無多餘言語。使團成員們試圖私下裡給他們一些饋贈,他們俱都驚恐不安,連聲拒絕。素來被人追捧的絹帕、刺繡之類,竟然送不出去,那也自然做不到接納籠絡。

  過了兩天,有使團成員佯作懵懂,從每天早晨僕役搬運便溺穢物的側門往外闖,結果立刻被身披魚鱗甲、外罩大袍的士兵攔住。那些士兵並不理會他的叫嚷,也不動用武器,只是排成人牆把門堵著,等到該搬運的大桶小桶拿走,立即封門。

  這場使團訪問早在數年前就安排定了,在政治層面,這表著兩個當世大國的首次正式接觸,關乎大周的國威。而大周內部,包括皇帝在內的各方政治勢力、經濟團體,無不對之寄予厚望的原因,則是各方都將之視為擺脫大周財政窘境的重要契機。

  近年來大周並未刻意開疆闢土,但周邊鄰國難免出現動盪,需要大周出面主持安撫百姓。一來二去,疆域不斷擴大,治下子民億兆,財政開支水漲船高,愈來愈顯捉襟見肘。偏偏海上貿易這個公認為一本萬利的財源,收益也連續幾年不曾提升。不僅起不到填補財政缺口的作用,有時候還得朝廷勞心費力,派大員出鎮,以維護各處海外據點的存續。

  大周負責關稅、市舶、貿易的諸多機構陸續都派人查探這局面何以發生,起初以為,有什麼國家偷竊了大周的工藝肆行仿冒,後來懷疑是海盜猖獗阻斷海途。到最後越查越細,也越查越遠,發現真正的原因,是本來如無底洞一般吸納大周出產的阿拉伯受到其內憂外患的困擾,國勢日蹇,買不動中原所產如山如海的貨色了。

  這種情況,其實數載之前就有徵兆。當時一度遍布南海的阿拉伯商人數量急劇縮減,據說就是因為哈里發迫於兵力不足,給許多海商許諾了蘇丹或埃米爾的封號,請求他們回國效力。

  當時大周上下,沒人當回事,畢竟誰也沒法把耳目伸張到萬裏海疆以外。中國之人對阿拉伯的了解,始終是盤踞在西方數百年的龐然大物。而阿拉伯商人退出的貿易路線和補給據點,幾乎同步被漢人海商控制,海商們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有時候又並不急於向朝廷稟報在這方面的進展。

  急速增長的漢兒海商船隊,在此後幾年把貨品直運到阿拉伯境內乃至巴格達。這等若是拿著飯勺,把做好的飯菜塞到病人嘴邊強餵。飯菜實在噴香誘人,病人就算胃口不行,也勉強多吃幾口。等到餵飯的發現病人真吃不下,那已經不是胃口好不好的問題,而是病根深種乃至病入膏肓了。

  所以,使團此來真正的目的,是要在阿拉伯帝國急劇軟弱的當口,不惜一切代價保證朝廷的財政收益,保證大周境內無數工場和工匠的飯碗,為中原不斷增長的手工製品找到出路。

  具體的辦法有兩條,要麼,就拿出足夠的威懾或好處,按著阿拔斯王朝掌權人物的頭,逼著他們竭盡全力地吃,吃到腸穿肚爛、壽終正寢再說。

  要麼,就按著阿拉伯人的頭,逼出他們在採購中原貨物以後轉銷的方向,以便大周尋蹤索跡,自家把生意做過去。

  可現在這架勢,竟是什麼也做不了,被軟禁了?

  幾天下來,莫說使團高層,底下普通成員也多有焦躁不安的。

  海上奔波萬里,本來就容易讓人情緒失控,海商的船隻上經常出現暴亂、仇殺之類,便是因為船員承受不了這種壓力,找個由頭爆發。大周的海軍素稱嚴明,有時候也難避免,只不過海軍的巡遊範圍有限,而且包括史天倪在內的海軍高級將領們,動不動對某地的野人或者叛逆發起清剿……大家都知道,無非是提供個肆意妄為的環境,讓將士們發泄下。

  海商如此,軍隊如此,使團也難以避免。就算使團上下都是精挑細選出的,可只要是人,就無法擺脫人性。果然又過了數日,使團里忽有護衛彼此爭執。旋即爭執上升為鬥毆。這舉動又引發了各自的友人參與,他們或者攔阻,或者報復,等到宮殿外頭監視他們的阿拉伯士兵衝進來平息局面,一場涉及上百人的大亂鬥幾乎不可收拾,至少數十人頭破血流,倒地哼唧不休。

  帶兵入來的隊長見此局面,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得回去叫了負責監管宮殿的埃米爾來,商議怎麼處置。

  那埃米爾起初很是警惕,劈頭就說,哪怕有傷員,也不能離開宮殿。他身邊帶了兩個通譯,連元好問說的話,都要兩個通譯分別翻譯,然後記錄下來。但元好問並不給他添麻煩,反而向他道歉,自承管理不善,答應自行處置傷員,並且嚴肅綱紀。


  待到埃米爾稍稍放鬆,元好問才道,雖說我們願意耐心等待哈里發的接見,奈何上萬裏海途跋涉之後,又遭軟禁,使團成員人人煩躁。而且這幾日裡雖然飲食供應並不匱乏,畢竟不是漢人習慣的口味。他問那埃米爾,能不能勞煩想點辦法,從漢商聚集地找個廚子,湊些食材,做些家鄉口味的飯菜,以慰蓴鱸之思?

  埃米爾本想下意識地反對,眼看著傷員們仍在抱怨、謾罵,而元好問文質彬彬,言語既客氣,又引經據典,態度終於稍稍軟化。

  他沉聲說了兩句,一個通譯道:「要廚子來此,是萬萬不行的。你們要什麼食材,可以列個單子,我們買了送來,再給你們柴禾,你們自己燒煮。」

  元好問大喜,當下取了紙筆,細細列了清單。通譯接過清單,埃米爾又道,巴格達城裡,本該無所不有,但眼下局勢特殊,如果湊不齊,少了幾樣,也莫要抱怨。

  「怎麼會抱怨?我們感謝還來不及呢!」元好問連聲答應,又命人取了禮物贈給埃米爾。這是求人辦事應有的禮節,天下間的規矩都是一般。

  雖說哈里發和宮廷大臣曾有嚴令,務必禁絕內外交通。可埃米爾既已答應了供應食材,非要在這種小事作態,好像刻意擺臉色給對面的大周使者看。何況中國最是富庶,從使者手裡拿到點東西,價值抵得上為國效力數載所獲得賞賜?

  埃米爾猶豫了露出勉為其難的神色,最後往前走了半步,結果元好問手裡的小箱子,踹在懷裡了。隨即他大聲吩咐部下,讓人儘快去採買。

  過了小半天,埃米爾沒有出現,先前進來查看情形的隊長來了,他帶著一支由幾輛馬車和十數名僕役組成的車隊,在宮殿前頭的廣場卸下好幾堆的食材,有米有面,有新鮮肉食和專門封裝的調料,還有可以生火做飯的移動灶台。

  史天澤過去看看,翻了幾個箱籠,大喜道:「各位,這裡還有豆醬和豉汁呢!自從船上裝載的那批吃完,好久沒嘗到了!」

  使團成員們紛紛湧上來看,見了熟悉的調料,無不喜悅。他們和裝運物資的僕役言語不通,沒法交流,卻不影響他們揮手比劃著名,又拿出身邊的什么小物件,塞到僕役手裡以示感謝。

  僕役們起初推辭,待到自家隊長也卻不過熱情,往懷裡揣了點什麼,他們便不推拒。一時間,場地上熱鬧異常,兩邊人手交錯往來搬運。

  待到搬運完畢,阿拉伯人退出宮殿,使團的官員們站到滿地箱籠前。元好問對眾人道:「咱們入城的時候聲勢不小,城裡的漢商不可能得不到風聲。聰明人就該知道,這些物資是拿來供給我們的。你們猜,這些箱籠里,有沒有我們需要的東西?」

  話音剛落,史天澤眼利,已經從一具箱子的邊緣,抽出了看似用來綑紮的布索。展開布索,上面有幾行字,應是為了避免外人看出端倪,字體用的狂草,再被收束綑紮過了,乍看便如墨點飛濺。在場眾人都是正經讀過書的,當下各自冷笑:

  「怪不得呢,原來是蒙古人的使團先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