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三國演義》小說原作發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國完結了,前半部令人振奮,後半部令人消沉,本以為這未來將是曹,劉,孫三家爭霸,竟然是這樣的結局,看到曹、劉、孫氏的後人如何把江上敗掉,不能守住基業,眼睜睜看其毀掉,實在讓人扼腕嘆息,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威震八方之時,何嘗想到,他的後人也被司馬家挾持,甚至被弒君,這未嘗不是一種報應……」

  「我太喜歡裡面的『義』了,即便古代的很多情感以現代的目光來看很迂腐,可那才是真正吸引人的東西。」

  「我發現,各個年齡層的觀眾對諸葛亮的評價是相似的,對於曹操的評價是相似的,可惟獨對於劉備的評價與感悟完全不同,劉備是一個一腔仁慈赤誠而又難以具象的信念感和理想主義的人,年輕人看劉備,多是覺得優柔寡斷,可年長的觀眾去看,卻是完全不同的樣子。」

  「當最後一遍片頭曲奏響的的時候,只覺得自己剩下了軀殼,魂魄都隨著歷史的風沙而去,現在才緩過神來,寫下這篇評論,其實從第一幕,殘陽下的張角歃血為誓,一片火紅,開啟了亂世序幕之時,我便沉浸在了《三國演義》之中……」

  「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已經距離我們幾千年,感謝《三國演義》這部巨著將歷史定格在文字里,保存為一個巨大恢宏、浩浩蕩蕩的鮮活畫面展現在後人眼前。」

  ……

  Movie軟體上,9.9分的評價上,處處都是觀眾們在各個層面的感慨。

  誠然,《三國演義》這部作品,值得去討論,去感悟的點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幾乎每一個評論都不重樣,每一位觀眾都有著自己的理解。

  可最大的感慨,還是這歷史的結局。

  之所以會讓很多觀眾覺得荒涼,失落,就是因為魏蜀吳似乎誰也沒有贏,似乎一切人物的努力、一切的血雨腥風和爭鬥都沒有了意義,不管是南征北戰、戎馬奔波,還是在戰場上大殺四方,智計無雙的英雄人物,最後都成為了這歷史的塵埃。

  《三國演義》中最出彩,亦是人氣最高的角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諸葛亮,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白帝城託孤,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空城計這一個個精彩的事件,都成為了觀眾們腦海中的永恆記憶。

  《三國演義》一經完結,就有很多的官方媒體在大力宣傳。

  可老賊的帳號,卻並沒有轉發類似《三國演義》所取得的播出成績,或者說多少觀眾的好評,而是轉發了一個視頻。

  這個視頻,是來自燕京大學的歷史教授劉國凱,講述的是《三國演義》中的角色,事件,與正史上的不同。

  可這個博客一轉,不少老賊的粉絲都震驚的雙眸瞪大。

  「老賊也忒大度了吧?」

  「老賊壓根就不怕被罵好吧,從第一本書開始就被罵到現在,早就免疫了。」

  「之前那幾個歷史教授發博客的時候,我還和他們Battle了一下,這下子尷尬了……」

  「那也不算罵吧……」

  ……

  不僅僅是這位歷史教授,還有過不少的歷史博主,歷史愛好者,在各種途徑上表達過對於《三國演義》的不滿,對與老賊虛構歷史,杜撰情節的不滿。

  這是能夠理解的,一般做歷史這方面的學者,多半都抱有對於歷史的敬畏與嚴謹,其實在前世,因為這個原因而反感《三國演義》這部名著的也是有的。

  林秋之所以轉發這個視頻,自然是認為這是有意義的。

  畢竟《三國演義》里的人物,很多都進行了杜撰和藝術加工,裡面的形象都與正史上的有所不同。

  即便是在前世,國內的民眾提起劉禪,阿斗,都是《三國演義》中的形象。

  還有周瑜,史書中的周瑜並不是氣量狹小之人,並且赤壁一戰大捷也是完全仰仗他的謀略,至於孔明借東風則並非史實,周瑜真正的死因也並非被氣死。

  可是,甚至可以說多數人都將歷史上的阿斗,周瑜等角色對標了《三國演義》,這對於真正的歷史人物而言無疑是不公平的。

  因為一部小說,導致「遺臭萬年」,被萬人唾罵。

  所以林秋才會在《三國演義》的劇版播完之後,與這些歷史學者一起,讓觀眾們,特別是沒有分辨能力的孩童們認知到,演義只是演義,歷史才是歷史。

  ……

  「顯然,《三國演義》的諸葛亮,是被作者過度神化的,現如今關於諸葛亮的記載,多半是出自《三國傳·諸葛亮篇》,諸葛亮的確有才,可並非如同演義那般神鬼莫測,呼風喚雨,演義中的諸葛亮善驅六丁六甲,能祈星求命,操縱自然氣候。顯然是不合實際的,也是作者為藝術效應所添加的意象。」

  「比起《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正史中的諸葛亮的定位類似於曹操,是一國之棟樑,區別僅僅在於一忠一奸上,可在《三國演義》中儼然成了決定歷史進程的關鍵人物,這也是作品刻畫的需要。」

  「從事件上,六出祁山是史實,七擒孟獲是有的,可並沒有演義中的那麼盪氣迴腸,史書上只用了『七擒之,南人不復反已』來記載,剩下的就是作者的想像了,而火燒新野和火燒博望的時候,這個時候諸葛亮還沒出山……」

  ……

  視頻中對於《三國演義》電視劇與正史的對比解讀相當清晰,可單單是這樣還不夠。

  夏州目前可以說因為《三國演義》的出現,學習歷史的氛圍日益濃厚,又或許本身歷史對於夏州民眾的吸引力就一直居高不下,否則古裝劇不會如此之火爆,經久不衰。

  從中小學就能夠看的出來,學生們對於歷史的興趣有了顯著提升。

  可所謂「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諸葛亮罵死王朗」「火燒上方谷」「過五關斬六將、斬顏良誅文丑」這些情節,都是演義之中虛構的,這種對於歷史史實的教育,需要深入到校園之內。

  這些當然是後話了,對於林秋的老賊身份而言,該做的都已經做了。

  可對於萬千夏州觀眾,還是九州的三國迷而言,這個夏天的前半段實在是太美妙了!

  將近一個月時間的連續追劇,每天量大管飽的同時還精彩紛呈,內容不斷,從觀劇體驗上來說,絕對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全世界的熱門劇集,有哪個能一天播三集,集集五十分鐘的?

  趁熱打鐵,就在《三國演義》完結的熱度正處在全世界的巔峰之時,《三國演義》小說原作,正式在九州同步發售!

  本身老賊的書籍熱度就無人能出其右,再加上《三國演義》的熱度,九州各大書店之前都是人山人海,拍起了長龍!

  而且比起之前幾部小說受眾更廣的是,所有夏州的家長,即便是對孩子的成績極其看重的,都不會阻止自家孩子喜歡《三國演義》,閱讀《三國演義》的書籍,因為這對於孩子的成長與學習都有好處!

  不說其他,就說《三國演義》中的情節,能夠被運用到作文中的典故,就不止一篇兩篇。

  可以說,全世界的讀者,都懷揣著一種巨大的期待,期待能夠在《三國演義》的原作之中,找到與劇版的不同,找到最純真的味道。

  可是當這些讀者,特別是來自九州各地的讀者興奮的購買書籍,然後狂奔回家,拆開開始閱讀的時候,他們傻眼了。

  ……

  「我去!文言文?」

  「不算是純文言,據我了解,這是夏州明清時期的語言風格,半文言半白話!」

  「嗚嗚嗚嗚嗚!看不懂!夏州語言博大精深!」

  「沒想到電視劇版還是將其白話化過的呈現!」

  「本來買給我兒子回來看的,可是我兒子完全看不懂……」

  「不至於看不懂,不過看的要很仔細。」

  「我可太喜歡這種文風了!」

  「看的太爽了!」

  《三國演義》的文字風格對於夏州的讀者而言,不算難懂,可是需要仔細閱讀。

  可對其他州,僅僅熟悉了解夏州普通話的讀者而言,讀起來就有些吃力了。

  可對於能夠讀的明白的三國讀者而言,閱讀體驗就一個字——爽!

  這絕對是老賊最有味道的一部小說,特別是每一回的最後,譬如第一回的最後。

  【人情勢利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盡誅世上負心人!】

  【畢竟董卓性命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第二回的最後,【欲除君側宵人亂,須聽朝中智士謀,不知曹操說出甚話來,且聽下文分解。】

  這些如同驚堂木式的拍案寫法,讓讀者們仿若身處一個大型的說書場景,說的就是這英雄並起的三國年代!

  「我說實話……」

  「我就看了三回,我看過老賊這麼多的作品,這是唯一一部,看文字都會讓我驚嘆的書……」

  才剛剛發售不久,很多人的朋友圈或者社交媒體中,就出現了這樣的評論與文字!

  對於這樣的評價,遠在西州拍攝的林秋不禁會心一笑。

  開玩笑……

  這可是前世的四大名著誒!!

  前世,四大名著內容迥異,而且風格、筆法各一。

  其中,最惜筆墨,不事工巧,高古樸拙,粗獷豪邁,如大寫意一般氣勢縱橫,酣暢熱烈的,當屬《三國演義》。

  不同於《紅樓》的精巧華美,《三國演義》追求過多的細節刻畫,因勢象形,大處落刀筆,大處收刀筆,給人看的是事物的整體以及大勢。

  其樸實簡潔,卻大開大合的文字,讓讀者單單是在閱讀之時,就能夠感受到那沙場之勢!

  其實回想之前老賊的書籍,很少有在文筆上如此驚艷的作品,諸如最開始大爆的《福爾摩斯》《哈利波特》,之後的《三體》《火星救援》,都不是以文筆而出眾,而是以精湛的劇情與天馬行空的思路而出眾。

  可在宣布文風轉型傳統之後,老賊的這第一部夏州本土風格的作品,就帶來了這樣一部王炸式的作品,著實令萬千讀者意想不到,更是直接引爆了夏州網絡!

  可能九州之人不知道《三國演義》中的擁有著怎樣的文字含金量,可夏州的學者,作者們實在是太清楚了,就算是普普通通的讀者都能夠感受到書籍的不凡,與老賊之前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在同一層次!

  「我去!感覺之前咱說《三國演義》必是經典,感覺低估了啊……」

  「我隱隱有種感覺,這本書是能夠被時代所流下來,只要夏州文明不滅,就能夠一直流傳的名著級別作品……」

  「+1!」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明快而又通俗,文字功底太深了。」

  「老賊竟然還在進步!我真的是……」

  「小說原作和電視劇版本還是有很多不同的,不僅僅是情節上的不同,還有思維方式,講述方式的不同,電視劇版本,身為導演,林秋的思維方式肯定會加入進去,失去了原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智慧。」

  「是的,小說本身就是有空間給讀者想像的,改編成電視劇後,是一種在編輯的邏輯和理解下創造的,可能與讀者自己閱讀時的創造發生矛盾,失去了想像力。」

  「更喜歡小說原作!對不起了林秋!」

  「+1!林秋絕壁是個天才,可老賊是神!」

  不怪讀者們狂吹,實在是太過震撼,特別對於一路看老賊作品過來的讀者,鐵粉而言。

  誰能夠將當年寫《誅仙》,寫《仙劍》的老賊,和寫《三國演義》的老賊拼到一起去?

  談這小說部作品,要是還談什麼銷量,熱度就過於俗套了,此書一出,其文學價值,在短短時間內就被廣泛認可!

  「這是一部包含著豐富的智慧和謀略的傑作,對各界各階層的人的種種為人、處世、運籌工作等,有難以估量的重大參考價值。」

  「不管是社會影響還是文學價值,《三國演義》都可以說是夏州小說之最,無愧是夏州圖騰式的作品!」

  「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複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衝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恐怕會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

  「寫作水準之高令人咂舌!對任務的形象塑造可謂是出神入化,呼之欲出!具有一定歷史的價值,而且重要的是不是簡單的像歷史教科書一樣去重複歷史,而是進行文學創作的,大眾的接受程度更好。」

  「《三國》所體現出的老賊個人思想,就是第一句話,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動亂中最終都要走向治,《三國演義》恰好描寫了怎樣由亂而走向治的,這也符合老百姓們的樸素心愿。」

  「老賊真的成為了一名藝術家!」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