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落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整個府谷縣陷入一片混亂。

  李毅當即提議收攏無處可去的飢兵和老弱,將他們帶到山中躲避。

  王自用在起義軍中地位僅次於王嘉胤。

  他對李毅一直提防,當即緊緊手握指揮權,不許李毅在這個時候分兵,而是要集中兵力,阻擊官兵。

  望著府谷縣外,被起義軍大部隊丟棄的兩萬老弱,李毅心中不忍。

  他只能讓農會出馬,維持秩序,疏散老弱。

  自己則率領前鋒營三千人跟著阻擊。

  阻擊部隊萬人,在府谷縣西面和官兵交戰數個回合。

  高迎祥所部損失慘重,只能率先後撤。

  李毅和羅汝才、王自用結陣自守,和官兵斗得旗鼓相當。

  這時候,王自用既然丟棄防線,率先後撤。

  羅汝才雖然性子蠻橫,為人狠辣,卻是個懂情義的。

  他派人告訴李毅,大部隊已經東進,王自用得到消息,讓他一同後撤。

  要將李毅丟下來,阻攔官兵,削弱大同軍的實力。

  聽到這個消息,李毅怒火焚燒。

  他沒有想到,王自用竟然如此卑鄙。

  兩人之間根本就沒有起過衝突,如今並肩作戰,他竟然要出賣自己。

  李毅怒不可遏,親自拍馬阻攔王自用的後撤,當面質問他。

  王自用被拆穿陰謀,卻並不慚愧。

  反而指責李毅驕傲蠻橫,不服從命令。

  並且命令軍隊,要與李毅火拼。

  官兵就在眼前,王自用卻如此做事,還要和自己內鬥。

  李毅眼神冰冷的望著他,最後還是一擺手,帶著騎兵隊離開。

  他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和王自用火拼,這樣做,只會讓官兵趁機得利,義軍損失慘重。

  王自用可以不顧大局,他不能這麼做。

  既然王自用要走,李毅自然也要撤退。

  好在大同軍軍紀嚴明,騾馬很多,雖然撤退慢了一刻鐘,但是卻比王自用部更早撤出戰場。

  王自用被艾萬年和賀人龍咬住尾巴,卻沒有回身反擊的勇氣,只能斷尾求生,損失了一半人手後,倉皇奔逃。

  至此,他算是對李毅恨之入骨。

  在他看來,要不是李毅撤退,自己根本不會損失這麼大。

  李毅就該留下來給義軍斷後,就算全軍覆沒,也是應當的。

  而這個時候,大同軍後撤,路過府谷縣。

  只見本來要疏散的義軍老弱,此刻卻並沒有撤退到山中。

  望著衣衫襤褸,攜家帶幼的老弱,李毅眼中閃過怒色,叫來李過詢問。

  李過也是十分無奈。

  起義軍各家撤退倉促,好些老弱根本不知道如今戰況。

  他們有沒有統一組織,如今一盤散沙,農會就算是有三頭六臂,短時間內也根本不可能將這麼多人組織起來,然後遷移到山裡。

  李毅帶著大軍東進,望著兩側積滿的臉色灰白,拖家帶口,步路蹣跚的婦幼老弱,心中十分不忍。

  但是他不可能停下來。

  官兵現在主力四千人,衛所兵五千人都在往這裡趕。

  自己一家根本打不過,留在這裡只會被官兵分割包圍,全軍覆沒。

  這時候西面突然傳來巨大的喧譁聲。

  李毅回頭望去,只見府谷縣陷入了一片火海中。

  無數府谷縣的百姓從城池內逃出來。

  不用說,一定是官兵衝進了縣城,正在搶掠財物,殘害百姓。

  官軍也是人,也要吃飯,也要用錢。

  朝廷拖欠糧餉,他們沒有糧食吃,沒有銀錢用,只能趁著打仗燒殺搶掠。

  而他們不敢搶豪門大戶,只會去搶更加窮苦的百姓。

  艾萬年和賀人龍所部確實闖入了府谷縣。

  府谷縣被義軍攻占,豪門大戶被清洗了一波。

  如今官兵入城,自然也要趁機發財。


  這個時候,他們也才知道,賊寇的老弱家眷竟然還滯留在府谷縣外。

  這可是個好機會。

  賊寇人頭就是賊寇人頭,老弱婦孺的人頭同樣值錢。

  既然有了軍功目標,他們也就不再想著多殺一些城中百姓,用他們的人頭去冒功。

  賀人龍當即向洪承疇報告了這個情況。

  洪承疇面無表情得端坐在馬背上,語氣冰冷的道:「既然是從賊的老弱,自然也是賊寇。官府沒有糧食養他們,所以俘虜一個我都不會要。」

  賀人龍明白了洪承疇的意思。

  當即他返回軍中,高喊道:「傳令下去,殺光那些賊寇的老弱婦孺,一個也不要留。然後將他們的人頭砍下來,留給撫台大人向朝廷報捷。」

  這個命令讓一旁的文書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他想要說什麼。

  但是聽到撫台大人四個字,就閉上嘴巴。

  很快,官兵前鋒不再擄掠府谷縣,而是衝出來,直接奔向逃跑的義軍老弱。

  與其說這是場戰爭,更不如是屠殺。

  這些義軍老弱婦孺,因為從軍還會帶著鍋碗瓢盆,行軍的速度根本快不起來。

  儘管李過帶著農會的人不斷催促,但是好些人根本不聽安排。

  這時候,官兵沖了過來。

  沒有任何囉嗦。

  直接就是大開殺戒。

  最後,死亡的威脅讓老弱們加快了步伐。

  他們密密麻麻的向著山中奔逃,可是弓箭如同雨點般落下,不斷有人哀嚎著摔倒在地。

  逃命的老弱中,有母親抱著嬰兒狂奔,有孩子在屍體中哭喊著尋找親人,也有年邁的老人拄著拐杖揮向官兵騎兵,被斬斷了脖子。

  整個府谷東面,霎時間陷入一片人間煉獄。

  儘管無數人在哀求,在哀嚎,在哀痛,但是殘酷的現實催動著染血的兵刃,毫不留情的收割著生命。

  李毅帶著前鋒營,眼神痛苦的望著悲慘的場景。

  他以為自己能夠冷下這個心,能夠做最正確的決定。

  但是現在,他明白,自己別無選擇。

  終於,李毅擦了擦眼睛,神情冷峻的喝道:「布顏,吹號角,跟我阻攔官兵騎兵。高老實,你帶步兵掩護鄉親們後撤,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許後撤。」

  李毅說完,握緊虎牙槍帶著騎兵隊沖了過去。

  布顏、劉宗敏、趙勝緊隨其後。

  號角聲響起,大同軍的血色軍旗在風中飄揚,六百騎兵跟著李毅衝進戰場,將殺戮老弱的官兵騎兵攔了下來。

  李毅揮舞虎牙槍,霎時間連殺數人,縱馬急奔,無人可擋。

  他長槍跳動,刺穿一個官兵的胸膛,將他拋飛出去,然後側身抱住一個兩三歲的幼兒。

  看著一臉鼻涕眼淚,嚎啕大哭的孩子,李毅拍馬而回,將他交給一個頭髮花白的婦人。

  「照顧好他。」

  李毅囑咐一句,高舉虎牙槍,對著周遭的老弱婦孺道:「義軍的鄉親們,官兵大部隊馬上就到,丟棄雜物才能有活路。跟著農會的人快逃,大同軍會為你們爭取時間。」

  說完對著身後的騎兵大吼道:「跟著我,殺官兵,救鄉親們。」

  「殺官兵,救鄉親們。」

  「殺官兵,救鄉親們。」

  在無數義軍家眷的注視下,李毅率領著騎兵隊沖了上去。

  兩支騎兵很快衝撞在一起。

  大片大片的騎兵被掀翻在地,戰馬嘶鳴,雙方攜著槍矛廝殺在一起。

  經歷過死亡和希望之後,義軍家眷終於清醒過來。

  他們在農會的催促下,丟棄了拖累速度的雜物,然後在農會的帶領下儘快的向山中轉移。

  李毅帶著騎兵隊和官兵的騎兵衝殺。

  而前鋒營步兵也快速推進,在義軍家眷和官兵之間,構建出一道血肉防線。

  很快,洪承疇率領著官兵大部隊趕了過來。

  他本以為賊寇都已經撤離,沒想到還有一支留在這裡。


  當看到那血色旗幟的時候,洪承疇眼神中滿是驚訝和殺意。

  「傳令下去,全軍出擊,務必要抓住李毅,死活不論。」

  軍令下傳,官兵大部隊圍殺而來。

  面對著遠遠多於己方的官兵,李毅咬牙堅持。

  他已經身中數創,精疲力盡,但是為了掩護老弱婦孺,他只能壓榨身體的每一分力量,拼命衝殺。

  這個時候,逃亡的義軍主力卻停了下來。

  不為其他,許多義軍士兵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家眷並沒有跟上來。

  他們心中擔憂,打聽之下,才從曹操羅汝才的手下嘴裡,得知老弱被丟在府谷了。

  這個消息,讓義軍士兵們大吃一驚。

  他們紛紛要回去,救自己的家人。

  各家頭領紛紛出面彈壓。

  可是關乎到家人的安慰,這些義兵士兵根本不妥協,反而拿起兵器,和頭領對抗。

  眼看著形勢鬧得不可開交,王嘉胤只能出面解釋,說撤退倉促,老弱遲了一步。

  如今老弱怕是被官兵所俘獲,就算回去也是自投羅網,不如先東進河曲再說。

  義軍士卒正在遲疑,這時候高小甲站出來,大聲道。

  「諸位弟兄們,你們的家眷並沒有被官兵俘虜。我家大帥,大同軍都在拼死保護他們。就在西面,我們大同軍的弟兄都在浴血奮戰,你們的家人也在等著你們救他們,是漢子的,拿起刀矛、弓箭,跟著我殺狗官,救出你們的親人。」

  王嘉胤臉色一變。

  高小甲的話就像是一滴水落入油鍋里。

  所有的義軍震驚了。

  他們沒有想到,就在他們以為家人在劫難逃的時候,竟然有人在拼死保護他們。而且是他們交情最淺的大同軍。

  義軍只覺得渾身熱血沸騰,紛紛拿起刀刃,大吼道:「殺回去,救親人。」

  「殺回去。」

  眾多義軍一起高呼,懷著滿腔的仇恨重新向著府谷進發,成群結隊的奔去。

  眾位頭領目瞪口呆的望著脫離部隊,開始往回趕的軍隊。

  眼前的局勢,完全脫離了他們的掌控。

  等到義兵們趕到戰場,這才發現一切如同高小甲所說,確實是大同軍在保護他們的家人。

  而且大同軍對戰三倍與己的官兵,絲毫不懼,作戰勇猛,讓義軍們十分敬佩。

  逃跑的老弱們看到自己的親人,紛紛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義兵們連忙安撫家人,也聽到是大同軍關鍵時刻留下來,擋住了官兵,這才讓他們能夠活到現在。

  一些頭目聽到,紛紛讓家人快些躲進山里,拿著兵器大吼道:「弟兄們,大同軍有恩於我們,是爺們的,跟著我沖。」

  其他義兵紛紛拿起兵器,加入了戰場。

  杜文煥大聲咆哮的指揮官兵圍殺大同軍。

  但是大同軍陣型絲毫不亂,在李毅的帶領下不斷殺傷官兵,竟然讓杜文煥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只感覺碰到了一塊硬骨頭。

  洪承疇幾次下令,讓他儘快抓拿李毅。

  杜文煥沒有辦法,只能用最笨但也最有用的辦法,全軍出擊,圍殺大同軍,殺死李毅。

  但他沒有想到,義軍竟然去而復返。

  隨著數千義軍沖入戰場,一直在圍殺大同軍的官兵立刻陷入大亂。

  這時候,飛山虎張勝也帶著輔兵加入戰場,從側面衝擊官兵。

  官兵立刻陷入大亂。

  賀人龍被李毅一箭射穿喉嚨,艾萬年嚇得魂飛魄散,帶著騎兵敗退。

  緊接著,引起官兵大部隊不斷潰敗。

  洪承疇眼睜睜的看著很好的局勢瞬間崩壞,只能臉色鐵青的望著戰局,咬牙切齒的念著「李毅」二字。

  官兵失利,杜文煥氣得當場吐血,跌落馬下。

  被親兵扶起來後,只能虛弱的下令退兵。

  本來戰敗後撤的局面,竟然因為大同軍,成了勝仗。

  義軍上下歡欣鼓舞,揮舞兵器,大聲的歡呼。


  然後他們簇擁著李毅,眼神中滿是感激和崇拜,大聲的呼喚著大同軍、李毅的名號。

  這個場景,印在眾多人的眼中。

  他們都明白,此戰之後,李毅的聲望將會超過大頭領王嘉胤,成為義軍中最有威望的人。

  打了勝仗,接下來又該何去何從。

  有人提議留在府谷,經營地盤。

  王嘉胤也有些心動。

  這時候李毅站出來,主動說官兵雖然敗了,但是官兵主力仍在。

  義軍還是要東進山西,聯繫山西的起義力量。

  李毅此言一出,高迎祥當即贊同,羅汝才也是緊跟其後。

  其他人也紛紛同意。

  由此可見,李毅在義軍中聲望如何。

  王嘉胤臉色難看,但他還是贊同,三日後全軍東進。

  東進過程中,李毅下令嚴明軍紀。

  高迎祥、羅汝才也是贊同。

  義軍進入山西,在李毅的建議下公審大戶,收穫民心,還能奪取大戶的家財。

  李毅則趁機發展農會,宣傳天下大同的思想。

  在山西這段時日,義軍發展極快。

  王自用和張獻忠、老回回等人聯合起來,給李毅使絆子。

  都被李毅輕鬆解決,並且給了他們不小的教訓。

  最後,王自用和李毅之間的爭端越來越激烈,王嘉胤根本無力安撫。

  在山西平陽府,最終兩派之間徹底分裂。

  王嘉胤帶著王自用、張獻忠、老回回等人留在陝西。

  而李毅與高迎祥、羅汝才等人轉道返回陝西。

  陝西的起義軍勢力紛紛投奔李毅。

  李毅在延安南部攻城略地,訓練軍隊,組織農會,建立根據地。

  並且還讓范永年從兩廣地區引進土豆、玉米,讓農會組織鄉民種植。

  洪承疇期間組織起了幾次大規模的圍剿,都被李毅擊敗。

  而楊鶴招撫神一魁失敗,被崇禎皇帝問罪下獄。

  崇禎四年,王嘉胤在山西被盧象升的官兵擊敗。

  然後妻弟被收買,聯合他的手下,殺死了他。

  王嘉胤死後,李毅攜大軍進入山西,接管了一大部分部隊。

  王自用心中深恨,但也沒有辦法,只能離開山西,通過河南去往中原就食。

  接下來幾年,官兵力量越來越弱,李毅卻勢力大增。

  最後李毅擊敗洪承疇,奪取了延安府,然後以摧枯拉朽之勢,很快攻占了整個陝西北部。

  越來越多的官兵投靠李毅。

  最後崇禎七年,李毅以三萬之眾,對陣官兵六萬,大獲全勝,俘虜洪承疇。

  最終靠著洪玉瑩的勸說,洪承疇投降李毅,條件是讓李毅稱王,女兒作為側王妃。

  李毅答應納洪玉瑩為側王妃。

  在洪承疇的幫助下,李毅很快攻占整個西北,在西安稱秦王,並且設置王府。

  崇禎八年,李毅攻占潼關,洛陽,並且通過紅兒山的畢力格、格日勒圖等土默特人的幫助,擊敗了投靠後金的土默特人,進駐庫庫和屯,正是開始經略蒙古。

  崇禎九年,李毅派兵南下湖廣,輕易攻占湖廣,打造戰船,兵鋒直指巴蜀。

  李毅親自帶兵,靠著在湖廣打造的包鐵戰船,成功殲滅了巴陵一帶的官兵水師,然後從漢中、湖廣進攻,兩路夾擊,占領了成都。

  李毅命令高老實坐鎮成都,管理巴蜀。

  崇禎十年,後金進犯庫庫和屯。

  李毅率領蒙古和大同軍在土默特川擊敗後金。

  崇禎十一年,李毅進攻山西,朝廷派遣史可法前來和談,昔日兄弟站在對立面。

  同年,高老實攻占了兩廣地區。

  崇禎十二年,崇禎皇帝聚集全部精銳,盡起二十萬大軍,和李毅在中原會戰。

  李毅以十萬兵力,靠著蒙古騎兵快速穿插,成功截斷官兵糧道。

  攻占官兵重要的糧食後勤城池開封。


  盧象升率領所有大軍,想要跟李毅同歸於盡。

  結果監軍高起潛膽怯,為了保存實力,下令讓軍隊按兵不動。

  盧象升只能率領三萬人與李毅八萬人作戰。

  最終全軍覆沒,盧象升兵敗自殺,被李毅救了下來。

  最後,高起潛的十萬大軍也沒能倖免,被分割包圍,除了兩萬人逃離,其餘皆投降大同軍。

  李毅下令劉宗敏自庫庫和屯出兵,與自己南路軍十萬,加在一起十五萬進攻直隸。

  最終靠著內應,京城門戶大開,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數百官員自盡,其中就有史可法。

  同時,吳三桂、祖大壽投降李毅。

  李毅建立大乾,年號大同,並且修著國法,確認天下為公,平均田畝,消除暴政,體恤百姓。

  後金趁機進犯,李毅率領吳三桂、劉宗敏痛擊後金,殺傷後金萬人,皇太極無奈後撤。

  崇禎十四年,趁著南明在江南內動,李毅命令高老實和李自成兵分兩路進攻。

  最終消滅南明,占領整個江南。

  至此,除了一些偏遠小縣,天下盡被大同軍占領。

  李毅一方面引進土豆、玉米,另一方面王徵選拔人才培育種子。

  雖然天災不斷,但是靠著在全天下平均地畝,清查官紳大戶,糧食足夠賑災。

  李毅還將義學普及天下,培養新學人才。

  大同二年,大同軍策反朝鮮,以三路大軍,在寧遠、遼陽、建州三場會戰中,殲滅清軍三萬餘人。

  最後皇太極病死,多爾袞挾偽帝福臨投降大乾。

  至此,天下盡皆歸於大乾。

  但是李毅明白,他的征途遠遠沒有結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