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7章 設翰林院,肅宗孝懷皇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807章 設翰林院,肅宗孝懷皇帝

  乾元殿前,百官踏著晨光進入殿中,然後持笏拱手。

  昨日,皇后已經攜太后,諸妃,還有諸王公主,返回長安。

  如今留在洛陽的,只有皇帝。

  當然,有皇帝在,洛陽穩如泰山,而長安,隨著皇后回歸,亦迅速的納入掌控。

  一身明黃色袞龍袍,頭戴十二冕旒,李絢平靜的從群臣當中走出,最後穩穩的坐在了龍榻之上。

  群臣齊齊拱手道:「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李絢微微抬手道:「眾卿平身。」

  「多謝陛下。」群臣這才起身,肅然的持笏起身。

  李絢看向群臣,說道:「朕南巡江南,江南諸事繁雜,朕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勉強算是心中有數,但也有一事,讓朕心情大壞,那就是樂安之事。」

  群臣肅然敬立。

  「樂安縣令無能,不思以正法治理地方,不思以求教上官,反而用誇大地方災情之法,來騙取朝廷賑濟,壞民,坑民,害民,實在該死。」李絢目光冷冽的看向群臣,說道:「地方官員不以正法治理地方,若是真的有一日天下大災,朝廷的賑濟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及時抵達,那麼每過一日,就不知道會死多少人,甚至全縣死絕。」

  極度兇險的畫面出現在群臣的眼前,他們每個人的臉色都凝重起來。

  李絢鬆了一口,繼續說道:「聖人治世,孝悌、忠義、仁義、禮智、信勇,這並非是要求天下官員自己,同時也要求天下官員能夠將治下百姓,都教導成孝悌、忠義、仁義、禮智、信勇的百姓。而不是自身奸詐,也教導治下百姓奸詐,這種官朕不要。」

  「臣等謹遵陛下教誨。」群臣齊齊俯首,他們都知道,李絢說的,這才是天下正道。

  「傳旨。」李絢抬頭,面色凝肅的說道:「從今日起,天下各州刺史立刻開始自查,但凡有以誇大災情,騙取朝廷賑濟者,涉事所有官員全部下獄。」

  「喏!」群臣頓時肅然。

  李絢稍微鬆了口氣,然後說道:「朕並非不體諒眾卿艱難的皇帝,故而,從即日起,設翰林院,級別等同崇文館和弘文館。

  諸翰林學士,以研究天下最貧困州縣的發展方式為主,哪個州縣縣令自覺難以治下,那麼可上請翰林院相助。

  翰林院出計獻策,地方官員執行,隨時通信,保證整個大唐所有窮困百姓,都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擺脫貧困。」

  稍微停頓,李絢沉嘆一聲,說道:「眾卿都是知道朕的,朕當年曾經發過一句宏願,願天下百姓,人人家中都能有三秋餘糧,眾卿,朕這一生,就都要為此努力了。」

  「陛下宏願,恩澤千古。」群臣齊齊俯首。

  李絢一句話,他這一朝的治國理念便徹底的定了下來。

  李義琰是群臣當中為官最早的,甚至於在武德五年,就已經進士及第。

  之後任太原縣尉,白水縣令,司刑員外郎,乃至於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見多了太多的事情,若說從他的角度,李絢最像誰,李義琰覺得最像太宗皇帝了。

  太宗皇帝得位不正,所以登基以來,治國兢兢業業。

  皇帝登基也有不正之嫌,但同時登基之後,治國兢兢業業。

  在他的眼裡,這樣的皇帝最能夠好好的治理國家。

  ……

  太極殿中,李絢看著俯首的群臣,繼續說道:「如今已經到了秋後,秋糧已經到了入庫之時,但今歲雨重,地方難免疏失,加之前事,朕實在難以放心,故效仿去年,巡視地方,賦稅,吏治,刑律,河工,學教,盡皆巡查。」

  「陛下,如此是否太過虛耗時間。」王德真忍不住的站了出來。

  李絢點點頭,說道:「的確如此,故而需要有所側重,以賦稅,定吏治,順河工,簡看刑律,學教,依舊早去早歸。」

  今年大雨,勘察河工是必然之事。

  今年賦稅多少,與河工息息相關,然後以賦稅定地方吏治。

  春夏沒有治理好河工的,秋賦必然影響,以此定論官員賢良,可以。

  至於其他刑律和學教,倒是可以先放一放。

  「喏!」王德真拱手,然後退回班列。


  李絢轉身看向王德真,說道:「右相跑一趟河北吧,任河北道巡查使,巡查河北秋收之事,但有懈怠,有欺壓之事,右相可便宜行事,六品以下可直接罷免,六品以上可直接停職,令其回京待問。」

  「臣領旨。」王德真再度站出拱手領命。

  「另外,侍御史張柬之在河北也查了許久了,右相去做個了結吧。」稍微停頓,李絢說道:「該罷官的罷官,該下獄的下獄,今年的事今年了,明年,朕希望河北能用心在農桑和文教之事上,朕還希望河北能多出幾個狀元。」

  「喏!」王德真肅然拱手。

  李絢的目光在群臣當中掃了一遍,然後說道:「江南的事情,朕剛回來,就不必查了,晉國公去一趟齊魯吧,任齊魯巡查使,巡查齊魯秋收之事,可便宜行事。」

  王方翼站了出來,拱手道:「臣領旨。」

  「去齊州看一下馮元常。」李絢感慨一聲,說道:「去看看黃河的治理情況,順帶也去那邊散散心。」

  「喏!」王方翼聽出來李絢話里的意思。

  去齊州,順帶去泰山一趟。

  李絢轉身看向雲弘胤,說道:「雲卿去趟淮南道吧,任淮南道巡查使,巡查淮南秋收之事,可便宜行事。」

  「喏!」雲弘胤立刻站出,拱手道:「臣領旨。」

  李絢點點頭,看向歐陽通,說道:「歐陽侍中去趟山南吧,任山南道巡查使,巡查山南道秋收之事,可便宜行事。」

  「臣領旨。」歐陽通站出,沉沉躬身。

  略微沉吟,李絢繼續說道:「侍中若是有時間,就在洞庭湖四周走一走,順帶可以回潭州去轉轉,過後兩年,朕有心開發湘潭,如今侍中回去,正好可以好好看看。」

  歐陽通是潭州臨潭人,也就是後世的長沙人,從山南去湘潭,不過一水之隔而已。

  「臣領旨。」歐陽通肅然拱手,說實話,他的確很多年沒有回老家了。

  李絢抬頭,掃了群臣一眼,然後說道:「至於長安方面,皇后已經回去了,那麼便讓左相巡查關內和隴右道,還有昌州,巡查秋收之事,蕃州也派人問上一聲,可便宜行事。」

  「喏。」群臣肅然拱手。

  李絢笑笑,然後看向李義琰,說道:「李相曾在并州任職多年,如今便回去一趟吧,巡查并州,可便宜行事。」

  「臣領旨。」李義琰肅然拱手。

  并州距離洛陽不過一山一水,極近。

  「還有劍南道。」李絢稍微鬆了口氣,說道:「霍王如今在長安,那麼就順帶去劍南吧,巡查劍南道秋收之事,可便宜行事。」

  「喏。」群臣肅然拱手。

  劍南道宗室任職最多,霍王以禮部尚書去劍南,恰好能夠壓得住各方的聲音。

  「諸卿三日之後啟程。」李絢補了一句,然後說道:「謊報災情,騙取朝中賑濟的事情,也在查察之列。」

  「喏!」諸卿齊齊拱手,他們已經明白,朝中宰相,六部尚書,巡查天下十道,已經逐漸的成為慣例。

  ……

  坐在御榻上,李絢神色帶出一絲悲戚,說道:「朕此行揚州,本意只是巡查,只是未曾想到,新羅王在數月之前,便在新羅西南沿海,發現了雍王海南殘留的一些東西,恰好在朕行揚州的時候,派人跨海送了過來。」

  李絢看向側畔,李朗手裡捧著一個箱子走了出來,然後站定在群臣右上。

  「朕已經讓江南諸卿查驗過,的確是雍王在揚州用的,甚至還有雍王登基之前所用的太子印。」李絢一句話說出,群臣不由得輕輕譁然起來。

  其實在李絢回到洛陽之前,他們就已經收到了消息。

  不過他們雖然彼此都沒有開口,但心中都默認都是李絢自己弄出來的。

  甚至於他們都認為,李絢這一趟去揚州,就是為了李重照的事情。

  但是如果新羅人真的找到了李重照的太子印,那麼就說明,李重照真的可能是在海上遇到的海難,最後死在新羅了。

  「朕已經派人前往新羅繼續查找,若是能夠找到雍王的遺骸,那麼就運回來,若是找不到。」李絢看向面前的箱子,感慨的說道:「若是找不回來,那麼到了年底的時候,就立個衣冠冢葬了吧。」

  王德真這個時候站了出來,拱手道:「敢問陛下,雍州喪葬該用何種典儀?」

  「以肅宗孝懷皇帝,效仿孝敬皇帝,在雍州尋一地設陵寢,安葬便是。」稍微停頓,李絢說道:「等過些年,相王有子嗣之後,便尋一宗室子嗣,過繼到肅宗麾下,然後由鄭太后撫養。」

  「臣領旨。」王德真拱手低頭之間,微微鬆了口氣,孝敬皇帝的陵寢實際上花費不多,之所以表面上用了那麼多錢,不過是武后用作其他用途罷了。

  「今日便到此吧。」李絢微微揮手,道:「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齊齊躬身。

  李絢起身,朝著後宮走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