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二十年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81章 二十年後

  不過事到如此,他不想退休,也只有這個辦法,由燕王出面,能讓他更進一步。

  「好兄弟,這次多謝你了。」宋田只好道。

  「哈哈哈,你我兄弟,何須客氣。」

  此次朝廷在高麗和東瀛設省,兩個省面積都比較大,後面要和大宋學,設州府和縣。

  接著兩地百姓交叉遷移。

  高麗人往日本遷,日本人往高麗遷,兩地的貴族王族,要往遠東遷。

  這樣十幾二十幾年後,當地學漢字說漢語,慢慢都能變成宋人。

  這工程非常巨大,還得一步步來,先消他們兵權,然後再逐一對付各地蕃國,估計需要幾十年時間,也不一定能完成。

  就看當地百姓會不會起來反抗。

  十月中旬,大宋使者謝堂,把恥辱的國書送到北條時賴桌上。

  當時北條時賴看的差點吐血,想拍案而起,舉兵再戰。

  但想到如今全國兵馬幾乎盡喪,宋軍把兩三萬降兵推入大海,震驚全國,北條時賴知道,現在沒有人願意再和宋人開戰了。

  宋軍開始的條件很好,主要也是瓦解各地蕃國。

  第一條是幕府無條件投降,還權於本國大王后生草,幕府勛貴武將們,全部出家當和尚,其餘各地藩王保持原樣,留在自己封國內。

  這條件讓其他蕃國看到,還是相當高興,反正對付是幕府,和他們沒關係,大夥舉雙手贊成。

  這也是日本國內老套路,戰敗的出家當和尚,相當於下野,證明宋人以後也不會追究他們。

  不過日本人顯然不了解趙與芮的套路,很多年後,他們會發現,歷史性的文件,沒有現實性的意義。

  這一條還算好,北條時賴也能接受,只是下野而已,又不要他的命。

  第二條就過份了。

  把西某寺桔子,送到臨安城。

  桔子是誰?

  前大王后差鵝的皇妃,現在大王后生草的親母。

  桔子十八歲入宮,因風姿溫雅,大王對她有特殊恩寵。

  桔子長的比較漂亮,寵冠後宮,到現在不過二十六歲,正當風華。

  她似乎也很愛夫君,歷史上後差鵝死後,她也直接落髮當了尼姑。

  北條時賴看到這裡,差點跳起來。

  後差鵝還沒死呢,趙與芮你要不要臉?

  但後差鵝只當了幾天大王就退位,目前不是大王,大王是他兒子後生草。

  而北條時賴又不是後生草老爹,更不是桔子老公,當然做不了主,他強忍怒氣,繼續往下看。

  日本國不立大王,為大宋附地,降為國公。

  以後後生草不叫王了,叫東瀛公,世襲罔替,由大宋朝廷養著。

  北條時賴當然不滿,但這也不是他能做主的,得後生草同意才行。

  他認為上面兩條,後生草和後差鵝都不會同意。

  後差鵝現在雖然不是大王,但也有權決定。

  再看後面,那是一條比一條恥辱。

  東瀛諸蕃地不得有軍隊,全部解散,宋廷會和各蕃國做生意,提升大家收入。

  百姓會有部份遷移,緩解地方糧食壓力。

  這點北條時賴認為,就是想消減他們人口,不是為了緩減糧食壓力,畢竟日本很少發生糧食危機。

  然後是京都每年要上交宋廷多少稅賦,多少物資等,宋廷相應會有多少回贈等,反正肯定是是京都吃大虧,要付出大量財物,但這對戰敗國來說,也沒辦法。

  種種條目全是不合理的屈辱條議。

  北條時賴沒有簽字,無聲表示了抗議。

  他也很有骨氣,第二天有人發現,他在府中剖腹自殺。

  他寧可死,也不願意簽這種投降書。

  幕府由北條時賴的叔祖北條重時簽了字,然後隨宋使一起前往京都。

  謝堂到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去見前大王后差鵝。

  後差鵝現在落髮為僧,在寺廟呢。


  他在當地人的帶領下,先拜見了桔子。

  也不知他和桔子說了什麼,很快,桔子去見後差鵝,勸說簽字投降,把她送往臨安。

  後差鵝勃然大怒:「我尚在世,送你去宋國,有何面目,見歷代祖宗?」

  說罷衝出房間,要去找自己封存的劍,並聲稱,願舉國之兵,再戰宋人。

  桔子哭著抱著他雙腿:「舉國上下,已經無精兵。」

  「各地蕃國也不會幫我們。」

  「大王,請為天下百姓,降了吧。」

  「趙與芮的使者究竟對你說了什麼?」後差鵝怒道。

  桔子只是哭,並不回答。

  元貞十八年十一月,後生草代表日本大王簽下降書,送母親桔子去臨安以為人質。

  桔子離開的第二天,後差鵝在廟中自裁。

  元貞十九年,宋軍攻滅日本。

  元貞二十一年,宋軍攻滅阿巴斯等諸國。

  元貞二十二年,宋軍攻滅德里蘇丹國。

  宋軍三線開戰,最早先打德里蘇丹,但用了六七年才徹底征服。

  元貞二十六年,宋軍第一艘蒸汽船隻問世,但當時非常小,也只能在內湖運輸少量物貨,因速度奇快,被用來當通信船。

  元貞二十七年,大宋無線電局成立,無線電正式利用。

  同年,宋軍集合二十萬民夫,開挖蘇伊士運河,成為後世暴君趙與芮的又一次功績。

  原歷史,在十九世紀由法國人開干,前後用了十一年,死了十二萬民夫。

  現在由宋軍開干,負責這項巨大工程的,正是大宋最仁慈的皇長子,趙祺。

  元貞二十八年,宋軍在後世澳州的第一個大澳城建立。

  元貞二十九年,蒙哥懼怕宋軍兵鋒,遷都凶牙利首都布達城,並立國為蒙,稱大蒙。

  元貞三十年,大宋遷都燕京,原京師臨安為陪都。

  元貞三十五年,大宋第一條臨安到建康的鐵路建成。

  元貞四十年,大宋第一條蒸汽戰船問世,船速得到極大的提升。

  此時大宋的國土,包括後世整個亞洲,整個遠東,部份非洲(埃級部份)加奧大利亞、新西藍等大洋州地區,形成了歷史上最巨大無比的皇朝,並控制著馬六甲,白令海峽,原波斯灣(大宋灣),和正在建設中的蘇伊士運河。

  這一年,趙與芮六十五歲,大宋全國人口,超六億,占據全世界GDP達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元貞四十年(1272)年,十二月。

  陪都臨安城,皇城。

  上午八點,剛起身的趙與芮想從床上跳下來。

  猛然發現自己動作慢了很多。

  他一時呆呆的坐在床榻邊,雙目有點失神。

  「陛下。」邊上已經滿頭白髮的內侍省一把手胡松看到趙與芮在發呆,不由嚇了一跳,趕緊小聲的叫了聲。

  「啊。」趙與芮恍然大悟,他看了眼胡松,當年跟著他時,只有十四五歲的少年宦官,如今也已經滿頭白髮。

  「胡松,把鏡子拿來。」趙與芮笑道,說罷站起身,雙手伸開。

  胡松趕緊轉身,拿了面鏡子,四周幾個宮女這時上前幫趙與芮穿衣服。

  胡松把鏡子放在趙與芮臉前面,趙與芮一邊讓宮女幫他穿衣服,一邊照鏡子:「朕的白頭髮,好像沒有你多啊,胡松你這幾年白的好快?」

  胡松笑道:「陛下是真龍天子,青春不老,微臣豈能和陛下比——」

  「老了,動作慢了,不服老也不行啊。」趙與芮長嘆道。

  胡松趕緊又說了幾句好話,不過他也知道趙與芮性格,趙與芮不吃這套,自然也不敢多說。

  就在這時,趙與芮感覺到有人好像在不知不覺的觸碰自己。

  他低頭看去,就見一個約十六七歲左右的小宮女,在幫他穿衣袍時,若即若離的用手碰著趙與芮。

  大概發現趙與芮在看她,小宮女臉上頓時變的通紅。

  身邊四個宮女環繞,鼻尖隱隱能聞到她們淡淡的體香,那種青春的氣息,讓趙與芮突然間有些心神恍惚。


  「青春真好。」趙與芮暗暗嘆道。

  他再次低頭看了下那小宮女,小宮女緊張的在幫他穿衣服,可能因為皇帝在看她,她的手在微微發抖。

  這小宮女膽子不小?趙與芮當然知道她在想什麼。

  這小宮女叫丁蘭,十三歲入宮,已經十七歲了。

  這年紀在以前的南宋都算老年女人,趙與芮當皇帝的最近十年都在提倡晚婚晚育,並在學校中招收了大量的女學生,但民間可沒這麼容易接受。

  很多富人和官勛的女兒們可能接受了新教育比較多,或許不急著嫁人,但普通百姓還是會儘早出嫁。

  按大宋皇宮規定,還是趙與芮後來訂下的,宮女二十歲可以出宮,二十歲顯然太老了。

  丁蘭當然希望自己能永遠留在宮中,像她這種二十歲出宮後,嫁人很容易,有皇宮背景,大夥都想睡睡皇城裡的女人,但想嫁個好人家可不容易。

  「丁蘭老家哪的?」趙與芮這時問道。

  丁蘭聞言立刻站起身,小聲道:「回陛下,奴婢老家定海。」

  「哦,那是朕以前外判的地方,那算半個老鄉啊。」

  丁蘭頓時臉露喜色。

  趙與芮好聲和她說了幾句,一會功夫,終於衣服穿好了。

  這會正是在進入冬季,天比較冷,趙與芮這幾年怕傷風感冒,穿的還算比較保暖。

  片刻後,趙與芮帶著胡松,兩個小宦官大搖大擺往垂拱殿去。

  胡松跟在後面半步,小聲問:「陛下中午,要侍寢嗎?」剛才趙與芮和丁蘭的互動,胡松當然看在眼裡,他佩服丁蘭膽子大,加上趙與芮還主動和丁蘭說話,以為趙與芮想添妃子。

  「不用。」趙與芮搖頭:「都還小,不要害她們了,朕這副樣——哎」要是年輕二十歲,還得睡一睡才好。

  胡松無言以對,退身到後,他小心跟在趙與芮身後,想著今天官家已經說了幾次自己老了,看來官家似乎有什麼打算?

  等趙與芮到了垂拱殿時,現場已經有幾名官員在等著他。

  趙與芮的大宋朝學明朝,臨安設陪都,還有八部。

  因為大宋現在不止六個部,先後添加了好多部,京師有十幾個。

  臨安放了八個,每部有一個尚書,兩個主事,共三個官員,加起來也就二十幾個官員。

  這些人當然沒啥事,主要還是負責幫皇帝處理事務,陪著皇帝。

  今天現場有臨安戶部尚書江鎬,運輸部尚書陳繼周等,八個尚書有四個在場。

  皇帝在臨安的期間,他們八個尚書每兩天一班,一天來四人。

  趙與芮進來時,就見桌上擺著好多文書,四位尚書正在批改文書,批好的則畫了線,放在另一側。

  見皇帝進來,四人趕緊起身,紛紛拜見。

  「免禮免禮,你們忙伱們的。」

  趙與芮坐下後,隨手拿起幾份奏摺,一邊看一邊道:「這幾天可有什麼大事?」

  「首輔真志道請辭,內閣請示陛下。」邊上一個年約三十歲的青年道。

  趙與芮轉頭,看到是吏部尚書文雲孫。

  文雲孫就是後世的文天祥。

  文雲孫原本中了進士之後才改名,但大宋在趙與芮改制下,文雲孫一直沒中。

  後來還是趙與芮想到文天祥這個人,通過打聽之後,才找到文雲孫,給他破格重用。

  八年前文雲孫到臨安某縣先做主薄,然後遷知縣,做了幾年後,趙與芮發現他還是有點能力,後遷臨安八部,先做主事,再做尚書,磨練磨練。

  這邊的尚書,當然不能和燕京的比。

  首輔真志道是真德秀的兒子,今年也年紀大了,所以請辭退休。

  「真志道幾歲了?」趙與芮問。

  「六十五了。」有人回應。

  「內閣可有擬推首輔人選?」

  「推了四個。」

  「四個?」哈哈,趙與芮笑了。

  這些年他一直放權,主要是讓內閣處理全國事務,每年有一大半時間在臨安,有時還會出去閒逛,甚至還悄悄去過大員和高麗等地。

  沒想這麼十幾年下來,內閣都分成四派了?

  當然,他們有推薦的權力,最終決定還得看趙與芮。

  趙與芮拿過四人名單,一個個看過去。

  余如孫、呂師夔、趙溍、史介青。

  余如孫是余玠兒子,余玠已經在兩年前病故。

  呂師夔是呂文德兒子,呂文德還沒死,但已經退休在家,身體也不好,長居臨安,並沒有去燕京。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