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還好老子學的物化生,不是史政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62章 還好老子學的物化生,不是史政地

  孟珙已經不小了,但皇帝說他年輕,他聽著也是挺高興的。

  他當然也是聰明人,不再細問。

  從這個工廠出來後,趙與芮又到了另一個工廠。

  這次一進去兩人就嚇了一跳,因為裡面有部巨大的機器,工人們正在組裝機器。

  兩人看的目瞪口呆,因為這部機器通體金屬,絕大部份部件都是金屬所制。

  之所以這機器比較大,主要是右邊還裝了蒸汽機。

  這是一部蒸汽動力的工具機,也是大宋第一部用蒸汽動力進行金屬加工的工具機。

  工人們一邊在組裝,趙與芮一邊向兩人解釋。

  這工具機以後要造子彈。

  而子彈現在最難的就是彈殼的批量生產和組裝。

  趙與芮目前也無法達到後世,整套批量生產模式。

  他採用大部份手工,少量機器的組合成生方式。

  孟珙和劉整看到這邊的用料,已經是被壓平整的長方形黃銅片。

  這些黃銅片是在另外一個工廠,用另一台碾壓機所制。

  經過裁剪之後,形成數寸長的長方形的胚料。

  接著把胚料放進機器,進行第一步,引伸加工,即由機器的衝壓,形成有底空心件,這也是彈殼底部的鑄造。

  趙與芮現在的機器只有簡單的衝壓,裁剪等功能,所以大部份需要後期手工去完成。

  「現在咱們的步槍已經有膛線,可以後裝,還能打造子彈。」

  趙與芮這時道:「但這三步,每步都非常麻煩,需要大量的機器,工匠甚至手工作業。」

  「短期內,可能無法進行大批量量產。」

  趙與芮的步槍已經可以弄膛線,但極耗人力和物力,財力。

  造子彈也是,所以在它無法進行全部機械化之前,產量是有限的。

  今天趙與芮是讓廠里造一批子彈,讓他們用用。

  現場非常繁忙,先弄彈殼,再弄彈頭,接著裝底火,拼接彈頭,機器加手工弄了近半小時。

  有十數人參加,最後只弄了二十發子彈。

  其間還少了淬火等工藝,沒辦法,先將就用吧。

  孟珙和劉整這種武官一看,就知道這效率太低了,特別手工費時費人。

  皇帝陛下說要全部機械化後,才能量產,果然是真的。

  此時他們拿著這二十發子彈,跟著趙與芮到了靶場。

  靶場這邊很快有人拿過三把最新的步槍。

  「這叫15式步槍。」趙與芮把槍遞給兩人,兩人入手後感覺不是很沉,應該不到十斤重。

  這是元貞十五年才製造的,目前全大宋也就十把左右。

  裡面打造了精美的膛線,並且是後裝,類似後世的三八大蓋。

  這把槍的零件精度就比之前的燧發槍要求高多了,槍管的線膛弄出來就不容易。

  但威力已經超過後世的霍爾M1819步槍。

  「15式步槍可以更換單個的零件,所有的零件都能換。」

  「重八斤九兩,使用.65口徑子彈。」

  「彈匣裝彈五發。」

  「有效射程六百步到七百步。」

  「每分鐘可打十五發。」

  「什麼?」兩位將軍聽的差點跳起來。

  趙與芮說的是有效射程,其實按有效射程,15式比霍爾M1819步槍還差點。

  霍爾M1819步槍有效射程是八百到一千米。

  但15式在三百步內威力比霍爾M1819步槍強。

  首先他子彈口徑就比霍爾M1819步槍大,射速也比霍爾M1819步槍快,不卡殼的話,每分鐘能打十五到二十發。

  但趙與芮現在沒時間淬火等處理,這樣黃銅彈殼容易卡殼。

  所以他說每分鐘能打十五發。

  當然,大宋的分鐘也是這兩年有了鐘錶後出現的。


  兩位將軍也知道,大概是多少時間。

  15式彈匣只有五發,打完要換彈匣,加上容易卡殼,所以射程平均在每分鐘十五發左右,後面趙與芮肯定要改進,提升射速。

  「就這射程,加射速,同等兵力下,騎兵基本沒啥用了啊?」劉整有點不敢相信。

  「嘿嘿,先試試再說。」趙與芮帶著兩員大將親自試槍,三人把二十發子彈打光了,中間卡殼三次,卡殼率還是有點高的。

  沒辦法,這個時代的機械化能力在這。

  趙與芮下一步要打算先製造精密的母床,然後再批量製造相關工具機,但這個時間也挺長的,蒸汽動力儼然不夠,他得把真正的電力應用起來,按現在的進度,五到十年差不多夠了。

  還好老子是物化生,趙與芮心中暗暗想著,當年要是選了文科,恐怕有生之年也沒什麼希望看到電力了。

  打完槍後,趙與芮就把孟珙和劉整先打發了,因為最後面的東西也沒多少進展,不算成功,不好炫耀。

  元貞十五年的大宋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小的進步。

  蒸汽機的動力更進一步,可以用機械加手工打造子彈,早期的發電機已經有了成品,距離無線電也越來越近,還有了水泥。

  這些成就相比後世算不了什麼,但為後面改進提供了基礎和動力。

  等孟珙和劉整等離開京師後,趙與芮已經規劃,先造哪幾種母床。

  現在他很多地方要用到機械,水泥製造也要用,槍械,兵器都要,船車的部件零件也在進化成金屬,趙與芮思來想去,打算先從簡單的開始。

  像他現在用的比較多的軸承,齒輪,螺絲,螺帽等,都可以用機械開始批量製造。

  唯一的難點就是精度還達不到後世,外觀也沒有後世美觀,但這都可以一步步來。

  ——

  元貞十五年,六月,就在大宋已經一隻腳邁進工業化機械化時,不遠處的高麗還處於農耕文明。

  高麗這會正是權臣崔怡統治的末期。

  歷史上的這個時期,高麗被蒙古打了幾次,國內連年戰火,百姓生存艱難,內憂外患,但崔怡仍然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

  當時高麗被逼遷都江華島,崔怡立刻徵發都房及四領軍為自己營建豪華的宅邸,從開京、安養運輸松柏等樹木到江華島,許多人在途中被淹死或凍死,沿途州縣民眾紛紛棄家躲進山里,有人忿然在昇平門匿名張榜寫道:「人與柏孰重?」

  崔怡用軍民的血汗為自己營建了廣袤數十里的園林。到乙巳年(1245年)五月,崔怡大擺筵席,宴請高官,場面宏大,耗費巨萬,僅動員八坊廂工人就達1350餘名。

  如果說南宋之前的史彌遠是權臣,但和崔怡一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兒科。

  史彌遠要的是權,崔怡不但要權,還要錢,還要人的命,視人命如草芥,隨意的壓榨高麗百姓。

  這個時空濛古只打了高麗一次,然後被宋軍趕出蒙古,接著高麗把鐵州等鴨綠江邊上的五州割讓給宋軍,並長年保持與宋人的通商。

  趙與芮這些年全力支持和高麗通商,宋朝和高麗兩國每年交易量巨大,大量高麗的錢銀和木材,人參等物流入大宋,宋人的白糖,絲絹流入高麗。

  高麗百姓越來越苦,達官貴族們生活越來越奢侈。

  到元貞十五年(1247年)時,高麗國內情況比歷史上還差,因為崔怡等貴族的壓迫,許多高麗百姓逃進山里,甚至還有地方起了民變。

  崔怡強力彈壓,保證他的統治。

  高麗和大宋不同,高麗的田採用的田柴科制度,理論上全部算是高麗皇室的,高麗官員在職時,朝廷會分給官員糧田,類似大宋以前的在職田,原則上不能世襲,且官員調遷和致仕後,還得上交還給朝廷的。

  另外還規定了公瞬田柴,即劃給朝廷各官衙一定數量的土地,以充作本部門辦事費用。

  雖然在規定上,田柴的收租權在被分配者死後應當歸還給國家,不能世襲,但是,由於高麗王朝的軍人和書吏都是可以世襲的職役,而朝廷也沒有及時收回他們的土地,這條原則上不能世襲的規定,很快就蕩然無存。

  土地私有和兼併也越發嚴重。

  進入元貞年代,因為收租權在不同的人手上,當朝廷掌握收租權時,就為公田,當為地主等掌握時,就劃為私田。


  土地屬性不同,在高麗的收租比也不同。

  元貞年代,高麗的田主要有三種收租率,分別是五成,二點五成,一成。

  前兩種分別為公田和私田,最後面是民田。

  但民田在高麗非常少,主要是普通百姓自己在耕種出來的新田,但很快會遭到大量的土地兼併。

  在崔怡掌權時代,高麗又出現了農莊。

  農莊就是土地兼併的結果,特別在寺院,權貴身上能體現。

  他們把公田,私田,甚至民田弄到一起,形成農莊,租率既不按公田來,也不按私田來,他們自己想要多少就多少,這導致了新舊兩股勢力產生了更激烈的矛盾。

  時高麗普遍租率在三成以上,然後還要加上糧稅,這對種田的百姓壓力極大。

  百姓們被分為下戶和奴婢,他們是種田的主要人口,

  元貞十五年六月初八。

  高麗通州城。

  通州城在鐵州以東,約六十里處,高麗於1008年築通州城,當時主要是防備遼國。

  寶慶年間,高麗割義州、塑州、鐵州、龜州、麟州五州於宋廷,大宋在每州駐軍一萬,長期控制當地。

  通州是高麗與宋人五州最近的州之一,當地的百姓也是與宋人接觸最多的。

  宋軍經營通州十幾年,五州以前各有一萬戶以上的高麗人,經過宋軍十幾年經營,每州人口破兩萬戶,但高麗人降到三千戶以下。

  各州的宋人和其他族民(當然現在都叫宋人),已經遠遠超過高麗人。

  就這樣,當地的高麗人還拼命的想往鐵州等五州去。

  兩地生活水平截然不同,鐵州附近的高麗人都想到鐵州去。

  這天一大早,下戶朴大勇一家,早早來到麥田邊。

  高麗人等級分別,朴大勇是下戶,比奴婢好點,但同樣沒有自己的田。

  他租的是當地官員家的田,租率達四成,還得交稅,七七八八算起來,每年收成的一半以上得上交。

  他租了十畝田,年產糧才二十二石,各種上交之後,自己能留下大概十石。

  他全家六口人,父母加妻兒,這十石也是勉強夠吃。

  一旦遇到天災兵禍,那肯定會不夠。

  今天是麥田收割的日子,朴大勇和幾戶下戶一起來到自己的田上。

  除了小兒子年紀還小,朴大勇全家都出動了。

  他站在田地里,只見四周都是像他這樣的下戶或奴婢,有些奴婢租金達五成,比他們還慘。

  在田地的最邊上,有好多家丁手持兵器,弓箭等在看著他們,嚴防他們逃跑。

  沒錯,現在通州這邊,高麗人逃跑嚴重,當地官員看的極嚴。

  沒辦法,每年都有人到處傳,鐵州等五州宋人地盤生活好,稅率底,百姓們都想逃向鐵州等地,十年前就有大量當地人跑了,後來高麗人開始派兵看守,逃跑的抓到就殺,終於剎住這股不正之風。

  但儘管這樣,還是有人敢在晚上跑。

  通州和鐵州極近,像朴大勇這邊的糧田,往前一百多步就是一條長河,河對岸就算鐵州。

  此時他們站在田地上,都能看到對面大量的宋人百姓也在收糧。

  「看什麼看,快收割,別想跑過去啊,抓到就殺。」就在朴大勇抬頭看著西面時,突然有家丁對他厲聲大喝,同時揚了揚身上的步弓。

  朴大勇趕緊低頭,他這片田是通州官員的,原本是公田,後被官員弄成了私田。

  按高麗最早的稅率,私田只有兩成五的租金,但對方就要收四成,朴大勇沒辦法,為了活命,也只能接受。

  很多奴婢都得付五成租金呢,再想想這邊算是比較好,靠近宋軍,沒什麼戰事,一直太平無事。

  南邊時常有日本海盜出現,加上南邊剝削的嚴重,地上豪強遠離京師,稅賦更高,。很多百姓想種田也沒有田。

  總比沒田種好,朴大勇暗暗想著,低頭開始做事。

  他們全家收了一畝地後,立刻坐到邊上休息,並開始補水。

  就在這時,不遠處來了好多大車,大車後面更是跟著好多兵士,家丁之類的人。

  現場的百姓頓時紛紛扭頭看過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