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三北防護林,種樹我們是認真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幕中出現了一張巨大的華夏地圖,其中綠色和黃色相互交錯,

  「綠色是森林,黃色是荒漠,兩者對立,有我無他。」

  「但是在華夏境內,這片荒漠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為他成為了我國一項超級工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就叫『三北防護林』。」

  「1949年,華夏新立,按照當時的軍事劃分,華夏分為七大板塊,」

  「當時的三北指的是西北、華北、東北的統稱。」

  「後來,三北行政區取消,三北成為了一個地理性的概念。」

  「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指在華夏的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建設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

  「建設三北工程是為了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自然災害。維護生存空間的戰略需求。」

  「它囊括了三北地區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725個縣,總面積達到了435.8萬平方公里。」

  「東西橫跨更是近4500公里,占華夏總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五。」

  「在華夏享有綠色長城的美譽。」

  「三北防護林工程從1978年開始,計劃到2050年結束,總規劃期限73年,分三個階段,共八期工程進行。目前兩個階段均已完成,第三階段正在進行之中。」

  大秦位面

  始皇帝看著天幕中那些星羅棋布的綠色沿著地圖上沙地和荒漠逐漸的鋪展開來,一塊塊的沙漠和沙地,逐漸被綠色所包圍。

  始皇帝開口說道「果然是如同長城一般,圍著沙漠。」

  「只是為何要把沙漠圍起來?」

  「把沙漠周邊的百姓遷走不是更加的省時省力?」

  「為何要花費如此大的精力建造這防護林?」

  「畢竟沙漠又不是匈奴,來去如風。」

  大唐位面

  太宗李世民不可置信的看著天幕說道

  「在沙漠上種樹?居然還種成了?」

  李世民深知,沙漠尤為乾旱,有的地方甚至一年也下不了幾次雨,沒有水要如何種樹?

  可按照天幕的說法,後世居然種成了,還把種植範圍覆蓋了半個華夏?

  「如何做到的?」

  大明位面

  朱元璋看著天幕中不可思議的說道

  「工程規劃七十三年?」

  「這得幾代人才能完成吧。」

  「這後世居然能保證計劃不變?」

  朱元璋知道,歷朝歷代,政策計劃能夠長遠的太少了

  就說自己禁止太監干政的鐵牌子才多久?

  自己的大明就差點毀在了太監手裡。

  這後世居然能把如此長遠的計劃,執行的如此徹底,一定是有什麼特殊的法子!

  天幕中視頻繼續

  「華夏荒漠面積巨大,僅僅三北地區就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

  「所以在20年前,困擾很多北方城市的不是霧霾,而是沙塵暴。」

  「2006年4月,北平下了兩場沙城爆,總時長5天,沙子總量超過30萬噸。」

  「整個城市仿佛被沙子包裹住了。」

  「以1500萬人口來算,平均下來,每個人可以分到20公斤的沙子。」

  「從大局上判斷」

  「三北工程還擔負著內保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南護北平、津門的任務。」

  「截止到2017年,該工程的總投入為548億元,還不到京滬高鐵投入的四分之一。」

  「因為三北防護林的建設,不是拿錢砸就能解決問題的。」

  「他更需要的是人和時間。」

  「比如說塞罕壩,曾經是清朝的皇家獵場。」

  「抗日戰爭時期,遭到了小日子侵略者掠奪式採伐,」

  「短短的時間內,塞罕壩的原始森林已經蕩然無存,變成了一塊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丘」

  「1962年369個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年輕人來到了已經是荒地的塞罕壩。」


  「他們紮根當地,不畏艱難,不懼風沙,在塞罕壩植樹58年,用自己的勤勞和汗水澆灌每一寸土地。」

  「如今的塞罕壩已經是水草豐茂、森林茂密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大秦位面

  始皇帝看著天幕中的描述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輕輕的一句植樹58年,內中包含了多少不為人知的不易?

  接近一個甲子的時間,在荒丘上種樹,這是何等的毅力?!

  始皇帝平復了下心情,感慨道:

  「二十出頭開始植樹,歷經一個甲子,只怕已經是耄耋之年」

  「這些人可以說一生只做了植樹這一件事。」

  「善!大善!寡人佩服。」

  大清位面

  乾隆皇帝看著天幕中曾經一片荒蕪的塞罕壩,牙齒都要咬碎了

  這塞罕壩乃是他大清『木蘭秋狄』的地方,代表大清的榮耀和臉面,居然被小日子砍得連毛都不剩了。

  「這小日子,新仇舊恨,今日又多一樁。」

  「他日必當滅之。」

  大明位面

  朱元璋感嘆道

  「難怪說不是錢的問題,這一個地方居然需要一個甲子的時間去恢復。」

  「至少是幾代人的努力。」

  「這偌大的工程,需要的人數就更加龐大了。」

  「十年樹木,百年方能成林啊。」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在黃河環抱下的毛烏粟沙漠,百分之八十的面積得到了治理,水土不再流失。」

  「黃河年輸沙量足足減少了4億噸。」

  「在一代代造林英雄的帶領下,」

  「靖邊西北這片土地,在1985年的時候還是一片沙漠,」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如今已經成為林地。」

  「在毛烏粟沙漠的中間還配置了光伏發電系統。」

  「在林園的南邊是一大片耕地。」

  「要產業有產業,要耕地有耕地,而這一切都來源於三北防護林的建設。」

  天幕下的眾人一下子被「耕地」兩個字吸引了注意力。

  畢竟農耕時代,耕地就代表著人口,人口就是國力的基礎,後世居然把沙漠變成了耕地?

  原本對植樹造林不太感興趣的皇帝們紛紛打起了精神。植樹還有這個好處?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當然三北防護林不僅僅是造林。」

  「黃河北面,烏梁素海是一個重要的湖泊。」

  「它的東西兩面是核桃平原的前套和後套。」

  「2012年烏梁素海的面積僅僅為60年前的四分之一,」

  「專家預測,10到20年內或將消失。」

  「經過國家大力的治理,烏梁素海的面積穩定在293平方公里。」

  「再往西,居延海在荒漠中部,」

  「居延海有東、西兩大湖泊,」

  「當年北平沙城爆爆發後,專家溯風而上,追查風沙之源。」

  「當人們來到居延海時,發現這個赫赫有名的湖泊已經乾涸,湖底一片砂礫,」

  「原本豐茂的居延綠洲已經全部沙化,大片的胡楊林枯死。」

  「一切真相大白:風起額齊納,沙落北平城。」

  「經過科學的保護,2002年7月首次黑河水流入居延海。」

  「2017年,居延海達到100年來的最大面積66.3平方公里,堪稱荒漠裡的奇蹟。」

  天幕之下,各個位面大部分的皇帝都站了起來,

  「大規模植樹居然有這麼多的好處?」

  如果說增加耕地只是讓他們心動的話,

  那麼增加水源和減少黃河含沙量就足以讓他們為之瘋狂。

  黃河是華夏的母親河,華夏受其哺育,也承受她的壞脾氣。


  黃河泛濫改道,是各個時代幾乎都要面對的問題。」

  如今天幕中這個方法居然可以減少黃河含沙量,如何不讓他們嚮往?

  「有人說荒漠化是人類進程的終結者」

  「但是華夏的三北防護林卻給出了另外一種答案。」

  「1979年到2023年四十多個年頭,是無數植樹人的辛勞與付出,」

  「華夏子民,逆天改命,在這荒蕪的土地上,開闢出三北防護林。」

  「用實際行動,譜寫出人定勝天的神話。」

  ——我螞蟻森林的梭梭樹不知道怎麼樣了。

  ——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我華夏人不服輸!

  ——只有華夏的森林面積不減反增。

  ——我想起了小時候巴西雨林是地球之肺,如何如何,結果長大之後發現,只有華夏人玩真的。

  ——過去三十年,華夏植樹超過七個棒子國面積。

  ——環保只是西方的一張牌,卻是我們留給子孫的福。

  天幕中划過新的視頻《華夏的戰爭潛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