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雷厲風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81章 雷厲風行

  荀攸心裡說不感動,那是假話,他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劉備的厚愛。

  別看劉備嘴上說的輕鬆,可真要安排荀攸擔任廣陵太守這種兩千石高官,壓力還是很大的。

  徐州攏共才幾個兩千石太守,不算琅琊其實只有四個,加上藩屬的,也不過九個。

  荀攸又不是創業老臣,也沒有帶著大功來投。

  直接讓他擔任廣陵太守,反對聲肯定不少。

  其實劉備也曾有些許遲疑,是劉封的堅決幫他下定了決心。

  「非常人當任非常事,閒言碎語,何足為道?不過碌碌庸人之言,若聽從之,反受其亂。」

  劉封可是清楚的知道,荀攸的履歷可是歷任兩千石了。

  雖然他還從來沒到一地上任過,可任城國相、蜀郡太守的資歷卻是實打實的。

  歷史上曹操可是用汝南太守來徵辟的荀攸,一到許昌,就入為尚書,這可是能參與國家大事的顯官。

  劉備這邊自然不如掌控了中樞的曹操,但也得給出足夠顯赫的位置,哪怕只是為了表明誠意。

  於是,劉備準備了三個職位,分別代表了封疆大吏、情報親信以及州中除了別駕以外的三大吏。

  原本劉備和劉封都以為荀攸應該會選擇廣陵太守。

  一方面這是兩千石的一方諸侯,二來也是前線重鎮,不論是南下江東,還是進討袁術,都是立功的地方。

  可沒想到,荀攸居然選了長史的位置。

  這大大出乎了劉備和劉封的意料,讓兩人很是疑惑。

  其實荀攸之所以會選擇長史,自然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

  雖然劉備在得人這一塊,已經折服了荀攸,讓他很是欽佩。

  可能不能用人,劉備還沒能向荀攸證明。

  荀攸這樣的智謀之士,看事情遠比一般人更要深入。

  在荀攸看來,廣陵太守雖好,可實權卻必然不在太守手中。

  廣陵城中雲集萬餘大軍,必有劉備心腹之人統帶,在這種情況下,他一個空降太守,能有什麼實權可言?

  過去能有多大影響力,完全得看廣陵軍中將校對他能有什麼態度罷了。

  至於負責諜報的軍機從事,荀攸也不想要。

  他此時還存著合則留,不合則去的心思,如何肯參與劉備的機密諜報系統。

  因此,州中三大吏反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來地位尊崇,二來又靠近劉備,正好能觀察劉備對自己的計策是什麼態度。

  到了荀攸這種境界,光是禮重是不夠的。

  即便荀攸性格謙遜低調,但一樣也有相明主,立功業,掃蕩天下,匡扶漢室的雄心。

  如果劉備言不聽,計不從,那麼哪怕對方再怎麼禮重自己,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因此,荀攸選擇了長史這個靠近劉備的職位,想要更好的觀察一下對方,以此來決定要不要徹底押寶在劉備身上。

  荀攸的這番心思,劉備父子倆都沒猜到,哪怕是劉封,也是猜到了第一層,以為荀攸生性低調謙遜,不想去廣陵爭權,而猜不到第二層。

  既然荀攸做出了決定,那劉備自然是從善如流。

  將對方送回席中後,劉備當即便詢問道:「公達,你先前所獻六策,備深以為然,可謂英雄所見略同。公達有所不知,先前與荊州來使劉始宗商談,我州欲向荊州購糧,已經達成了初步意向,只是數額巨大,劉始宗無法獨斷專行。故此,其已派人趕回荊州,徵求劉景升允准。」

  荀攸有些驚訝,在他看來,找荊州買糧可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今天下大亂,各地的軍閥可都知道糧食有多珍貴,想大量採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荀攸原本還想要獻上計策,卻沒想到不用了。

  「攸暫居襄陽數年,知荊州缺鹽而徐州產鹽,本想進此策以助明公購糧,卻不想明公已成也。」

  聽到荀攸的話後,劉備笑容滿面:「實是我州霜糖,雪鹽,震驚了始宗,讓其驚為天人,故而事情才會如此順遂。對了,說到此處,公達不覺今日飯菜有何不同之處嗎?」

  荀攸驚訝道:「今日飯菜,確實格外鮮美,毫無雜味。本以為是庖廚之功,聽明公所言,莫非這就是雪鹽之功?」


  「正是!」

  劉備哈哈大笑,隨後說道:「備已為公達準備了一份,走時可將之帶走,做飯時替換食鹽,味甚美之。」

  荀攸低頭拜謝。

  劉備接著詢問道:「徐州今年尚未表舉茂才,備可上表,舉薦袁譚為茂才,同時再表他為青州牧。正好冀州來使也快至郯城,可與之商議,請冀州保全孔文舉之地位,料想不難。」

  「唯有交接益州以及遣使入關中進京朝貢的人選,公達可有合適之人舉薦?」

  荀攸笑著答道:「益州可暫時放下,劉璋暗弱,過於寬縱手下,若與之交往,必瞞不過劉景升。過早結交,恐會對買糧之事不利。」

  劉備、劉封聞言,不約而同的點起了頭。

  見此,荀攸繼續說道:「西去長安,必要使一能言善道者,且此人還須是明公心腹。如此,才會盡力為明公謀利,達成明公之訴求。」

  劉備、劉封兩個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個人。

  簡雍簡憲和。

  荀攸何等聰明,只看劉備和劉封的反應,就意識到對方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

  「看來得請憲和跑一趟了,可以威碩為副使,再讓陳到領兵護衛。」

  劉備略一沉吟,就做出了決斷。

  其實在場三人,也只有劉封知道這時候的長安早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這也不是什麼隱秘的事情,但凡看過三國志、三國演義的都清楚,這年的關中,因李傕、郭汜互相敵視,攻伐,僅僅只是一年,就把關中百萬人口,以及偌大的一個長安城給糟蹋光了。

  從今年二月李傕設計殺了樊稠、李蒙,吞併其部曲後,郭汜開始同他漸漸離心,尤其是郭汜的老婆還在當中挑撥離間,把李傕送來的豆豉都給說成毒藥。

  從三月開始,郭汜、楊定就同李傕正式撕破臉皮,開始互相攻伐。

  漢獻帝幾次居中調節都不管用,這群涼州畜生不但以長安為戰場,還各種燒殺擄掠,甚至還放火燒城。

  眼下已至八月,這時候漢獻帝已經通過賈詡成功說服了李傕、郭汜放他東歸,這會兒應該已經啟程。

  要是派人的話,那還是儘早出發為好。

  因為在十一月末,李傕、郭汜就會反悔,起涼州兵來追獻帝,兩次大敗護駕軍。

  若是趕上那時候到弘農,簡憲和的性命可就危險了。

  於是,劉封一邊表示贊同,一邊趕忙補充道:「父親,此事既已決斷,宜速不宜遲。以孩兒之見,最好能於月中出發。同時,還可安排一批霜糖和雪鹽一併起行,作為禮物,進貢給天子。」

  劉備贊同的點點頭,以為劉封是忠心天子,讚許的衝著他點了點頭,隨後又憤憤不平的罵道:「可恨李傕郭汜兩賊稱霸關中,素有欺凌天子之舉,只恨不能為國除賊,為民除害。」

  荀攸心中有些激動,他剛剛總共也就獻了六策,沒想到只是這點功夫,劉備竟然已經採納了其中五策,甚至其中三策還和自己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塊。

  這讓荀攸心裡忍不住生出了君臣相得之感。

  若是劉備真能一直如此,那他荀公達何惜一身智謀,必為其效死。

  感嘆完後,劉備又話歸正題,先前荀攸所獻的六條方略,每一條都像是說到了他心坎里,讓劉備很是激動。

  如今,他還想聽聽荀攸有什麼關於揚州的具體方略。

  於是,劉備問道:「公達,南下揚州,是我徐州內部早已達成的共識,為此,我州在琅琊採取守勢。之前南下廣陵時,若非郭刺史興兵攻打魯國,而我又受魯國陳相之求援,不得已才轉道西行。否則,我當於屯兵廣陵,以觀局勢也。」

  「如今孫伯符橫行吳郡,劉正禮屯兵丹陽北部,袁公路隔江欲收漁翁之利。」

  劉備虛心求教道:「先生有何良策可以教我?」

  荀攸卻是笑道:「明公何以欺我。」

  劉備大訝道:「公達竟已看出來了?」

  荀攸續道:「明公驅狼吞虎之計,亦然卓有成效。只是孫伯符乃乳虎也,養虎需謹慎,若其成長太快,恐反為虎脅。」

  劉備臉色一正,點點頭:「備已請從事孫乾走海路前往會稽郡,拜會會稽太守王朗。公祐手中還有魯國相陳逸的手書,是寫給會稽名士周昕的。周昕乃是昔日太傅,三君之一的陳蕃門生。料想有陳逸手書,周昕定能出山助王朗一臂之力。」


  荀攸露出驚訝之色,拍掌道:「明公好一招八面埋伏之計,若是如此,孫伯符恐難逃羅網。不過有一點明公還需爭取。」

  劉備立刻追問道:「哪一點?」

  「乃是江乘。」

  荀攸說道:「江乘乃是厲陽至丹徒的必經之路,又與江都隔江而望。若能說服劉繇將江乘轉歸我州掌控,那過江之事,易如反掌。」

  「江乘與丹徒不但江路通暢,而且也有陸路相通。」

  「孫伯符此時不過是無力西顧,若是待其西向之時,恐怕最先出手的就是江乘。」

  聽完荀攸的話,劉封連連點頭:「公達先生所言不錯,江乘對我徐州確實很是重要,況且若是我們駐紮一軍於江乘,孫伯符至少得分出一兩千人駐防丹徒,如此一來,也算是為正禮公分憂了。」

  江乘乃是後世南京棲霞區仙林大學城一帶,不過此時南京城都尚未建立,自然不會有什麼棲霞區。

  只是江乘依舊是長江下游重要渡口,與丹徒不分伯仲。

  此時丹徒已在孫策手中,那江乘的歸屬就極為重要了,最好還是由徐州軍掌握在手。

  如果連江乘都掌握不了,那麼徐州軍去了江東之後,豈不是隨時要面對後路被切斷,與徐州斷絕聯繫的風險了嗎?

  劉備雖然明白這個道理,卻還是有些遲疑:「若是我等開口索求,會否引起劉正禮的誤會?」

  荀攸笑著搖頭道:「劉正禮此人,攸曾在神京相識,此人性格剛愎,自視甚高,輕易絕不會向人低頭。子將先生同劉正禮乃是多年好友,如今投奔於揚州,定然被劉正禮視為左膀右臂。」

  「如今連子將先生這位身弱體虛,疾病纏身的左膀右臂都被派遣了過來求援,可想劉正禮已經困頓到了何等地步。況且廣陵之側,尚有淮泗袁公路。區區一個江乘,斷然不會引得劉正禮誤會。」

  劉備挺起身體,朝著荀攸拱手感謝道:「先生的教誨,備深得啟發,可以此行事。」

  荀攸自然連聲推辭。

  一場酒宴,荀攸很是心滿意足。

  既感受到了劉備的求賢之心,也看到了劉備的雷厲風行。

  荀攸這樣性格低調,做事謙遜的謀士,在這亂世之中,所希望的不就是遇到一位這樣的明主嗎?

  宴會結束之後,劉備竟親自將荀攸送出門,然後約好明日派使者上門徵辟,最後才依依不捨而別,同時還在車架上準備了霜糖、雪鹽的禮盒。

  荀攸看見禮盒之後,長嘆一聲。

  昔日劉岱、劉繇兄弟倆,可是被陶丘洪譽為二龍的,可和劉備父子倆一比,當真是天壤之別。

  陶丘洪可不是一般人,這可是公認文冠當代的大名士。

  他曾經懟過袁術,勸誡對方多做善事,少干暴行。

  袁術被他氣的牙痒痒,卻最終還是只能恭恭敬敬的感謝他的提點。

  第二日,劉備的州使來到迎賓館,正式徵辟荀攸為徐州長史從事。

  對於荀攸為劉備徵辟的事情,許劭三人卻是早有預料。

  尤其是劉先,在來的路上,他早就察覺到荀攸的才幹和學識遠勝自己。

  可惜如此大才,劉表竟不知用。

  其實嚴格說起來,劉表和荀攸還是認識的。

  而以蒯越和劉表的關係,荀攸在襄陽一呆數年,劉表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要知道荀攸可是荀家的嫡系子弟,別說當時和劉表同為大將軍何進效力了,就是平時聚會也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

  只能說劉表的器量不足以使用如此人傑吧。

  劉先固然在嘆息,許劭也未嘗能免。

  許劭和滕胄之前對劉繇單騎入曲阿,不過數月,就拉扯起一大幫盟友,同奉自己為主,更將袁術所封的丹陽太守吳景,丹楊都尉孫賁給趕過了長江。

  光以這點來看,竟絲毫不遜色於荊州劉表,和徐州劉備。

  只是越往後,情況就越不對了。

  尤其是劉備,此時竟隱隱將影響力擴張到了八九個郡國,仔細算起來的話,這可是比袁術還要可怕的龐然大物了。

  所幸劉備此人有仁厚之名,對正禮又很是尊崇,還顧念宗親之情。

  如今也只能希望劉備所表現出來的這些都是真心實意,而並非是偽裝出來的了吧。

  拜荀攸為長史從事之後,劉備立刻開始著手實事。

  在徐州州會之上,定下了以簡雍為正史,劉琰為副使,陳到為別部司馬,帶兩百士卒隨行護衛,前往關中。

  劉琰乃是劉備在豫州時所結交的魯國名士,而且也是漢室後裔,又善談吐,深得劉備喜愛,正好讓他一同出使,擔任簡雍的副手。

  想到出逃的漢獻帝一路上也要經過必經之地弘農,而且還在弘農停駐了不少時間。

  因此劉封只是叮囑自家老爹務必吩咐簡雍一定要從速。

  這一路上距離雖然十分遙遠,但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全程走水道。

  郯城出發,從下邳轉彭城,直入陳留,最終可在河南尹匯入黃河,然後直達弘農。

  劉備非常重視此事,簡雍也知輕重,竟然僅僅只花了五天時間,就準備妥當,陳到也挑選好了精卒,護衛著簡雍和劉琰從水路出發,前往關中。

  同時,劉備親臨迎賓館,一方面是探視許劭病情,另外一方面,也是詢問劉繇是否可以割讓江乘一縣作為徐州軍援救江東的落腳點。

  承諾可先出兵兩千到四千人,進駐江乘,一方面給丹徒的孫策施加壓力,另一方面,也好加強徐揚之間的聯繫。

  許劭對此要求倒是沒有什麼意外,在他想來,若是易地而處,徐州求援,那如果江都不在揚州手中,許劭也是會堅決勸諫劉繇不可投入重兵的。

  因此,在來之前,許劭早就和劉繇商量好了,江乘是可以讓給徐州的。

  不過讓歸讓,許劭還想給揚州爭取點好處。

  不想荀攸卻在一旁,直接點破了局勢,將問題挑明。

  「子將先生,此時是揚州求援於我徐州,並非是徐州覬覦揚州江乘。」

  許劭無奈點頭道:「既是如此,那老夫自當進諫我主。只是老夫尚有一問。」

  荀攸看了眼劉備,主動出聲問道:「子將先生請講。」

  許劭直接問道:「若是揚州願意割讓江乘,那徐州軍可能立刻過江?又能過江多少人馬?」

  「還需以糧草為定,不過備可保證,絕不少於一校兩千人。」

  劉備的答案正好卡在了許劭和劉繇的底線上。

  兩千人固守江乘,那自然是足夠的了,可要進取丹徒,那是遠遠不夠的。

  可問題是,劉備也說的很清楚了,關鍵還是糧食。

  要是劉繇能供應糧食,那劉備自然可以安排更多兵馬。

  最後,許劭原則性答應了劉備的請求,會先由劉繇知會江乘縣長,隨後徐州軍渡江之後進行交接。

  同時,劉備應許劭的請求,答應了為其準備船隻,前往陳國。

  不過出發的時間,定在劉封元服加冠之後。

  在和荊州商議完以鹽換糧的計劃之後,劉封就打算前往一次朐縣。

  自從數月之前,他和糜甑商量好了開發鹽田,改良曬鹽法,至今已有好幾個月了。

  第一批鹽田應該已經開發出來了,而且此時正是夏日,晝長夜短,陽光日照充沛,曬鹽法產鹽的高峰期。

  預估一下鹽田的產量,有助於下一階段的計劃。

  跟劉備報備之後,劉封帶著諸葛兄弟,甘寧、董襲一起出了郯城,直奔朐縣而去。

  不錯,這次前往朐縣,劉封特地邀請了諸葛兄弟同往。

  歷史上的諸葛亮,可是相當喜歡發明的。

  在南陽的時候,就曾經幫助當地的百姓改良水車,農具,鋪設灌溉系統等水利工程。

  後來在荊州,也改進了車輛,入蜀後改進連弩,製作木牛流馬,雖然遠沒有電視上那麼神奇,甚至連三國演義里的自動行走都遠遠不如,但也是一種在當時比較先進的運輸工具。

  可見諸葛亮本身是很喜歡工匠技藝的,而這就是劉封帶上他的主要原因。

  整個三國時期,諸葛亮和馬鈞兩個人,堪稱是當之無愧的機械雙星。

  馬鈞生卒年不詳,但根據他的事跡來判斷,現在很可能都還沒出生,所以不急,可送到自己身邊的武侯可不能浪費了。

  至於諸葛瑾,不論怎麼說,這也是個人才,在劉封這裡,對方怎麼都能算是九卿級人才,而且若是跳過諸葛瑾,只帶諸葛亮,無疑會非常顯眼,劉封如何會做這樣的蠢事。


  對於劉封的邀請,諸葛兄弟先是有些遲疑。

  倒不是他們兄弟倆不願同劉封出行,而是自己的叔父諸葛玄還在傷病,他們當然應該在旁侍奉湯藥。

  沒想到諸葛玄得知此事之後,倒是鼓勵諸葛兄弟倆隨同劉封一起出行。

  一行人輕車簡從,速度很快,不過四五天的功夫,就來到了朐縣外。

  與歷史上不同,諸葛亮身材高大,健壯有力,不但不坐四輪車,而且還會騎馬,和諸葛瑾兩人都有不錯的騎術。

  雖然遠遠比不上關張趙太史那樣精妙絕倫的騎技,但作為代步手段也是綽綽有餘的了。

  這次劉封沒有節外生枝,直接馳入朐縣,進了糜家的豪宅。

  一問糜家管事,得知此時糜府中竟然是由他在主事。

  糜甑本人帶著糜家小妹去了都州山島,一直沒有回來。

  劉封有些咋舌,沒想到這糜甑竟然如此重視鹽田產業,竟然如此親力親為。

  劉封等人也不在糜府停留,直接去了港口,想要找船前往都州山島。

  到了港口後,劉封又被驚到了,沒想到只是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原先天然的破漁港,竟然已經被收拾出了個樣子,還造了一條可以停靠船隻的棧道。

  很快,一行人找到這裡的糜家負責人,要了兩條船隻,朝著都州山島而去。

  劉封等人出發的早,上島的時候,恰好到了正午。

  在海上的時候,遠遠望去,都州山島沿海的灘涂都已經被改造成了一片片鹽田,閃閃發光。遠遠望去,仿佛一面面玻璃鏡子,反射著刺目的白光。

  出乎劉封意料,糜甑在島上的住所竟然很是簡陋,僅僅只是竹屋。

  雖然內里也有一些裝飾,但遠遠算不上奢侈,倒是伙食還是很不錯的。

  劉封他們到時,糜甑正在用飯,糜悅也陪在身邊。

  因為劉封等人的來,糜悅離開了正堂。

  「糜老真是老當益壯,請您出山,是我最正確的抉擇。」

  劉封上手就是一陣彩虹屁。

  這也不怪他嘴巴甜,實在是糜甑這效率太高了。

  聽著劉封的讚嘆,糜甑也是笑眯了眼睛:「少主謬讚了,老夫也是驚訝於少主的奇思妙想,竟然有此驚人效果,這才愈發有了興趣。」

  隨後,糜甑給劉封匯報起了目前的情況。

  這幾個月以來,糜甑在都州山島上開闢出了三百多畝鹽田,這些鹽田都已經開始出鹽。

  因為季節關係,眼下出鹽量已經相當的大,每畝鹽田每天能出產七八百斤,折算成五、六石之多。

  整個都州山島的鹽田,日產幾乎上千石。

  哪怕過了夏日之後,產量會下降許多,可鹽田的數量卻是不斷的在增加的,總體產量必然是不斷上漲的。

  就以目前的產量來說,就足以滿足徐州所需,劉封甚至可以藉此隨意操縱鹽價,輕而易舉的把其他販鹽的豪強給全部收割了。

  而這,正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重點。

  下午時,糜甑畢竟年歲大了,自然不能陪著劉封他們去鹽田觀看,留在了竹屋中休息。

  劉封則帶了諸葛兄弟、董襲、甘寧一行人前往鹽田。

  看著在鹽田裡辛勤勞作的鹽工,以及他們腳下耙起來的一堆堆白中泛黃的食鹽,劉封感慨道:「國家若無鹽鐵之力,如何有財力執政?」

  感嘆完後,劉封來了興趣,對著諸葛兄弟說道:「子瑜、阿亮,你們可知前漢緣何會為王莽所篡,而王莽又為何會為光武所滅?」

  諸葛瑾已經元服加冠,有了字,而諸葛亮才剛年滿十五,尚未加冠,也就沒有字。

  聽到劉封的問題,諸葛瑾和諸葛亮對視一眼,其實他們兄弟私下裡也有過類似的閒聊。

  整個東漢末年的士族階層,在思想上其實是呈現爆發向的發展,他們苦惱儒家學術無法挽救國家危亡,雖然能將責任全部推給外戚和宦官,可清醒者又無法自欺欺人。

  因此,東漢末年的士族是非常畸形的,他們既保守,又激進,既重義,又貪婪,既憂國憂民,又醉生夢死。

  不過比起以後魏晉時期的士族,東漢的士族又顯得太過健康了。


  最少還遠遠沒到以五石散為榮的地步。

  諸葛謹和諸葛亮知道劉封雖然是問話,卻更多的是引出自己的下文,於是便搖了搖頭,想聽聽劉封有什麼高見。

  沒想到劉封只是嗤笑一聲,指著食鹽道:「無他,唯錢糧爾。」

  「前漢開國僅一千餘萬人,王莽篡漢時,已達五千五百萬口。」

  劉封看著鹽田,可視線的焦距卻不在鹽田上,喃喃自語道:「本朝開國時,也不過一千餘萬口,至黃巾之亂時,已有六千餘萬口。」

  諸葛亮的心思靈敏,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了劉封的意思。

  果然,劉封接下去說道:「天下錢糧,已經養不活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了。」

  諸葛瑾聽到這裡,才醒覺過來,他本能的覺得劉封這番話過於市儈算計,可仔細想想,卻又覺得這話太過精闢。

  而諸葛亮更先他一步就已經醒覺,可不就是這麼個道理嗎?

  天下的錢糧已經不足以養天下人,那不論是誰坐在君王的位置上,那也只能是亡國之君了。

  此時,劉封卻突然停了下來,回頭問道:「子瑜、阿亮,那你們覺得該如何做呢?」

  諸葛瑾雖有才,卻謹慎寡言,不深思熟慮絕不開口。

  倒是諸葛亮年輕氣盛,看見兄長並未開口後,就先回答道:「唯有開源節流兩條路。要麼讓這天下錢糧的產出變多,要麼就讓大家節約錢糧。」

  劉封聽完之後,大笑起來:「阿亮才思敏捷,長才廣度,當真器宇不凡。」

  隨後,劉封又詢問諸葛瑾道:「不知子瑜又有何教我?」

  諸葛瑾對著劉封拱了下手,小心謹慎的回答道:「謹在想一個問題。」

  劉封來了興趣,一旁的董襲、甘寧雖然有些聽不明白,可也是瞪大眼睛用心聽著。

  劉封追問道:「是何問題?」

  諸葛瑾恭敬的回答道:「謹在思不舉子之事也。」

  劉封先是一愣,隨即緩緩點頭。

  諸葛瑾所言的不舉子,指的是棄嬰。

  許多百姓生養了孩子之後,不但不養育之,還會故意遺棄,甚至是直接溺死,是為不舉子。

  整個兩漢時期,不舉子非常常見,不但盛行於普通百姓家庭,就連官宦豪族家庭里也有類似的情況。

  只是原因截然不同。

  官宦豪族家庭不舉子的原因是因為迷信、禁忌,倫理和禮制等原因,而普通百姓家庭,除了迷信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承受不起賦稅的沉重。

  可諸葛瑾此時的意思,是在思考不舉子的背後,是否也有源於天下錢糧不夠養活天下人的原因。

  東漢末年,許多底層百姓生養了孩子之後,不但不養育之,還會故意遺棄,甚至是直接溺死,是為不舉。

  劉封聽完之後,默然不語。

  不舉子最根本的原因,自然是統治階級的剝削和沉重的負擔導致的。

  但也的的確確是有著天下錢糧無法養活天下人的壓力在內。

  不可不說,諸葛子瑜,果然握瑾懷瑜,外拙內秀啊。

  劉封長嘆一聲:「子瑜人如其名,當真懷玉也。」

  這是一句非常明顯的誇獎之詞,雖然諸葛瑾的回答嚴格來說其實是錯的,可他能如此聯想,卻也是出乎劉封意料的出彩。

  諸葛兄弟的回答,讓劉封很是滿意,因為諸葛兄弟的理念和他比較類似的,也能為他所影響。

  這就是劉封最為滿意的結果。

  「阿亮,你看這些鹽田,可有什麼改進的建議?」

  心情大好的劉封帶著眾人繼續在鹽田裡轉悠,同時還詢問諸葛亮的意見。

  畢竟曬鹽法是開創性的創造,歷史上比較權威的發明時間是明代,但也有少數的資料證明曬鹽法很可能在宋金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可不管是明代還是宋代,都距離此時還有上千年的時間。

  更別說劉封推廣的會是灘曬法了,這可是在明代的基礎上又進了一步的曬鹽技術。

  諸葛亮看著鹽田中堆積如山的食鹽,嘆為觀止,聽見劉封的問話後,搖著頭道:「此法十分成熟,步驟清晰,環節緊密,亮無以補充。」


  逛完之後,劉封帶著眾人又回到了糜甑的竹屋。

  此時糜甑剛剛午睡起床,梳洗過後,來見劉封。

  「糜老,等秋收之後,便可開始放鹽。」

  劉封開始敘說起自己的計劃來,其實也是想請諸葛兄弟和糜甑來幫忙查遺補缺。

  「在州內,我們就以一千二百錢一石的價格出售。」

  「一千二百錢一石?」

  糜甑有些驚訝,劉封的心思他是知道的,對於劉封想要整頓鹽業,糜甑本人是很支持的。歷來打仗,打的就是錢糧軍械,沒有錢糧,哪怕是西楚霸王,最終也只能落得個自刎烏江。

  只是既然要打擊鹽商,那無非就是靠價格戰和出貨量,以這兩點將對方活活逼死,同時還需要有強大的武力來托底。

  而這些條件,劉封都滿足了。

  可對方居然把價格定這麼高,糜甑還是有些不明白。

  劉封之所以把價格定在一千二百錢也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馬上就要和荊州訂立以鹽換糧的協議,如何定價,十分重要。

  在這個關頭,劉封自然不能把鹽價給打下去。

  其次,即便是一千二百錢一石的價格,也遠遠要比其他鹽商豪族的價格便宜的多了,如果對方不跟著調整,必定要失去市場。

  以糜老提供的情報,劉封很清楚這些鹽商豪強們食鹽的成本是多少。

  他們每石鹽成本在兩百五十錢左右。

  可劉封卻知道,這些鹽商豪強可絕對不會老老實實的跟著降價,因為這等於是在割他們的肉。

  最有可能的是兩種情況。

  其中之一,就是大量吃進低價鹽貨。

  你賣的便宜,我就大量吃進,吃完了貨還是繼續賣我的壟斷價。

  第二種情況,就是使用盤外招,利用豢養的打手、鹽賊來武力解決對方。

  劉封自然是有足夠的自信,對方這兩個招數對自己是根本沒用,甚至反過來劉封還有不少盤外招等著對方。

  「糜老,就按一千兩百錢一石先賣。若是對方來買鹽,他們要多少咱們就賣多少,敞開供應。」

  劉封突然回頭,衝著甘寧道:「興霸兄,此事倒是還有勞動你的時候。」

  甘寧一聽,頓時來了興趣:「少主儘管吩咐,寧無有不從。」

  劉封給甘寧的任務非常簡單,就是武力保障。

  同時,劉封還打算從廣陵把徐盛、潘璋給調回來。

  這幫鹽商豪強吃過太多食鹽的甜頭了,各個腰纏萬貫,而且善財難捨。

  既然如此,劉封就打算直接送他們一起下去了。

  劉封的總體打算就是,先以一千兩百錢一石的價格出貨試水,如果對方吃貨,那就正好傾銷出貨,先榨對方一波。

  如果對方沒買,或者買到一定數量,沒有現錢開始收手了。

  那麼劉封這裡會開始第二波操作,直接以州府行政下達命令禁止煮鹽,極限施壓。

  如果這時候鹽商開始暴動,那再好不過,正好給徐盛,甘寧他們送來軍功。

  若是開始降價,那劉封就降的比他們還要狠,同時收攏他們離散的鹽工。

  反正劉封這邊還要繼續擴大鹽田規模,鹽工的缺口是十分巨大的。

  因為沒有官面壟斷的緣故,徐州的鹽商豪強是相當厲害的,從琅琊到廣陵,只要沿海有灘涂地的海岸,就都有本地的鹽商豪強。

  不過其中最為強大的還是東海鹽商豪強,他們的數量,實力都是首屈一指的,冠絕徐州。

  所以初期就全力打擊東海國的鹽商豪強最好,只要拿下了東海國的鹽豪,琅琊和廣陵的鹽豪多半會不戰而降。

  等到劉封將整頓鹽業的計劃托盤而出後,在場的絕大部分人都有些興奮,除了諸葛瑾。

  「少主,此事會否太過兇險,若是引起東海動盪,恐得不償失。」

  劉封知道諸葛瑾這也是出於善意,可對方卻不知道,或者說是預估不足鹽業的重要性。

  歷史上別說開啟三國之後了,就是在三國前的亂世中,但凡立足穩定之後的軍閥,無不開始壟斷鹽業。

  從袁紹到曹操,再到孫家,又或是蜀中的劉璋,無不把鹽業當成了重要的稅收工具,從而進行壟斷。


  在這壟斷的過程中,自然也免不了一番血雨腥風。

  可沒有一個軍閥因為擔心動盪而停止行動的。

  劉封堂堂一個穿越者,難道連袁紹、曹操、孫策、孫權都不如嗎?

  更別說壟斷鹽業這種暴利,越早掌握越好了。

  況且劉封現在一旦壟斷了鹽業,不但能夠大大增加徐州的收入,更可怕的地方在於,他還能靠著鹽業來收割外州的韭菜。

  遠的不說,荊州缺少食鹽,卻又有著巨量的糧食儲備,這簡直是為徐州量身打造的大客戶。

  只要劉封能夠安安穩穩的把荊州這波糧食給收割入袋,那徐州的實力立刻就能再上兩個台階。

  因此,收拾鹽豪,壟斷鹽業是劉封接下來的重中之重,是絕無可能讓步的。

  哪怕激起了叛亂,劉封也絕對不會退縮。

  正好現在徐州周圍也亂的很,偏偏徐州很是安定,正巧打一打州內的反賊,也挺合適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