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

  盛憲人糊塗,可朱相卻是身負使命而來的,而且還不是他一家,顧陸朱張一個都沒少。

  要不然以朱家一家之力,也搞不到這麼完備的地圖。

  可現在看起來,劉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說話啊。

  朱相心頭沉甸甸的,他手裡還有底牌,但也僅僅只有一張底牌了,而且那底牌可不像是地圖這種惠而不費的好處,可是實打實的出血的。

  因此,不但朱相自己覺得,就是他的家主從侄朱桓都叮囑過他,能不動用底牌,就儘量不要動用。

  可是,以眼下的進展來看,底牌大概率是節省不下來了。

  「對了。」

  劉封坐在主位上,衝著盛憲、朱相舉杯邀請,口中說道:「我曾聽聞,盛公為許貢此賊追殺時,曾躲避於許昭家中,不知是否為真?」

  「此事為真!」

  盛憲放下酒杯,臉色鄭重道:「昔日我為許賊所迫,幾入絕境,幸得孔文相救,才得以倖免。後來許賊依舊不肯放棄,孔文無奈之下,想到了許明君為人仗義救急,不畏強暴,故而投奔其人。」

  許昭,字明君,乃是吳郡餘杭人。

  歷史上同名同姓,還能名垂青史,又還是一個時代的例子,實在是少之又少。

  可唯有許昭,是一個異數。

  他在同一個時代里,開出了一個三黃蛋,還都在一個地方,堪稱一個歷史之最和歷史奇蹟。

  東漢末年,江東出了三個歷史留名的許昭,還都和孫家有關係。

  第一個是反賊許昭,肆虐會稽,攻城掠地,最後為孫堅所破。

  第二個是刺客許昭,為許貢門客,成功刺殺了孫堅之子孫策,為三刺客之首,也是三人中留下名字的那個。

  第三個是豪強許昭,收留了盛憲、許貢、嚴白虎等人,最後為孫策所赦,倖免於難。

  現在劉封所說的這個許昭,便是豪強許昭。

  此人能力未知,卻頗有義名,而且出身豪強,與江東四大家的關係並不密切。

  劉封正是動了心思,才會向盛憲詢問起許昭的情況。

  聽到許昭,朱相徹底坐不住了,但他依舊硬生生的忍耐著,若是迫不及待的此時就獻上底牌,那可就太露骨了。

  「許明君果然不負其名,將我和高孔文收留在府上,以禮相待,早晚探視,真義士也。」

  盛憲很是稱讚了許昭一番,末了才詢問劉封道:「不知將軍之意是何?」

  劉封微笑答道:「我素有聽聞許昭之名,如今初入江東,身邊乏人,故而想試用其人也。」

  盛憲驚喜道:「能入將軍之眼,真乃許明君之幸也!」

  眾人紛紛讚嘆,笑聲不絕,聽得朱相臉色很是難看,但還得端著酒杯乾笑捧場。

  好容易等此事過去之後,朱相突然起身,朝著劉封大禮拜倒。

  一般在席上有如此行徑的,俱是有大事要說。

  因此,周圍人的笑聲頓時為之一收,目光都落在了朱相身上。

  果然,朱相禮畢後,恭聲發問道:「將軍大軍在無錫已經休整多日,相鬥膽,敢問將軍打算何日發兵南下?」

  朱相這個問題不但很大,而且還很敏感。

  你一個孫策地盤上跑出來的人,問這種敏感問題,顯然是很不合適的。

  但朱相之前又剛剛獻上地圖,表明投誠之心,若是不回復,恐有失江東人心。

  畢竟出兵日期也不是什麼特別敏感的機密,江東人誰不知道劉封南下吳縣就在眼前了。

  眼下江東士族都送上了地圖,你連出兵日期都保密,的確會顯得小家子氣,而且毫無信任可言。

  「一月之內,或會動兵。」

  劉封斟酌道:「如今糧草軍械都在轉運之中,若有意外,恐還會推遲一段時間。」

  如今劉封已經是數萬人的大軍了,對於軍械物資的後勤壓力已經絲毫不遜色於糧食了。

  一場激烈的戰鬥,一個士兵甚至可能需要換上兩三把武器,而身上的甲冑也是需要修補,甚至是更換。

  畢竟大部分士卒可沒有鐵甲,有的也就是半身皮甲,能夠穿戴全套皮甲的都已經是主力精銳了。再加上箭矢、傷藥、被服等等物資,轉運量是相當嚇人的。


  朱相聞言,頓時大喜過望,這可真是完美銜接了。

  「將軍!」

  朱相面帶激動道:「我江東大姓盼征南如稚子之期父母,得諸家之力,已為將軍在吳縣城外囤積了糧秣三萬石,羽箭兩萬支,長弓五十把,長短兵五百柄,以供大軍使用。」

  哦豁!

  劉封心中一動,看朱相這激動的模樣,他忍不住有些懷疑起來。

  朱相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在自己關心了高岱、許昭等人之後,如此激動的陳說,怎麼看都有點像是在爭寵啊。

  劉封心裡腹誹歸腹誹,臉上卻是露出了震驚感動之色。

  「諸家俱是義士之家啊。」

  劉封故作感慨道:「有諸將之力,孫賊乃是螳臂當車,咎由自取。」

  朱相心中一喜,只是他還來不及說什麼,就聽見劉封話鋒一轉道:「只可惜三萬石糧秣只夠我大軍半月之用,半月之內,恐難以拿下吳縣啊。」

  朱相眨眨眼,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劉封這是什麼意思?

  咋聽著像是要加價的意思。

  朱相抬起頭,卻看見劉封正炯炯有神的盯著他,頓時頭大如斗,說不出話來。

  眼見朱相不敢說話,劉封卻是故意嘆息了一聲:「我也不瞞朱君,若是諸家義士可以拿出十萬石糧食,我明日即可發兵南下。」

  說實話,四大家連同吳縣的士族豪強們湊出三萬石糧食,其實是挺有誠意的了。

  畢竟他們這三萬石糧食可不需要轉運,就在吳縣城下等著了。

  就只這一點,價值最少也得多添上一萬石。

  可劉封卻不這麼看,在他的角度來看,什麼江東四大家,不過區區四個吳郡士族罷了。

  顧雍父子,張允父子以及朱桓父子,固然都有不錯的才能,至少也是州郡之才。

  可在劉封眼裡,卻早已經是非必須品了,擁有大量中原名士的劉家,真不缺顧雍他們幾個了。

  劉封要是心狠手辣一點,直接把四大家也打進孫策的隊伍里,然後吃了他們,也不過只是需要多費一點心力操作罷了。

  反倒是目前最為羸弱的陸家,卻是劉封最為看重的。

  而想要得到陸議,其實並不需要費劉封多大的氣力了,其實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但凡劉封流露出半點看重陸議的樣子,陸家恐怕都會哭著喊著把陸議送到劉封手下效命了。

  最終,朱相也沒能答應下來,但也不敢明著拒絕,只是說當回去商量。

  劉封自然無有不從,頷首允許。

  次日,盛憲出現在了無錫城中,頓時引起了無錫士族豪強們的熱烈歡迎。

  當盛憲表態支持劉封,服從朝廷的時候,無錫士族豪強也當即紛紛表態,願從征南之命。

  看到這一幕,劉封有些咋舌,難怪大皇帝忍不了盛憲了,就連劉封自己都有些驚訝盛憲的名望了。

  知道你名望強,但不知道你名望這麼強啊。

  好在盛憲此時是真把劉封當恩人和救世主了,這源於盛憲這幾年東躲西藏的生活。

  朝不保夕,戰戰兢兢的日子他是過膩了,而劉封表面上對他很是尊重,私下又親近,讓盛憲相當滿意。

  因此,盛憲對劉封的支持也是不遺餘力的。

  其他方面的不提,在盛憲的鼓動請求之下,無錫士族豪強聯手給劉封捐出了兩萬五千石糧食,一千青壯民夫,以及軍械被服物資若干。

  劉封收到捐贈時,心裡是又氣又笑。

  這幫甜黨簡直太過分了,老子破城都沒大開殺戒,一個個看起來乖巧的跟狗似的,卻只是捐獻了一萬石糧食和五百民夫。

  結果現在盛憲一聲令下,你們直接掏了兩萬五千石?

  要不是劉征南顧忌自己的名聲,真要用刀把子和這些甜黨好好談談心了。

  但不論劉封怎麼嫉妒,盛憲的的確確是在不遺餘力的為劉封搖旗吶喊,這份功勞,劉封不能不認。

  對於盛憲的安排,劉封此時有些猶豫。

  以盛憲的本心來說,他是真不想繼續當官了,只想找一地隱居。

  可誰讓他故鄉就在會稽呢?


  要不然他早就可以腳底抹油回家鄉去了,可在會稽就沒辦法了,自古吳會不分家,要不然日後為啥會有江浙滬一說。

  吳會一家親,也是福建堅稱自己也在包郵區的重要法理依據。

  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後方的毗陵,曲阿,甚至丹徒都傳來了士族豪強的請願,希望能夠盛憲能夠巡行當地。

  盛憲威望如此之高,劉封心裡忍不住生出了一個念頭。

  是否可以表奏盛憲為吳郡太守,把許貢給擠走,然後用自己手下之人擔任吳郡郡丞、都尉、功曹、主簿、五官掾等要職,把持郡政?

  以盛憲的做派和性格來看,他只會對劉封的架空感到高興,而不會有絲毫的不滿。

  此種方法,也可以更快的幫助劉封掌控吳郡。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之前劉封在無錫敲骨吸髓,也才榨出來一萬石糧食。

  可盛憲一句話,就多拿到了兩萬五千石。

  孫策在吳郡養兵四萬,看起來不可思議。

  可實際上如果他真能得到吳郡士族豪強們的傾力支持的話,就是八萬兵馬他都能養得起,當然時間不能長,必須迅速對外擴張。

  同樣的事情,袁術就幹過。

  當年在南陽,袁術可是以一郡之力,養了自己六萬大軍,還同時供養著孫策四萬大軍。

  雖然南陽有一郡抵一州的說法,可千萬別忽略袁術同時還在窮奢極欲,各種揮霍,以及孫堅的連場大戰。

  一場大戰的消耗可是相當大的,而孫策當時討董,可是一戰接著一戰,跟董卓打的同時,豫州還讓袁紹委派周昕三兄弟給偷家了,又緊接著打了陽城之戰。

  就這樣折騰,南陽郡還扛了整整四年。

  可見東漢末年其實各郡國的家底其實還是很雄厚的。

  為什麼東漢末年初期,一個郡國的諸侯就能動不動起兵兩三萬大軍,而三國初期,孫權全力抵抗曹操時,才只有五萬兵馬,而就連巔峰曹操南下,其實也不過二十萬人馬。

  根子就在於各地郡國的底子被消耗光了,就連士族豪強家都沒餘糧了,甚至連人口都沒了。

  所以,孫策在一個沒怎麼經歷過戰火的吳郡,居然只有四萬兵馬,而且還是在有袁術隔江輸血的情況下,只能說孫策確實不得人心。

  這就是地方士族豪強這個階層人心所向的好處。

  這也是劉封為什麼要大肆使用劉兒營孤兒出任地方官吏的原因之一。

  劉封考慮良久,決定先給盛憲掛一個參軍的名號,讓他巡行三城,為自己籌集糧秣。

  至於吳郡郡守,等自己再考慮的成熟一些吧。

  對於劉封的安排,盛憲毫無異議,坐著船就往毗陵而去,可謂是幹勁十足。而朱相則次日就已經離開了無錫,返回吳縣。

  ********

  洛陽,大將軍府。

  曹操此時正在處理政務,卻看見荀彧匆匆而來。

  戲忠此時還在徐州養病,身體已經越來越好,恢復的相當不錯。

  但情報方面不能沒有人處理,因此被曹操託付給了荀彧擔當。

  聽到腳步聲,曹操抬起頭,看見來人是荀彧,隨手將筆扔下,衝著對方笑道:「文若,何事如此驚慌?」

  荀彧卻是快步走到曹操面前,恭敬一禮。

  看見對方行禮,曹操黝黑的臉上露出無奈之色:「文若,我說了多少次了,你我之間,名為主臣,實為良友,何必如此拘泥於俗禮。」

  這可不是曹操不想說實為兄弟,而是他不配說。

  別看他現在是大將軍了,他要是敢跟荀彧稱兄道弟,只會讓荀彧生出反感,離心離德。

  這方面就是家世上的優勢了,不管曹操如何發達,但他的根子是閹宦之家。

  邊讓為什麼敢忘恩負義的懟曹操,不就是因為曹操這個出身嗎?

  曹操要是士族出身,邊讓或許還會反對他,但絕對不敢辱罵他,因為他要是敢罵,那其他士族可就要唾棄他忘恩負義的帳了。

  可劉備不一樣,劉備在這方面有如天助的感染力就不提了,光是宗室這個招牌就足以解決一切問題了。

  我一個宗室跟你稱兄道弟,你別管我落魄不落魄,我畢竟是帝胄血裔,跟你稱兄道弟,怎麼都算不上侮辱吧。


  荀彧禮畢之後,坐到了曹操的對面,正色回答道:「大將軍,禮不可廢也。」

  曹操無奈點頭,他和荀彧之間其實並不親密。

  因為兩人的性格,出身,家世,以及為人處世的原則其實都是相差甚遠的。

  荀彧之所以投奔曹操,是因為他覺得曹操能力強,能夠挽救大漢。

  兩人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卻絕非意氣相投,志趣相同的兄弟。

  「出了什麼事情了?」

  曹操露出好奇之色:「居然讓你親自跑來一趟。」

  荀彧在大將軍府中是有獨立辦公院落的,光是荀彧手底下的官吏就有十多人之多。

  一般情況下,荀彧是不會跑來曹操這邊的,他身上的擔子很重,根本沒有這閒暇時間。

  因此,既然荀彧來了,事情就一定不小。

  果然,荀彧接下來就說道:「南方傳來消息,劉封已經攻克無錫,徐琨帶著殘兵從南門漏夜而逃。」

  「嘶!」

  曹操臉色大驚:「竟如此之快?」

  荀彧臉上也隱含驚容,贊同的點了點頭。

  曹操、荀彧等人曾經討論過,劉封此次南下,年前能夠拿下毗陵就算大勝了。

  曹操本人可以算得上是這個時代最強的軍事家之一了,而荀彧、程昱、滿寵等人,也都算得上一流軍事家。

  他們能有此判斷,自然有其依據。

  至少吳景、徐琨商量好了的城城設防,逐次抵抗的計劃,早就被曹操、荀彧他們所猜中了。

  也是根據這一點,曹操以自己代入劉封的處境,以麾下青州軍的戰力來計算。

  「怎會如此之……哎喲!」

  曹操心情激動,忍不住又想說一遍怎會如此之快,卻不想激動之下,把自己鬍鬚給拔掉了一根,吃痛叫出了聲來。

  荀彧卻是沒有嘲笑對方,而是詳細介紹了起來:「劉征南過江之後,一路緩行,牛渚拜劉繇,秣陵會薛禮,句容見笮融。可在句容之後,其挑選精銳,強度香草河,直撲曲阿城下,一戰全殲孫軍三千。」

  曹操咂了咂嘴,感嘆道:「此乃以快打慢之法也。」

  曹操卻是不知道,劉封這一手乃是學自跟他曹氏關係極為密切的一個老隱蔽之手,這老隱蔽一生之中,三次最輝煌的戰績,幾乎全是這一手。

  此時,老隱蔽剛滿二十歲,還在家中讀書。

  「那毗陵和無錫呢?怎麼也擋不住……」

  曹操話說到一半,就已經醒悟過來:「對了,曲阿一下,恐怕毗陵應該不敢再防了。若是我來排兵布陣,毗陵兵馬之多不會超過兩千,必定等著曲阿之兵退回匯合,共同守城。」

  曹操的眼光相當毒辣,幾乎直接就猜到了真相。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