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長途奔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79章 長途奔襲

  合肥距離壽春不算太遠,只有三百多里地,以常規行軍每天三十里地的速度來計算的話,周瑜他們十二三天就能抵達壽春。

  如果再算上當中還有成德可以歇腳,速度還能更快一些。

  成德位於合肥和壽春之間,是劉曄的家鄉,這個時候還有大幾萬的人口,可再過幾年,這裡可就變得像彭城之前一樣了。

  大旱加上兵災,使得整個廬江的人口幾乎崩潰式的劇減,僅剩的活人也在向四周的郡國逃跑遷徙。

  經過激烈的討論,劉封他們最終決定在袁術軍抵達成德之前動手。

  合肥到成德大約一百四十里地,成德到壽春則需要走近兩百里地。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在合肥到成德之間動手,很容易驚動成德,並且向壽春和合肥示警。

  如此一來,整個劉封軍團就會陷入到進退維谷的境地,雖然因為軍力強盛,加上到處都有秋收的糧食,以及劉封坐鎮軍中三點強支撐,使得軍隊不會潰散。

  但接下來最好的處境也就是轉為攻城戰,以進攻城市為主的攻城戰必然會帶來極大的傷亡,以及消耗大量的時間。

  當然,這份計劃也是有其不容忽視的理由存在的。

  首先,這是源於地理因素所導致的。

  周瑜和孫香想要從合肥去壽春,必須要經過成德,而且在成德這個地方,他們北向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從左側繞過瓦埠湖,然後順著瓦埠湖和芍陂之間的平原通道北上,可直抵壽春。

  這條通道既順暢,又安全,行軍不但是平地大路,而且左邊是芍陂,右邊是瓦埠湖,幾乎沒有任何危險。

  第二條是從右側繞過瓦埠湖繼續北上,這條路夾河而行,左側是瓦埠湖,右側卻是一片較為平緩,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帶,對軍隊的危險可比第一條路大多了。

  這條路唯一的優勢就是比較筆直,比第一條路近了二三十里地。

  可想而知,就是傻子也會選擇第一條路,而不是第二條路。

  之所以會有激烈的討論,主要的爭論點在於是什麼時候拿下成德。

  目前主要有兩個方案,一個方案是在周瑜部為先導,進入成德後迅速關閉城門,控制城防,而劉封軍在城外對孫香進行圍殲。

  第二個方案則是等周瑜、孫香他們出了成德,繼續北上之後,依靠劉曄的部署,偷襲拿下成德,然後繼續北上從後偷襲,然後和周瑜一起圍殲孫香。

  劉曄無疑是堅定的第二方案支持者。

  太史慈則覺得第一套方案更為可靠。

  最後劉封在讓他們盡情討論了之後,拍板決定啟用第一套方案。

  其實這裡面還是有私心的,劉曄自己也知道第一套方案更為穩妥,但第一套方案的首功可就是周瑜的了,而第二套方案的首功則是他劉曄。

  這讓他如何甘心放棄。

  也正因此,劉封才讓他們爭論一番,好讓劉曄看清楚大勢所在。

  劉曄是個聰明人,只是私心稍稍重了點。

  劉封不在乎他有私心,但不能因私廢公。

  做出決定之後,全軍即刻動員,按預定批次準備出發,只等周瑜來信,即可兵發成德。

  其中,以張遼為先鋒,太史慈為中軍,徐晃為殿後,統領騎兵先期出發,劉曄為參軍隨軍聯絡成德縣邑中的諜報、細作和內應們。

  劉封全權授予太史慈指揮權限,如有戰機,可不用等待後續軍隊,直接動手。

  隨後,劉封以徐盛所部為先鋒,配給賈斌所部騎兵,以及大量的牛馬車輛,以提高他們的機動速度,緊隨騎兵而行。

  劉封親自帶領潘璋所部為中軍,周泰、蔣欽押解糧食並四千民夫為殿後。

  全軍騎步兩萬四千人,自東城出發,朝著成德猛撲而去。

  東城至成德之間,都是大片丘陵,這種丘陵海拔都不高,一般不超過一兩百米,而且坡緩地大,就連騎兵都能馳騁,大軍行進毫無困難。

  只是東城距離成德之間的距離可不短,足有兩百八十里。

  這就是為什麼劉封要集結騎兵在東城的根本原因。

  考慮到周瑜與東城之間的信息交流存在五天至七天,甚至更長時間的滯後性,即便有周瑜的預估提前量,那也必須提升機動力才行。


  步兵雖然可以提早出發,進入戰場,但這種萬人以上規模的大戰,如此規模的大兵團如何能隱藏得了?

  更別說還要求藏好幾天了。

  步兵的行軍速度一般是每天三十里地,常規急行軍為四十里地。

  不過這並非是步兵行軍的極限,真要跑起來的話,精銳步兵一天五十至八十里的重任還是可以的,但問題是,走完這段路之後,不但會有大量掉隊的人員,編制還會發生中度甚至是重度混亂。

  這就是為什麼古代兵法書上會寫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的現實基礎。

  後世曾經有一種說法,說近代步兵的行進速度已經超過了騎兵,這純粹是一種誤解加上以謠傳謠所造成的謠言。

  這個謠言普遍的來源於是源自於美國內戰時期,在美國西部,連續行軍五天或七天以上的時候,步兵連的速度會高於騎兵連。

  其實這話本身就很有意思,為什麼會要求七天以上?

  實際情況是,美國西部全是大戈壁灘,是沒有物資給養補充的,馬匹只能吃喝自身所攜帶的物資給養,而馬匹的飲水量和食量都是相當大的,而且戰馬還需要吃精細飼料。

  這所謂的五到七天的極限時間,是騎兵連能隨身攜帶的精細飼料和水的極限時間,並不是戰馬跑了五天或七天之後就跑不動了。

  戰馬這時候還能跑,但繼續跑就是找死,必須停下來,甚至折返回原路去尋找自己的補給車隊。

  輕步兵的巔峰,是志願軍所創造的戰例,14小時跑了145里,而且還是山路。

  可騎兵的巔峰比比皆是,李世民追擊宋金剛,一晝夜跑了兩百里,而且期間還下馬戰鬥八次。

  蒙古人就更誇張了,蒙古巔峰時期,一人五馬,日常行軍速度180至190里地。

  步兵拿什麼去超越?

  要知道哪怕到了明末時期,已經稀爛了的關寧軍騎兵,也在回援北京城時走出了日行150里的速度。

  更別說騎兵趕到戰場時候一般能夠保持八成以上的戰鬥力,就算馬匹廢了,也能保持人類八成的戰力。而步兵是不可能有這個體力留存的。

  所以古人都不是傻瓜,騎兵一直到馬克沁機槍出現之後,才從主力兵種的地位上跌落,而直到裝甲力量的出現,才真正把騎兵這個兵種送入了墳墓。

  唯有騎兵的行軍速度,才能抓住這一閃而逝的戰機。

  從東城到成德可謂是一片坦途,到處都是長滿了莊稼的田地,甚至還需要渡過一條名為閻澗水的河流。

  這河流並不深,也不寬,人馬可以橫渡,而且河上也有橋樑存在。

  所以這次長途奔襲,是可以完全展現騎兵的速度和耐力的。

  為此,劉封還特地給太史慈調撥了一批財貨絹帛,以供他們在路上的應急開銷,比如購買糧食,徵集民夫等等。

  如果實在還有缺少,可以先斬後奏,以劉封的名義借取或者賒帳。

  在軍紀方面,劉封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目前階段是沒可能要求士兵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搶糧的。

  岳家軍的確做到過,可岳家軍的軍餉可比徐州軍高太多了,那可是幾十倍起步,甚至可能高達一百多倍的差距。

  很快,周瑜的來信送到了東城。

  在心中,周瑜詳細的交代了自己所處的位置,以及預估從合肥出發的時間和抵達成德的時間。

  周瑜允諾會儘量將抵達成德的時間控制在下午,既消耗了孫香軍的體力,增加他們的疲勞,降低戰鬥意志,同時又能保證明亮度,確保不會有漏網之魚逃脫。

  九月十六,在周瑜預定的日期,劉封下令出兵。

  早就已經饑渴難耐了的劉封軍如出匣猛虎一般,朝著西方疾馳而去。

  由早已經準備好了的嚮導領路,走的皆是適合騎兵所行的地形。

  沿途許多村落豪強被這支軍隊所驚嚇,農夫甚至扔下田裡的莊稼,逃回村落,想要和妻子兒女死在一處。

  可緊跟著他們卻是發現這支打著劉字赤旗的軍隊竟然與眾不同,不但沒有搶糧搶錢的行為,反而連行軍中都很是謹慎,輕易不會踐踏農田。

  若是有所損毀,還會留下一些錢財補償田主,這簡直是像是做夢一樣。

  漸漸的,沿途的豪強士民們也都不再懼怕這些軍隊,反倒是主動送上牛羊酒肉想要勞軍,順便打聽打聽這支軍隊是來自於哪裡的。


  這支軍隊把肉給收了,酒水卻是退了回來。

  不過好在眾人總算打聽了出來,這軍隊竟然是驃騎大將軍劉備的。

  領兵的主帥正是驃騎大將軍劉備的長子,朝廷的征南大將軍劉封。

  這次前來,是奉了朝廷的詔令,討伐逆賊袁術。

  袁術的左將軍和陽翟侯的名爵都被朝廷抹除,並指為朝賊,宣告天下。

  這消息一出,九江沿途的士族豪強們可就炸開了鍋了。

  要知道袁術畢竟是骷髏王,雖然到了江淮地區,吸取了南陽的教訓,一改南陽時的作風,改竭澤而漁的政策為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的政策。

  但他的苛捐雜稅依舊是全天下軍閥之首,或許也只有關中那幫不種地的西涼武人比他更暴政了。

  江淮的士族豪強們是敢怒而不敢言,只能不配合他行事來表示抗議。

  可人家袁術無所謂啊,你們不幫我,那我就招攬山賊水匪唄。

  這天下三條腿的人不好找,想當官的人還不好找嗎?

  因此,袁術在江淮和地方上的士族豪強關係依舊十分惡劣,只是袁術兵多將廣,這些地方士族豪強沒法反抗而已。

  早在劉備收復了廣陵之後,就不斷的有九江士民向徐州暗送秋波,希望劉備能夠發兵南下,他們願意簞食壺漿,以迎劉備。

  不過當時徐州的注意力在江東和河東天子處,顧不上江淮地區。

  雖然婉言安撫了對方,但劉封也沒放棄對方,而是讓劉曄和魯肅這些江淮人士來和他們保持聯繫。

  這時候不就派上用場了嗎?

  太史慈督領大軍一路前行,深入陰陵,到了陰陵和成德接壤的縣界處時,竟然還有士族豪強在這裡迎接。

  「來者可是太史將軍?」

  一行數百人等候在大道邊上,為首者是一個皓首老者,而一文士,一大漢則侍立在他兩邊。

  先鋒乃是張遼領軍,他並沒有上前詢問,只是一邊派人回報太史慈,一邊遣人上前回答太史將軍還在後面後,就繼續向前前進。

  太史慈曾有下令,不得無故停留。

  太史慈雖然愛兵如子,劉備、劉封每有賞賜,都會散與眾軍士,平日裡也不喜體罰,素來得士卒喜愛。

  但他治軍卻也十分嚴格,有令不遵,違反軍規者,都會視情況嚴重程度而下受到責罰,甚至是處死。

  張遼如今拿到了先鋒之位,正躊躇滿志,建功立業,可不想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而遭到太史慈的責罰,成了殺雞儆猴里的那隻雞。

  張遼都督大軍繼續北去,而在小半個時辰之後,太史慈所在的中軍也趕到了此處。

  太史慈得先鋒回報,知道這裡有這麼一群人,於是便帶著劉曄和親衛脫離了行軍中的大隊,朝著老者所在處奔了過來。

  「老朽朱正,拜見將軍。」

  皓首老者一見太史慈,立刻自報家門,並帶著身後眾人行禮:「老朽乃是奉了子揚、子敬先生之命,為大軍準備了幾處紮營地點,並且在這幾處地方備下了酒肉糧食。」

  「老丈多禮了。」

  太史慈翻身下馬,疾步上前攙扶住朱正,緩緩扶起,口中感謝道:「有勞老丈費心了。」

  朱正乃是成德縣中第一豪強,他身後的文士和大漢,也是成德縣中的士族和豪強,都是成德前三的大家族。

  他們三家平時與劉家關係都很不錯,劉曄家人被接去徐州時,這三家還幫了不小的忙。

  劉曄順勢就聯繫上了對方,讓對方為太史慈的騎軍補充物資給養,準備可以藏匿的地點。

  太史慈一軍六千人,想要在成德境內藏好還真不容易。但有了朱正等人的幫忙,那這件難事可就立馬變得簡單了起來。

  「此役我主奉詔討賊,以正擊逆,一旦功成,朝廷必有封賞。」

  劉曄雖然私心頗重,但政治和謀略俱是上乘水平,當即就給朱正等人畫起餅來。

  「我主知人善用,賞罰分明,深得天子器重,倚為宗室柱石。諸君此番為國出力,我主必不會忽視諸君的辛勞,日後定有厚報,諸君可放心。」

  劉曄說完之後,太史慈也適時的點頭道:「我即可傳信少主,將諸君的表現一併上呈,諸君盡可無憂。」


  聽見太史慈這番話,朱正老臉上頓時笑開了花,他身後的鄭當,宋著也都是喜笑顏開,大家辛勞這麼一場圖的什麼?

  可不就是為的劉曄和太史將軍這番話嗎?

  「不敢當將軍、先生誇獎,將軍和子揚先生一路辛苦,安排的地點分為七處,都是我等能夠影響的村落,以及野外形盛之地,其中一處台地可駐兩千人,另一處河畔,也可駐紮千餘人。在其中早已經備下了足額的酒肉,還有上千石糧草,鹽巴,雞蛋,大豆,可供戰馬享用。」

  「如此,就多謝諸君了。」

  太史慈回頭下令,同時讓朱正他們的嚮導跟隨自家騎軍一起行動。

  隨後,按照朱正等人所給的信息,他開始分派兵力。

  張遼為先鋒,駐紮在河畔處,一旦展開後續行動,張遼所部當即可以過河,為前軍鋒矢。

  太史慈中軍則駐紮在台地上,總領諸軍。

  徐晃所部在分散駐紮在各個村落中,為大軍提供遮蔽。

  此處距離成德縣邑已經不過一百二十里地了。

  騎軍全力馳騁,只需一天時間,即可兵臨城下。

  劉曄則暗中派人先行過河,聯繫周瑜,並且將大軍的動向告知對方,以便雙方配合。

  太史慈所部開始分別入駐各個營地,進行休整,同時準備隨時過河突襲孫香。

  到目前為止,太史慈所部已經深入九江境內一百六十里地,卻依舊能保持隱秘。

  太史慈的謹慎盡責,劉曄的聯繫安排都有很大的功勞,不過也不能抹殺骷髏王的反面加成。

  江淮百姓對袁術恨之入骨,哪怕看見了太史慈的軍隊也不會有想要上報的念頭,這份功勞是不能視而不見的。

  *******

  周瑜此時已經出了合肥城,正朝著成德而去。

  當看見劉曄傳來的書信中明確了戰場在成德城南時,周瑜拍手叫好。

  因為周瑜恰好也去了一封書信,而且心中也是建議劉封他們將戰場定在這裡。

  正如劉封他們分析的那樣,孫香果然堅定不移的選擇了走左側通道,這一點即便是周瑜也無法改變對方的決定。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