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大丈夫,當建不世之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建安七年的這次北伐,宋、趙兩軍的首次交戰,以呂蒙的大獲全勝而吸引了天下的目光。♦👺 ❻9ѕ𝔥Ữ乂.𝓒ⓄⓂ 💚♖

  得知消息袁紹勃然大怒,他剛剛稱帝,就遭遇這種慘敗,簡直是對他權威的踐踏。

  若對此沒有強力應對,必然是天下望風者蠢蠢欲動!

  如今天下,能夠混元宇內的強權只有趙、宋兩家。

  而且縱然以袁紹之驕橫跋扈,也不得不承認,兩家勢力,大抵相當。

  不僅僅是在人口賦稅方面,就算是雙方兵力也都相差不多,皆各舉兵十萬餘眾。

  袁紹有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司隸、關中、兗州,孫策也有淮河以南各州,加上豫州、兗州一帶。

  如今兩強爭衡,很多望風者根本難斷強弱。

  天下豪傑都在看兩軍在戰場上的表現,若皆是宋軍大勝,而趙軍敗北,天下豪傑會立即用腳投票。

  可若是趙軍亦大敗宋軍,則許多諸侯就要謹慎多了。

  因為針對漢室聯絡的天下群雄,趙國也不是沒有應對。

  袁紹派出大量使節,持印綬而聯絡雄傑,不僅僅有汝南的袁氏故吏,他甚至派人聯絡了孫策後方的胡越酋長,強宗驍帥,勾連其發起叛逆。

  而對趙國身後的鮮于輔、烏桓等勢力,袁紹更是不惜厚賞。

  他遣使持節封鮮于輔為大司馬、加幽州牧,封邑兩萬戶。

  又遣使聯絡關中諸將,每個人皆封為將軍,更給與其大量金銀賞賜。

  就連遠在益州,坐守的劉璋、張魯,他都給予了厚賞,張魯直接被封為了萬戶侯,劉璋更是進位大將軍、領益州牧。

  只要劉璋肯出兵,自夷道攻擊宋國的江陵,就算封劉璋為蜀王亦不在話下。

  當然,劉璋只能謙辭厚禮,將使者留在了益州,根本不敢表態。

  他的部下也是瘋狂的攔著他,不讓他此時狂妄興兵。

  他要是胡亂出兵,打不打得下荊州還不好說,但絕對是惹火燒身。

  等於是強行終止了宋、趙兩軍在黃河一線的對峙,把宋軍主力從黃河吸引到了益州來。

  到時候宋軍入蜀,袁紹遠在數千里之外,望塵莫及。怕是蜀中就要遭難了。

  天下群雄都在觀望之中,要決勝還是要看趙、宋兩軍。

  對此,趙宋兩軍採取的方案可謂是截然不同。🍑 ⋆ 🍭 🎀 𝟨𝟫𝓈𝒽𝓊𝓍.𝒸☯𝓂 🎀 🍭 ⋆ 🍑

  趙軍在袁紹的盛怒下,雲集於濟水一線,準備大舉發起反擊,正面打退宋軍的圍城。

  宋軍的主要精力卻匯聚在了東萊一線。

  此次北伐,江東的奇兵即匯聚於此。

  作為南方政權,擁有一支強大的水師,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孫策就是要將這支水師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為了躲避袁紹的耳目,大軍並未集結在膠東半島的西部,而是在海岸線的東部,即東牟一帶,這裡也是後來北洋海軍重要的駐地。

  清晨,天邊漸漸泛起魚肚白,一輪紅日從海平面上升起,將金色的光芒灑向整片大海。海面波光粼粼,仿佛被陽光鍍上了一層金色的薄紗。此時,一支龐大的水師艦隊靜靜地停泊在岸邊,宛如一座海上長城,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出征。

  這支水師艦隊規模宏大,艦船數量眾多,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船身和巨大的桅杆宛如海上的森林。戰船高大雄偉,巨大的帆篷在海風中獵獵作響,宛如一面面巨大的戰旗。士兵們站在甲板上,排列得整整齊齊,他們身穿紅色戰袍,手持長槍和重戟,戎裝嚴整、器械精良。

  周瑜,作為統帥,站在旗艦的船頭。他身著一襲紅色大麾,身披精良玄甲,雄姿英發。他的目光如炬,掃過整齊排列的戰船和肅立的士兵。朱紅的帥旗在他身後獵獵作響,上面的「輔國將軍周」字如同燃燒的火焰,給人以無限的信心。

  就是在這面旗幟的統帥下,三萬水師將士將劈波斬浪,沿著海岸線航行,穿越膠州灣抵達冀州的渤海郡!

  沒錯,渤海郡!

  誰說戰場一定要在青州境內爆發?

  趙軍上下都太拘泥於亂世的經驗了。

  他們習慣了跟普通諸侯之間打爛帳,已經忘記了國家偉力究竟是多麼強大!


  在漢時尚且能從揚州發兵,跨過波濤洶湧的東海,進攻南海的交州。

  孫策如今有更強大的水軍,怎麼可能把這三萬精銳龜縮在青州境內!

  孫策就是要沿著渤海內海行軍,將戰火直接蔓延到冀州的渤海郡去。

  這一趟水師跨越數百里,行軍兩天兩夜,將直接登陸渤海郡的章武縣,大軍不僅僅會停駐在渤海一帶,若有機會更將溯漳水、易水而上,進攻渤海郡北部各縣!

  而之所以如此,考慮也不僅僅是戰術上的出其不意,也是為了戰略上的聯合諸侯!

  給幽州各個諸侯以起兵南下的信心。♡👽 ➅➈𝐒Ħ𝔲Ⓧ.ᑕ𝓸ᗰ 🍬🍬

  不是孫策看不起幽州這些諸侯,事實上就是他們沒膽量獨自去挑釁袁紹。

  如果沒有策應,而等他們南下進攻袁紹,那孫策等到死,估計也見不到鮮于輔誓師出兵,引胡騎數萬南下。

  但當孫策的宋國大軍抵達了渤海,這就不一樣了。

  渤海郡就在幽州之南,當初公孫瓚與袁紹爭冀州,一個重中之重就是爭渤海。

  幽州鐵騎南下,袁紹不敢應其鋒,乃將渤海太守印綬交給公孫瓚,請而議和。

  袁紹恐怕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孫策在大局未定的情況下,居然會抽調出三萬精銳,浮海北上,進攻他袁紹在亂世最初的起兵之地!

  這一波偷家,必然使趙國震動,而豪傑乘釁。

  對幽州豪傑而言,他們很難看清天下形勢。可當宋國軍隊已經攻入了趙國的腹地,不論怎麼看都是宋國占據極大優勢。

  此時鮮于輔南下,將直接改變戰局。

  況且幽州一直有田豫、徐邈等人為孫策奔走,言終定天下者,必孫氏也。

  哪怕鮮于輔不出兵,田豫、徐邈等人也會拉出來一支數千人甚至上萬人的義從部隊,南下投奔周瑜。

  而只要有了這個聲勢,周瑜再打出幾場酣暢淋漓的大勢,趙國板蕩之勢不可避免。

  其從青、兗一線急抽精銳北上,則前方防線不穩,會為之崩摧。

  不抽精銳,則腹地糜爛,人心動盪。

  局勢糜爛之下,袁紹的帝業會迅速重蹈袁術的覆轍,引得四方豪傑猛攻。

  這個奇兵北上的計劃在當世的確是非常驚人,但在後世,這也不過是從煙威一帶,貼著海岸線走到了天津、滄州一帶,快的話坐高鐵兩個小時左右即達,慢的話坐郵輪半晚上也到了。

  所以這個計劃在當世雖然大膽,孫策還是力主施行。

  當世就算跟後世有差別,也不至於這麼點的風浪都經不起。

  羅馬在這個時代,水軍已經縱橫整個地中海了。

  大漢的水師總不至於連一個小小的萊州灣都無法跨越。這可是內海啊!還是貼陸地航行。此前那麼多商人往返於冀州、青州之間,齊國之時,這裡就有了海上貿易。

  孫策堅信,這次渡海作戰一定能大獲成功。

  為此,他不惜將宋國最擅長統御水師的周瑜派來執行此次重任。

  身負使命的周瑜,眼神深邃如海,目光堅定而果敢,他拔出腰間的長劍,劍身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指向遠方:「出發!」

  隨著周瑜的命令,戰鼓聲震天響起。士兵們齊聲吶喊,他們的聲音匯聚,仿佛要將整個大海都掀翻。戰船緩緩啟動,在海面上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白帆逐漸鼓起,帶著艦隊駛向遠方。

  海面上浪花翻滾,拍打著船身發出「砰砰」的聲響。海風呼嘯著從每一個人的臉頰和髮絲掠過帶來海水的鹹濕和清新的氣息。遠處的海鷗在海面上翱翔發出嘹亮的叫聲似乎在為這支即將出征的水師送行。

  整個場面壯闊無比,海天一色,戰旗飄揚,戰船如林士,兵們的吶喊聲震耳欲聾。每一個人都被這種壯麗的場景所震撼,哪怕是送行的將校文武都堅信這支水師軍威如此,必能告捷。

  趙雲跟隨在周瑜身邊,對周瑜說道:「呂將軍在冤句首戰告捷,斬獲上萬,吸引了整個天下的注意,我等此次浮海北上,必能出奇不意,掩敵之虛也。」

  這一戰由於要進攻燕趙大地,所以作為北方豪傑的趙雲也被孫策終於外放出來,從親衛統領直接轉為了討逆將軍。

  此前他就已經是中郎將,如今升為討逆將軍,終於成為了統兵的大將。此次浮海進攻,軍中五千鐵騎都歸趙雲所統帥。


  因而趙雲雄心壯志,欲率突騎而立奇功。

  他很清楚,趙國的精銳都在黃河以南,此次宋軍浮海北渡,前期的出奇不意十分關鍵。

  所以他接著說道:「某請率鐵騎先行西進,攻河間國,而都督率大軍攻章武,進圍南皮。」

  南皮即是渤海郡的郡治。

  趙雲所說的這三個位置,關乎全局之重。

  章武自是不必多說,這是水師浮海遠渡後拿下的第一個城池,將儲存這三萬大軍的全部糧草、軍械、輜重等等。

  拿下了這座城池後,在青州的文武官員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向河北輸送後勤補給了。

  這裡的地位其實有些類似於公孫度在青州一線搶占的城池,既是所謂的營州的前進基地,也是他們的後勤依託。

  章武並非郡治,又身處後方,大軍猛攻,必然可以一鼓而下。

  有了這裡,三萬大軍就能稍稍心安了,至少不至於無立足之地。

  南皮則是渤海的郡治,也是此次北伐的最重要目標,打下這裡意味著渤海失守,冀州板蕩,這是周瑜無論如何都勢必要拿下的城池。

  而且速度要快,如果打這裡還耗時兩年,那就意味著此次浮海奇襲,已經宣告了失敗。

  考慮到渤海可能進攻不順,所以趙雲的建議就是他率軍向西,分定郡縣,至少河間國在手,也能夠拓寬戰線,不至於三萬大軍孤軍深入,雲集於南皮一縣境內。

  軍事上最忌諱的就是三軍籍籍,屯聚於一地,這樣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敵軍勢必會對己方形成各種威脅,誰也不知道到時候會發生什麼變故。

  因而這支奇兵出擊,也得考慮正正之勢,趙雲所言無疑是考慮的極為周詳。

  但周瑜卻立即擺了擺手,說道:「子龍此言心胸即稍差了。河間一地,北方小國爾,遣一偏將,即可一戰而克。縱拿下此地,我等亦不過拘泥於冀州境內,何足道哉?」

  「宋公遣將軍親赴燕趙,可並非為一城一池之得失。」

  趙雲略微一驚,拿下河間國,周都督仍不滿足?

  要知道河間國可是北方最富庶的郡國之一了,其疆域廣闊,南起漳水,北至易水,昔燕國之地亦未嘗有如此廣也。

  在漢時,其有人口六十三萬,幾乎僅次於渤海和魏郡。

  關鍵是此地沃野千里,水網密集,是北方難得的適宜農耕的沃土,河北富庶,其半在河間也。

  河間王更是常被譽為天下三奢之一。

  若能拿下此地,哪怕是後方糧草轉運不過來,這三萬大軍亦不憂糧草不足。

  趙雲隨即問道:「都督大志在何處?」

  周瑜大手一揮,說道:「在易縣之北!」

  「易縣!」趙雲驚詫的問道:「此豈非已經到了河間最北部?」

  易縣即公孫瓚最後兵敗之處,公孫瓚聚兵數萬,屯糧三百萬石在易縣西北築易京,屯兵自守,以待天下有變。

  易縣再往北,就到了幽州了!

  周瑜意氣風發的點頭,說道:「我率大軍既至,豈能籍籍屯於一地?當揚威萬里,橫掃幽燕!」

  「河間,自有偏將率軍五千前往取之。君當率鐵騎,踏破這萬里山河,一舉奪下幽州。使幽州之地,不復為袁紹所有。」

  「既而引公孫將軍餘部、大司馬劉虞餘部,合兵向南,飲馬易水。」

  「如此大軍合勢,興十萬眾,可橫行天下也。趙國基業,將因此而斷絕。」

  「此戰,我等將畢其功於一役,一舉蕩平叛逆,斬首逆臣,成不世之功!」(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