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征南將軍領揚州牧 開府 假節 督揚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95章 征南將軍領揚州牧 開府 假節 督揚州 交州二州軍事

  袁術竊據尊位,天下英雄皆奮忠義,奉天子而討不臣。

  這當中,討伐袁術最堅決的自然當屬被所有諸侯尊奉的天子。

  董卓雖暴,然未敢僭越至尊。李傕雖殘,不敢卑辱天子。

  可袁術他未有毫芒之功,纖介之善竟敢妄自稱帝!如此猖狂之賊不除,大漢威嚴何在?漢室權威何存?

  於是天子在得知袁術叛亂後立即向天下諸侯派出使節。

  要應對袁術,天子首先要穩住他的兄長袁紹。

  可以說如今天下大亂,戰爭就是他們二袁之間的內鬥。他們兄弟二人,就是如今最強諸侯。

  天子不得不防他們二人合流,改劉姓天下為袁家天下。

  於是天子親自派御史中丞張喜持節至冀州,冊封袁紹為大將軍、鄴侯,領冀州牧,開府、假節鉞,督並、青、冀、幽四州軍事!

  而獲得了朝廷如此豐厚的封賞,袁紹終於達成所願,隆重的上表朝廷,表示尊奉天子。

  這就意味著袁氏內部,也不認可袁術這位僭越的天子。

  這也是二袁理念上的差距。二人雖然都認為漢室已然衰落,天子權威可以踩在腳下。當初誅殺宦官,也這是二人明火執仗的帶著軍隊,闖入禁中,將所謂的漢室權威,帝皇威嚴,都踐踏的不值一文。

  但在漢室中微的情況下,袁術比較狂妄,選擇的路線是直接取而代之,另建國號,登基稱帝。

  袁紹也沒好到哪裡去,他欲立劉虞為帝,掌控傀儡,然後如王莽一樣篡位。

  所以袁紹自最初就不認可這位由董卓所立的天子。

  不過隨著天子的這番封賞下來,袁紹終於意動,承認天子權威。

  因為即便是他自己擁立其他人為帝,能夠獲得的權柄也就這些了。

  諸侯所作所為,都不過是為了一個政治利益。

  如今效忠天子有利於袁紹穩固權力,提升名望,所以袁紹還是選擇了維護自身利益,沒有與他那個一直厭惡仇恨的弟弟站同一條戰線。

  而隨著河北最強大的諸侯、最有望如光武帝一般橫掃天下的諸侯袁紹,表示尊奉天子,天下的形勢頓時明了起來。

  這意味著袁術的僭越連在袁氏內部都不得支持,更遑論得天下之人望?

  這氣的袁術在淮南大罵袁紹這賤婢之子,天生卑賤,難有貴胄氣度,不配為袁氏血脈!

  但不論袁術怎麼罵,天下大勢已經清晰,尤其在此時,中原最能征善戰的諸侯,曹操也加入了戰局。✌👣 69ˢ𝓗Ǘ𝓧.ᶜᗝΜ 💛🍭

  他跟劉表的戰事,在天下調停下被迫結束。

  雙方以南陽新野劃界,新野以北的育陽、穰縣、宛縣、舞陰等一帶皆歸曹操所有,新野以南仍歸劉表所有。

  曹操一次性拓縣二十六地,又逼降穰縣的張繡,收人口數十萬,西涼軍近萬人,實力大增。

  劉表也在天子的襄助下,成功保住了新野一帶,稍得喘息之機。

  本來曹操是不願答應天子這個明顯偏袒荊州的調停的。

  劉表一年之內,兩戰敗績,折損部隊一萬五千餘人,可謂是實力大損,人心動盪。

  他在南郡就算還有部隊,也很難再組織軍心,派遣大將,北上南陽抵禦曹操的三萬大軍親征。

  曹操雖然如今短短兩三個月便拓地二十六縣,但總歸不如將劉表從新野一帶趕至漢水以南,奪下整個南陽一郡。

  可是袁術的應對,使他不得不與劉錶停戰,返回許縣。

  袁術為了穩定軍心,派刺客張闓,刺殺了陳王劉寵、陳國相駱俊,兼併陳國數十萬眾。

  而駱俊在位期間,養濟百姓,災害不生,歲獲豐稔,民間極為富庶。

  陳王寵則有強弩數千張,值袁術僭號,兄弟忿爭,天下鼎沸,群賊並起。陳王厲威武,保疆境,賊不敢犯。於是郡界寧靜,物阜民豐,軍隊訓練有素。

  而袁術使刺客張闓殺之,盡得富庶陳地!

  陳王劉寵可不是普通諸侯,他自號輔漢大將軍,死於仲氏之手,袁術聲威一時大振,其部下隨即為之心安,勢力穩固,皆以為仲氏未必不能取漢而代之。


  這位刺客張闓,可謂是仲氏最大之功臣。

  而他也正是當初為陶謙盡屠曹操父兄的那名徐州將領。

  如今又助袁術盡得陳地,兵鋒直接威脅到許縣。

  陳國與潁川相連,皆為豫州郡國。陳縣距離許縣更是僅寥寥兩三百里,快馬一日可至。

  袁術浩浩蕩蕩的大軍開拔進陳國,或許其本意只是為了迅速搶占陳國,但曹操卻不得不如寒芒在背。

  於是曹操匆匆答應天子的調停,跟劉錶停戰,親率部隊回援許縣,並親自率軍討伐袁術。

  而為了獎賞曹操、劉錶停戰,參與圍攻袁術。

  天子遷曹操為衛將軍、開府、假節,更是遷劉表為司空,位居三公之一!此時劉表在天子心中,儼然直追大司馬劉虞的地位。

  而對已經宣布討伐袁術的諸侯,天子亦十分慷慨,尤其是大漢宗親、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被天子直接予以厚賞,一朝身居高位!被封為左將軍、領徐州牧、良成侯、開府、假節督徐州、豫州軍事!

  良成就在下邳郡境內,與郡治下邳縣一衣帶水,在東北緊挨著沂水,是非常富庶的一個縣。

  劉備此前擔任漢室官職還要追溯到聞喜縣尉時期,如今一朝就成為大漢重號將軍、天下十三州州牧之一,更受封縣侯,可謂是深得天子恩重。

  而在劉備之後,漢朝天子的侍中鍾繇也攜天子詔令、印綬抵達建康城中。

  鍾繇,也就是鍾會之父,這可是如今大漢朝廷當中天子最親信之臣。

  天子劉協能夠順利東歸,鍾繇在其中的謀劃功不可沒。

  而正是他一路忠心耿耿的護送,和各種出謀劃策,使得天子對他極其賞識,將他從黃門侍郎遷至侍中,又封東武亭侯。

  待他持節宣示關東之後,天子甚至有意令他領尚書僕射,進一步擔任尚書令。

  如今蘭台之中,人才濟濟。天子麾下的能臣不僅有鍾繇,還有荀攸、賈詡等大量頂級謀臣。

  所以天子對天下諸侯的封賞、掌控亦極為精準,處置周當。

  在孫策率文武迎接鍾繇入內之後,鍾繇便當眾宣讀詔書:

  「漢討逆將軍、領會稽太守、吳侯:天地失序,皇極不建,元惡袁術,僭越叛逆,妄竊尊位,使海內分崩,群生堙滅,方之今日,亂有甚焉。」

  「惟將軍天姿特達,兼包文武,觀時睹變,審於去就,逾越險阻,顯致赤心,肇建大計,為天下先。元勛巨績,侔於古人。」

  「自古聖帝明王,建化垂統,以爵褒德,以祿報功;功大者祿存,德盛者禮崇。故周公有夾輔之勞,太師有鷹揚之功,並啟土宇,兼受備物。」

  「今將軍規萬年之計,建不世之略,絕僭逆之虜,順天人之肅,濟成洪業,功無與比,齊魯之事,奚足言哉!《詩》不云乎,無言不讎,無德不報。」

  「今以君為征南將軍領揚州牧、開府、假節、督揚州、交州二州軍事,東南之事,皆以委之。使持節侍中鍾繇授印綬、節杖。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績,敬服王命,綏靖四方。」

  「欽哉!敬茲訓典,寅亮天工,相我國家,永終爾休。」

  詔書、印綬與節杖由鍾繇一統交給了孫策。

  這也意味著,孫策正式成為大漢冊封的揚州牧!征南將軍!開府、假節,東南之事,皆由孫策所裁,甚至包括交州亦由孫策都督。

  這個任命,顯然是大漢朝廷深思熟慮過的,大漢朝廷現在就是以宗室重將為主。

  所以劉虞、劉焉、劉繇、

  劉表、劉備的地位都比較高。

  尤其征南將軍的職位與劉表此前的鎮南將軍之職,難分高下。所以朝廷一定要等劉表升遷為司空之後,才能升孫策為征南將軍。

  但為了顯示朝廷對宗室的重視,又不能讓孫策的位置高過劉備的左將軍。

  在大漢,四方將軍,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之職,一般與驃騎將軍、大將軍、車騎將軍和衛將軍等職權柄稍重。

  大漢也確實是怕了外臣藩將,為禍天下的情況。

  所以天子現在只信任宗室將領,倚靠宗室之力,掃平天下。

  而宗室們也的確是對得起大漢的委託,在天子離亂遭難之際,心懷漢室天下的都是這些宗室大臣,不論是劉表、劉繇還是劉備都紛紛向東遷後的洛陽朝廷表示恭服。


  不論是真是假,這些宗室們都喊出了匡扶漢室的口號。與袁術不死不休,沒有任何遲疑。

  要不是袁紹、曹操這對盟友,天子實在是忌憚,甚至連給他倆冊封的官職也要在劉表之下。

  當然了,朝廷在天下名望方面做了平衡,就得在實務方面,給孫策極大的補償。

  如今朝廷冊封了孫策為揚州牧的同時,又允孫策都督交州軍事。

  那這就給了孫策開拓交州的大義,將來師出有名。

  不要瞧不起交州,交州在大亂之前,也是有七郡五十六縣,在籍五十萬戶,兩百萬人。僅最大的一郡,交趾郡,就有十二城五十萬人。

  劉備在當陽被曹操擊敗時,就曾想投靠蒼梧太守吳巨,而這位吳巨之所以能抗衡曹操傾國之師,便是因為他麾下有十一城四十六萬六千七百多人口!

  而且交趾多黃金、珍寶、玉石,是東吳最重要的財富來源之一。

  孫策若能兵不血刃拿下交趾,兩百萬人悉數聽令,那天下群雄就不用再逐鹿中原了,孫策已然勝券在握!

  只是要拿下來這裡也沒有那麼容易,劉表派軍攻打交州多年,最後也沒打下來。

  反倒當地生靈塗炭,兩百萬人死到最後只剩下幾十萬人了。

  由此便能知曉天子給孫策的這個都督交州軍事有多大意義。

  當今天下,中原諸侯沒有人能強力掌控交州,而孫策有朝廷大義的情況下,揮師進入這七郡五十六城,只要能牢固掌握這些文明郡縣,使地方長豪強認可江東長吏,不發起叛亂。

  那孫策就等於初步掌控了交州,獲得了數十萬甚至近百萬人口。

  如今交州地方瘴氣叢生,林深草密,孫策也沒興趣派兵到地方上剿滅山林里的豪強、賊寇。

  他只期望一支偏師能夠順利的開拔進交州城池,盡得一州七郡五十六縣之地。沒有郡縣太守、縣令及地方豪強與他為敵,拒不接受建康政令。

  當然這一切距離當下還比較遙遠,孫策即便要派一支偏師揮師南下,那也不是現在。

  江東的水師還在全力往淮河沿線運輸近萬步騎,建康的大軍主力還未來得及開拔。眼下江東的全部精力,還是在討伐袁術,奪取淮南上。

  孫策從鍾繇手中接過印綬、節杖,鄭重的向鍾繇回道:「臣初領兵,年未弱冠,雖駑懦不武,然思竭微命。惟術狂惑,為惡深重。臣得為天子所見獎飾,遂因國恩,撫綏東土。今奉辭罰罪,庶必獻捷,以報所授。」

  鍾繇滿意的點頭,說道:「天子素以將軍忠義,望將軍能不負天子之恩,大兵齊進,蕩平叛逆,早傳捷報。」

  聊過公事之後,孫策便設宴款待鍾繇,說道:「孤若能擊破袁術,掃平淮南,必遣使供奉,輸東南之賦。」

  這對朝廷而言當然是好事。朝廷為什麼一直重視劉表、曹操遠勝劉備、孫策?

  同樣是宗室,劉表已經封為司空,而劉備僅為左將軍。作為外將,曹操已然位居衛將軍,而孫策卻只擔任征南將軍?

  無他!只因朝貢能力不同而已!

  劉表、曹操皆近在京師附近,年年皆可往雒陽輸送貢賦,軍資委輸,前後不絕。

  尤其像曹操,在許縣屯糧,大獲豐稔,得糧數百萬石,一年往雒陽送十萬石糧食,就能解雒陽之困。

  而劉備進軍沛地,也是往豫州擴展,所以被授予督徐州、豫州二州軍事之為人。他往雒陽運糧,也比江東方便。

  只有江東供奉,前有袁術阻絕,後有劉表、曹操為敵,難以隨時供應。

  鍾繇聞孫策此言,立即欣喜,說道:「將軍世受寵遇,分義深篤,實乃國家之幸也。」

  孫策笑著說道:「為國分憂而已。正好孤亦有一事,欲請教於鍾侍中。」

  鍾繇立即拱手,說道:「敢不從命。」

  孫策點頭,說道:「孤正是欲向鍾侍中打聽一人。」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