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群臣反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協攥緊了拳頭,表情盡顯威嚴,「越是如此,朕越是要拿世家動手,告訴曹操,讓他放開手腳大膽的去做,整頓不法,這倒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可以將那些人的財物沒收,田宅也一律充公!」

  賈詡點了點頭,「陛下說的極是,把田地還給百姓,世家豪門自然不會答應,但是借著整頓,可以把田地收歸朝廷,別人也找不出反駁的藉口,誰讓他們自己出了問題,被抓了把柄呢?」

  「本來朕給曹操一年的時間,讓他考慮,想不到這麼快他就開始行動了。」劉協真的很欣慰。

  賈詡笑了笑,「因為陛下走後不久,曹操就回了故鄉譙郡,他沒有想到,連他自己的宗族都在當地欺壓百姓,大量的圈占田地和民宅,這讓曹操很痛心,這才決定出手,另外,臣覺得還有一個原因。」

  劉協沖他點了點頭,示意賈詡接著往下說。

  「這麼多年,曹操自知和陛下的爭鬥,您一直都既往不咎,曹操一定是深感內疚,既然意識到錯了,幫陛下整頓官場,打擊世家,他自然做的非常用心。」

  劉協點點頭,「不錯!」

  這件事,沒有人比曹操更合適了。

  過了一會,賈詡進言道:「陛下最好不要在洛陽久留,因為很快就會有人上奏反對曹操,整頓的事情,牽扯的人越來越多,世家能人輩出,必然有人會察覺到什麼。」

  劉協有些生氣,「整頓官吏,合理合法,難道世家真的會阻撓嗎?」

  賈詡道:「若只是整頓區區幾個人,拿出來做為典型,對其他人起到警示的作用,自然不會引起太大的阻力,但是,曹操此番大刀闊斧,在兗州各地全面開展,這意味著什麼,自然不難猜測。」

  意味著,曹操連自己的老家都不放過,在兗州鬧出這麼大的陣仗,今後別的地方一個也跑不掉。

  這場整頓的規模會越來越大,牽聯的權貴,註定會越來越多。

  劉協自嘲的笑了,「瞧瞧朕這個皇帝當的,竟然還要躲出去。」

  賈詡語氣篤定的說:「陛下若是不信,明日早朝,就會有人帶頭上奏。」

  晨曦微露,東漢皇宮的朱紅色大門緩緩打開,陽光透過雲層,灑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上。今日的早朝,氣氛格外凝重。

  大臣們魚貫而入,他們的臉上帶著憂慮與不安。

  劉協一大早就來了,他看著殿下的群臣,思索著賈詡對自己說過的話,難道真的會有很多人站出來反對嗎?

  曹操在兗州大力整頓官場,很明顯,觸動了諸多世家大族的利益,朝中的局勢也變得愈發複雜。

  率先出列的是少府孔融,他恭恭敬敬地向劉協行禮後,面色沉重地說道:「陛下,近日丞相在兗州大力整頓官場,雖說是為了肅清吏治,重振朝綱,但其手段雷厲風行,已引得人心惶惶。長此以往,恐生變亂。臣懇請陛下勸誡丞相,讓其點到為止,莫要將動靜鬧得過大,以保朝廷安穩。」

  劉協有些失望,沒想到,一向對漢室忠心的孔融,竟然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不經意間,劉協的手指輕輕的攥了起來,他面色不變,心裡卻是大為不滿。

  他曾經聽說過這麼一句話,何為世家?那就是先有家,後有國,在世家眼裡,家族的利益永遠大於一切。

  孔融話音剛落,荀攸也站出來附和道:「陛下,孔少府所言極是。丞相整頓官場,本是好事,但操之過急,未免有失偏頗。許多大族世代為朝廷效力,對大漢忠心耿耿,如今丞相這般作為,無疑會寒了不少世家的心。若因此引發世家的不滿與反抗,朝廷必將陷入動盪之中。還望陛下三思,讓丞相緩行其事,徐徐圖之!」

  接著,徐奕也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為,丞相雖有雄才大略,然其在兗州的舉措,未免過於激進。如今官場人心浮動,官員們皆人人自危,無心政事。如此下去,朝廷政務必將陷入混亂。臣懇請陛下下旨,讓丞相停止過激之舉,以安撫人心,穩定朝局。」

  就連之前忠心曹操的徐奕,也站出來反對了。

  尚書令荀彧站在一旁,面色複雜。他一方面認同曹操整頓官場的初衷,另一方面也擔憂此舉帶來的後果。

  沉吟片刻後,他還是站了出來,「陛下,臣深知丞相一心為朝廷,其整頓官場也是為了清除積弊,重振大漢雄風。然如今局勢複雜,世家勢力盤根錯節,若一味強壓,恐適得其反。臣建議丞相在整頓過程中,多與世家溝通協商,尋求平衡之策,既能達到整頓吏治的目的,又能安撫世家,維護朝廷的穩定。」


  荀彧心情複雜,劉協看向他,心情也很複雜。

  想不到,連荀彧也站了出來。

  很快,耿紀也挺身而出,他大聲說道:「陛下,丞相此舉實有專權之嫌。臣以為,應當對丞相加以約束,不可讓其肆意妄為,否則社稷不穩,江山危矣!」

  郗慮看了看眾人,清了清嗓子,說道:「陛下,臣以為耿紀所言未免過於偏頗。丞相平亂討賊,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其整頓官場也是為了大漢的長治久安。然在實施過程中,或許確有不妥之處。臣建議陛下可派遣使者前往兗州,了解實情,再做定奪,切不可輕信片面之詞,冤枉了丞相。」

  王朗也出列說道:「陛下,如今丞相在兗州的舉動已引起諸多爭議。然整頓官場,勢在必行。只是在方式方法上,需更加謹慎。臣建議可召集丞相及相關官員入朝商議,共同制定出更為合理的整頓方案,既能達到整頓之目的,又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衝突與矛盾。」

  韋晃也微微皺眉,說道:「陛下,臣以為當前局勢下,穩定最為重要。丞相的整頓行動若不加以控制,恐引發世家與朝廷的對立。世家大族在地方上勢力龐大,若聯合起來反抗朝廷,後果不堪設想。為今之計,應當以和為貴,讓丞相放緩腳步,與世家修好,以保江山社稷。」

  劉艾接著說道:「陛下,丞相在兗州的所作所為,已讓許多世家對朝廷產生了疑慮。若不及時解決,恐會影響朝廷的威望與統治。臣懇請陛下下旨,責令丞相停止對世家的打壓,恢復官場的秩序,以安人心。」

  隨著大臣們一個接一個地上奏,朝堂上的氣氛愈發緊張。劉協靜靜地聽著大臣們的議論,心情愈發的冰冷。

  曹操的整頓,這才剛剛開始,想不到,這麼多人就已經嗅到了危險,站出來公然反對,可想而知,今後的壓力必然會更大。

  良久,劉協開口道:「諸位愛卿所言,朕已明了。丞相整頓官場之事,確是關乎朝廷安危之大事。朕會慎重考慮諸位愛卿的建議,待斟酌之後,再做定奪。」

  劉協以退為進,故意給了大家一個希望,反對的聲浪才算是暫時被壓了下去。

  但散朝後,劉協卻馬上給曹操寫了一封信,讓他不必有任何的顧慮,只要證據確鑿,一律嚴懲嚴辦!

  如果有犯罪事實的整頓都無法全面鋪開,那麼掌控世家,更是連想都不要想了。

  這一步,不管有多難,劉協都要堅定不移的邁出去。

  劉協隨後把法正和司馬懿找來,詢問他們的看法,早朝的時候,他們都很明智的沒有發言。

  「孝直,整頓官場,此事你怎麼看?」

  法正笑了笑,「恐怕陛下早就下定了決心,臣自然是贊成的。」

  「可是早朝之上,你也看到了,很多人都站出來反對,他們擔心動靜太大,牽連的人會越來越多,會讓社稷不穩。」

  法正搖了搖頭,「天下都快平定了,社稷又怎麼會不穩呢?臣以為,那不過是他們的說辭罷了,其目的,是想讓丞相就此止步,不要擴大影響,因為如果任由丞相繼續下去,這朝堂上恐怕很多人都會被牽連到。就算他們都潔身自好,誰又能保證自己的族人一點事都沒有呢。」

  「仲達,你呢?」劉協扭頭看向了司馬懿。

  司馬懿回道:「臣剛剛已經給老家回了一封信,勸說家主,嚴格約束好族人,有違反亂紀的,一定會主動押解到官府認罪。」

  劉協覺得有些意外,「仲達,這才僅僅只是在兗州整頓,你卻如此配合,別人可都是在反對朕啊。」

  司馬懿卻認真的回答道:「臣知道,這件事不管誰勸阻,都是阻止不了陛下的。」

  「為什麼?」

  司馬懿看了劉協一眼,說道:「因為陛下一旦決定做什麼,就一定會去做的,而且一定會成功的,臣知道,丞相此番舉動,都是陛下所授意的,所以這一次,河東司馬家會堅定的站在陛下這一邊。」

  劉協打趣道:「難道你不怕家族的利益受損嗎?」

  「就算會受些損失,也算不得什麼!」

  司馬懿心裡很清楚,眼前的皇帝,可沒有那麼簡單。

  所以他要果斷的站隊在皇帝這一邊,家族就算利益受損,也比被當成敵人收拾掉要強得多。

  可惜,今日早朝之上,很多人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在他們眼裡,家族利益高於一切。


  可在司馬懿看來,和皇帝抗衡,卻是以卵擊石。

  儘管世家力量很強大,但司馬懿卻不想站出來,

  除非所有的世家聯合在一起,才能讓皇帝讓步,但那一天,還遠遠沒有到來。

  「陛下,不如找個理由暫時離開一下洛陽吧。」

  沒想到,法正的想法和賈詡一樣。

  果然,繼續留在洛陽,大臣們總是時不時的過來進言勸說一番,一個個還搞的像是為了社稷,為了漢室著想,弄的劉協有些心煩意亂。

  這一日,並肩和伏皇后躺在床上,雲消雨住,劉協靜靜的思索著,忽然他眼前一亮,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次日早朝之上,劉協滿心的憂慮,「剛剛接到奏報,漢中張魯兵犯葭萌關,真是大膽妄為,朕本想派人勸降他,不想妄動兵戈,想不到,朕還沒去找他的麻煩,他卻主動前來挑釁,朕意已決,即日出兵,征討張魯。」

  「這?」劉協的決定,讓好多人都始料不及。

  賈詡眯著眼睛看了皇帝一眼,很快他就明白了,陛下這是借著討伐張魯為藉口,暫時離開洛陽,也好耳根清淨一下。

  「陛下,就算張魯心懷野心,不甘臣服,陛下也不必御駕親征。」

  荀彧首先站出來,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親征之事萬萬不可啊。戰場兇險,刀劍無眼,陛下乃萬金之軀,身系天下之重,怎能輕易涉險。那張魯不過是一方逆賊,遣良將出征足以平叛,何須陛下親往。還請陛下收回成命,以保社稷安穩。」

  孔融緊接著上前,眼中滿是擔憂:「陛下,古往今來,親征之舉多是在萬不得已之時。如今朝中人才濟濟,將卒眾多,派將領出征定能凱旋。陛下當坐鎮宮中,統籌大局,方為上策。且宮中事務繁多,國家也需陛下主持,切不可因一時衝動,置江山社稷於不顧啊。」

  「陛下!」

  又一位大臣出列,是楊彪,「想那張魯擁兵自重,盤踞一方,其地地勢險要,民情複雜。此次征戰,路途遙遠,軍需補給困難重重。陛下親征,一旦有所差池,我大漢江山將陷入危局,還望陛下三思。」

  陳群也抱拳進言:「陛下,兵事兇險,變數極多。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將領也不敢言必勝。陛下從未親臨戰陣,缺乏作戰經驗,此去實在令人擔憂。為大漢的長治久安,懇請陛下打消親征之念。」

  面對大臣們的紛紛勸阻,劉協忽然站了起來,身姿挺拔,目光堅定。

  他看著殿下的群臣,朗聲道:「諸位愛卿,朕深知你們的擔憂,想當年武帝雄才大略,親率大軍抗擊匈奴,保我大漢邊境安寧,揚我大漢國威。朕雖不才,亦願效仿武帝親征平叛,以正朝綱,安我子民,再說了,朕自從到了許都,就經常隨軍出征,朕既要做廟堂里的皇帝,也要做馬背上的皇帝!」(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