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問成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77章 問成敗

  戰爭的最開始,所有人都以為這場所謂的「爭端」很快就會結束。👤💝 ❻❾รн𝓾ⓧ.¢𝕆𝐦 💀👹

  畢竟陳氏的勢力.真的嚇人。

  所有人都認為,只要陳氏微微出手,那些站在代王身側的人就會直接倒下,土崩瓦解。

  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第一年這場戰爭沒有結束,第二年這場戰爭依舊沒有結束,如果說這個時候天下人還能夠鼓起心頭的力氣說:「陳氏不過是想要看看他們的手段,並沒有用盡全力罷了」的話,那麼戰場持續到第三年,所有人都說不出這樣的話話了。

  後世研究這一段歷史的人都在反覆的思考,陳氏到底為什麼沒有能夠表現出以往的力量,直接鎮壓儒家以及道家的那些人?

  在翻遍了所有的記錄,甚至有某位出身「上黨趙氏」的歷史學家親自前往陳氏拜訪,進入「拙身樓」中尋找相關史料之後,這個問題的答案才被公之於眾。

  那就是「陳氏在這個時期是很虛弱的。」

  虛弱的原因是因為秦末的那一場戰亂。

  這一點,哪怕是在陳氏當中也很少有人知道,可在陳氏的拙身樓中,卻有明確的記載。

  「後元四年,儒家掀起了一場戰鬥,他們跟隨在代王的身側,想要取代當時太子劉啟的位置,他們所有人聯合在了一起,站在陳氏對立面的甚至還有當時的天子:劉恆。」

  「劉恆更加喜愛自己的次子「劉武」,他雖然覺著劉武不適合當皇帝,但卻對其十分寵愛,這些寵愛給了劉武、也給了竇太后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

  「那就是讓劉武效仿他的父親劉恆,在劉啟登上皇位之後,讓劉武成為「皇太弟」。」

  「或許是這個想法太過於誘人,所以劉武、竇皇后站在了同一條戰線,在他們的努力下,天子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在天子統治的最後五年時間裡,他逐漸的偏向劉武,並且數次暗示劉啟,想要讓劉啟承諾,承諾會在成為皇帝之後立劉武為皇太弟。」

  「當時的陳氏家主對劉恆這種一反常態的做法進行了揣測,他們認為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是劉恆從皇太弟當上皇帝後心裡的「畏懼」,他「畏懼」天下人的口舌,所以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做同樣的事情。」

  「在心理學上,這叫做「補償效應」,即:通過拉扯另外的人與自己做同樣的事情,以此來彌補自己的心理缺失。」

  「而陳氏在對面站著天下間最有權勢的人,最有學識的人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力量也證明了陳氏力量的空虛。」

  「經筆者調查,最終在拙身樓中發現了一份名單。」

  【此名單出自拙身樓】

  【陳xx生於始皇xx年,卒於武烈帝末年】

  【陳xx生於二世皇帝元年,卒於武烈帝末年】

  【王xx生於始皇帝xx年,卒於武烈帝末年】

  「通過這一系列的名單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在當時陳氏的一大部分子都死於武烈帝末年,而同樣在這一份名單中的還有另外一部分人,這一部分人不是陳氏弟子,但卻是陳氏的學生。」

  「因此可以揣測,或許在這一場慘烈的戰爭中,陳氏的「黨羽們」也犧牲眾多。」

  「這才導致了陳氏實力的虛弱。」——《關於文帝時期奪嫡之爭時陳氏表現的研究·華夏大學·博士論文·趙敬困》

  而相較於這一篇被後世大部分人奉為經典的論文,還有另外一偏文章所提出的觀點同樣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這是一篇「野史」。

  他不屬於歷史學範疇,也屬於歷史學範疇;跟歷史沾一點邊,但更多的好像是對歷史的猜測。

  它不像是《關於陳氏的研究》這篇論文一樣舉例詳實,但通過大量後世中陳氏子弟的表現、甚至是一些陳氏中人流傳在外的手札記載來看,這篇文章更加符合當時的社會情況。

  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陳氏的路到底是什麼?——關於景帝、梁王之爭的研究。》

  文章雖然採取了大量的主觀臆測和猜想,但哪怕是上書《關於陳氏研究》的作者趙敬困都不得不表示,這個人的猜測似乎更加符合現實。

  「陳氏自秦朝時期的「孝公」年代崛起,先祖為陳野,傳為周天子王室後裔,但真正發跡則是在陳氏如今供奉的先祖「陳野」時期。」


  「陳氏在華夏傳承了兩千多年,做過許多的事情,人們很難從其中揣測出來陳氏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可我從三件事情中發現了陳氏的「路」和真正的目的,其中,在景帝、梁王之間的奪嫡之爭、王莽篡漢這兩件事情中,我發現了所有事情的真相。」

  「在梁王、景帝的奪嫡之爭時候,儒家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統性而選擇了和道家等人聯手,甚至蠱惑皇后竇漪房站在他們的身邊,在奪嫡之爭的後期,甚至景帝都站在了梁王一側,為其吶喊助威。」

  「我們可以從先秦的史料中看出,在秦朝時期,根本沒有發生過這樣的奪嫡之爭,就算是有,陳氏也會直接出手碾壓所有人,讓其他人放棄。」

  「可在景梁奪嫡之爭的時候,陳氏卻用了五年的時間才拿下儒家,甚至在後來的武帝時期被儒家找到機會,在背後給了陳氏一刀。」

  「在歷史學的範疇,有學者認為這正是這個時候陳氏實力空虛的表現,但在我看來,根本不是這樣。」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通過太史公所記載的「史記」來看,即便是在陳氏真正表現出虛弱的武帝時期,當時的朝堂上陳氏中人也有兩位位列三公,有三位位列十七卿,有四位擔任郡守。」

  「可以說朝堂半數皆是陳氏中人。」

  「而在之前的文景時期,陳氏中人的勢力更加龐大。」

  「位列三公者有四人,位列十七卿者有三人,擔任郡守、縣令的足足有二十多位。」

  「陳氏一脈的」黨羽也足足有數百名擔任一千石以上的官職。」

  「這叫做虛弱麼?至少對於儒家來說並不算虛弱。只要陳氏認真,傾盡全力,一定能夠按死儒家,但為何陳氏沒有這樣做?」

  「這其中一定有理由。」

  「而在後來的王莽篡漢這個事件中,陳氏的表現起初是「不支持、不贊同」的,但當王莽的改革針對到了黔首,使得黔首生活變得艱難的時候,陳氏直接出手一擊致命。」

  「在更加後來的華夏大混亂時期,陳氏更是站了出來,以身伐天,將將要逸散的星光徹底匯隆。」

  「這三件事情有什麼共同點麼?」

  「有。」

  「在內戰的時候、或者說在封建王朝內部出現了一些混亂,沒有使得黔首生活過不下去的時候,陳氏就會袖手旁觀,他們並不在意所謂政權的交替,在這一方面陳氏堪稱冷血無情——當然了,在筆者看來這是應當的。」

  「畢竟如《關於陳氏的研究》一文中已經詳實的進行了舉例,陳氏與王朝密切相聯繫之後,會有什麼樣子的後果。」

  「而在關係到黔首、天下、諸華諸夏的事情中,陳氏做出的選擇則是與在內鬥中的選擇截然不同,甚至過於偉光正了。」

  「筆者本來懷疑陳氏利用史家對其的敬佩進行修改歷史的操作,但最後調查完畢之後發現,所有的史書,包括陳氏的敵人,一直持續了一千多年的敵人——儒家的相關記載中,陳氏也依舊是這樣的人。」

  「至此,結合陳氏第十七代家主在東漢末年所喊出的口號:「陳氏非一家一姓之陳氏,而乃天下黔首之陳氏!」來看,陳氏在景梁之中的表現更多是因為這是「內鬥」,且沒有太影響到黔首。」

  「這就是陳氏的路,也正是陳氏能夠在華夏自秦孝公時期(華夏曆前129年;【注1】)起,一直連綿昌盛,歷經封建兩千年社會一直到如今,共計兩千多年的光陰,依舊能夠屹立不倒的官渡陳氏的立足之本。」

  「以天下為重,以黔首為重。」——《陳氏的路到底是什麼?——關於景帝、梁王之爭的研究。》·《華夏歷史研究》秦武

  這兩種說法無論是在合理性上還是「真實性」上,都超越了其他所有的想法。

  當然,也有一些關於陳氏陰謀論的想法,不過那些都是小事。

  而真正的答案早已經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除卻當時的陳氏家主以及陳氏人之外,或許沒有人知道陳氏到底是怎麼想的。

  但對於生活在後元四年的冬天,這場戰爭開始的時候、在後元九年,這場戰爭結束時候的人們來說,這不是猜測,而是親身經歷的一切。

  歷史中對於這五年的記錄十分詳細,並且記錄在了《文帝實錄》中。

  「後元四年,冬,天子拜賈誼為代王太傅,加封其為十七卿,一時之間,儒家盡皆猖獗。」


  「後元四年,冬,臘月三十,天子賜鼎於代王,言稱:「汝當自勉」,後對太子啟言:雖不類我,但卻為儲君善焉,此為大功。」

  「後元五年,春。帝獵於上林,隨行者為太子、代王,天子獵鹿,與代王、太子分食。後市井流言,此乃天子欲令太子於即位後立代王為皇太弟之意。鹿者,即為天下。」

  「後元五年,夏,六月二十三。天子大病,赦令代王侍疾,以太子為監國者。後帝康建,則屏退左右,於代王感慨:今爾侍疾,乃為之功,可見爾心,以昭和日月。代王答曰:為父侍疾,理所應當,怎能稱功?天子大悅,賜代王萬金、多有贊加。」

  「後元五年,秋,代王傅賈誼上書有奏,則更天下之令,以全中央之責,上欣然允之。」

  「後元五年,秋,天子詔令:以孔云為國子監祭酒。」

  「後元五年,秋,天子詔令:咸陽學宮者,為天下之核心,其學子鍾靈蘊秀、得天地之造。學業有成者,當與國子監同。」

  「後元五年,秋,咸陽學宮祭酒荀既上書稱國子監博士王澤貪贓枉法,實為國賊,請懲之。上以繡衣使者查,果得罪證,上大怒,罪之。」

  「後元五年,冬,國子監祭酒孔雲上疏,以查咸陽學宮應業學子「康泉」者實為「竊書之賊」,所著皆為以錢使之,而咸陽學宮之博士「荀網」乃收受錢財,為其遮掩。同屬欺君之罪。」

  「上查之,得其罪狀,然則應其為荀子之後,只究其罪,而不連坐之。」

  「自後元五年,至七年春夏之際,國子監祭酒、少府卿、咸陽學宮祭酒、代王傅等共劾官吏者數十,牽連者眾,乃為數百之人。」

  從《文帝實錄》中不難看出,從後元五年開始,以咸陽學宮為首的「陳氏一脈」和以「國子監」為首的「儒家一脈」瘋狂鬥法,互相彈劾對方的罪行。

  今日你彈劾我這一脈的官吏,明日我就彈劾你這一派的人。

  雙方爭鬥不休,一直到了後元七年的春夏交接之際,互有勝負。

  但兩家對此的心態卻是截然不同,處理手法也不同。

  陳氏一脈是發現了罪行之後,直接處理,甚至不需要儒家的人動手;而儒家則是拼了命的想要保住那些觸犯律法之人,但卻一次都沒有成功過。

  這也就導致一部分的「人」站在了儒家的一邊。

  因為是人的心中都有污穢,是人的心中就有惡念,能夠保持「問心無愧」的人自然是很少的。

  而儒家並不在乎這些所謂「污穢」的人,儒家在乎的只有「名利」和「黨爭」,也因此,儒家的勢力逐漸的在這種爭鬥中增強。

  人數也逐漸的變多。

  陳氏這邊雖然人數在減少,但其留下的人都是「精英」。

  所以,雖然陳氏中人在朝廷上的占比少了,但占據的位置卻很重要、很高。

  這也是文帝的平衡手段之一。

  雖然他願意培養出來另外一個勢力和陳氏抗衡,但他還是覺著重要的事情不能交給儒家的這些人。

  在這樣的平衡下,儒家在後元七年的秋天做了一件大事。

  一件他們以為能夠使陳氏徹底落敗,使得自己成功的大事。

  正是這件大事,讓持續了三年的戰爭來到了關鍵的勝負節點。

  問成敗,誰能成,誰又敗?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