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漢!漢!漢!【本卷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42章 漢!漢!漢!【本卷完】

  廝殺、無盡的廝殺。

  最後剩下的只有滿地的荒蕪以及血肉之骨,漢王劉邦站在高處城樓之上,臉上帶著平和的神色望向下方的屍山血海。

  他不由得低聲感慨的說道:「一將功成萬骨枯,誠不欺我。」

  張良的臉上帶著些莫名的悲哀,但他依舊是強行打起精神來:「王上,秦中車府令求見。」

  劉邦神色一閃,他看向身旁的張良眼睛中帶著一抹期待之色。

  秦國的中車府令求見?

  會是他所想的那個事情麼?

  「請——」

  片刻後,在劉邦滿是期待的眼神中,一個人影緩緩的走上城樓,此人身上依舊穿著秦式的衣袍,面容嚴峻而又肅穆。

  他的雙手中捧著一卷玄色的絹帛以及一方印璽。

  下意識的,劉邦的眼神就被那印璽吸引了過去,而後低聲喃喃自語,仿佛是被吸引去了心神一樣:「難道是傳國玉璽?」

  是的,傳國玉璽。

  始皇帝以和氏璧為雕刻的傳國玉璽,其上烙印著八個大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中車府令走到了劉邦的身前,眸子中的神色看不出什麼端倪,只是輕聲說道:「陛下旨意,請漢王接詔吧。」

  劉邦沒有絲毫猶豫,甚至沒有詢問是什麼詔書,直接跪伏在地上。

  中車府令展開手中的詔書,一字一句的念著其中的內容。

  「咨爾漢王:昔者帝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

  「秦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茲昏,群凶肆逆,宇內顛覆。」

  「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天祿永終。君其祇順大禮,饗茲萬國,以肅承天命。」

  中車府令的聲音中帶著悲愴,但聲音卻沒有絲毫的顫抖,只是一字一句,句句堅定的念誦著自己手中的詔書。

  詔書念及「以肅承天命」的時候,這位中車府令的眼神中划過一抹嘲諷之意。

  天意?

  天意不及人數!

  「漢王接詔吧。」

  劉邦跪伏在地上,恭恭敬敬的伸出手,舉過頭頂,接過中車府令手中的詔書。

  他方才站起來,就聽見耳邊傳來那位中車府令的聲音。

  「漢王殿下,陛下臨終有言,望爾傾聽。」

  劉邦恭敬的站在那裡,低聲細語道:「臣邦,恭耳以聽。」

  中車府令這才道:「陛下有曰:哀哉,朕之大秦傾覆,乃不為天命之說,實為人事之失。」

  「望爾以此為訓,行我大秦之制、改我大秦之書,繼我大秦始皇帝之遺志,以令天下人之數,得萬民黔首之約。」

  「若違昔日爾之誓言,豈不聞我贏姓當復歸耶?」

  他低著頭看向劉邦道:「陛下之言,已然盡數說與漢王。」

  「漢王可曾明白陛下的一番苦心?」

  劉邦聲音恭敬不帶絲毫的害怕與恐懼,輕聲說道:「邦謹記在心。」

  說完這話後,劉邦才看著中車府令道:「府令一路辛苦,不如入殿一敘?」

  中車府令的臉上沒有絲毫表情,只是看著劉邦再次詢問道:「不知漢王殿下準備如何處理陛下、丞相、上卿、上將軍等人的屍首?」

  劉邦沒有絲毫猶豫:「我大漢承襲秦國天命,受陛下之禪讓,自當以子嗣之禮而為陛下善終。」

  「昔日陛下已然開始修建皇陵,我會將陛下葬入秦皇陵之中。」

  「至於丞相等三人」

  劉邦略作思考便開口說道:「三人便與陛下一同葬入皇陵陪葬,以示三人忠心、大秦武烈,不知府令以為如何?」

  那人這才是鬆了口氣,而後躬身行禮,將手中的玉璽隨手扔在地上,而後從懷中拿出一個小小的紫檀木盒子。

  當那玉璽被中車府令扔到地上的時候,劉邦的眼睛都要凸出來了,但是他知道這位肯定不會做這種事情,因此耐心等待。

  直到看見中車府令從懷中再次取出來一方印璽的時候,他的心裡才猛的鬆了口氣,背後的汗水直流。


  看來若不是自己方才的對答以及行禮恭敬,這位恐怕就要給自己一方假的印璽了

  看著劉邦一臉的汗水,中車府令這才臉上帶著歉意,聲音略微有些尖銳的說道:「還請陛下見諒。」

  「這並非是子嬰陛下所吩咐的,而是奴婢自己的主意。」

  他看著遠處的方向,聲音中帶著哀傷:「陛下雖然不在乎身後事,吩咐我來了之後便將詔書以及玉璽給了陛下。」

  「但奴婢侍奉了子嬰陛下一生,不願陛下最後落得一個屍骨無存、曝屍荒野的下場。」

  「因此做了一方假的印璽。」

  「若是陛下不願意善待子嬰陛下,那麼這真正的傳國玉璽奴婢便會帶走,一代代的傳承下去,等有一日,將其交給真正應當拿著的人。」

  「奴婢不識字、沒有讀過書,人也不聰慧。」

  「知道這樣可能會破壞了子嬰陛下的大事,但卻依舊如此做了。」

  他十分從容的說道:「還請陛下責罰。」

  劉邦則是將行禮的中車府令攙扶了起來,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府令這是說的什麼話?」

  「您這是忠心於陛下啊。」

  哪怕是禪讓詔書已經落到了劉邦的手中,劉邦依舊是沒有改口,依舊是稱呼子嬰為「陛下」。

  遠處天日昭昭,一切都已經改變了模樣。

  公元前194年,歷史中劉邦已然喪生的一年。

  如今的漢高祖十年。

  劉邦得到了秦皇子嬰的禪讓詔書而稱皇,正式成為了這華夏大地的萬王之王,唯一的皇。

  改口稱朕,而大赦天下。

  其尚且沒有舉行登基大典便已經開始分封功臣。

  而這位新的高祖陛下第一個分封的功臣不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張良、也不是為他覆滅楚國、甚至最後一戰覆滅大秦而做出傑出貢獻的韓信。

  更不是一直追隨他的蕭何、陳平、曹參等人。

  也不是在當初烏江之畔殺了項羽,瓜分項羽屍體的眾人。

  而是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人。

  或者說一個家族。

  陳氏。

  高祖十年。

  高祖成為皇帝的第一年,尚且未曾改元的時候,就開始分封「陳氏」之人。

  追封陳氏先祖,如今已經是安國王的陳野為「安國平亂漢武王」,赦其為「漢王」,赦封其為「至聖之師」,追封帝師、太傅、太師、太保,追封為大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至此,在漢高祖十年的這一年,已經故去百年之久的陳野成為了大漢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擔任了三師三公所有職位的人。

  繼而,高祖再次追封了當代陳氏家主的父親陳正。

  追封陳正為大漢太師、太傅,追封為大漢丞相,追封為「正安公」,累封為「正安王」。

  加封當代陳氏家族陳居為大漢太師、太傅,加封陳居為大漢丞相,加封為「安居公」。

  一系列的加封令天下眾人眼球跌落,所有人都以為隨著秦國的覆滅,陳氏一族的榮耀已經要逝去了,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陳氏的榮光不僅沒有絲毫的褪去,反而是隨著新皇的登基而繼續「光耀」。

  甚至比以往更加光耀了。

  畢竟,誰能夠在死了百年之後還能成為三公三師於一人、且追封為王、而且王之所用的字不是安國、就是平亂,甚至最後還能夠用國號為王的?

  漢武王?

  ?

  畢竟,誰能夠在活著的時候被加封為一個帝國的「太師、太傅、丞相」?

  三公三師一共六個職位,這位一個人獨占三個?

  誰能?

  但,沒有任何人對此有任何的意見。

  誰敢有意見?

  如今漢王麾下的諸多謀士看見了麼?

  蕭何、陳平、曹參出身咸陽學宮,之前更是在當今陳氏家主陳居的手下為官,乃是嫡親嫡親的陳氏一脈弟子。

  張良,據傳當年在受黃石公教導後,更是受到陳氏家主的喜愛,允諾其進入陳氏的拙身樓中閱讀典籍,可以說是張良的半個老師了。


  你說韓信總沒關係了吧?

  據這位已經被封為「淮陰侯」的將軍所說,當年他快要餓死的時候,流落到官渡之中,是陳氏的子弟見到其可憐,便給了他一些銀子以及勸誡。

  這才讓他不僅沒有餓死,反而逃到了沛郡得到了漢王的重用。

  並且當初那位陳氏子弟還送了他一卷兵書,也正是這一卷兵書才讓他成為了聞名天下的大將軍

  除卻這些人之外,漢王手下的大部分「士」都曾經或多或少接受過、或者間接的接受過陳氏的教導。

  這是陳氏數百年、連續四五代人堅持「學校」耕耘的收穫。

  誰敢反對?誰能反對?

  當然,除卻這些人之外

  最重要的是高高的站在皇位上的那位,那位當年前往官渡陳氏的時候,更是與陳氏家主詳談,或許是得到了支持,這才是前往沛郡

  總結來說,三個字。

  「惹不起」。

  官渡陳氏。

  人們以為一定很忙碌的劉邦如今卻十分閒暇的在陳氏的府宅之中,他坐在亭子裡,臉上依舊帶著那些痞氣的笑容。

  「陳先生,當真是沒有想到,昔日我坐在這裡的時候,還是一條迷途之狗,惶惶不可終日。」

  「而今日便是已經成為了這天下的主人,成為了大漢的皇帝。」

  他嘆了口氣說道:「當真是世事多變啊。」

  陳居坐在他的對面,不卑不亢,只是笑著說道:「這一切不都是陛下的抗爭與努力麼?」

  「若非如此,陛下怎麼能夠成為天下的萬王之王?」

  他略帶好奇的說道:「只是不知道,陛下來此有何貴幹?」

  「如今應當是快到陛下的立國大典之時了吧?」

  「陛下應當十分忙碌才對。」

  劉邦嘿嘿一笑,只是說到:「立國大典中沒有陳氏家主的到來,這算是什麼立國大典呢?」

  陳居聞言好似是愣了一下,之後才拍著額頭說道:「原來如此。」

  他衝著遠處喊了一聲:「彼兒?」

  遠處走來一青年人,青年人的臉頰上帶著些許溫和的笑容,若同謙謙君子。

  「父親、陛下。」

  陳居笑著指向陳彼:「這便是我陳氏的家主了,待會就讓他隨著陛下一同前去長安。」

  劉邦無奈的翻了個白眼,稱皇之後他的痞氣少了很多,但在陳居的面前卻沒有絲毫的掩飾,他看著陳居說道:「先生,您明白我的意思的。」

  「我不要求您真的接受我的實封任命,成為大漢的丞相。」

  「但您總得出席我的立國大典吧?」

  「這可是當初子嬰陛下的遺志哦,這也是大秦的另外一種重生,難道您就不想看一看麼?」

  他語氣十分懇切:「待到看完了之後,您大可以回到官渡,甚至就連陳彼小哥不願意為官的話也可以先回來。」

  「邦肯定不會強迫您二位的。」

  劉邦聳了聳肩:「給個面子?」

  陳居嘆了口氣,不知道是劉邦的哪一句話觸動了他。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望向劉邦:「也罷。」

  「老朽便去長安看看,看看這大漢的繁華」

  劉邦嘿嘿一笑,隨手攬住了一旁站著陳彼的肩膀,笑著說道:「至於陳彼小哥嘛,也一起去唄?看看我的大漢如何。」

  他搓了搓手:「我完全不在乎陳氏在秦國怎麼樣,只要陳氏願意入朝為官,陳彼小哥依舊是丞相如何?」

  「我想,陳氏之人為相,蕭何那個傢伙也不會反對吧?」

  陳居按著自己的額頭,實在是應付不來劉邦這一掛的皇帝,他輕聲嘆氣說道:「陛下,陳彼資歷尚淺,怎麼能夠成為大漢的丞相呢?」

  劉邦馬上跟了一句:「好好好,那不當丞相,就先讓陳彼小哥當個十六卿如何?」

  「這樣熬幾年資歷,等到蕭何那老東西死了也就有資歷當丞相了。」

  陳居無奈的看向劉邦,但是也沒有否定,而陳彼則是暈乎乎的看著自己父親和劉邦兩人的談話,臉上帶著茫然。

  他怎麼感覺有些不對勁?

  之前不是還討論去不去大漢為官的事情麼?怎麼就從這一點變成了要不要當丞相了?

  高祖十一年,「承秦」元年。

  劉邦在長安登基為帝,時有陳氏家主、陳氏第六代嫡長、第七代嫡長前往觀禮。

  在無盡的風中,那象徵著大漢的紅黑色旗幟招展。

  大漢已立。

  本卷完。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