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諸侯盡西來【本卷完,求訂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00章 諸侯盡西來【本卷完,求訂閱】

  在楚國分裂成了五個國家的時候,秦王以及秦國的眾人都知道,他們的機會來了。✊🍟 ❻❾𝓼ⒽỮ𝔁.c𝕠𝕄 ✌♧

  更何況,楚王獻鼎,這其中的意味還這麼的明顯。

  九鼎代表著九州的氣運,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氣運,楚王獻鼎便是意味著將國家獻給了秦王。

  秦國該當一統了。

  自秦孝公開始,歷經了六代的秦國,終於即將完成歷代先君的夢想。

  即:橫掃六合,一統天下!

  這一點也讓嬴政十分激動與開心,他幾乎是遏制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悅。

  秦王政六年,秦王下令,願意幫助楚王平亂。

  兵分五路。

  以陳贊為主將,坐鎮中軍,以蒙鶩、王翦、李牧、李信四人為偏將,各自率領十萬大軍攻伐東西南北四楚。

  此戰功成,則天下一統。

  章台宮中

  嬴政臉上難得再次帶著了些焦慮的神色,他看著身旁坐著的陳仲,臉上帶著焦急:「老師,您說這次秦國攻伐楚國能夠成功麼?」

  「我能夠完成歷代先君的願望麼?」

  陳仲看著焦急的嬴政,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事實上嬴政的焦急是完全沒有理由的。

  楚國原本就打不過秦國,更何況如今分裂成了五個國家呢?

  其中最強大的一個國家還已經直接投降,直等到包圍他的剩下四個國家被覆滅?

  不過,陳仲也能夠理解此時嬴政的心情,畢竟他的心情也是如同嬴政一般的激動。、

  這可是一統天下,橫掃六合的偉業!

  誰親身經歷後能夠不激動呢?

  他安撫嬴政道:「王上不必擔心,四楚不是秦國一合之敵,此次戰爭定然能夠順利。」

  陳仲思索著說道:「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兩年內,這一場戰爭便會結束,而秦國定當一統!」

  他笑著:「此時的王上不需要擔心這些事情,反而您需要考慮另外一件事情,那便是秦統一之後的事情!」

  「秦國一統之後,天下的制度定然是要發生一些變化的。」

  「秦國一統之後,您的自稱也好,國家的年號也好,自然也都是要有變化的。」

  陳仲猶豫了一下後終究是沒有將最後一句說出來,他只是在心裡說道:「一統之後,陳氏與朝廷自然也是要有所變化的。」

  嬴政此時沒有注意到自己老師的情緒,只是緩慢的平和自己的情緒。

  秦國定當一統!此乃天命!

  而事實上,對於這一場戰爭,後世的評價也十分簡單,只有「天命之戰」四個字的評語,但關於這場戰爭的記載卻一點都不少。

  歷朝歷代的君王在看秦書的時候,都會對這一場戰爭進行評價,在所有人的眼中,這場戰爭都可以說是無可置疑的「標準」之戰。

  也是教科書般的戰鬥。

  華夏戰爭史中,專門為這一場戰爭書寫了近乎三十多頁的篇章,要知道戰爭史這本書一共才五百多頁,其中記載的也只有諸多出名的戰役。

  由此可見這場戰役的影響了。

  「秦楚之戰是秦國一統天下的道路上最後的一個關卡,相較於以往的戰役,戰無不勝的秦軍士卒在這一次則是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

  「其中地理和氣候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楚國地域多江水,四楚的士兵們都擅長水戰,而秦國的士兵則都是北方人並不是非常熟悉水性,並且一部分的士兵還暈船。」

  「這或許是北方士兵們的同性。」

  「而在戰爭真正開始的時候,雙方都有些懵了。」

  「楚國士兵覺著秦國的士卒們沒有他們想的那麼強大,而秦國士卒也發現了,楚國的士卒比以往所遇到的幾國士卒都要強大。」

  「或許是因為地利的緣故,秦國士卒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勢如破竹一樣的將四楚滅掉。」

  「而當時統帥這一支軍隊的則是武安君陳贊,陳贊在發現了士卒們的不適應之後,即刻便調整了戰略,他們由「快攻」轉變為了「慢攻」。」


  「而後來的武成候王翦、武安侯李牧、武信候李信、武孟候蒙鶩也都跟著陳贊調整了對敵策略,所以秦楚之戰經歷的時間是最長的。」

  「從秦王政五年末一直打到了秦王政十年初,足足歷經了近五年的時間。」

  「這場戰役的勝利標誌著秦國正式將天下一統,也意味著諸華諸夏地區正式進入到了一個和平統一的環境中。」

  「這是自八百年前邦周建立後,這片土地第一次進入到了一個統一而又和平的環境,這是令人激動的,也是在歷史中終將留下姓名的一場戰爭和一個歷史事件。」

  「自此,華夏這個名字便被廣為流傳了。」

  「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個霸道的國家、一個真正的封建大一統王朝、一個多民族融合的統一的封建的國家,終於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出來了屬於他的光芒。」

  「秦楚之戰的意義,較之其他幾場戰役來講,是最宏大的。」

  「因為它標誌著,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秦朝的建立。」——《華夏戰爭史·秦楚之戰》。

  而相較於戰爭史中關於這一場戰役的記錄,另外一個看似毫不相關的類別卻記錄了更多關於這場戰役表面下的浪潮。

  比如《古華夏神話發展史》。

  可能有些人會疑惑,為何秦楚之戰會有一部分記錄在《古華夏神話發展史》中?

  因為楚國的神靈體系與中原地區是不同的

  「在秦國發動了對楚國戰爭的時候,秦國應該預料不到,在這一場戰爭中他們所經歷的、所遭受的不僅僅是關於「凡人」層面的事情。」

  「他們遭遇的更多的是關於「巫」與「神靈」的祭祀。」

  「是的,楚國的神話體系在這個時期是野蠻而又傳統封建血腥的,在這個時期,秦國以及中原地區早已經是廢除了關於人殉的制度,哪怕是祭天用的也不過是三牲而已。」

  「可楚國使用的,依舊是人。活生生的人。」

  「他們稱之為「童男童女」,在楚國神話的體系中,「巫」這個概念似乎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地方,「巫」們認為,人乃萬物之靈,是神靈最寵愛的存在,而童男童女則是天地間最純真的存在,他們的身上有著未曾劃分的陰和陽。」

  「他們還未曾接觸這個污濁的世界,所以用這樣純潔的人活殉的時候,神靈會最大程度的感受到人類的痛苦,從而幫助人類完成他們的願望。」

  「也正是出自這樣的原因,楚國一直沒有停止人殉。」

  「在這場戰役中,無論是陳贊還是王翦等人,都在不斷的戰爭中見到了為了反抗秦國的統治,而被迫「活殉」的孩子。」

  「那些孩子們用最純真也是最惡毒的眼睛看著他們,他們愚昧而又質樸。」

  「根據後來的武安君陳贊所回憶,為了阻止那些愚昧的部落繼續獻祭更多的孩子,他們幾乎是用盡了全部的力量,可最後還是沒有能夠阻止他們。」

  「就在萬眾一籌莫展的時候,陳氏之家主、當時的安國君站了出來,並且宣布,楚國一脈乃為邪神做遂,而非是正統神靈。」

  「而當眾人疑惑和不相信的時候,安國君陳肅表示自己的先祖「陳野」乃為人神,並且賜予了他強大的力量。」

  「他親自來到了楚國,並且以「雷公之令」改變了楚國北楚國某地的氣候,當陳肅的命令聲落下,天空中果然下起來了大雨。」

  「也正是因此,楚國那些蠻荒的部族才開始相信了陳肅所說的內容,並且開始信奉起來了「人神」陳野。」

  「而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安國君陳肅再次表明,先祖陳野乃為「人」的神,而非是「神」,他是因為見到楚國百姓受邪神蒙蔽而令自己前來的。」

  「此事之後,陳野不會再次出手。」

  「楚國的野蠻的神話體系在時間的推移中,逐漸的與中原的神話體系融合了起來。」

  「古華夏第一次神話體系的發展,便得益於這次戰爭的推動。」

  「而根據我們的猜測,當時的陳肅應當是利用了某種科學手段,才表面上看起來是控制了當地的氣候。」

  「楚國本就處於南方多雨的季節,所以降雨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後來的人們依舊信奉安國君陳野,所以逐漸的為陳野而加封神廟,日後歷朝歷代的君主也多有對陳野的加封。」


  「陳野幾乎真正的成為了「神靈」,這也是我國神話體系中最特殊的一點,我們的神靈大多數來自於我們歷史中的先賢,他們都是我們的先輩。」

  「而陳氏則是自始至終不肯承認,那個供奉在廟宇中的「太上大羅天九霄紫電飛霄陰陽得道天尊」是他們的先祖。」

  「這或許也是華夏神話史的某種特殊情況吧。」——《古華夏神話發展史》

  當然,這些都是後世的相關記載,而在秦書的記載中,則是十分簡單的記錄了這場戰役。

  或者說,歷朝歷代關於「勝利」的戰爭記載都很少。

  華夏民族是一個謙遜的民族,他們不習慣記錄自己攻伐他國的記錄,反而是因為「謙遜」與「儒雅」所以將自己被「揍」的內容一點點的全都記錄下來。

  若仔細翻閱的話,便能夠看出來,關於戰爭勝利的記錄大多數「xx年,xx戰,勝/大勝,斬敵xxx。」

  而失敗的戰爭記載則是十分詳細,詳細到哪一年哪一個月哪一天,什麼原因才失敗的,是誰打了我,後面再加一句「後世勿忘xx之恥。」

  華夏果真是一個謙遜的民族啊!

  秦王政六年,武安君陳贊克北楚,斬敵數萬餘。

  秦王政七年,武成侯王翦克南楚,斬敵數千,俘者數萬。

  秦王政八年,武信候李信克西楚,斬敵數萬,大破之。

  秦王政九年,武安候李牧克東楚,伐項氏,陣斬項燕於軍前,後大破項梁,伐之,斬敵數萬,大破敵軍。

  秦王政十年,伐楚之戰乃成。

  這便是歷史中關於這至關重要的一戰所有的記載了。

  而在四楚被秦國覆滅之後,正好是秦王政十年,也正好是秦楚之間盟約結束的那一日,楚王在宮中得到捷報的時候也十分震驚。

  他當然記得今夕何年,所以楚王便覺著這是上天的指引,也是天命所在。

  於是,他十分果斷的上交了國書,表明自己願意自降爵位為伯,與韓伯趙伯等人一樣,願意一直待在咸陽城中不再外出。

  同時,願意舉薦朝中的賢臣。

  當然了,楚國此時朝中的賢臣並不多了,畢竟很多要麼跟著四楚走了,要麼是自立為四楚之一了,要麼便是被殺光了。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0年),秦國統一了諸華諸夏。

  這比原本的歷史中秦國的一統提前了十一年,而也正是在原本的歷史中的秦王政十年,秦國才開始攻伐其餘六國,並掀起了「伐國之戰」。

  而這一個歷史卻並沒有被「歷史」修正,或許是因為在歷史長河中,短暫的十一年並不能夠影響什麼的緣故。

  總而言之,自孝公起,歷經孝公二十三年的光陰、惠文王二十六年的光陰、昭襄王五十五年的光陰、孝文王五年、莊襄王五年,秦王嬴政十年的光陰,共計耗時六代秦王、一百二十四年的時間,這片大地終於再次統一了。

  這個新生的帝國佇立在咸陽城中,他的光輝如同是太陽一樣照耀天地。

  沒有人能夠否認,這是一座雄偉而又強悍的帝國。

  而這座帝國的主人則是高坐在大殿之上,以萬王之王的姿態俯視著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

  那象徵著秦之天命的玄鳥在空中低聲的啼叫聲,象徵著新時代的來臨。

  無數的人們匍匐在這座帝國的腳下,看著這座帝國的崛起。

  秦!

  秦!

  赳赳老秦!

  此時此刻,此時此景,正如那首詩所寫的一樣。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

  「秦王政十年,諸將而歸,秦之一統,九鼎所成,天命而歸。——《秦書·始皇帝本紀》」

  【本卷完】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