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立身【一更,求訂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48章 立身【一更,求訂閱】

  白起因為「塗水之戰」被封為武安君的事情傳回國內,幾乎所有的武將都在反對。👤♩ 6➈丂Ⓗ𝐔᙭.ⒸOᵐ ♥👌

  就連白起本人也反對此事。

  在秦國士卒的心中,在秦國「士」的心中,武安君的爵位封號至高無上,白起自認為自己還未曾有當年武安君陳瞻的功勞,因此不敢接受這個封號以及爵位。

  司馬錯、贏疾兩人也都紛紛上書,請求嬴稷能夠更改自己的想法。

  章台宮中

  嬴稷看著一封封奏疏,眼睛中閃過一抹陰沉之色,他其實也不是很想要封白起為武安君,他其實只是想要試探一下而已。

  試探「陳氏」在秦國內部的影響到底有多深。

  如今卻是看出來了。

  連「武安君」的封號,都因為「陳氏」而變得榮耀無比了麼?

  他能夠清晰的看出國人甚至是白起都是真心誠意的覺著,武安君的封號至高無上,白起甚至已經因為誠惶誠恐,而連續上書了四五道密信了。

  嬴稷閉上了眼睛。

  他的腦海中帶著些許思索,之後臉上的笑容再度消失。

  如今還不是去除陳氏的好時機。

  「戰國大魔王」的威名還未曾遠揚,不說六國了,就算是國內對於嬴稷的威名也沒有幾個是非常認可的,這是需要時間一點點積累的。

  若是將時間往後推遲三十年,那麼嬴稷說要封誰為武安君,誰就是武安君。

  他想要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

  他的話沒有人可以反駁,甚至沒有人敢開口質疑,無論是當著嬴稷的面還是背著嬴稷,在嬴稷身後說這些。

  「傳寡人詔令。」

  嬴稷閉上眼眸,說出了一段話語。

  范府

  范雎坐在家中臉上帶著焦慮之色,他是一個聰明人,也是一個多疑敏感的人。

  雖然沒有如同歷史上那樣受到魏相的猜忌而受到諸多磨難,但他依舊是一個發自骨子裡的「睚眥必報」之人,因此在他的眼睛中,這世上的人多數都是與他一樣的睚眥必報。

  孟嘗君田文是一個好脾氣的人麼?

  范雎不知道。

  太師陳守是一個好脾氣的人麼?看著像是一個好脾氣的人,但范雎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能夠以德報怨的人存在。

  而如今,他因為一個小小的門房就得罪了兩個人。

  這兩個人的權勢並不比他差,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比他的權勢還要更盛。

  因為宮中已經傳來詔令,令孟嘗君田文為右相。

  這是自從右相這個位置出現之後,第一次有除卻陳氏之外的人擔任這個位置,這不由得讓范雎更加害怕了。

  他開始日夜擔憂,擔憂來自孟嘗君的報復。

  當然——

  他沒有等到孟嘗君的報復,或者說還沒有等到孟嘗君的報復之前,先等到了來自「陳氏」的報復。

  或者說不是陳氏主動的報復。

  不知為何,范府門房對陳氏不敬、對武安君陳瞻、文安君陳慎、安國君陳野不敬的消息傳了出去,整個咸陽城鬧得人盡皆知。

  這座以往平靜的城市第一次熱鬧了起來。

  卻是沸騰的憤怒。

  從不知道哪一天開始,范府的人出門都會被斜眼以待,經常給范府送菜餚的人也開口婉拒,表示自己生病,不能繼續做這一樁生意了。

  范雎能夠明顯的感覺到,咸陽城的人對他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春江水暖鴨先知。

  咸陽城以及朝堂中「陳氏」「學宮」這兩脈的官員們對待范雎的態度,自然影響到了整個朝堂對待范雎的態度。

  范雎更加害怕了。

  於是,他一邊處理朝堂的政務,一邊等待著來自君王的反應。

  他想知道,君王會是一種什麼樣子的想法。

  太師府

  這裡是陳野往昔的居所,自陳野入了咸陽城,從商君府出來之後,便一直居住在這裡,後來從司寇府變成了相府,變成了安國君府,又到了陳慎的手中變成了文安君府。


  陳慎離開後便成了武安君府,陳瞻離去後這裡成了太師府。

  陳守坐在院落中,看著面前的書簡,臉上帶著無奈之色,他能夠感受到對面范雎的焦慮,但他有些不理解,為何咸陽城中這一次的風雨突然鬧得這麼大?

  這不符合常理。

  也不應當。

  他放下手中的書簡,輕輕的敲打著桌子,輕聲嘆道:「看來,王上還是對陳氏不放心啊。」

  陳守有些無奈的嘆氣。

  能夠在咸陽城中推動這些事情發展的人,除卻那高高在上的秦王之外,還能有什麼人呢?沒有了。

  陳守看向遙遠的東方,似乎穿過一層層的雲霧看到了那雲霧後面的官渡,像是看到了官渡中生活著的兄長等人一樣。

  他不再嘆氣,只是低聲喃喃自語:「幸好啊,陳氏已然離開了咸陽城。」

  「即便王上想要做什麼,也不會將事情做的太過。」

  如今的咸陽城中,陳氏就只剩下他一個人了,其餘的子弟盡皆是回到了官渡封地中。

  昭襄王十五年的春天在一件件的事情中如約來到了這一片大地上,而開了春之後,官渡陳氏陳慎所開辦的「學校」便開始招收學生了。

  這是如同當年「孔丘」一般的私學。

  在孔丘之前,幾乎沒有人大規模的開創私學,即便是招收學生,也是如同挑選孩子一樣,僅僅是收下幾個學生,以為自己傳承「衣缽」和學業。

  在孔丘之後私學才逐漸的變得多了起來。

  當然了,孔丘的私學雖然並不限制學生的出身,更是招攬了三千名弟子,但他的精力顯然是沒有那麼多的。

  他每年都會在某些固定的時候,開壇講學。

  就是「公開課」的意思。

  而在其餘的時候,大多數只有極少數的一部分人才能夠得到孔子的教導,並且見到孔子本人,提出自己的疑問。

  這些人要麼是天資十分聰穎,要麼是身份十分顯貴,要麼則是在「仁義」上有自己獨特的表現。

  至於其他的人,便是這些人「代師」教導。

  所以孔子傳言的三千弟子中,真正被孔子教導的人大多數都出現在了《論語》中,其餘的只能算是他事實上的徒子徒孫罷了。

  而陳慎所開創的私學,與孔丘又有一些不同。

  他固定在每天講學「兩個時辰」,這個講學具都是「開壇」一般的公開講授,下午則是會抽出一個時辰來為他的「弟子」解惑,而他的「解惑」也出乎了人們的預料。

  陳慎的解惑是令弟子將大多數人的困惑不解整理出來,而後針對這個「困惑」解惑,以此引導。

  這依舊是針對大部分弟子的「開壇」。

  至於一對一的弟子,陳慎雖然比之孔丘年輕力壯一些,但也依舊有些顧及不暇。

  所以也只是挑選出來一部分,跟隨在他的身邊。

  說是弟子,更像是「侍者」。

  當然了,這個時代中的老師與弟子的關係,很多時候也的的確確像是「被侍奉者」和「侍者」,學子們為了求學,是願意把自己當成是侍奉人的人的。

  這是因為這個時代知識寶貴,不能輕易得到所產生的特殊效果。

  而陳慎在教導這些人的時候十分坦誠的告訴他們,自己也僅僅只是學習到了自己父親陳野的些許智慧罷了。

  他在為自己的父親揚名。

  而當陳慎所教導的弟子被允許離開他的身邊,前往各國任職的時候,人們才恍然之間發現,這些弟子中所誕生的賢才竟然如此之多。

  十個裡面,竟然有七八個都是賢才之人,可以直接任命為官,治理一方。

  這個事情不僅僅是秦王嬴稷發現了,天下其餘六國的國君也都發現了,因為陳慎並沒有限制不招收其餘國家的弟子,這些人在學成後,雖然心中抱有一絲愧疚,但更大的「大義」讓他們只能忽略這一絲的愧疚。

  那個大義叫做「家國」。

  秦王並沒有因為陳慎的做法而生氣,只是更加開心的感慨陳慎的賢德。

  至於是否真心,這倒是讓人有些不清楚了。

  而經過塗水之戰後,五國的合盟也是變得十分鬆散,他們好似是不想要繼續合盟伐秦了。


  燕國名將樂毅更是在公開場合表示,他在戰前的「重病」絕非是偶然,一定是有人陷害他,這個陷害他的人一定是得到了某位王的允許。

  這個說法得到了燕昭王的認可。

  昭襄王十五年的夏天,在暴雨聲中,秦王嬴稷收到了這一年的第一個好消息。

  燕王公開表明退出五國合盟,不再插手中原的事情了。

  在這個消息之後,齊國似乎也認識到了自己如今的國力和之前大不一樣了,所以也宣布退出了五國合盟,他們在專心的發展自己的勢力。

  畢竟,在此任齊王之前,齊國一直處於一流的強大地位。

  雖然比起來秦國差了一些,但不應該與燕國、趙國都拉開了距離才對.

  五國合盟,徹底的破裂了。

  楚國,都城。

  楚頃襄王臉上帶著得意之色,他看著身旁的黃歇笑著說道:「春申君啊,你瞧,我父親以及我當初的做法是不是十分的正確?」

  他的臉上帶著嘲諷:「除非有滅頂之災,亦或者秦國真正的開啟吞併六國的進程,否則所謂的「合盟」便是一戳便破的東西,是不可能鞏固的。」

  「塗水之戰失利後,雖然五國並沒有損失城池,可卻被迫為了求和而給秦國送去了大量的錢財金銀。」

  「五國在這一場戰爭中即便沒有損失太多的士兵,但一直輸給秦國給他們士卒帶來的恐懼卻是比死亡更加可怕,日後他們的士卒真的還有膽子敢反抗秦國麼?」

  黃歇略微猶豫,只是說道:「可楚國還有多少城池可以割讓呢?」

  他的神色憂愁:「秦王的壽數大多短暫——上一任秦王活的時間已經夠長了,但也僅僅是活了近三十多年的光陰。」

  「如今已然是昭襄王十五年了。」

  「這位秦王還能夠活多久?」

  「待到這位秦王崩殂,盟約自然而然的就結束了,屆時楚國想要怎麼辦呢?」

  楚頃襄王臉上帶著詫異的神色,他看著黃歇說道:「用些許城池,換取二十年的和平時光,難道不好麼?」

  他笑著說道:「下一任秦王即位的事情,那便是等到下一任秦王即位的時候再說吧。」

  「再用一些城池換取一二十年的和平,也依舊值得。」

  楚頃襄王並不是一個昏庸的君主,相反,在他與春申君黃歇的經營下,楚國的勢力正在逐漸的恢復,但因為楚國是一個「小邦周」的緣故,所以楚國想要發揮出強大的力量十分困難。

  可車轍已經被改變了。

  秦楚之間並沒有不可化解的仇恨,就像是尋常的兩個國家一樣。

  在歷史的長河中,秦楚的車轍已經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改變,因為楚懷王沒有死在秦國,更不是因為秦王嬴稷的威脅而在逃跑的時候死的,張儀也沒有用口空白話化解楚國與他國的合盟,沒有違背自己的諾言。

  沒有把楚國當成傻子來耍。

  所以秦楚之間的不可化解的仇恨,在一開始就沒有出現。

  而這樣的情況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宣言是否還會出現?

  這是一個問題。

  咸陽城

  一直焦急等待著結局的范雎,終於等到了他想要等待的東西。

  秦王嬴稷下詔,賜死那位多嘴多舌的門房。

  而且是公開下詔,沒有給范雎一點臉面,像是根本不在意范雎一樣。

  這與歷史上的君臣相合同樣不同,范雎在聽到詔書的時候,心中的焦慮更重了。

  他開始思考,秦王是否會如同賜死門房一樣,將自己也賜死?

  前所未有的恐懼開始在他的心中萌發,而後覆蓋住了他整個人,讓他不由自主的顫抖。

  哪怕他的心裡在安撫自己,自己與門房是不一樣的。

  官渡

  陳慎坐在家中,一邊翻閱著自己整理的典籍,一邊嘆了口氣,臉上帶著從容之色:「終於將父親這麼多年的思想整理出來了!」

  《陳子語錄》更像是一本不成熟的著作,只是為了給陳野揚名。

  他如今所編著的《法經》才是他為父親準備的「著作」。

  如《道德經》《論語》《墨子》一般的著作。

  某處山野之間。

  陳安打了個哈欠,看了一眼身旁的兩個小豆丁無奈的嘆氣:「你們兩個,能不能不要這麼煩?」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