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7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527章

  在德川家綱和他手下的大軍猶豫不決之際,海峽對面的九州聯軍卻是率先採取了行動。

  正如考察團中某些人所預料的那樣,海漢興師動眾把考察團帶來關門海峽,目的就是為了觀摩日本的內戰,不可能在這裡等待交戰雙方慢慢調整戰術,甚至演變成長期對峙的局面。

  考察團嘉賓多是各國政要人物,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很多人都巴不得趕緊把這場熱鬧看完然後各回各家。把前邊的流程走完,正戲就該上演了。

  率先動手的九州聯軍並未冒然在關門海峽內實施渡海登陸,而是另行選擇了目標。

  畢竟海峽對岸駐紮了數萬幕府軍,就算強行登陸成功,先頭部隊也會立即陷入大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而九州聯軍兵力有限,只能儘量避免和對手打消耗戰,所以乾脆繞開了幕府集結重兵的海峽區域,選擇了海峽東北方向二十里外的一處海岸。

  從長州藩經陸路送往海峽前線的物資,大部分都要經過這處海岸附近,但幕府軍在這裡部署的防禦措施,相對海峽前線要薄弱得多。

  九州聯軍在拂曉時發動攻勢,從海上繞了一個大圈接近目標,幾乎沒有費太大工夫就順利登陸了,隨即攻擊了附近的一個儲糧倉庫,搶走了尚未轉運去前線的糧食。

  雖然附近收到警訊的幕府軍迅速趕去救援,但還是未能阻止九州聯軍快進快出全身而退,甚至還在離開之前放了一把火,將來不及帶走的物資和糧草全都燒了個乾淨。

  這場火災所造成的滾滾濃煙,甚至在田野浦的考察團營地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在這場小小的衝突中,幕府一方只損失了幾十人,而且其中大部分只是長州藩派去看管倉庫和押送物資的人員,運輸路線也在九州聯軍離開後很快得以恢復。

  損失不算太大,但這對幕府來說,卻無異於當面打臉之舉,令德川家綱十分惱怒。

  大軍壓境之下,九州聯軍居然還敢主動出擊,這次劫掠行動明顯就是否決了任何和談的可能,並且以此宣告了戰爭的開始。

  而在海峽南岸觀戰的考察團雖然未能親見這次交手的過程,但事後得到的相關戰報卻非常細緻——負責指揮此次行動的兩名聯軍將領,親自來到考察團營地,恭恭敬敬地向他們詳細匯報了作戰過程。

  這樣的待遇,的確是遠遠超出了考察團成員們的預計,也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海漢對於這場戰爭的掌控程度。

  聽完戰報之後,考察團也就明白了為何沒有安排他們去現場觀戰。

  這種小規模的軍事行動,是以破壞對方後勤保障為目標,並沒有出現兩軍交戰的大場面,的確觀賞價值不高,沒有必要冒著風險前往現場觀戰。

  在聯軍將領的匯報結束後,石迪文又給急於觀戰的嘉賓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從今天開始,九州聯軍會不斷實施這樣的行動,直到幕府主動發起正面攻勢為止。」

  這話一出,其實已經基本毫無遮掩地表明了海漢的立場。

  海漢顯然十分清楚九州聯軍的作戰計劃,這當然極有可能是因為海漢本身就是計劃的制定者之一。

  而這個作戰計劃是看準了幕府的短板,目的就是逼迫對方踏入九州聯軍的預設戰場。

  不少人立即便想到,九州聯軍有了海漢撐腰,那幕府軍想要在這場遠征中取勝恐怕就很難了。

  正如石迪文所說的一樣,九州聯軍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四處出擊,在更大範圍內對幕府軍的後勤補給線展開襲擾戰。

  這種作戰方式通常來說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對於幾乎傾盡全國之力才促成此次討伐行動的幕府,卻是不能承受之重。

  組織數萬人的後勤補給本就是極為艱難的任務,為了防止九州聯軍的武裝艦隊在海上攔截,相當一部分的物資只能通過陸路運往前線。

  而如今這些近海陸路通道也變得不再安全,那就意味著前線的數萬軍隊隨時有可能會陷入到補給線中斷的窘境中。

  為了保障補給線的安全,就只能再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應付對手的襲擾戰,但這種措施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照此發展下去,雙方在海峽兩岸對峙的局面持續越久,幕府軍所面臨的後勤壓力就越大。

  幕府軍的作戰計劃雖然還未完成調整,但迫於形勢,也沒法再拖下去了。

  狹窄的關門海峽為渡海登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同時也會讓所有的備戰行動無法遮掩。


  在海漢的協助下,某天下午九州聯軍偵察到對岸的幕府軍向海峽最窄處集結,並且大量船隻也在朝著這個方向靠攏。

  這是很明顯的發動渡海作戰的信號,隨即九州聯軍也開始朝這裡集結海陸部隊,準備截擊幕府軍。

  收到消息的石迪文立刻通知了考察團,安排他們搭乘東海艦隊的戰船進入海峽觀戰。

  關於觀戰的安排,海漢早已通過酒井忠清通知了幕府方面。不過為了防止交戰雙方發生誤擊,所有出海的海漢戰船還是特意在桅杆上懸掛了醒目的超大幅雙色旗,以此來表明身份。

  海漢艦隊停在了海峽東端的海面上,距離可能發生交戰的海峽最窄處僅有十里不到。在這個位置既不會影響到雙方的戰船進出海峽,又便於觀察整個戰場態勢變化。

  考察團幾乎是人手一副望遠鏡,將靠近海峽一側的船舷擠得滿滿的。

  眼見交戰雙方的戰船都在不斷湧入海峽,大戰一觸即發,觀戰的看客們都是十分興奮。

  被海漢忽悠著遠渡重洋跑到這裡來,總算沒有白跑一趟,這下可以看到期待已久的好戲了。

  不僅是考察團的這些外國嘉賓,就連來此觀戰的穿越眾當中,絕大多數人其實也沒有親眼見識過萬人規模的陸海一體戰。

  海漢早期在三亞遭遇的武裝衝突都規模不大,而真正比較激烈的大規模作戰行動幾乎都是在海外,能直接參與其中的僅有少數將領,身處海漢本土的人只能在事後的戰報中了解作戰過程,極少能有直面戰場的機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