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天子沖陣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41章 天子沖陣啦

  淮陵縣既破,為闕宣打響了勝利的第一槍。🍭💜 ➅❾𝐒卄Ux.Č𝐎𝔪 🐜★

  原本摔倒在地的門候因為沒有人想著補刀根本沒死,同樣和淮陵長一樣棄城而逃。

  至於原本主管縣中治安的縣尉,現在還在郡中的監獄裡等待治罪呢!

  陰差陽錯,闕宣以一種近乎和平接管的方式得到了他的第一座城池。

  坐在縣寺中屬於縣長的專座之上,闕宣召集滿朝文武,志得意滿:「今日之戰,本天子居功第一!」

  在場之人無不阿諛奉承,今日闕宣所向無敵的姿態讓他們記憶猶新,也他們愈發確信了術士的論斷——這就是得享天命的真天子啊!

  闕宣見士氣可用,宣布道:「今日我率軍奪城時你們也見了,那些官吏平日裡趾高氣昂,實則不堪一擊!明日兵分三路,分取北面的徐縣、東邊的淮浦縣,南邊的高山縣!可有自告奮勇者?將來亦不乏封侯之賞!」

  大將軍最先跳了出來,高呼道:「願為天子效死!」

  對外出兵,對內闕宣也沒閒著。闕宣第二件事就是尊在他心中功勞地位僅次於自己的術士為師,在縣城內外宣傳樊師的教誨。還別說,靠著包吃包住,還真吸引了一大批百姓。

  ……

  就如同許劭觀察到的,對於向來恣意的地方官吏來說,朝堂的幾次三番的「高壓」整頓吏治,讓他們的心中積累了許多不滿。

  他們渴望以前的愜意時光,自下而上你好我也好,至多苦一苦百姓,反正罵名又不是他們來背。

  好在漢室整體的官僚架構並未因為這些不滿而徹底癱瘓,起碼淮陵縣被亂民攻破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周邊的諸縣。

  可問題在於,根本沒人清楚闕宣帶了多少人起兵。

  雖然話說回來,就連當事人闕宣自己都不太清楚。

  五千、八千、一萬……考慮到淮陵縣被「攻破」的速度,這些數字還挺有說服力。

  是以,得知消息第一時間,淮陵周邊各縣紛紛加強了各自縣城的防備。

  但周邊各縣的長吏可以選擇保守的手段,但下邳國相劉馗卻不能放任,更別說朝廷派來的使者還沒走呢!

  劉馗也是一肚子的火。

  前些日子前將軍何進與持節的太僕黃琬先後來到下邳國,兩人他都不敢得罪。

  何進要修下邳國的學校,並使之招到讓他滿意的學生,就算效仿東海國由本地富戶出錢,如沛相陳珪所在的陳氏就出了大頭,可學生的一些用度卻是需要的國相府來補貼。

  平白多了一筆支出,功勞還大都落在旁人身上,在何進離開後,劉馗不論是考慮到自己的名聲還是擔心何進殺個回馬槍,都不能廢止此事,可心中難免不爽利。

  黃琬緊隨何進之後,他只管帶著朝廷派來的使者們定罪抓人,若是縣長一級還能有朝廷的使者暫時兼任,等待委派新的長吏,但更低更多的官職,只能劉馗自己想辦法了。

  得知淮陵縣造反奪城之事,劉馗情知眼下他作為一國之相是最推脫不得責任的,當即點了常備的一千郡國兵。他也不知道闕宣共有多少人,不敢大意,一面派人去探查,一面不顧時節地又急匆匆徵召了四千多人。

  何進已經不在此地,可黃琬離得卻不遠。

  等到劉馗合兵五千時,闕宣派出的三路兵馬盡皆受挫,他也知道了闕宣的真實斤兩,立馬出兵平叛。

  守在淮陵縣當天子的闕宣雖經受了些小挫折,但雄心壯志依舊不改。

  縣寺之內,闕宣對著狼狽逃回的大將軍說道:「戰敗不是你的過錯,是因為有天命的我沒有跟你們一起出征的緣故,而今下邳相率兵來攻,我親自領兵作戰,一定親手砍下下邳相的頭顱!」

  見到天子對他依舊這般信任,大將軍感動的一塌糊塗,至於說他帶出去的軍隊還沒見到敵人的面就已經在路上逃散過半的事就沒必要提了。懷有天命的天子領兵,自然同他不同。

  時至今日,雖說民智未開,可但凡稍稍有些見識的百姓哪裡不清楚闕宣在幹什麼。膽子大的繼續留下混吃混喝,膽子小的早就找機會跑了。

  真正能和闕宣同生共死的,除了被吃食蒙蔽了腦子的人,只剩下樊姓術士的信眾了。

  不過等到闕宣帶人出城決戰時,竟也真餘下千把人同他一起。


  闕宣也不是盲目出戰的,在出城之前,他還特意請教了自己的樊師,卜筮所得又是大吉。

  於是乎,帶著必勝的信心,闕宣向著麾下將士宣布道:「吾乃天子,得上天庇佑,當帶頭衝鋒,爾等隨我一同破敵!」

  這些闕宣早就準備好的話語一出,並被傳播開了,

  一眾叛軍大都振奮,其中大部分都是近些日子受術士蠱惑而來的,心中俱激動不已——天子都親自沖陣了,有天命在,這還能怎麼輸?

  闕宣見軍心可用,一馬當先,率軍沖向前來平叛的漢軍。

  淮陵處於淮河之畔,此處本就缺馬,能用於騎乘的就更少了,闕宣的天子軍中,除他之外,也就七八個人有馬騎,都是術士的狂信徒,跟在天子之後衝鋒陷陣。

  大將軍並未騎馬,而是留在後面組織軍隊跟隨,見天子這般勇猛,他高呼道:「跟著俺,必勝!」

  隨後他邁開腳步,嘗試追隨闕宣的戰馬。

  然而闕宣終究沒打過仗,興奮緊張之下忘記了四條腿的馬要比兩條腿的人快多了。

  後面的大將軍意識到不對勁想要呼喊天子時已經來不及了。

  於是乎,在對陣的漢軍與叛軍眼中,領頭的闕宣一馬當先,穿著十分華麗的衣裝,頭上戴著不知從何處聽說的奇怪天子冠冕,生怕對面的漢軍不將弓箭瞄準他。

  如此好意,漢軍豈能辜負?

  郡兵雖說戰力不強,卻也不會被不到十騎的衝鋒給嚇住。伴隨著一陣箭羽,只一輪,戰場中央就已經沒有騎在馬上的人了。

  闕宣身中多箭,摔下馬去,卻還留著最後一口氣,死死地盯著已經變得血紅的天空。

  他想要笑,但喉嚨被堵住了,出不了聲。

  「我是天子!違逆我,必有天罰!」帶著對血色天空所代表的天罰,闕宣帶著他的遠大志向,永遠地無了。

  全然不知天空的顏色並未因為他而有什麼變化。

  倒是史書上應會記下一筆:下邳闕宣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下邳相劉馗領兵殺之。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別開蹊徑的青史留名的方式呢。

  天子都死了,最核心的信徒也死了,剩下的叛軍大都被洗腦的並不深,除了以大將軍為首的幾個沒混上馬的公卿將軍道心崩潰,已經不知道該進還是該退了。剩下的人哪怕是傻子也知道不能再繼續往前沖了,很快叛軍中人四散而逃。

  ……

  當聞訊而來的黃琬趕到此處時,淮陵縣和平的仿佛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唯有那些死去的人、受過屈辱的婦女、還有消失的糧草,才足以說明這場自稱天子的鬧劇所帶來的後果。

  黃琬已經了解到了淮陵縣丟失的始末,原本逃亡的淮陵長在劉馗收復淮陵縣後倒是沒敢回來,逃至廣陵郡的東陽時,被守備森嚴的東陽縣治下一亭長當成來探路的叛賊給捉了起來。

  等到淮陵長不得已亮明身份,東陽長陳登立馬將此人送回了下邳國。

  闕宣之亂可不是當初田豐遇到的還沒開始創業就已經崩殂了的那位縣吏,而是真真正正地攻下了一個城池,驅趕了縣長及以下的大部分官吏。

  雖然很快得到了平定,但其帶來的後續影響卻不會簡單的消失。

  不止黃琬憤怒,國相劉馗都很憤怒,在闕宣反叛的過程中,但凡淮陵長能起到一點作用,也不至於一點用都沒有。

  所以當黃琬拿出天子所賜之節,意欲直接將淮陵長處死以儆效尤時,劉馗非但沒有意見,反而慶幸於終於有人能替他承擔責任了。

  可光是一個淮陵長的命還不夠,但劉馗早有準備。

  在他看來,若非因為朝廷派來整頓吏治的使者們將事情做得太絕,導致鄉里無說得上話的鄉吏,闕宣很難在私下招募那麼多人,遂一份彈劾奏書,將責任半數推給淮陵長,剩下的半數則是使者們的了。

  ……

  「真是豈有此理!」劉辯憤怒地拍著桌案。

  望著眼前的奏報,劉辯不可謂不憤怒。這一刻,他忽然理解為什麼秦皇漢武總喜歡大搞株連了。

  選出淮陵長這麼無用廢物的縣長,置百姓於何地?他也很想將參與推薦此人的一系列相關官吏全都狠狠地治罪。

  什麼?提拔他的劉弘已經死了?難道就沒別人了嗎……


  可憤怒之餘,劉辯不得不面對現實。

  始作俑者都死了,可一個鄉間土財主因為方術自稱天子鬧出來的亂子,卻讓現在朝中內外官吏最大的矛盾再度爆發了。

  劉馗的奏書並非沒有道理,若是鄉吏還在,必能第一時間發現闕宣的異動。

  劉馗只是個開始,在他之後,不乏有二千石上書彈劾使者們的行徑。

  孔融濫殺的時候,官吏的減員對郡縣的影響還不算明顯,可現在,實際上作為郡國之主的二千石們感受到了手下官吏的不滿,也苦於一直要補充吏員的煩惱——就算是小吏,在這個時代夠資格當的人數量也是有限的。

  二千石久在地方,未必會和中央一條心啊!

  眼下的奏書就是明證。

  劉辯明白,他要加速拉攏培養心腹,使之分布各郡國了。

  也因此,劉辯一連數日都沒有什麼好心情。這天,他來到中宮,老遠就聽到蔡琰宮中傳出來的歡聲笑語。

  待靠近了些,他發現不止何太后來了此處,素來在西宮安居的董太后竟然也來了。

  進得宮殿中,劉辯竟然看到董太后與何太后正在說笑。

  這破天荒的一幕,讓劉辯直感覺自己是在做夢。

  「辯兒還不知道吧?」何太后見劉辯來了,忽然說道。

  蔡琰的臉上帶著些羞澀,還有幾分喜悅,答道:「陛下近日朝政繁忙,妾不敢打擾。」

  劉辯見此,心中有了猜測,看向了蔡琰的肚子。

  劉辯「剛滿十八歲」,蔡琰和唐婉也都年近雙十。不僅頻率變高了,日常劉辯也不會做什麼限制。

  董太后同樣很開心,臉上的褶子都舒展開了,笑著說道:「皇帝沒猜錯,宮中要有喜事了!」

  「當真?」劉辯臉上數日的愁容一掃而空,臉上立刻變得喜氣洋洋。

  蔡琰輕撫著肚子,輕輕頷首。

  劉辯動作緩慢地坐在蔡琰身邊,緩緩伸出手,想要感受新的生命。

  董太后和何太后都是過來人,她們雖知眼下這個月份是感受不到什麼的,卻情緒一致地在一旁笑意盈盈地看著這一幕。

  想來也唯有新的一代,才能讓這兩人放下對彼此的芥蒂了。

  劉辯思索著腦海中極其匱乏的養胎知識,細心交代起來。

  若有什麼不好解釋的內容,便一如過往全推給史子眇。

  倒是東漢歷代皇帝多有短命子女多有早夭,這其中有無建築材料的問題忽然被劉辯想到了。

  可歷代皇帝分居南北兩宮,而北宮乃是新建,難道兩宮都有問題?

  感受著眼下的氣氛,劉辯並未將此憂慮說出,只想著晚些時候安排人去查上一查。

  想著還未出生的兒女,劉辯又想到最近讓他發愁之事。

  原本劉辯還猶豫著要不要對著二千石們稍稍妥協一下,發個詔書或是公文要求使者們在清查吏治時注意不要影響郡縣穩妥,如今想來,去他丫的!

  老子不同意,你們這些二千石還敢造反不成?

  誰敢護著那群貪官污吏,就是跟老子這個皇帝作對!

  劉辯做下這個決定還不到半個月,唐婉也被診出懷有身孕。

  只是蔡琰和唐婉二人的月份都還不足,所以並未第一時間對外公布。

  不過董太后、何太后、劉辯給內侍宮女們的賞賜已經先行到位,一時間,宮中瀰漫著歡樂祥和的氣息。

  (本章完)

  如果你覺得本書寫的好看,請分享給你的LINE好友,感謝支持本書籍,網址𝗌𝗍𝗈𝟧𝟧𝖼𝗈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