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百石官馬穎
第115章 百石官馬穎
良久,關羽道:「大哥與三弟不必過於悲觀,我今日才拜見過太子殿下,殿下心繫百姓,又提拔我兄弟三人於浮萍之際,本就該報答。—(••÷[ ➅9ѕ𝔥𝕦x.𝐂όϻ ]÷••)—」
「且天下名士中不乏名副其實之人,如廷尉卿羊公,我這段時日與羊公接觸,知其不負『懸魚太守』的美名。」
劉備說道:「只要我們能做到立身持正,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張飛:「大哥二哥放心,我以後與士人接觸時,一定擦亮雙眼!」
當夜,三人同床而寢。
數日之後,何苗、張溫與關羽商量完畢,一切準備妥當,車騎將軍何苗暫時以長史樂隱代關羽在南市旁接受訴冤。
關羽則帶著部下,與張溫派出的部河內從事馬穎一同出發雒陽北邊的河內郡。
好不容易出了雒陽縣,關羽又怎麼會再將自己局限在河南尹治下呢!
部郡國從事隸屬於司隸校尉或刺史,每郡國各可對應設一人,主督促文書,察舉非法。皆州自行辟除,只要求非本郡人即可。
有點類似於郡中的督郵,可代刺史巡視郡縣。
馬穎與太尉馬日磾同出於右扶風馬氏,雖出身大族,但家境破落,且他還不擅長治經,沒有名聲,孝廉的名額也輪不到他,屬於宗族中的邊緣人物。
如今年過四十,才因為做了太久的小吏,經驗豐富,得到了張溫的提拔。
不過即便如此,他的小吏起點已經是大部分人一輩子都不可能達到的終點了。
與意氣風發、一心要做出一番成就的關羽不同,馬穎面色沉靜,騎在馬上,想起了張溫對他的叮囑——
「現在的朝野風氣對我司隸校尉部很是不利,我想要扭轉這一趨勢,君可願助我?」
在被張溫提拔之前,馬穎連百石都不是,只是個老資格的斗食小吏,頂多出身名門罷了。
但能做到百石的,又有幾個沒有好出身呢?家族和老師都是出身的一部分。
所以,對於張溫的期許,他豈能拒絕?
「關雲長年紀輕輕,屢立戰功,雖非出身名門,卻頗得太子殿下信重,君不可小覷。」
確實啊,與張溫和他相比,關羽的確稱得上年輕。
看著也就將將三十吧,大概還不到。
便已經是將軍府的軍司馬了,在可見的未來,還能往上升一升。
如今雒陽流傳的陌上桑怎麼唱來著?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這是詩中秦氏羅敷為了應對使君的覬覦調笑,用來描述自己丈夫的話。
十五歲到郡縣州府去當斗食小吏和佐史,到了二十便入郡國為百石,待到三十歲,被舉為孝廉,就該去京都雒陽去當郎官接受培養了,而後經過郎官的考核與選拔,四十歲就外任一縣長吏了。
可嘆他馬穎出身名門,第一步倒是跟上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十五府小吏,四十還是府小吏。
如今馬穎倒是能和朝大夫相當了,司隸校尉部雖不能和郡國一樣被稱為朝,但百石從事可要威風多了。
一個詩中一步一個腳印的尋常人他都比不上,更別說那些生來富貴,只因父輩餘蔭便能直接為郎官之人了。
他的終點,也只是別人的起點。
不過張公還是小覷他馬穎了,雖然對此他只敢暗地裡腹誹。
他怎麼會對關羽心生惡感呢,畢竟關羽也是有實打實的軍功的啊!
而且關羽雖勝過了詩中之人,卻沒勝過生來就能被舉孝廉、當郎官的人啊。
「君此去,當盡心輔助關雲長,助他掃除郡縣積弊,順勢揚我司隸校尉部的名聲。」
馬穎很明白張溫的意思,得罪人的事讓關羽來,反正關羽是太子殿下面前的紅人,但揚名的事就不能讓關羽專美於前了。
在這方面,他突出一個經驗豐富。
但馬穎也不是沒有疑惑,他問張溫:「此去河內郡,若是有不能得罪之人的族人犯罪,該作何論處?」
然後他得到了張溫的答案——「現在河內郡有誰比關雲長更不能得罪?」
只是,馬穎不知道,若真得罪了人,提拔他的張溫會保住他嗎?
馬穎不知道答案,他也不願去深想。
總歸,他是一定要報答張溫恩情的。
就算他止步於此,他的兒子也會有更高的起點。
「馬公在想何事,這般入神?」
馬穎回過神來,見是關羽正關切地看著他,忙擺手道:「君可千萬別再這般稱呼了,我如何當得啊。」
為吏多年,他見過許多人前人後兩副面孔之人,尤其是權貴子弟,在名士面前彬彬有禮,可轉過頭便頤氣指使。
關羽道:「馬公何必自謙,我聽張公特意說起,馬公為吏二十六年,清廉能幹,為人正直,府中各項事務無一不精,只因不阿諛奉承,又不願同流合污,才不得提拔……」
馬穎還是第一次知道自己這麼優秀。
他也明白了關羽這聲「馬公」應當是真心的。
馬穎雖不知道什麼叫人設,但也明白,一旦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的表現比不上張溫的稱讚,那發自真心的「馬公」可就無了。
雖然已經失去了成為俊才的機會,但馬穎只覺被一個貨真價實的年輕才俊稱真心實意地稱為「馬公」,讓他心中控制不住的高興。
看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得好好露一手了。
讓年輕人明白明白,什麼叫老而穩重。
馬穎問道:「君此番光明正大、不做遮掩的入河內,可是有效仿雒陽時先立下名聲,再以名聲引河內百姓主動訴冤的想法?」
關羽道:「是有此想法。」
「可是鄉里之間消息傳播緩慢,當初君帶著部下巡查半年多,而後才有了雒陽百姓信任景從,河內為郡,遠大於雒陽,君欲完成使命,只會更慢。」
關羽一聽就知道馬穎有建議,馬上問道:「還請馬公教我。」
馬穎道:「先派人在郡中巡查不法,而你我則在入河內後最靠近雒陽的河陽縣開始,挨個行雒陽事。」
關羽贊道:「馬公所言,正好和我的想法差不多啊。」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良久,關羽道:「大哥與三弟不必過於悲觀,我今日才拜見過太子殿下,殿下心繫百姓,又提拔我兄弟三人於浮萍之際,本就該報答。—(••÷[ ➅9ѕ𝔥𝕦x.𝐂όϻ ]÷••)—」
「且天下名士中不乏名副其實之人,如廷尉卿羊公,我這段時日與羊公接觸,知其不負『懸魚太守』的美名。」
劉備說道:「只要我們能做到立身持正,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張飛:「大哥二哥放心,我以後與士人接觸時,一定擦亮雙眼!」
當夜,三人同床而寢。
數日之後,何苗、張溫與關羽商量完畢,一切準備妥當,車騎將軍何苗暫時以長史樂隱代關羽在南市旁接受訴冤。
關羽則帶著部下,與張溫派出的部河內從事馬穎一同出發雒陽北邊的河內郡。
好不容易出了雒陽縣,關羽又怎麼會再將自己局限在河南尹治下呢!
部郡國從事隸屬於司隸校尉或刺史,每郡國各可對應設一人,主督促文書,察舉非法。皆州自行辟除,只要求非本郡人即可。
有點類似於郡中的督郵,可代刺史巡視郡縣。
馬穎與太尉馬日磾同出於右扶風馬氏,雖出身大族,但家境破落,且他還不擅長治經,沒有名聲,孝廉的名額也輪不到他,屬於宗族中的邊緣人物。
如今年過四十,才因為做了太久的小吏,經驗豐富,得到了張溫的提拔。
不過即便如此,他的小吏起點已經是大部分人一輩子都不可能達到的終點了。
與意氣風發、一心要做出一番成就的關羽不同,馬穎面色沉靜,騎在馬上,想起了張溫對他的叮囑——
「現在的朝野風氣對我司隸校尉部很是不利,我想要扭轉這一趨勢,君可願助我?」
在被張溫提拔之前,馬穎連百石都不是,只是個老資格的斗食小吏,頂多出身名門罷了。
但能做到百石的,又有幾個沒有好出身呢?家族和老師都是出身的一部分。
所以,對於張溫的期許,他豈能拒絕?
「關雲長年紀輕輕,屢立戰功,雖非出身名門,卻頗得太子殿下信重,君不可小覷。」
確實啊,與張溫和他相比,關羽的確稱得上年輕。
看著也就將將三十吧,大概還不到。
便已經是將軍府的軍司馬了,在可見的未來,還能往上升一升。
如今雒陽流傳的陌上桑怎麼唱來著?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這是詩中秦氏羅敷為了應對使君的覬覦調笑,用來描述自己丈夫的話。
十五歲到郡縣州府去當斗食小吏和佐史,到了二十便入郡國為百石,待到三十歲,被舉為孝廉,就該去京都雒陽去當郎官接受培養了,而後經過郎官的考核與選拔,四十歲就外任一縣長吏了。
可嘆他馬穎出身名門,第一步倒是跟上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十五府小吏,四十還是府小吏。
如今馬穎倒是能和朝大夫相當了,司隸校尉部雖不能和郡國一樣被稱為朝,但百石從事可要威風多了。
一個詩中一步一個腳印的尋常人他都比不上,更別說那些生來富貴,只因父輩餘蔭便能直接為郎官之人了。
他的終點,也只是別人的起點。
不過張公還是小覷他馬穎了,雖然對此他只敢暗地裡腹誹。
他怎麼會對關羽心生惡感呢,畢竟關羽也是有實打實的軍功的啊!
而且關羽雖勝過了詩中之人,卻沒勝過生來就能被舉孝廉、當郎官的人啊。
「君此去,當盡心輔助關雲長,助他掃除郡縣積弊,順勢揚我司隸校尉部的名聲。」
馬穎很明白張溫的意思,得罪人的事讓關羽來,反正關羽是太子殿下面前的紅人,但揚名的事就不能讓關羽專美於前了。
在這方面,他突出一個經驗豐富。
但馬穎也不是沒有疑惑,他問張溫:「此去河內郡,若是有不能得罪之人的族人犯罪,該作何論處?」
然後他得到了張溫的答案——「現在河內郡有誰比關雲長更不能得罪?」
只是,馬穎不知道,若真得罪了人,提拔他的張溫會保住他嗎?
馬穎不知道答案,他也不願去深想。
總歸,他是一定要報答張溫恩情的。
就算他止步於此,他的兒子也會有更高的起點。
「馬公在想何事,這般入神?」
馬穎回過神來,見是關羽正關切地看著他,忙擺手道:「君可千萬別再這般稱呼了,我如何當得啊。」
為吏多年,他見過許多人前人後兩副面孔之人,尤其是權貴子弟,在名士面前彬彬有禮,可轉過頭便頤氣指使。
關羽道:「馬公何必自謙,我聽張公特意說起,馬公為吏二十六年,清廉能幹,為人正直,府中各項事務無一不精,只因不阿諛奉承,又不願同流合污,才不得提拔……」
馬穎還是第一次知道自己這麼優秀。
他也明白了關羽這聲「馬公」應當是真心的。
馬穎雖不知道什麼叫人設,但也明白,一旦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的表現比不上張溫的稱讚,那發自真心的「馬公」可就無了。
雖然已經失去了成為俊才的機會,但馬穎只覺被一個貨真價實的年輕才俊稱真心實意地稱為「馬公」,讓他心中控制不住的高興。
看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得好好露一手了。
讓年輕人明白明白,什麼叫老而穩重。
馬穎問道:「君此番光明正大、不做遮掩的入河內,可是有效仿雒陽時先立下名聲,再以名聲引河內百姓主動訴冤的想法?」
關羽道:「是有此想法。」
「可是鄉里之間消息傳播緩慢,當初君帶著部下巡查半年多,而後才有了雒陽百姓信任景從,河內為郡,遠大於雒陽,君欲完成使命,只會更慢。」
關羽一聽就知道馬穎有建議,馬上問道:「還請馬公教我。」
馬穎道:「先派人在郡中巡查不法,而你我則在入河內後最靠近雒陽的河陽縣開始,挨個行雒陽事。」
關羽贊道:「馬公所言,正好和我的想法差不多啊。」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