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李郁的一顆暗棋,險些堵住江寧棋局的氣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17章 李郁的一顆暗棋,險些堵住江寧棋局的氣眼

  若是府中旁人這麼說,早挨了陳輝祖的大耳刮子。«-(¯`v´¯)-« 6➈丂𝕙Ǘ乂.ςⓄⓜ »-(¯`v´¯)-»

  可小七是府中女諸葛,地位超然:

  「老爺,您先披件衣服,聽妾身慢慢講,妾不懂軍事,但妾知道,朝廷一定會先解決江南,再聚焦湖北。」

  「湖北和江南,孰輕孰重?」

  「恕妾身冒昧,大清不可一日無江南。在皇上和軍機處眾人眼裡,湖北不過是一省之域,即使淪陷不算什麼。」

  「朝廷就不管教匪了,任其發展?」

  「不會,朝廷可以將湖北變成一個大囚籠,將白蓮關在裡面,自生自滅,順手還徹底解決了流民問題。只要人死光了,饑荒就解決了。」

  ……

  陳輝祖如被雷劈,半天回不過神來。

  他閉眼琢磨了一會,發現還真有可能。

  和江西交界處,可在九江設防。

  和湖南交界處,有洞庭湖水師,對上白蓮那些民船組成的水師,可以輕鬆碾壓。

  和四川交界處,山路難走,只需小股精兵進駐關卡堵截即可。

  盤算了一圈後,陳輝祖呆住了,原來皇上是打的這個算盤,阿桂肯定知道,但是他不說。

  本以為自己夠狠,原來還是太善!!

  「小七,如此說來,京旗會順勢去江南?」

  「妾身覺得會。」

  「這是把所有人都蒙在鼓裡了。官兵不知,亂匪也不知。小七,事到如今,老爺我該怎麼辦?」

  「只要武昌不失,就是在棋局留了一處氣眼。將來朝廷大軍殺入湖北,老爺就是大功一件。」

  「好,好。小七你不愧是老爺的女師爺。只可惜~」陳輝祖嘆了一口氣,「你若是男兒身,當去考科舉,必定仕途順利,前途不可限量。」

  「老爺說笑了,若小七是男兒,還能伺候老爺嗎?」

  ……

  當晚,

  陳輝祖私下求見阿桂,單刀直入,提出了質疑。

  阿桂沉默了一會,默認了。

  於是倆人合謀許久,決定乾脆做的更絕點。

  阿桂悄悄離城,南下洞庭湖。

  節制洞庭湖水師和早先撤退的荊州水師,遏制水陸通道,白蓮教沒有任何取勝的機會。

  而陳輝祖守土有責,只能堅守武昌。

  不過,他下達了嚴令將其餘未失陷的幾府兵力抽乾,調入武昌。

  同時湧入武昌的,還有官紳、士子、商賈、財富!

  長江和漢水的緣故,地形限制,白蓮大軍未能四面合圍武昌。

  只在西面和北面囤積了重兵。

  加上武昌城,也擁有一支規模不大但火炮犀利的水師,讓白蓮一直沒法徹底封鎖水上運輸。

  洪聖帝御駕親征。

  見一直拿不下武昌重鎮,心中也頗為煩躁不安。

  他還想著在武昌城建都,封官建制,大修宮殿,大搜后妃的,甚至連在蛇山修座三層的觀景樓都想好了。

  ……

  「張愛卿,節哀。」

  「謝聖帝。臣的妻兒死得慘吶。」

  這幾日,張厲勇的精神狀態堪憂,整個人瘦了一圈,眼神嗜血。

  他早已做好了妻兒被處決的心理準備,但是卻沒想到,陳輝祖居然如此狠辣,當著他的面慢慢處決。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看著妻妾兒女被一一折磨致死,他的憤怒已如同滔天巨浪。

  恨不得將陳輝祖抓出來,以同樣的酷刑對待。

  洪聖帝看著這個暴躁的下屬,心中卻是有些欣慰,從此再也不用擔心忠誠了。

  於是輕聲說道:

  「愛卿一表人才,自然不宜久鰥。朕為你做主,指一門好親事如何?來呀。」

  一對姐妹,款款走了出來。


  洪聖帝笑道:

  「她們是安陸府一讀書人家的女兒,與爾是同鄉,已經入了教,且青春正盛,識文斷字,模樣也周正。朕就指給伱了。」

  「謝聖帝。微臣當肝腦塗地,報答聖恩。」

  「哎,不必如此。快快起來。」

  張厲勇心態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扭轉。

  他將全族男丁都編入了自己麾下,任職各級將官。

  安陸張氏和清廷勢不兩立,沒有退路可選了,只能一條道走到黑,把清廷給干趴下。

  ……

  「武昌城堅,如何取,愛卿有良策否?」

  「臣有一策。」

  「哦,細細講來。」

  「如今已快六月(農曆),豐水期即將到來。打不下武昌,就用水淹了武昌。」

  洪聖帝停下了筷子,這條計策過於狠辣,以至於他也愣了一下。

  「水淹?那城中軍民還有房屋?」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是條妙計,不過暫時還不宜使用。畢竟聖國是要定都武昌的,殺戮過重只怕是不美。」

  「是。」張厲勇又建議道,「還有一策,但需多填人命。」

  「無妨,講。」

  「將從蘇州府購買的20門火炮,拉到城北螃蟹岬~」

  「且慢,螃蟹岬是何地?」

  張厲勇取來輿圖,大致講解道:

  「武昌城北,有一山,喚作螃蟹岬。不高,也就10幾丈,但若能占據,在山頂架起大炮就能直接轟擊城內。」

  洪聖帝琢磨了一下,點點頭。

  「張愛卿,不愧是文武全才,朕准了。」

  「臣大膽,需要借火槍聖兵一用,先拿下城北螃蟹岬的多處軍寨。」

  「朕,准了。」

  「謝聖帝。」

  張厲勇恭敬的退出豪華御帳,去做準備了。

  洪聖帝卻是嚼著鹿肉,沉默了許久。

  ……

  有一從臥牛村就追隨的老兄弟,藉機進讒道:

  「聖帝要小心吶,他一個降官,又娶親,又帶兵的,萬一他哪天~」

  「住嘴。」

  洪聖帝把筷子一拍,皺眉罵道:

  「朕倒是想倚重你,你懂兵法嗎?你懂攻城嗎?你懂練兵嗎?」

  老兄弟:「……」

  過了一會,洪聖帝又安撫道:

  「爾等都是老兄弟,但疏於軍政。當勤勉鑽研,多錘鍊多鍛鍊。沒有人的能力是天生的,你們多學著點,張厲勇帶兵是有一套的。」

  「臣請命,去四周沒降的城池練練手。」

  「銳氣可嘉,朕給你3000兵。」

  「聖帝,我等也願往。」

  「好,朕給你們各人3000新兵,大膽歷練。」

  下屬們爭著表現,這是好事。

  作為一個合格的領導,洪大昌不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相反,還會鼓勵。

  白蓮教不缺人,缺的是精兵還有先進武器。

  每天都有饑民來投奔,營帳都住不下了。正好派出去打打糧,攻攻城,消耗掉一批。

  大浪淘沙,活下來的就是合格士兵。

  ……

  這些人紛紛領命離去後,御帳冷清了許多。

  御前大管家司馬尚鑽了出來,將一杯血酒放在了案上。

  「這是?」

  「聖帝,臣昨日意外捕獲了兩頭小鹿,這血還溫熱的。」

  「何用?」

  洪聖帝露怯了,以他原來的身份,還真沒喝過這等大補的玩意。

  司馬尚湊過去,小聲的說了幾句。

  他煥然大悟,含笑點頭。

  端起來,一飲而盡。

  司馬尚拍拍手,上來兩個女子,手裡端著炙鹿肉。


  「聖帝,請安心享用。」

  說罷,他悄然退下,帳內其餘人也識趣的離開了。

  走出大帳,司馬尚佝僂的腰就直了起來。

  手背在後面,冷冷吩咐道:

  「30步內,不得有任何人。」

  「遵命。」

  ……

  御帳親軍,紛紛單膝下跪領命。

  司馬大人深得聖心,經常代表聖帝行事,故而得罪不起。

  曾經有幾個自恃資格老的侍衛,故意頂撞他。

  結果被御前告了黑狀,一人被杖責50,另一人被打發到征糧隊去了。

  於是,司馬尚的威信就立了起來,再無人敢提及他的降官身份。

  就連明堂堂主,入教10幾年的王胖子都開始和他稱兄道弟拉好關係。

  而司馬尚和張厲勇倆人,也走的很近,逐漸形成了一個「前清廷官吏小集團」。

  並且在白蓮體系中,話語權日益變大。

  洪聖帝雖不願看到,卻也無可奈何。

  因為老兄弟們除了會燒香念經、會裝神弄鬼、會舉著大刀片衝鋒玩命,其他的啥也不會。

  糧草的存量、消耗量永遠是個迷。

  安營紮寨,搞的像乞丐聚會,四處漏風。

  行軍時,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

  炮營更是扯淡,每天跪在炮口前,燒三炷香,美名曰祭炮神。

  行軍時,炮筒貼著黃符紙。

  開炮之前從不瞄準,跪地念念有詞。

  一旦僥倖命中,則狂呼心誠則靈。

  ……

  種種離譜行為,

  就連押運火炮回來的宋堂堂主,和皖北分舵舵主石益開這種純外行都看不下去了,生怕他們搞壞了這20門重金購買來的火炮。

  洪聖帝雖然不懂火炮,但是那整齊劃一,毫無毛刺,鋥亮的能照人的炮筒,就說明了做工的精良。

  心中又一次詛咒,李郁趕緊全軍覆沒,隻身逃跑,然後無路可走,只能來投靠自己。

  自己依舊會大人大量,封他高官厚祿。

  嗯,還有潘賽雲這個外向的妮子,一併賞給他。

  「路上順利嗎?」

  「清兵設置了幾次關卡,好在有驚無險。」

  「好,好。」

  白蓮組織嚴密,常在各交通要道皆有布置秘密聯絡點。

  一般以大車店、旅店、飯莊為掩護,再發展若干小吏充當保護層。

  教徒過境時,提供掩護。相當於一種古早版的地下交通站。

  而且很多秘密聯絡點的掌柜,甚至持續了幾代人,家族傳承。

  一入白蓮,世代白蓮。

  背叛者無一倖免。

  當然了,光用教規恐嚇肯定是不行的。

  入白蓮的好處自然也是明顯的,不擔心被欺負,可以放心掙錢。

  凡是三教九流來故意找茬,一般都會意外死亡。

  物理布道!

  ……

  「拜見聖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洪聖帝對於石益開還是滿意的,因為他很有誠意。身為皖北豪強人士,隔著大老遠的卻願意奉自己為共主。

  「皖北的形勢,如今好嗎?」

  「1000弟兄,蓄勢待發。」

  「石兄弟,一旦起事後準備向何處發展?」

  「臣想向南打,打到長江,就能和聖國互通來往了。」

  「好,你是個有大局觀的人。」

  「謝聖帝。」

  實際上,往南打除了長江方便聯繫之外,還有個重要因素。

  那就是皖北平原一望無垠,怕是扛不住清軍騎兵的反覆衝殺,而南邊就不一樣了,可以鑽進大別山。

  ……


  造反是個高風險的事,不能光考慮勝利,不考慮失敗。

  一般來說,失敗的概率極大,超過九成九。

  皖北民風彪悍,歷朝歷代,都屬於知名創業區。

  石氏是當地大族,練武風氣濃厚。家族中男丁,皆擅長騎馬刀槍,在當地名聲顯赫,同時也是當地「順刀會」的首領人物。

  知縣雖有提防監視,卻也不願過多得罪。

  洪聖帝賞賜下了2000兩金子,其餘再也沒有了。

  石益開雖略有失望,也坦然接受了,暫且留在軍中,仔細觀察戰況。

  而宋堂堂主,宋青城卻在聖帝面前,痛罵李郁無恥、心黑、絲毫不把本教放在眼裡。

  洪聖帝雖不喜,卻也只能敷衍道:

  「眼下還不能和那廝撕破臉,你就不必再去了。」

  「朕會另派他人去江南,挖他的牆角,許以金帛女子爭取他手下工匠。他給工匠發多少工錢,朕給十倍。」

  ……

  江南,

  鎮江府丹陽城外,來了一支軍隊。

  乃是胡之晃率領江南提標的兵,一路西進,終於抵達了朝廷的地盤。

  軍中還有一些倉皇逃出的文官、士紳。

  其中官職最高的就是江蘇布政使朱珪,只不過很快就被兩江總督李侍堯召了過去,宣讀了貶官的聖旨。

  令他立即收拾行裝南下,去廣東南海縣赴任。

  朱珪倒是坦然,如此處置已經是格外厚恩了。

  在大清朝做官,起起伏伏很正常。所以李侍堯也沒有過多刁難他,反而詢問了許多關於江南的事。

  「朱大人,提標可用否?」

  「制台,下官建議謹慎使用。」

  「嗯?何意?」

  朱珪連忙把事情原委說了一遍,又強調道:

  「雖然胡之晃確實是重挫了賊兵先鋒,但下官還是不敢放下戒備。」

  「嗯,是得防著點。」

  於是,李侍堯就順手下了一道調令。

  胡之晃部不得進入丹陽城。

  而是全師拔營至燕子磯渡江,駐紮到江北浦口的湯泉鎮,清剿周邊蠢蠢欲動的教匪。

  兩江總督,管江蘇、安徽、江西三個省的軍務。

  白蓮一鬧事,許多反清勢力就跟著不穩。因為,白蓮是他們的老祖宗。

  在蘇皖邊界,目前有幾百人的教匪出沒。

  ……

  胡之晃接到總督府軍令,心裡一涼,但還是痛快的當天拔營。

  途中,有江寧八旗的馬隊監視。

  直到看著他麾下人馬在燕子磯登船,才緩緩離去。

  望著濤濤江水,他一時間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原本,李郁是希望他混入江寧城做內應的。

  一支2000人規模,戰鬥力不錯的綠營兵,江寧城防肯定用得著。

  如此大費周折安置自己,

  說明李侍堯雖然對他不太放心,卻也想用他這支兵。

  而很快,總督府就派來了兩員參將,名義上歸他節制,實際暗中監督。

  所需糧草,由江浦縣解決。軍餉,由總督府定期發放。

  如此,就不怕他掀起浪花。

  ……

  胡之晃只能暫時忘記自己的反賊身份,專心的當起了綠營將官。

  以(江浦縣)溫泉鎮為中心,在四周反覆的清剿。

  這一支教匪的名號叫紅蓮教,不知和白蓮之間的輩分是怎麼算的,總之是一脈相承。

  在經歷了大小6次清剿戰鬥後,總督府派來的兩個參將也基本放下了戒心。

  甚至在酒後,還公開表達了對老胡的同情。

  畢竟,他們都是親眼目睹了這位上官指揮作戰的英姿。有勇有謀,十分忠誠。

  光是砍下來的首級,就有300餘級。

  湯泉鎮周邊百里,教匪銷聲匿跡。

  胡之晃也儼然成了當地炙手可熱的人物,士紳商賈紛紛結交。

  恰逢亂世,綠營將官的地位水漲船高。

  慢慢的,他的兵甚至開始為商隊保駕護航,撈取外快。

  就連江浦知縣,都對他頗為賞識。稱讚他練兵有方,驍勇善戰,實乃武人本色。

  ……

  江浦縣衙。

  知縣酒酣,不經意的問道:

  「胡大人,可曾婚配否?」

  胡之晃放下酒杯,悲戚懷念道:

  「家小都陷在蘇州城裡了,屬下也曾派人打聽無果,房子都燒成白地了,大約是~」

  知縣大喜,假意安慰道:

  「節哀,人死不能復生。本官有意為你保個媒,這位董大官人家財萬貫,膝下無子,有一女兒~」

  同坐一桌,經營生藥鋪子生意的董姓商人,立馬舉杯頷首。

  坊間傳聞,董掌柜和知縣私交甚深。

  胡副將作出一副驚愕狀:「合適嗎?」

  「合適,太合適了。」眾人立馬附和。

  董大官人年過五旬,笑呵呵道:

  「不如先見上一面?女兒,出來罷。」

  只見屏風後轉出一女子,

  滿頭珠翠,遍體金玉。

  鳳釵斜插,醞釀出十分顏色;柳眉星眼,妝點就一段精神。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