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土客大械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14章 土客大械鬥!

  群英會的司儀估計著時間差不多了,拉長嗓音喊道:

  「吉時已到,開鑼,放炮。」

  鞭炮噼里啪啦,鑼鼓喧天,土銃鳴放。

  「陳總舵主,3年未見,一切可好?」

  「好,好,黃太公近日可好?貴庚幾何?」

  「馬馬虎虎,60。」

  「老當益壯,老當益壯啊。」

  太公們和舵主們互相拱手,挨個寒暄,場面十分融洽。大家儘可能保持步伐,齊頭並進走入會場。

  ……

  先拜關公,後拜財神。

  有義又有財~

  所有人表情恭敬,燃香行禮一絲不苟,然後才就坐。

  大圓桌不分座次。

  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一套功夫茶。

  對於潮汕人來說——喝茶,遠比吃飯重要。

  司儀團團拱手,笑呵呵:

  「諸位,根據絕對可靠消息,吳國大軍已控制江西,先鋒沿著粵贛古道很快就會打到粵北了。」

  眾人的目光刷刷投向黃太公。

  都知道,黃太公的孫女黃招娣是吳國商業署副大臣賴二的侍妾。

  ……

  黃太公拄著黃銅裝飾的龍頭拐,晃悠悠起身:

  「諸位英雄讓著我老頭子,我就不客氣嘍,稍微講兩句?」

  眾人又是亂糟糟的一番謙讓。

  也不知是不是錯覺,天地會的陳舵主猛然間覺得這老傢伙的駝背突然挺直了許多。

  「清失其鹿,吳國崛起。」

  「改朝換代的大變局就在眼前,咱們這些老傢伙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族裡的子孫考慮。」

  眾太公紛紛點頭。

  「還有各位舵主們,江湖終究是小道,做官才是大道。」

  眾舵主紛紛點頭。

  雖然平時大家豪氣干雲,把投靠韃子朝廷做鷹犬視為莫大恥辱。

  天地會陳總舵主微微頷首,

  如今吳國是漢人當皇帝,大家自己人,投過去不丟臉。

  四捨五入,等於反清復明。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變通嘍。

  ……

  陳總舵主沉吟片刻,拋出了最重要的問題:

  「太公,待廣東光復,吳廷能封賞我們什麼樣的官職?」

  黃太公講道:

  「那得看咱們有多大地盤。要是寸土沒有,就這麼厚著臉皮貼上去,最多算個通房丫鬟。」

  「太公的意思我們明白了。要起事,殺韃子,搶地盤,搶回原本屬於我們的銀子還有女人。」

  黃太公豎起大拇指:

  「陳總舵主快人快語,總是能一語點破天機。這年頭你沒有實力,誰高興多看你一眼?先起事,控制粵東,我們才能大聲講話!」

  「對了,有件事我得告訴諸位,相約起事是瞞著我那孫女婿的,他不知情。」

  眾人有的詫異,有的狐疑,有的若有所思。

  黃太公見效果已達到,坐下來不急不慢的品嘗功夫茶~

  ……

  今日到場的都是實力派,

  各家兵力少的三五百,多的兩三千,

  江湖好漢們的武器裝備稍顯寒酸,多是冷兵器。

  反倒是太公們個個手握宗族子弟組成的火槍隊。

  黃太公甚至擁有1支炮隊,堪稱大殺器,把一眾幫會大佬眼饞死了。

  「太公,您孫女婿在那邊是什麼官?」

  「他是吳國的副大臣,就相當於韃子的侍郎。」

  「厲害厲害。你們老黃家要發達了。」

  「互相提攜,互相提攜。」

  吵吵嚷嚷大半天,太公們都累的快撐不住時,所總算拿出了一個所有人都認可的方案。

  除夕出兵!

  潮汕聯軍的目標——潮州府城,揭陽縣、惠來縣、海豐縣、陸豐縣。

  廣府幫會聯軍的目標——三水縣、花縣、佛岡廳。

  然後派使者去吳廷爭取個好價錢。

  在場的大佬們心理預期最低是討個知縣或者游擊將軍。

  黃太公對省城不感興趣,那是廣府人的地盤。

  他只想讓兒子坐上潮州知府的寶座,再討個開海許可,黃氏就會世世代代永遠忠誠於吳國。

  ……

  苗有林騎在馬上,對第5軍團的行軍表現頗為滿意。

  礦工們紀律性強,能吃苦,有毅力。

  背負火槍、彈藥、刺刀、乾糧以及各種零碎,跟著旗幟,埋頭走路~

  前頭不喊停,他們就絕不多問。

  這要是換了江南兵員組成的第4軍團,早就開始討論合理性了。

  「總指揮,找了1名當地嚮導。」

  一名黝黑的漢子立馬跪地,貌似憨厚,可看的出來此人不是畏縮農夫。

  「小人曾中原,梅州府客家人。在贛粵古道做牙人有5年了。」

  「具體做什麼?」

  「為南來北往的商賈們聯絡挑夫,安排食宿,介紹客商。」

  苗有林打量了一下,吩咐:

  「賞他5兩銀子。」

  「謝大人。」

  「你給我講講廣東的地理人文、氣候水文、奇聞異事、民間風俗。隨便講,講的好有賞。」

  ……

  能做牙人,自然八面玲瓏。

  因為廣州通商口岸關閉,來往於粵贛古道的商隊數量從高峰期的每天500人,到如今只剩個位數。

  數千名挑夫隨之失業。

  曾中原也跟著失業了。

  朝廷有禁海令,他無法抗爭。

  但是眼見著一家子的生活越來越窘迫,他心急如焚。

  如今,遇上了翻身的機會,必須抓住。

  「好叫將軍知道,本省分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客家人主要在粵北山區,潮汕人在粵東南。粵西還有珠三角平原是廣府人的地盤。」

  苗有林很感興趣,問道:

  「有什麼說法嗎?」

  「廣府人最先抵達廣東,潮汕人其次,我們客家人是最晚的。因為耕地和水源,廣府人和我們客家人經常械鬥。」

  ……

  苗有林並不意外,笑道:

  「這也沒什麼。本官是貴州人,為了爭奪土地我們也時常和苗人械鬥,哪次不得死人。」

  「敢問將軍,一般會死多少人?」

  「少的時候兩三個,多的時候十幾人也有。」

  曾中原沉默,輕聲說道:

  「我們一般要死幾百人,多的時候幾千人。」

  苗有林詫異的勒馬,扭頭望著這傢伙,不可思議的問道:

  「你管這叫械鬥?」

  「是啊。」

  「你們怎麼個械鬥法?」

  「打起來了就各自搖人,然後各村各宗族都出人,刀槍弓箭,土炮陷坑,越打越大。」

  「有多大?」

  「少的時候數千人,多的時候有十萬人。如果大隊官兵拉來大炮彈壓,就給官府個面子,不打了。」

  苗有林倒吸一口涼氣,重新打量這傢伙。

  半晌,冒出一句:

  「這踏馬的不就是兩軍打仗嗎?」

  ……

  曾中原無奈的笑笑,繼續介紹情況。

  客家人的祖先來自中原,

  在逃亡的路上,各路流民不斷融合再融合。

  到了最後誰也弄不清籍貫何地,只知道是來自北方,是躲避戰亂南下的。

  苗有林也恢復了冷靜,詢問道:


  「土客之爭誰占優?官府更偏袒誰?」

  「我們客家人悍不畏死,但是官府偏袒廣府人,因為他們有錢,有士紳,能和官府說上話。」

  苗有林立馬意識到,客家人敗多勝少~

  因為廣府人占據的是最好的珠三角平原,而客家人多數在粵北山區定居。

  如果真按照曾中原所說,那客家人現在不應該住在山區,而應該住在珠三角平原。

  就好比在貴州,

  苗人住山上,漢民住山下。也是雙方數百年反覆較量後的結果。

  ……

  「廣東的冬天會下雪嗎?」

  「也會下,多數時候是小雪,偶爾大雪。」

  由於明清時期小冰河氣候影響,兩廣時常也下雪。

  這句話卻讓苗有林心裡一咯噔。

  媽的,大意了。

  以前打金川的時候,各省綠營雲集,有個廣東籍綠營軍官專門負責鑄炮。

  那傢伙說廣東四季如春,其實蘇杭不算天堂,廣府才是天堂,大家都不需要穿棉衣,又省錢又暖和。

  當時在金川風雪中苦熬的苗千總,對這番話印象深刻。

  苗有林心中暗罵:

  狗曰的,別落在老子手裡。

  ……

  「將軍,小人願意從軍。只要將軍振臂一呼,粵北客家人一定會聚攏在將軍帳下,衝鋒陷陣,不死不休。」

  曾中原撲通跪下了~

  苗有林沉吟許久,沒有立即答應這個請求。

  而是說道:

  「你先為大軍效力,籌買糧餉,指引道路。且看你表現。」

  「謝將軍。」

  放在以前,苗有林可能就大手一揮,拉一派打一派。

  追隨陛下後,

  他深諳江蘇的內鬥散裝,又被第2軍團皖北老鄉拔劍相對,深知這玩意的可怕。

  要是像江蘇那般互相罵罵咧咧,內部歧視歧視也就罷了。土客矛盾一個處理不好,就能變成數十萬人的「械鬥」。

  吳軍不希望陷入無休止的民間戰爭~

  ……

  當天,

  苗有林就手書一封請示陛下,

  這種局面大軍該如何介入?自己又該偏向誰?

  次日,苗有林又想起一個問題。

  「土客械鬥雙方會攻城嗎?比如趁亂打下個縣城、府城的。」

  「不敢,不敢。」

  「那伱們就是找個空曠地廝殺?」

  「對,也會互相鏟村。」

  「怎麼個鏟法?」

  「打進對方村子,不分男女老幼殺死所有人,把房子推倒,把水井填平,把石磨砸碎。」

  苗有林點點頭,轉身離開。

  心想暗想,和廣東佬比起來,貴州佬還是蠻克制的。

  ……

  2天後,梅關不攻而破。

  粵北清軍還沒趕到,第5軍團士兵的軍靴就踏上了這座「嶺南第一關」,接收了完整的炮台關卡。

  又花了半天時間,

  將火炮的位置調了個方向——指向廣東。

  主力繼續南下,包圍了南雄府城。

  但沒有急著發起進攻,而是就地修築工事圍困,等待滯後的火炮抵達。

  火炮運過大庾嶺很麻煩。

  曾中原多方奔走,聯絡了600多名挑夫幫著搬運火炮。

  挑夫們的工具很簡陋,一根扁擔,一捆麻繩而已。

  大軍管一日三餐,和士兵吃一樣的。

  事先約定,所有火炮運到南雄城下,每人發5兩報酬。

  軍中輜重缺現銀,先打了欠條。待攻陷南雄府城,才有銀子兌現工錢。

  這些1年沒活兒乾的挑夫沒有怨言,默默搬運沉重的大炮翻過他們爛熟於心的粵贛古道。


  因為海禁,暹羅大米進不來。

  米價飆升。

  他們很需要這5兩銀子!

  ……

  沒有掘地埋炸藥攻城,因為苗有林希望保留1座完整的城池過冬。

  他觀察了南雄城防,似無瓮城。

  且城門開在正面,完全可以用火炮直接摧毀城門和吊橋,然後大軍殺進去。

  士兵們砍伐樹木按照圖紙做成攻城器械。

  第3日,

  不知天高地厚的南韶連鎮總兵率鎮標3營、清遠2營,又拉著5門大炮趕來增援。

  第5軍團在沒有火炮的情況下,輕鬆擊潰這股清軍,傷亡比是離譜的1比30。

  清軍丟下四百多具屍體,另有三百多人被俘,其餘人撒丫子逃亡。

  事後得知的兩廣總督總督伊爾杭氣壞了,下令將總兵、副將、游擊等6人斬首示眾。

  同時殺氣騰騰的昭告所有地方官:

  守土有責,失城必斬。

  ……

  目睹了全程的南雄府清軍鬥志低至冰點,略做抵抗後就開門投降。

  南雄知府在絕望中服毒自盡。

  第5軍團輕鬆占據南雄府城,作為過冬基地。

  追隨的挑夫們看的目瞪口呆,熱血沸騰。

  「這是天兵下凡吧。」

  「我們客家人翻身的時機到了。追隨吳國大軍,殺韃子殺土人。」

  「對。」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

  進入臘月後,粵北的客家村寨陸續有青壯自帶乾糧向南雄進發。

  原因很簡單,

  一來加入吳軍,就有刀槍,可以合法復仇。

  二來為家裡節約口糧。

  海禁令影響深遠。

  即使是粵北山區的庶民也被波及,本就窘迫的生活愈發的窘迫了。

  1777年的這個冬天,

  註定風雲起,英雄出~

  ……

  而3000里外的蘇州府,

  一場雪剛停。

  加裝了地龍的道前街議事廳溫暖如春,李郁端坐正首,兩側文武官員分坐,皆表情嚴肅。

  會場的氣氛如此凝重,

  是因為陛下拋出了一個很花錢的議題——水利!

  說的更直白點就是挖河。

  ……

  長江入海口寬度驚人,幾乎不存在洪水隱患。

  但沒有洪水,不代表沒有內澇。

  江南多衝積平原。

  在乾隆年間,整個江南地區的內澇情況越來越嚴重,這1點所有人都看在眼裡。

  原因很簡單,

  至少有二三十年沒有投入金錢和人力疏浚河道。

  ……

  「挖河一舉兩得,雨水多了可快速排水,排入東海、長江、太湖。雨少乾旱,可助農田灌溉。」

  水利署長黃文運,遲疑的問道:

  「敢問陛下,挖河僅限蘇松兩府還是?」

  李郁笑笑,起身指著身後的一幅大地圖,說道:

  「松江、蘇州、常州、鎮江、太倉、嘉興、湖州、杭州、寧波、紹興~」

  范京嚇了一跳:

  「陛下的意思是10個府都要挖河?」

  「正是。」

  所有人此時心裡都一咯噔,

  好像,徭役取消的太早了,這麼大的工程得用多少工?得花多少工錢?

  農業署長范眾默,聲音微微發抖,

  問道:

  「臣請問陛下,欲挖幾條?挖多長?」

  「就像圍棋盤,河道筆直,縱貫南北,橫穿東西。50年內,江南大平原將是人間樂土。」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