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第365章 修建鐵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很快,湯若望便被帶了進來。

  他並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了兩個助手,兩個助手,抬著一台沉重的發電機一起進來的。

  當然,他們攜帶的物品,自然是經過檢查,確認沒有什麼危險品。

  再加上皇上對湯若望十分器重,因此,才被放行了進來。

  三人拜見過賈琮之後,湯若望便喜不自禁地說道:「皇上,成了,成了!」

  「在皇帝的指導之下,我們終於成功地製造出了燈泡,皇上請看。」

  這門說著,湯若望便指揮兩個助手,讓他們開始搖起了發電機來。

  沒錯,他們製造的發電機,是用手來搖的。

  發電機上,接著電線,電線上又連接著一個簡陋的燈座,燈座上已經安插好了湯若望製造出來的燈泡。

  這個燈泡,外形和賈琮記憶中的燈泡類似,畢竟是賈琮提點過的。

  不過弧度差的有些多,讓賈琮看著,有些怪異之感。

  不過外形並不重要,只要好用便足夠了。

  兩個助手搖動半晌,燈泡忽然間亮了起來,不過亮度忽強忽弱,極不穩定。

  畢竟是手搖的,也不能要求太高。

  湯若望興奮地問道:「皇上,怎麼樣?」

  賈琮點頭說道:「不錯,很好!你們辛苦了!」

  湯若望連忙說道:「能為皇上效忠,乃是臣之榮幸,更何況,臣自己也十分喜歡做研究。」

  「哪裡稱得上辛苦?反倒算是成全了臣才是。」

  賈琮點了點頭說道:「這燈泡雖然做出來了,不過呢,缺陷還是有的。」

  「朕還準備將電力和燈泡,在全國進行普及的,自然不可能用手搖的方式來發電,不知你可有什麼方法?」

  聽到這裡,湯若望不由為難地說道:「陛下,發電其實可以用蒸汽機來取代人力。」

  「不過要在華夏全國範圍內推廣電力,怕是成本太高。」

  「代價未免太大,得不償失。臣以為,這電力,只供應皇室,還有一些重臣又或者世家也就足夠了。」

  「尋常百姓家裡,又何須用到電呢?」

  這,大約便是士大夫等人的心理了。

  他們認為,這樣的好東西,普通百姓,根本就不配用。

  賈琮則是笑道:「此言差矣,朕乃是一國之君,乃是萬萬百姓之帝,豈能棄朕的百姓於不顧?」

  「這發電機的動力,用蒸汽機,便多了一層周轉。」

  「蒸汽機,本是用水蒸氣的動力做功,然後再用這動力來發電。」

  「既然如此,為何不用河流的衝擊之力,直接帶動發電機呢?」

  「至於電流不穩定的因素,可以設置可以穩壓器,穩定住電壓,便能解決這一問題了。」

  且說湯若望聽到賈琮的話之後,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半晌之後,他方才說道:「妙啊,實在是妙極!臣回去之後,便準備尋找合適的地方,建設水力發電站。」

  賈琮說道:「憑你們自己,力有未逮,這樣,我讓工部和戶部配合你們。」

  「京城外,便有河流,可以建設一座大壩,然後就可以更好的利用水利發電了。」

  「這件事情,由你牽頭去做,工部和戶部會全力配合你們。」

  湯若望興奮地說道:「是,皇上,臣這就下去安排。」

  湯若望的確是興奮不已,因為電力,絕對是一次劃時代的發明。

  將來他的名字,也必定會被記錄在史書之上,名垂青史。

  這對許多學者來說,都是一件令人十分興奮的事情。

  因此,他自然有些迫不及待了。

  而賈琮卻是叫住了他。

  「湯大人,慢著。」

  湯若望停下問道:「不知皇上還有什麼吩咐?」

  賈琮說道:「對了,我準備讓你們科研院再進行一項研究,你回去尋找合適的人手,安排下去。」

  湯若望忙是問道:「是,陛下,不知要臣進行什麼研究?」


  賈琮不由說道:「我聽說西方有一種橡膠樹,因此,朕便想著,能不能用橡膠做成輪胎?」

  「若是能夠成功的話,也必定是一件劃時代的變革。」

  「不但能夠提升舒適度,也能進一步提升運輸力。」

  湯若望聽後說道:「回陛下,西方是有橡膠樹的,臣也曾聽說過。」

  「不過想要將橡膠做成輪胎,只怕並不容易呢。」

  賈琮點頭說道:「朕自然是知道這一點的,若容易的話,朕何須找到你們科研院,讓你們科研院來研究此事呢?」

  「這樣,你回去之後,便先去購買一批橡膠回來做實驗。」

  「然後再買一批樹苗回來,你尋人去安南那地方種植,成立一個橡膠園。」

  「安南南部,有十分適宜橡膠樹生長的地區。」

  「若人手不夠的話,你只管去尋林大學士,讓他調撥人手給你。」

  「還有,朕也會書寫一份研究方案供你們參考。」

  「等寫好之後,朕會命人送過去。」

  湯若望聽了之後,忙是說道:「是,陛下,臣回去便安排。」

  「有了陛下的指點,臣有十足的信心能完成皇上的吩咐。」

  湯若望對賈琮這位皇帝,有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仰望。

  皇上實在是太厲害了,就如電力、燈泡等,都是在皇上的提點之下,他們科研院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的。

  若沒有皇上的指點,他們怕不要用十幾乃至幾十年功夫,才能完成。

  而如今,既然皇上又給你們寫出一套方案來,則說明,這套方案,必定是切實可行的。

  真不知道,皇上年紀紀輕輕的,為何學識便如此淵博?

  文武雙全就不說了,治理國家,也是井井有條。

  並且就連新學還有各種科研,都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這世上,果然是有生而知之的聖賢啊!

  賈琮倒是沒有理會湯若望心裡在胡思亂想什麼。

  等湯若望退下之後,賈琮開始陷入沉思之中。

  如今發電機和燈泡都已經被發明出來了。

  如果只建設一座小型發電站的話,也用不多少功夫。

  一二年間便能完成,甚至還能更短一些。

  並且此後,也可以在全國範圍內,多建設一些發電站。

  儘可能的多建設水利發電站,少建設熱電站,畢竟熱電站太過污染環境。

  賈琮是從後世穿越來的,自然知道,後世的工業革命,快速發展,但也走了許多彎路,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

  而如今,有他在,倒是可以少走一些彎路,少污染一些環境的。

  不過,如今華夏的科技樹,幾乎都是在他的推動下前進的。

  這樣雖然能夠發展的更快,但並不是一個健康的發展模式。

  這樣,會讓華夏失去研究的自主性和活力。

  不過,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啊。

  畢竟時日太短了,他登基才短短兩年功夫而已。

  而科技的進步需要多少時間?

  少說也是以百年為功夫來推動的。

  因此倒也強求不得,只能慢慢來了。

  ……

  而接下來,華夏開始舉南部百姓之力,修建起了鐵路。

  鐵路的偵測仍然在進行,但是前面一段的路線,已經勘測完畢了。

  老百姓都十分好奇,不明白這鐵路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聽說鐵路是專門用來跑火車用的,據說這個火車是個鐵疙瘩,長好幾十丈,能拉幾千萬斤的東西。

  但是這個謠言,並沒有幾個百姓相信。

  火車要是個鐵疙瘩,幾十丈長,並且能拉幾萬萬斤東西的話,就問要多少人才能拉動它往前走吧?

  它總不會自己跑吧?不會吧?不會吧?

  這麼重的玩意兒,根本就拉不動啊!

  再者說,兩根鐵軌中間的距離很狹窄,就連尋常的馬車,兩個軲轆之間的距離,都比它寬的多。


  這麼窄的距離,怎麼可能跑的了幾十丈的東西,怎麼可能能拉幾千萬斤的東西嘛!

  但是無論修建鐵路到底是幹啥用的。

  總之,和他們並沒有多少關係。

  反正只要給工錢就足夠了。

  華夏立國之後,已經廢除了勞役。

  若放在以往,修建鐵路,必定是會以勞役的性質,召喚百姓來修建鐵路的。

  不過如今,勞役已經被完全廢除了。

  如今修建鐵路,都是給工錢招募的百姓,一天不但有二十錢的工錢,並且一天還管三頓飯吃。

  而這種待遇實在是太好了,因此一聽到招工,無數百姓,紛紛跑來報名。

  而修建這樣一條鐵路,同樣也需要海量的人數。

  畢竟不是後世,有著完善的工業基礎。

  如今這個時代,可是什麼都沒有,自然是需要大批量的人手的。

  而賈琮準備,在修建那一段的時候,就用那一段周遭的百姓來做工。

  因此,光是修建這一條鐵路,就能夠拉動沿途地區的經濟。

  並且,賈琮可沒準備鐵路全部修建完畢之後,才開始運營。

  這樣的話,只怕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派不上用場了。

  賈琮是準備,修建一段之後,就開始投入到使用之中。

  這樣,才不至於白白浪費了鐵路的運輸能力。

  從京城往南,第一站賈琮準備選擇在京南(杜撰,不是現實地方)。

  如今賈琮就已經命京南開始修建火車站了。

  京城這邊,自然也要開始修建火車站。

  而鐵路的修建,速度還是極為緩慢的。

  畢竟,需要碎石子,砍伐枕木,鑄造鐵軌。

  好吧,光是冶煉鋼鐵,製作合格的鐵軌,對這個時代來說,就是一項十分龐大的工程。

  再加上,剛開始修建,各方面都十分生疏。

  並且還需要確保精準度,不能修著修著,鐵路不是寬了就是窄了。

  這樣一來,鐵路還如何正常投入到使用?

  這不一跑起來就要出軌了嗎?

  因此,為了精準度合格,賈琮還特意採用了西方的計量單位。

  並且也採用了西方的測量工具。

  賈琮根據記憶,自然可以讓湯若望他們製作工具的。

  但是既然西方已經製造了出來,就沒有那個必要了。

  西為東用也是一個不錯的法子,未必要事事都領先。

  只需要最終實現彎道超車就足夠了。

  當然了,其實就目前來說,華夏的實力就不弱於他們。

  而華夏的發展,必定不是他們所能夠比擬的。

  綜合上面各方面的緣故,鐵路修建的速度並不快,甚至十分緩慢。

  但是賈琮相信,隨著經驗的積累,隨著業務的熟練,修建的速度必定會越來越快的。

  而隨著鐵路的修建,對途徑地,無論是官府還是百姓,都是一件利好的事情。

  百姓自然不用說了,他們來做工,不但一日管三頓飯,能減少家裡的嚼用,一天還有二十錢可拿。

  做滿一月,就能拿到六百文錢。

  而對地方官府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百姓有錢了,他們的考評,自然會更好。

  更不要說,修建鐵路,可遠不止百姓富裕而已。

  那些修建鐵路的百姓要吃飯嗎?

  你做飯就要採買嗎?

  修建鐵路,同樣也需要採購許多東西吧?

  而這些東西,必定會採取就近採買的原則。

  因此,對地方的經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這同樣對地方官員的考評有著極大的好處。

  當然了,有利就有弊。

  人員多了,聚集在一起,就難免會生出許多事情來。

  若是不能避免發生事情,又或者發生了命案不能及時破案,那就對他們的考評有害了。


  但是總體說起來,對他們還是有好處的。

  而在修建鐵路的過程中,新學的作用就開始彰顯出來了。

  修建鐵路,可不會僅僅只需要民工啊。

  更需要的,還是那些技術人員。

  而在初期,技術人員,自然是十分稀缺的。

  當然,在初期,其實大家的技術都不咋地,基本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但是,只要上過新學的,只要經過簡單測試合格的,就能按照技術工來做工。

  而技術工不但不用做苦力不說,吃的還比他們更好。

  並且人家的工錢,可是一天足足一百錢,足足是他們的五倍之多。

  並且聽說,若後面技術有所提升,工錢還會長的。

  光憑這一點,就把那些民工羨慕壞了。

  乖乖隆地咚,這技術工,可實在是太吃相了。

  工錢足足是他們的五倍啊!

  便是城裡的那些掌柜,怕是工錢都沒這麼多吧?

  要是他們也學過新學就好了,一天能拿一百文錢啊!一個月就是三兩銀子。(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