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1159抵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068章 1159抵達

  「這這就是大明水師。」

  舊港臨海碼頭上,一群人聚在這裡,望著遠處不斷靠近的船隊。

  前面有十餘艘大小福船,而在更遠的地方,烏泱泱一大群戰船也正迎風破浪向著這裡駛來,說船帆蔽日也不為過。

  「當年,鄭爺爺率領水師來這裡,怕也是這番場景吧。」

  「是啊,家裡老人口口相傳,都說朝廷水師每次到舊港就是望不到邊際,把海都填滿了。

  以前我還不信,現在信了。」

  「唉,若是朝廷不離開,我們那裡會受這麼多年氣,每年還要低三下四去巴章國王城。」

  幾個舊港話事人聚在一起等候朝廷水師靠岸,看到大明水師的威武,不由得私底下犯著嘀咕。

  雖然他們有錢有勢,在巨港影響力巨大,但是巨港在南洋不過彈丸之地,比起周圍來說,真沒什麼優勢。

  商人和氣生財,也犯不著和其他勢力對抗,所以對於名義上的宗主國,巨港商人聯盟還是只能敬著讓著,定時給他們上貢。

  為了減少麻煩,巴章王國的權貴,他們也少不了送去孝敬,如此才能相安無事。

  舊港,算是南洋華人最多的地方,加之十幾個宗族在這裡生根發芽,所以控制權才始終被華人牢牢控制在手裡。

  而其他地方,雖然也有華人存在,但畢竟人不多,都沒啥影響力。

  不過下南洋的華人倒是勤勞肯干,願意吃苦,所以家資倒也豐厚。

  不過這樣的人家,沒啥實力,無疑也會猶如抱著金元寶在街上閒逛的小孩子,成為別人的重視字第。

  那樣這些年戰爭不斷,混亂的很,所以也讓更多的華人只能逃到舊港,現在城裡居住的人數已經好幾千人了。

  而此時,舊港城裡人群一窩蜂湧出,向碼頭方向走來。

  這些都是城裡居民,聽到大明朝廷派出水師下南洋的消息,特別是知道碼頭那裡出現了水師船隊,都趕過來看熱鬧。

  「鄭老爺,還有張老爺、周老爺,你看人都往這邊趕,帶回站滿了,朝廷水師的人還不好下船。」

  這時候,前面人群里林老爺看了眼身後過來的人群,小聲對前面三人說道。

  「各家都派兩個人,把人都攔下,讓他們在碼頭兩側山上去看,別擠進碼頭。」

  鄭老爺回頭看了眼,馬上就說道。

  他們這裡十三家族長都在這裡,還帶來族中不少人,都二三百人聚在這裡了。

  要是城裡那幾千人也全部跑過來,還不把碼頭占滿。

  碼頭上幾條商船已經離港,快速向碼頭邊上泊位駛去,把最好的位置讓出來。

  很快,一條巨大的福船靠近碼頭,隱約間還能看到船頭站立的一個大明官員,居高臨下看著他們。

  等船隻靠岸,碼頭上水手熟練的系上纜繩,又搭上跳板,鄭老爺等十三家族長這時候都聚到跳板下方。

  很快,一個身穿緋色官服,胸口繡著老虎補子的官員出現在船上。

  他只是站在那裡,靜靜的朝下面觀察了一陣,這才大步走上跳板,上到岸上。

  在他身後,一隊隊親衛和其他將官跟隨在後也下了船。

  「拜見大人。」

  雖然不知道眼前這位武將是誰,但十三家族長都選擇跪拜禮。

  如此強大的勢力進入巨港,他們自認為是沒辦法抵抗的。

  只能看後面朝廷對他們的政策,再做出其他應對。

  「本官是南海水師指揮僉事鄧子龍,今日奉旨下南洋,恢復舊港宣慰司,爾等在舊港的什麼人?」

  南海水師的等級,等同於都指揮使司,鄧子龍現在已經從衛指揮同知升到都指揮僉事,品級也達到正三品。

  「王師到來,我等不勝歡喜。

  我們都是這舊港城裡話事人,今日知道王師到來,特來迎接。」

  說著,那位鄭老爺就向鄧子龍介紹了他們一行人的身份。

  許多人說舊港在永樂時期就納入大明版圖,這個其實對也不對。

  要知道,舊港這個地方,設置的是宣慰司,而在大明朝,其實還有個宣撫司,這二者其實區別還是很大的。


  明朝宣慰司和宣撫司的主要區別在於其管轄範圍和職能。

  宣慰司主要負責管理邊疆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聚居的邊疆地區,而宣撫司則主要負責內地或較為穩定的地區。

  明朝的宣慰司是專門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機構,隸屬於布政司下一級地方行政機構,有一定的自主權,但行政、軍事和司法又處於該地區三司,既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及後來督撫、鎮守總兵的嚴格監管之下。

  宣慰使的襲替必須要經過朝廷的任命,隨時服從朝廷徵調,定期對朝廷進行朝覲納貢,土兵要聽從朝廷的調撥。

  宣撫司則主要負責內地或較為穩定的地區,其設置和職能相對較為穩定,不像宣慰司那樣具有強烈的邊疆和少數民族管理特色。

  因此,宣撫司的設置和職能更加貼近於常規的地方行政管理。

  簡單說起來,內地設置的宣慰司和宣撫司,只是為了加強朝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和管理的機構,其中宣撫司其實和地方官府已經沒多大差別,只不過治下有少數民族聚居區。

  而宣慰司,則是被少數民族控制的區域,有一定自主權。

  但也因為這個自主權,在大明不斷對這些區域進行滲透後,朝廷的影響力逐漸有壓過地方土司實力的時候,地方上土司有些就會出手打壓,進而引發叛亂。

  在湖廣、川貴等地,少數民族的叛亂活動,多由此引發。

  不過,在西南由雲南布政使控制區外還有三宣六慰,這些就只是名義上歸屬雲南布政司,但實際上完全獨立的勢力。

  除了上貢,他們幾乎沒有別的約束。

  而後世人津津樂道的舊港宣慰司,其實和三宣六慰一樣,雖屬於大明但卻完全獨立,除了上貢外,大明幾乎沒有對這裡有什麼約束。

  甚至於舊港宣慰司的宣慰使,其實都是讓當地勢力自己選舉出來,報朝廷認命。

  說起來,倒是非常類似於後世的「共和制」,是以公議為執行決策的「共和」政體,且以明朝為宗主國。

  但由於其時間短,三任宣慰使都是施進卿家族之人,因此有人把這個「宣慰使」視為施進卿家族的「小王國」。

  但不管怎麼說,當時舊港的施家,確實在這裡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而且,受多方面影響,在舊港的華人,許多都選擇信奉伊斯蘭教,成為虔誠的穆斯林。

  那位鄭老爺說他們是舊港城的話事人,其實也是按照最早大明對這裡管理的傳統,由他們這些話事人推舉新的宣慰使。

  公推出來的宣慰使,自然是舊港城各方勢力都能接受的,至少被絕大部分實力承認,就能幫著朝廷做一些事兒了。

  「嗯,幸會幸會。」

  鄧子龍在海上其實已經對舊港歷史有所了解,知道宣慰使是怎麼來的。

  但是,現在的朝廷,或者說魏廣德費了這麼大的勁,當然不會只是要個名義上的統治權,而是要實實在在對這裡進行統治。

  舊港,雖然依舊會是大明的宣慰司,但宣慰使將有朝廷認命,權利等同於知府。

  也就是說,朝廷會收回這裡的管理權,而不再是把權利下放給這些所謂的話事人,家族族長。

  而他,將以南海水師指揮同知的身份長期駐守在這裡,防止舊港再被其他勢力介入。

  可以說,現在其實正是大明收回舊港的絕佳時機。

  原來的宗主國巴章王國因為內亂自顧不暇,大明要收回這裡,他們根本無法反抗,因為他們的主要兵力還要用來對付馬打藍貴族。

  而若是大明不在這個時候出手控制舊港,若是被西班牙人或者葡萄牙人先下手,大明再和他們開戰,其實也頗為麻煩。

  雖然歷史上,舊港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被歐洲人占據,直到歐洲完成工業革命,實力飛速提高,東南亞國家逐漸淪為殖民地後才被占領。

  但實際上在這段時間,葡萄牙人也並不是沒有對舊港動過心思。

  只不過他們還要應付附近島嶼上的勢力,才一直沒有對舊港採取行動,但卻一直虎視眈眈。

  當然,鄧子龍不會在這個時候告訴這些所謂的家族族長朝廷的考慮,所以還是很熱情的和他們寒暄。

  南海水師船隊,先鋒船隻是百餘艘大小福船和其他船隻,後面還有俞大猷率領的主力船隊近二百艘大小船隻,鄧子龍不過是打前站,明後兩日主力船隊才對抵達。


  於是,鄧子龍和這些族長攀談後,就詢問起城中原來的宣慰司府邸的情況。

  「府邸還在,我們平時也派人照應著,只是朝廷已經有百多年沒有向這裡宣旨,冊封宣慰使,所以人氣上顯得稍微差了些。」

  鄭老爺馬上就說道。

  宣慰司府邸,其實就是施家宅子,是城中最好的房子。

  不過施家離開已經多年,正統五年的時候,宣慰使施二姐戰敗,其轄制地區被滿者伯夷接管。

  施二姐後移居爪哇的港口華人新村。她把那裡建成了一個商業中心和貿易港口,施二姐因此被滿者伯夷封為蕃舶長,管理此地海上貿易。

  施家雖然離開,但餘威還在,雖然舊港勢力在這些年裡多番變幻,但沒人敢對那裡打主意,即便施家人這些年也杳無音信。

  施家的宅子,他們還派人時不時打掃一下。

  或許,這些家族族長心中多少還是有那麼一點擔憂,那就是朝廷什麼時候再下西洋。

  所以,有些事兒,也都不敢做的太過。

  要知道,就在他們戰敗投降滿者伯夷不久,就有消息傳來,大明皇帝有心派人再下西洋的。

  他們知道的消息,其實就是正統八年,明英宗命郭琰督造下西洋海船,欲遣下西洋和番都指揮馬雲再下西洋,下番海船造好後因沿海民變而擱置。

  明英宗復辟甫數月再次啟動下西洋計劃,因官員反對,下西洋遂罷,且自此後在未重提。

  明朝歷史在此處出現了大拐彎,若是英宗皇帝真實現下西洋的計劃,或許大明會提前步入大航海時代也未可知。

  不過,這個消息通過海商之口傳到舊港,自然就讓當地華人擔心。

  畢竟,他們在戰敗後選擇臣服滿者伯夷,大明朝廷會如何看待他們,時間前後不過數年時間。

  於是留在舊港的華人家族不約而同有了默契,那就是儘量保留舊港宣慰司原制,免得將來大明回到這裡,有些事情不好交代。

  這些都是老成持重的做法,為了延續家族基業採取的措施,但確實非常有效。

  至少,鄧子龍在看過細作探知後舊港現狀後,還算滿意。

  「城外土地要徵用,做為大軍臨時軍營。

  宣慰司府邸我也要派人過去打掃,提督大人明後兩天就會到此。」

  鄧子龍開口說道。

  「大人只管放心,昨日我們就已經派人對府邸進行了打掃,大人可以直接入駐。

  還為大軍準備了酒水牛羊犒勞,將士們在海上漂了這些日子也是辛苦了。」

  那鄭老爺又急忙接話道。

  他們這幾天準備了不少,這個時候自然要表功。

  大明雖然文貴武賤,可是這裡不是大明本土,而是孤懸海外的飛地,一切還不是這些大人們說了算。

  雖然看官服和補子,他們也知道眼前這位鄧大人應該是大明朝廷的三品武官。

  三品吶,當初舊港宣慰使也不過就是這個品級。

  「將軍請隨我等進城休息,這舊港,已經有百十年沒有官軍到達了。」

  一陣寒暄後,鄭老爺居然眼圈一紅,看似就要落淚的樣子。

  而此時周圍其他族長也都是這麼一副泫然欲泣的樣子,好像這些年他們的家族守在舊港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嗯,稍等片刻。」

  鄧子龍答話道,隨即吩咐身邊副將就把碼頭到舊港城之間的空地劃為軍營駐地,特別是現在兩邊山頭,更是要包括在其中。

  此時,鄧子龍心裡已經有了舊港軍營的規劃,包括不遠處一個小山頭,那裡將會建造一個炮台,用來守衛舊港。

  各家族長迎著鄧子龍進城,沿途站滿百姓,看著這支萬里之外到來的大明官軍指指點點。

  把鄧子龍送上準備的馬車,幾個族長返回各自馬車,路上小聲交流一番。

  從明軍要在此紮營,他們多少也猜出來了,明軍這次駐紮怕就不會打算要走。

  畢竟,呂宋,朝廷都選擇駐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