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1156魏廣德失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孟養城外,經過十餘日的休整,各部緬軍都已經疲憊盡去,重新恢復了雄雄戰意。

  今日一大清早,他們就在首領的指揮下在城外列隊。

  至於這麼做是為了什麼,其實早在幾天前,消息就已經在各軍營里傳開了,要攻打明朝。

  上面的土司和權貴知道大明的利害,可下面的士卒可不知道,特別是東吁王朝的軍隊,跟著國王連戰連捷,取得不俗的收穫,他們已經停不下手了。

  這個時候如果讓他們放下手裡的武器,回家種地,怕是他們也不會。

  何況,緬甸人其實大多也不會種地,他們種地的手藝都非常粗糙,也就是仗著土地的肥力,還是能勉強餬口。

  當然,就算地里的產出不夠吃也沒關係,林子裡有的是野果野菜,飛禽走獸供他們獵取。

  以往打仗獲勝,各家都能分到錢財和糧食,足夠他們好好的過日子,已經形成了習慣。

  所以,在聽說大王又要帶他們去打仗以後,非但沒有害怕,反而一個個精神抖擻,躍躍欲試。

  也只有少量年老體衰的老兵有些擔憂,但是他們的意識根本不會影響太多人。

  軍隊前方一個用土堆起的小台上,莽應龍帶著手下將領和土司抵達,很快就是對著下方十餘萬士卒喊話。

  能不能都聽到不重要,只要有這個儀式感就夠了。

  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完畢,前面聽到的將士揮舞著手中的武器拼命吶喊。

  後面的士卒不知所謂,但看到前面的人這樣,他們也有樣學樣,很快就傳染了在後面的人。

  十餘萬人的歡呼那是驚天動地,一下子把孟養城周圍方圓幾十里的動物都嚇跑了。

  然後消息往後面傳遞,所有人都知道了,緬王莽應龍許下承諾,打下雲南,所有人都會分到更多的財富和土地。

  是的,按照明國那邊學來的規矩,莽應龍會把搶來的雲南土地,分給這次戰爭中立功的將士。

  「瑞里,把人帶上來,祭旗。」

  看著手下士氣甚高,人心可用,莽應龍當即對著旁邊大手一揮道。

  莽應龍的兒子莽應里押著孟養原土司思個上台,然後壓跪到一側。

  莽應龍指著各省大聲斥責道:「他就是明國人封的孟養宣慰使,勾接明國人,肆意壓迫我們。

  今天,我就替天行道,斬殺此僚,給所有人做個樣子,敢和明國人勾接,就是這個下場。」

  台下第一排的士卒,都是東吁王朝死忠,也是莽應里安排來配合的,在莽應龍說完後,他們就大聲喊道:「殺殺殺」

  不斷的喊聲,從一開始雜亂,到後面越來越多人加入其中,然後逐漸變得整齊。

  殺氣,開始在這片天空之上瀰漫開來。

  「爹,京城回信到了。」

  保山城裡,李如鬆手里拿著信封飛快衝進後院李成梁住的院子。

  「聽到了,大呼小叫的做什麼。」

  李成梁正在練拳,大早上練幾趟,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雲南這個地方的氣候是真的不錯,比遼東和京城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知不覺中,李成梁已經有些嫉妒黔國公府了。

  雖然遠離了政治中心,但就憑著世鎮雲南這塊牌子,在雲南這個氣候宜人的好地方,其實還真不是壞事兒。

  當然,要是給李成梁選擇,他也不會願意留在西南,畢竟是大明邊陲,為官之人當然還是想要留在京城這個政治中心。

  不過嘴上是這麼說,他也已經停下手中的動作,在李如松跑到他面前以後,一把就從兒子手裡奪過京城來信,拆開取出信紙,快速翻看起來。

  很快,李成梁臉上就浮現出喜色,嘴角不知不覺已經掛起笑容。

  一旁的李如松看在眼裡,多少也猜測到信中內容,於是在一邊急切問道:「爹,魏閣老怎麼說。」

  李成梁收回視線,看了眼一邊的李如松笑道:「魏閣老同意我們的計策,要我們儘可能在第一次會戰中消滅更多的緬軍有生力量,削弱他們的實力,為後續控制整個緬甸做好準備。

  另外,信中還說,朝廷已經下旨讓南海水師南下舊港,之後就會西行到緬甸沿海一帶,選擇恰當的位置登陸,從背後捅一刀。


  另外,南京還會給我們運送一批所需的火器,京城庫存火器甚多,但是路途太過遙遠,怕是支應不及,所以魏閣老已經下令調登萊水師和漕運海船一部,轉運京城調撥火器到廣西,轉運雲南。

  嘿嘿,有了這麼多火炮,我要讓南蠻子好好吃一頓。

  他們那個大象,我這次非給他殺絕了不可。」

  信中全是好消息,不僅同意他們誘敵深入的計策,還答應解決南兵火器不足的問題,督促南北兩京調撥火器。

  有這樣的支持,李成梁自然就更有信心對敵了。

  當然,李成梁心裡其實很清楚,魏廣德支持的越多,他的壓力其實越大,那就是只許勝不許敗。

  不過,李成梁從未想過會敗給莽應龍。

  在他眼中,不過就是沒見過大戰的南蠻子,有什麼值得囂張的。

  北方大規模的步騎交戰場面,那才叫真正的戰爭。

  「那些火器什麼時候能運到?」

  聽到這個好消息,李如松心中也是大喜。

  為將的,就沒有一個不喜歡手中掌握大量火器的。

  但就是完成排兵布陣以後,揮手之間發出驚天動地的怒吼,李如松就感覺自己熱血上涌。

  在北方,明軍其實已經被火器的威力折服,特別是守城戰的時候,在城頭居高臨下可以獲得比騎弓更遠的射程打擊敵人。

  倒是來了西南以後,李家人才發現,貌似西南這邊的將領,大多還不熟悉火器作戰。

  當然,或許和南京本來調撥就少有關係。

  畢竟火器盛行大明這些年,武器製造出來,首先都是保證沿海各省使用。

  西南地區,雖然時有土司作亂,但地方上處置還算迅速,並沒有鬧大,自然也輪不到調撥大量火器過來殺敵。

  因為不熟悉,所以就算調撥過來不多的火器,也多被將領們束之高閣。

  也就是沐昌祚的親衛隊中在使用鳥銃和佛朗機炮,畢竟火器當年可是沐英對付西南土司象兵的利器,沐家還做不到忘本的程度。

  「還沒那麼快,最快至少還有半年才能到軍前。」

  雖然信中都是好消息,可李成梁才不會像李如松那樣,一驚一乍的。

  「半年?」

  果然,聽到老爹的話,李如松又是一聲驚呼。

  「半年能送到就不錯了,這裡是西南,可不是過去我們呆的遼東。」

  李成梁沒好氣的說道。

  確實,遼東雖在關外,可過了山海關可就距離京城不遠了。

  軍械物資調配,其實還是很方便的。

  李成梁說是半年,其實真要做起來,六個月物資真從南京送來,就算官差路上沒耽擱時間。

  「說起來,南京的火器如果走水路,到廣西再轉走陸路,似乎更方便。」

  一開始,李成梁還沒意識到什麼。

  可是信中魏廣德安排調運北京火器走水路,就給了李成梁啟發。

  陸路交通要是不暢,貌似走水路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得馬上給南京行文,讓他們後續劃撥的糧草火器全部走水路運到廣西,再轉運雲南。」

  李成梁想到就做,轉身就進了屋子。

  李如松愣了愣,但很快就反應過來,也跟著父親進屋子。

  很快,一副西南地圖就出現在父子倆面前,兩人圍著地圖開始轉圈。

  還是那話,後世人認為打仗就是打仗,即便後來有打仗就是打後勤的話,但對這句話的理解大多也就是浮於表面,也就是以為後方把武器彈藥和糧食運到前線就算完事兒。

  但實際上,從古代打仗開始,老祖宗們就已經意識到交通對於一場戰爭的重要性。

  秦國直道知道的人不少,可秦始皇為什麼在統一六國以後還要花費巨大代價建造這項工程。

  其實,這就充分體現出秦始皇的眼光。

  在戰國時期,秦國當然是不可能建造直道的,但是統一後建造,其實就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可以通過直道快速運輸物資和軍隊,鎮壓一切不服。

  在古代為將之人,可不止需要過人的謀略,戰場上的勇武,還得是個地理專家,能夠準確找到大軍行軍的路線,最大程度節約時間和體力。


  而現在,李成梁正在做的,就是估算走陸路還是走水路更方便快捷。

  這不僅是針對這次戰爭,還涉及到未來對緬甸的長久統治。

  明朝時期,西南地區的交通條件並不理想。

  儘管存在一些交通路線,但這些路線往往條件艱苦,需要通過山谷和穿越一些較為困難難行的地方。

  粵西路和羅平路,就是廣西到雲南的主要大道,是在元朝時期就通行的主要通道。

  雖然李成梁沒有親自走過,但是當初他也是考慮過這條路線的。

  只不過此時在大明,走雲南的路線,多選擇走貴州,避開雲南北面的山地和南面的沼窪,直接進入雲南東部繁華地區。

  「父親,看著廣西到雲南,貌似不好走啊。」

  過了一遍地圖以後,李如松就感慨道。

  「羅平路說起來近些,也直達雲南東部,可是路線其實就是從廣西到貴州再到雲南。

  這條路線相對較短,但會經過多個山區,且那部分路段崎嶇難行,大車根本就沒法走,也只有用騾馬馱運。

  粵西道路線較長,部分路段可以走水路,倒是便於行軍和物資運輸。

  然而,路途太過遙遠且經過多個土司地盤,可能會遇到各種自然和人為的障礙。」

  李如松把他的看法說了出來,雖然看上去把物資運到廣西再轉送雲南似乎距離很近的,但那也只是在地圖上看,直線距離近了,但卻非常難行。

  若是少量人或物還可以,但他們要開闢的是大隊行軍和運輸大量物資的道路,可就強人所難了。

  「京城的火器改走貴州怕是來不及了,南京那邊應該還是會由水路從四川或者貴州過來。」

  終於,一番計算以後,李成梁不得不承認,海運從京城到廣西再轉運雲南這條通道,看上去很美的,但實際上並不可行。

  特別是在做戰爭準備,運輸器械上,還是不能用。

  只能說萬里之外的魏廣德,終究還是不了解這個時代的交通,犯下嚴重錯誤。

  實際上,要真有捷徑可走,古人的智慧可不會比現代人低下。

  古代交通條件差,後世許多工程根本沒辦法建造,所以他們選擇道路多充分運用水系,利用內陸水網運送貨物,實在不能走才走陸地運輸。

  沒有鐵路和航空運輸,沒有高速公路的前提下,中國的交通情況在這個時代其實已經達到世界最好的程度。

  魏廣德只考慮到廣西挨著雲南,看上去距離很近,卻沒有考慮到交通條件,大量貨物根本就沒法通過滇桂大道進行運輸。

  「父親,大哥,出事兒了。」

  就在兩人因為雲南糟糕的運輸條件垂頭喪氣的時候,院子裡響起李如楨的喊聲。

  「我們在屋裡,進來說話,大呼小叫的作什麼。」

  李成梁沒好氣的對著外面喊道。

  老大是這樣,老三也是這樣,李成梁能有好臉色給他才怪了。

  很快,李如楨進屋,手裡拿著一份戰報遞到李成梁面前,焦急的說道:「爹,五日前孟養城外,緬王莽應龍斬殺了孟養土司思個,正式下令進攻大明。

  現在緬軍前鋒怕是已經過了孟倫,再有幾天就該到蠻莫城了。」

  「來了?」

  李成梁雙眼微眯,該來的總還是來了,雖然有些不是時候。

  要是能再拖上幾個月,那才是對大明最佳的時期。

  「看來,二十多萬人的消耗,莽應龍也承擔不起。」

  李成梁輕笑出聲道。

  其實,大明這邊在雲南進駐十餘萬大軍,每天人吃馬嚼,消耗量也是驚人。

  若不是當初在貴州駐軍練兵時,大量向西南各省攤派錢糧,雲南這邊官府怕早就鬧上門來了。

  別看雲南從去年起就沒往京城轉運賦役,但也不過去年和今年兩年的量,還有就是一些府庫的積存,但數量有限。

  畢竟,雲南窮,並沒有太多錢糧稅收可供使用,李成梁已經打算從湖廣和廣東調運錢糧支持了。

  知道緬軍沒有休息太長時間就投入對大明作戰,李成梁多少就猜到,莽應龍應該也受到錢糧困擾,所以不得不儘快發動。

  緬甸,即便對上暹羅,也不過調動十餘萬軍隊。

  集結三十萬大軍也是首次,難免失措。(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