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隨你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夏侯惠知道丁謐聲稱天子曹叡不能容忍的理由。

  無非是恩出於上罷了。

  一旦雕版印刷術將經書傳播開後,天下寒門士子以及一些有機會讀書的人,會將他視作恩人,甚至是聖人。就如先前他回絕了,曹叡讓他作諫言罷除士家制度一樣,有些恩情與擁護不是人臣能擔當得了的。

  曹叡不會允許,魏室迎來一位如同王莽般被譽為「當世聖人」的臣子。

  事實上,關於丁謐提醒的這兩點,夏侯惠其實是有思慮的。

  他又不是蠢牛笨豬。

  在決定要研髮雕版印刷術時,自然也會先行考慮事情的利弊。

  之所以明明知道害大如此、將迎來士族門閥的詰難與天子曹叡的不可容忍,但猶作了,那是因為他有解決的辦法——

  一旦技術成熟、可刊印經書的時候,他便將雕版印刷術獻給天子。

  讓曹叡來推行,興天下文教。

  畢竟,魏室社稷姓曹。

  打破士族門閥學識壟斷、革新官員選拔制度等這些對社稷裨益的事情,當然得由曹叡親自出面硬剛。哪犯得著由他一個姓夏侯的人赤膊上陣啊!他只需站在背後出謀畫策、必要時出面搖旗吶喊,就是個大忠臣了!

  但如今被丁謐這麼一說,他倏然發現自己的想法不夠透徹、思慮不夠周全。

  因為不管是否由誰來推行,始作俑者都是他自己。

  士族門閥詰難也好,寒門黎庶感恩亦罷,他都無法置身事外。

  且他是譙沛元勛子弟。

  在天子曹叡心中的定位,是督兵捍衛社稷的將率,也只能是止於督兵的將率。

  不然,兵權在握且身俱黎庶擁戴,在曹魏代漢也沒幾年、天下仍未迎來大一統的情況下,曹叡能對他放心嗎?

  夏侯惠對此沒有答案。

  帶著僥倖心理問了下丁謐,然後心如死灰。

  「稚權若執意為之,必迎來天子親自發喪的死後哀榮。」

  丁謐不假思索,便如此作答。

  意思就是縱使早期曹叡能容忍了他,但也必然會讓他死在前面。

  若不是順其自然的生老病死,那曹叡也會讓他迎來被動的「天不假年」。

  「六郎,參與研髮雕版印刷者,僅三匠人,今皆在制磨坊內。」

  在夏侯惠與丁謐都陷入沉默的時候,就沒有開過口的孫叔,倏然就如此來了句。

  暗示夏侯惠殺人滅口。

  而他話語剛落下,丁謐也緊著出聲勸說道,「稚權,莫有婦人之仁。」

  「孫叔,讓那三匠人轉去制墨,好生善待。」

  沉吟了片刻,夏侯惠以不容置疑的語氣做出了決定,「以財力不足為由,先將印刷術之事停了罷。待日後時機成熟了,再復之。」

  「唯。」

  孫叔神色頓了頓,最終還是應下。

  而丁謐也不復勸說,只是目光閃爍了下,心裡兀自琢磨著「時機成熟」指的是什麼時候。

  夏侯惠不理會他們各自想法。

  神色恢復如常的他,一邊大步往草堂而去,一邊招呼著,「天色不早了,走罷,用餐。」

  素來惜字如金的孫叔沉默隨去。

  「好。」

  丁謐爽朗的應了聲,大步跟上之時,還笑容可掬的問了句,「此地頗為清幽,實乃居家良棲處。稚權若不嫌棄,我將妻兒遷居過來如何?」

  沒必要吧?

  我又不是不相信你,更不是連你都要滅口之人啊!

  腳步微微頓了下,夏侯惠側頭而顧,緩聲謂之,「彥靖,你乃我外兄,我絕無疑彥靖之心,還望彥靖莫有疑我之意。況且,我為人不至於如此不堪吧?」

  「嘿!稚權休要左右言他。」

  而丁謐卻依舊帶著戲謔的神情,裝得聽不出夏侯惠意思一樣,「稚權安居洛陽久矣,兄弟家小皆在此,而我隨來洛陽乃是遠離桑梓。稚權既知我乃外兄,與家人團聚之時,應不忍心見我骨肉分離吧?」

  夏侯惠沒有當即作答,只是止步默默的看著他。

  而丁謐神色不變、坦然而笑。


  「隨你罷。」

  片刻後,還是夏侯惠率先邁步先前,「嗯,屆時我讓孫叔遣人護送彥靖家小過來。」

  「無需勞煩孫叔了,我家中也些執刀戈的僮客。」

  「不算勞煩。我在譙郡桑梓也有些人,也正好想讓他們過來洛陽看守府邸的打算。」

  你在譙郡桑梓還養人了?!

  自你先君隨著武帝征伐,至今都遷居三四十年了,且你出生健長也不在譙郡,竟還有人養在桑梓?

  聞言,丁謐心中陡然一凜。

  不再推辭好意之餘,不僅再次覺得夏侯惠身上有太多秘密,還在心中又琢磨起了方才那句「時機成熟」的意思。

  嗯,夏侯惠是打算動用一些陰養的小兒了。

  他與孫叔遊俠時,最早收養的小兒都是放在譙郡養著的,主事之人是孫叔的長子孫侃。

  人數不多,約莫二三十人。

  最小的十二三,大的也有十六七了。

  現今正是人手緊缺的時候,他打算將這些人招過來石泉松林,讓孫叔看著分配。

  如通文墨的當管事,善刀矛者給洛陽府邸當護院,一些文不成武不就的就過來務農桑、作造紙造墨的匠人。

  此外,他還打算藉此機會,讓孫叔將陰畜小兒的事交給孫侃來操持。

  隨著自己官職的升遷以及日漸被天子曹叡器重,難免也會不斷樹敵、愈發引人矚目。如此,代自己管理家中事務的孫叔,也會迎來有心人的關注。

  一個不小心,恐事情就敗露了。

  而孫侃來操持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

  因為他還未成丁的時候,就被夏侯淵念及孫叔負傷退出行伍,畫予田畝將他歸入民籍了,並非是夏侯家的家生子。可以說,除了夏侯家兄弟幾人之外,就連安寧亭侯府的奴僕都不知道,其實孫叔是有兩個兒子。

  五日後,天色蒙蒙亮。

  一行車馬從石泉松林往洛陽而去。

  扈從張立與管事孫婁在前引道,丁謐與孫叔策馬在中談笑風生,而夏侯惠則是很難得的陪著妻王元姬坐在車上,打盹補眠。

  小別勝新婚、老腰有點酸嘛。

  很正常的現象。

  且與丁謐等人歸洛陽府邸居住不同,他此行是要攜妻去外舅王肅府上拜會,若是滿臉倦色深深、神情懨懨可不好。

  只不過,在即將靠近洛陽城門的時候,他便獨自下了車駕。

  「我有些書籍在小宅內,順道去取來。」

  他是這樣笑著給眾人解釋的,讓眾人先歸去洛陽府邸,然後在孫叔的陪伴下往孫婁所置的城外小宅而去。

  細君王元姬不疑有他。

  只是讓他莫要耽擱太久,別專程前去外舅家中赴宴都遲到了。

  而丁謐則是懶得理會。

  雖然他能看得出來夏侯惠這是託詞,但沒必要戳穿,且他也沒想著去打聽。

  有些事情,該知道的時候就知道了。

  少時,至城外小宅。

  進門了之後,孫叔很自覺的在院落處隨意尋個地方候著,而夏侯惠推開廳堂掩著的門扉,快步走入再掩上。

  廳堂內早有一人在等待,是他長兄夏侯衡。

  自從夏侯惠從安寧亭侯府中搬出來後,兄弟二人就再也沒有見過了。

  畢竟夏侯衡深居簡出,而他則是不曾參加過大朝會,還常年戎馬在外。

  故而,他入門後,定定的看了端坐在案幾後的夏侯衡片刻,不由感慨了聲,「大兄,你白髮多了好多。」

  原本剛想起身來迎的夏侯衡,聞言不由一股悲悽湧上心頭。

  也不復起身,而是別過頭深深的嘆了口氣。

  「年歲漸長,白髮多了也很正常。」

  少頃,緩過情緒的夏侯衡,才出聲笑道,「倒是稚權,數年未見,愈發健朗了。先坐下罷,你我不便耽擱太久,就莫說些閒話了。稚權何事不能作書信告知,非要尋我來當面說?」

  「唯。」

  依言入座的夏侯惠,也收起悲秋傷春的情緒,快速將自己與秦朗、夏侯獻等人交惡,且即將面臨的境地說了。


  隨後,才舊事重提,請夏侯衡幫忙建立私人情報。

  「我知大兄心中顧忌所在,亦知此事以臣子而言是為非分。只是大兄,我僅是為求自保而已,並非有他念。還請大兄看在阿父背負恥辱之名、門楣聲譽中落的份上全我之請、助我無憂宵小中傷,專心戎馬建功業,以期他日重振家聲。」

  而此時的夏侯衡已然有怒髮衝冠之態了。

  不是針對夏侯惠的。

  而是聽聞了同族的夏侯獻,竟與曹爽秦朗媾和黨朋併力排擠夏侯惠之後。

  雖然兩家早就出了五服,但兩家長輩夏侯惇與夏侯淵還是相互扶持、戮力同心的啊!

  怎麼能做出排擠同族同宗子弟的事情來呢?

  「稚權所言,當真?!」

  他按捺著心頭怒火,猶不置信的發問道。

  「我豈敢誑大兄!」

  夏侯惠點了點頭,還反問了一句,「且大兄不見,曹昭伯數以言誹我,而夏侯泰初乃宗族骨肉也,猶親曹昭伯而疏我家之事邪?」

  「唉」

  聞言,夏侯衡頓時再次長聲嘆息,起身往外走。

  因為夏侯玄雖與曹爽是外兄弟,但與他們兄弟還未出五服,且夏侯淵早年也沒少照顧夏侯尚啊!

  待他走出廳堂時,還有一句話落下。

  「隨你罷。」(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