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投產發布會(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經過九個多月的緊張建設,和設備安裝調試,瑞芯晶圓廠一期工程已經全部建成投產。日晶圓加工數量,已經達到了一萬片左右,產能僅次於中芯國際,排在了大陸晶圓廠的第二位。另外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在工程師團隊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們已經拿下了28nm晶片生產技術,良品率和可靠性,均達到了商業量產的要求。而28nm製程,已經是當前晶片的主流水平,像是台積電、四星這樣的晶圓代工大廠,其製程工藝水平,也就在28nm左右。」

  7nm晶片生產成功的消息,並沒有對外公布,原因有二,一個是那條7nm晶片生產線的良品率依舊較低,尚達不到大批量生產的要求;二是那台EUV光刻機和其它幾件超精密生產設備的來源有問題,不好對外公布。畢竟那幾台設備,先進的有些過份了,公布出去,會讓西方世界的相關科學家懷疑人生的。那條使用EUV光刻機的頂級生產線,暫時還是用來摸索新製程工藝吧,等到良品率提升上來,或許會生產一些自家產品上使用的高性能晶片,大家悶聲發大財就好。

  「在此我宣布,從今天起,瑞芯晶圓廠開始對外承接晶圓代工業務,凡是28nm及以上的晶片都可以生產。我們的加工工藝非常的成熟,生產出來的晶片,具備發熱量小,性能強,可靠性高,良品率高等諸多優點。我們的代工價格,絕對比國內外的同行要低……」

  接下來,羅元凱詳細介紹了瑞芯晶圓廠的設備和生產線情況,說明了己方的人材和技術優勢,並現場展示了一張加工完成的晶圓,和幾枚成品晶片,引來了無數的閃光燈。說的在天花亂墜,也沒有實打實的產品,來的有說服力。在晶片之後,羅元凱又拿出了一台手機,一副小巧分體式藍牙耳機,以及一條8Gddr3內存,展示在了眾多記者和攝像機的前面。

  「這三個產品,正是使用我們瑞芯晶圓廠生產的晶片製造的。其中的手機和藍牙耳機,是我們的合作夥伴瑞達科技公司,即將推出的新產品,我在這裡就不去詳細介紹了。這條內存我要詳細的說一說,如你所見,這是一條8G雙面DDR3L內存,它的頻率是1600,電壓是1.35V,也就是說這條內存完全符合DDR3L標準,可以使用在當前主流的桌上型電腦上。而這條內存上,安裝的所有512M ddr三代顆粒,全部來自我們瑞芯的廠房。我在這裡要特別感謝一下瑞達科技的喬瑞達喬總,這款內存晶片的技術和專利,就是由他提供的。如今這款內存晶片,已經進入了量產階段,從下周開始。我們瑞芯公司,將對外大批量出售512M ddr三代顆粒,歡迎國內外內存廠商前來訂購。另外我們還拿到了LPDDR3大容量內存顆粒生產技術,不日即可量產推向市場,大家敬請期待。」

  羅元凱發言結束之後,就輪到德誠市市長彭博裕,和莫里斯、喬瑞達這兩個投資人發言。彭博裕在發言中,一再強調了德誠市的良好投資環境,和瑞芯晶圓廠建成之後,對德誠市經濟和就業環境的帶動。在發言的最後,彭博裕宣布德誠市將在瑞芯晶圓廠周邊,規劃一個晶片產業園區,重點吸引晶片生產配套企業,和晶片設計公司入駐。莫里斯和喬瑞達的發言就比較簡單了,說的都是一些恭喜、道賀之類的客套話,在此略過不表。

  所有人發言結束之後,安排了一場簽約儀式,由喬瑞達代表瑞達科技公司,和瑞芯晶圓廠,簽下了一張300萬枚九州一號晶片的代工合同。喬瑞達簽完字之後,後面又有三名中年人先後坐上簽字桌,代表不同的公司,和瑞芯晶圓廠,簽下晶片代工合同。這三家公司分別是海思半導體,中興通訊,和龍芯公司,這些公司都有晶片設計能力,也有大量的晶片需要找人代工。以前他們的晶片,都是找台積電或中芯國際代工,現在瑞芯晶圓廠也完成了28nm晶片的量產,這幾家公司就拿出了少部分訂單,交給瑞芯來生產。如果瑞芯晶圓廠這批訂單完成的好,後續訂單就會源源不絕,直到榨乾瑞芯晶圓廠的產能為止。

  簽約儀式之後,發布會進行到了最後一個環節,那就是記者提問。羅元凱站起身,從密密麻麻的手臂之中,選中了前排央視的記者。

  「羅廠長你好,我是央視記者韓曉琪,我想問一下,你們工廠生產的DDR3代內存,是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嗎,上市之後會不會產品專利糾紛。」

  羅元凱清了清嗓子,說道:「我前面說過,這款內存晶片,是由瑞達科技公司的喬瑞達先生發明的。它的結構和市面上銷售的所有DDR3代內存都不同,是一種全新的架構,喬瑞達先生具有這款晶片的全部智慧財產權和專利,完全不必擔心侵權問題。好,下一個,右邊這個穿紅衣服的小姐姐。」

  又一位記者戰了起來,提問道:「我是科技日報的記者,據我了解到的信息,全球範圍內,宣布完成28nm工藝製程的晶圓廠,只有台積電、四星、和你們瑞芯晶圓廠。我想問一下生產28nm製程晶片很難嗎,你們的良品率做到了多少?」

  「這個問題還是由我們瑞芯晶圓廠的總工程師林孟松來回答吧,他才是專業的。「羅元凱微笑著說了一句,然後把話筒交了出去。

  林孟松從羅元凱手裡接過了話筒,說道:「我全程參與了28nm製程工藝的攻關和優化量產工作,我在這裡可以很負責任的說,28nm製程工藝的實現,真的很難很難。早在一年之前,我們就在喬總投資的另一家工廠中,安裝了兩條晶片生產線,開始摸索28nm製程工藝。頭兩個月,我們一共試產了十幾次,加工了8寸晶圓上千片,結果一枚合格的晶片都沒生產出來,這其中的難度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