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這是多想破紀錄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79章 這是多想破紀錄啊

  提問的記者當然不會讓陳一鳴這麼輕描淡寫地滑過去,他選擇直接開大,站上道德的高地追問道,「假設午夜場屬實,陳導對此就沒有一個起碼的立場和態度嗎,據我所知春節檔有很多觀眾就是通過看榜單來決定看哪一部電影的,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這種行為難道不是一種欺詐?」

  說完這句話,他還特意抬頭挺胸環顧四周,不出所料地收穫了眾多學生的注視,年輕人可太喜歡這種價值辯論了。

  被逼到牆角的陳一鳴絲毫不慌,「我的立場很簡單,呼籲上級部門儘早規範市場,把競爭限制在一個良性的範圍內。

  在此之前,我只能保證鉑爵不會這樣做,別家也不會聽我的不是麼?」

  記者顯然還是心有不甘,他提高了聲音問道,「陳導,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午夜場,現在的春節檔冠軍很可能就是《第十三層樓》,你對此依然無動於衷嗎?」

  陳一鳴攤手笑道,「我可管不到觀眾看誰不看誰,不過入行五六年,對於電影人的心理,我倒是有一點心得,可以跟在座各位分享一下。

  我一直說華國觀眾正在大幅擴容,與這種擴容相伴的,則是對電影品質要求的大幅降低。

  我自己經常獨自去看電影,選片的口味很雜,有意思的我會全神貫注地研究,沒意思的就當是吹空調打發時間,看完出來也就完了,很少會發表看法,我覺得這種態度很具有代表性。

  甚至我已經算是普通觀眾里相對苛刻的,過年回家時我和親戚交流,他們的反應會更加遲鈍一些,真遇到爛片最多自己叫一聲倒霉而已。

  這位記者朋友似乎想要反駁我的話,我理解你的意思,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意見爆發更加集中,口碑效應更加凸顯,這顯然與我的觀點背道而馳。

  但是我們不能忽略,線上的輿論逐漸苛刻的同時,線下的觀眾選擇其實是收窄的,電影院是一個有限競爭場所,同一檔期上映的電影也就是五六部,限於排片、宣發等因素,具有相對競爭力的電影還要再少一些,今年春節檔五部電影並駕齊驅已經是極個別情況。

  這種情況下,口碑再差打分再低,對基本盤的影響也有一個下限,反過來,口碑爆棚分數見頂,對票房的刺激作用同樣存在一個上限。

  也就是說,外部市場環境其實變得更加寬鬆了,觀眾選擇對電影創作的制約正在變弱,此消彼長,專業領域將獲得更大的自由,這很容易理解吧?

  想想看,《第十三層樓》這麼一部軟科幻腦洞片,以往華國從來都不賺錢的題材,都能在春節檔排第二,未來我再立項,是不是可以更加放飛自我了?

  這時候還有誰能強迫我踩下剎車?顯然只有上頭的監管部門了。

  但是監管從來都是滯後於現實發展的,一種變化出現之後,要觀察、研究、探討、博弈,等到一整套流程走完正式發布,行業和觀眾可能已經疊代好幾輪了。

  那麼問題來了,當一個創作者享有極大的自由,同時又受到極少的限制時,他的行動該如何推斷?

  他會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服務型的嚮導,還是一個教育型的領隊?

  相信大家內心都有自己的答案,不用說出來,把自己代入再捫心自問就可以了。

  只不過,身為一個全方位受益的電影人,我還是有一盆涼水要潑。

  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不知道自我約束的人,遲早會遭到反噬,

  很多時候,我們的專家和從業者會有一種觀念,就是觀眾是需要引導的,這種引導可能體現在認知、偏好、審美等很多方面。

  不過我認為這是一種錯覺,觀眾不需要接受教育,他們沒有任何義務用真金白銀來迎合電影人的主觀訴求。

  我剛才說監管相對市場會滯後,同樣的,專業判斷同樣會有滯後效應,而且這種反饋更直接。

  電影行業的好日子,很可能沒有我們自己設想的那麼長,觀眾的忍耐是有限度的,電影也只是近幾年才成為某種社交剛需,現代社會消遣很多,這種需求隨時都可以被替代掉。

  如果我們肆意揮霍觀眾的信任,讓觀眾總是不得不在幾坨之間做選擇時,他們的離場就是或早或晚的事情,大不了哪一坨都不選唄,我不吃了總可以吧。

  我自己也知道,在行業總體朝上走時,這些話不好聽,也特別不討喜,大概也不會有人聽。

  但是我真心希望華國電影發展得越來越好,景氣的行情能夠儘可能地長,因為這符合每一個人的長遠利益。


  所以該說的我還是要說,至於別人聽不聽,那是人家的事,我沒資格強迫。」

  陳一鳴看似什麼都沒有說,但實質上又什麼都說了。

  上頭不管,市場容忍,賣貨的當然想怎麼賣就怎麼賣,好歹這次安岳也只是吆喝的時候放了幾句大話,人家的東西總沒有貨不對版假冒偽劣吧。

  那其他賣貨除了有樣學樣,還能怎麼做呢?

  他的這番話不談道理只談人性,結尾又在觀眾立場上站得很穩,自然博得了現場大量學生黨的好感,不知道在誰的帶動下,掌聲逐漸熱烈而持續,把那個記者的後續提問都堵了回去。

  坐在旁邊的沈明絲毫不避諱地朝他比劃了一個大拇指,沈大佬身為協會主席,顯然不樂於見到片方的各種胡作非為,只不過他位置敏感,不適合隨便發聲而已。

  現在陳一鳴當了一回他的嘴替,沈明自然不吝點上一個贊,這點兒任性他還是有的。

  那天的見面會過後,陳一鳴的話被廣為傳播,各路解讀和批駁此起彼伏,很是帶起一波節奏,居然在短期內跟黑里透紅的安岳大片呈現出齊頭並進之勢。

  陳一鳴自己都意外,什麼時候辯經也有這麼大的傳播力度了?

  當然跟他本人預料的一樣,說了全是白說,安岳給出一個「正在調查」的公式回復之後,午夜場依舊我行我素,票房也依舊壓在《第十三層樓》頭上。

  相當比例的普通觀眾感受不到這種傲慢,但年輕網友和陳一鳴粉絲卻不會就此放任,於是《第十三層樓》迎來一波報復性觀影,平均上座率時不時地就揚起一個小波峰。

  這就很離譜了,要知道現在已經是上映第五周了,雖然《第十三層樓》還能保持兩位數的排片,但看過甚至二刷的觀眾也都看過了,傍晚黃金場次的上座率都很難保住三成。

  兩部電影的纏鬥早已分出勝負,安岳的大片掙扎著邁過了15億的門檻,《第十三層樓》的票房則是13億出頭,就算大壯搞定延映二期也追趕無望。

  只不過安岳前頭還有一個目標有待追逐,國產電影影史票房冠軍的榮譽,也就是《木蘭》。

  好不容易翻過一個山頭,抬眼一看還是陳一鳴!

  此時《第十三層樓》的路演早就結束了,宣發還在持續,但規模已經顯著縮小,差不多進入收尾階段了。

  陳一鳴跟幾個主要演員也沒有徹底放羊,隔三差五地參與一些宣傳活動。

  只不過之前說過的那番話陳一鳴再也不講了,接受訪問的時候只討論電影本身,順帶著幫鉑爵後續的《談判高手》和《夏至五百天》敲敲邊鼓。

  現在他再給後輩當吹鼓手,效果立馬不一樣了,《第十三層樓》珠玉在前,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打開了國產類型片的天花板,此時如果誰還對這片藍海市場無動於衷,就不配下場玩兒電影。

  陳一鳴本以為今年的春節檔就這樣悄然而止了,沒想到他還是低估了友商的折騰勁兒,臨近結束又搞了波大的。

  三月底的一個周三,因為當天沒有安排活動,陳一鳴難得睡了個飽,日上三竿起床之後正在張羅早中飯,突然放在手邊的電話鈴聲響起。

  陳一鳴嚼著麵包號碼也沒看就按下免提,傳出來的聲音卻有些陌生,還問他是不是陳導。

  怪了,打他私人手機,怎麼還要確認的。

  陳一鳴含糊地應了一聲,那邊自我介紹,晚報的記者程昱。

  哦,陳一鳴瞭然,原來是程大記者,這位是他相識於微末的朋友,聯繫雖然不多,但確實算是換號碼會主動告知那一檔的。

  陳一鳴把嘴裡的咽下詢問,「老程,你的聲音咋這么娘了,不是去泰蘭了吧?」

  程昱似乎是鬆了一口氣,懵懂回道,「我去泰蘭作甚,就是感冒了。一鳴,安岳又起了一波節奏,你知不知道?」

  陳一鳴一聽就有些心煩,林老闆怎麼就沒完沒了呢,安安生生地下映不行嗎?

  程昱像是知道陳一鳴沒興趣了解,主動解釋道,「安岳策劃了一個公益放映活動,給各大媒體都發了通告,我看了之後估摸著你多半跑不掉,就來給你打個招呼。

  通告上是說拿出2%的票房收入投入慈善事業,把部分場次劃為殘障人士特惠專場,他家的3D大片不要錢免費看。」

  陳一鳴一開始還聽得稀里糊塗,2%的數字一出他琢磨過味兒來了,好傢夥這是多想破紀錄啊,現在安岳的大片距離《木蘭》可不就差小5000萬麼。

  套路簡單但管用,眼看著距離下映沒剩幾天,大盤再也榨不出油了,索性就按需定產直接福瑞。

  我都慈善公益了,每場都按滿座來算不過分吧?接下放映任務的院線,脫不開安岳自家的和盟友大地的。

  這樣一操作,交上十幾二十萬稅費就平添了幾千萬票房,國產電影影史冠軍不就手到擒來了麼?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