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吃虧是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82章 吃虧是福

  余榮光出身帝都演藝世家,中年時在港城發跡,年老後於滇省成就一番事業,屬於真正在華國娛樂圈立一方山頭的人物。

  三地人脈聚於一身,本人也樂於提攜後輩,單是他在滇省運作的演藝學校就不得了。

  以往老余跟魔圈的交情不算深,不過一回生二回熟,這次借《木蘭》搭上了線,後續自然有大把的合作機會。

  兩人搭伴走了華南、西南五六個城市,朝夕相處之下交情突飛猛進,分手時儼然已是忘年交了。

  尤其是行至滇、黔、桂三省地界時,余老爺盡顯地主本色,拉著陳一鳴夜夜笙歌。

  飯桌上浮光掠影,陳一鳴發現老余麾下還是頗有幾個實力派演員,就是主要活躍於小屏幕,演得也都是二三線劇集,知名度不高。

  不過放在鉑爵的類型片計劃里,演個配角已經綽綽有餘。

  又擴充了一下演員夾袋,陳一鳴告別余榮光,跟隨路演團隊北上川省蓉城,在那裡與汪勁松老師匯合。

  正式上映一周時間,《木蘭》的票房配得上院線給出的排片率。

  大年初一首日票房直接爆到1.1億,創造了首日過億的影史紀錄,驚掉業內一地眼球。

  知道陳一鳴出品必出爆品,但也不至於爆成這樣。

  要知道前一個華國首日票房紀錄,還是《1951》保持的7500萬,就連之後的《潘多拉》都沒能打破,儘管總票房《潘多拉》後來居上破了15億。

  業內公認陳一鳴的宣發花樣特別多,而且尤其喜歡在上映前後一周發力。

  當初《1951》的宣發,陳一鳴試映、預售、票補三管齊下,才造就了首日7500萬,首周末1.55億的票房奇蹟。

  兩年半的時間過去,華國影院和銀幕數都有大幅增長,還多了3D影院的票價增幅,這一紀錄依舊沒能被打破。

  而這一次《木蘭》的宣發可謂中規中矩,鉑爵並未耍出什麼新花樣,當然那500多萬的「想看」不算在內。

  畢竟只是想看,相當於捧了個人場,都是虛的。

  然而《木蘭》搭上春節七天長假,讓華國的票房潛力如火山噴發般瞬間爆炸,炸得所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用央視新聞里的話講,就是《木蘭》趕上了拖家帶口出門遊玩的過年新風尚。

  初二小幅逆跌,1.15億。

  初三終於正常了一點,掉下1億報收8900萬。

  初四繼續細微滑落,8700萬。

  初五趕上情人節,兩部新上映的港產愛情片完全是螳臂當車,《木蘭》的排片小幅下滑但依舊達到6成以上,單日票房輕鬆爆到1.35億。

  長假過去,《木蘭》連同試映期間的總票房已經突破7億,各方預測都認定未來必將打破《潘多拉》的紀錄,重新奪回華國票房榜首。

  如果說之前的《潘多拉》讓春節檔小有成色,今年的《木蘭》則真正印證了春節檔首屈一指的票房潛力。

  這才是獨屬於華國的電影檔期,自帶全家觀影票房翻倍的屬性。

  春晚一年比一年拉跨,反倒讓春節檔電影迎來了春天。

  各方評論眾說紛紜,各路專家指點江山,共同助推《木蘭》成為開年熱詞,即便長假過去進入工作日,《木蘭》的勢頭依舊充滿著勃勃生機。

  當然了,觀影人群破圈之後,評價聲音越發多元,《木蘭》的總體評分和口碑不免有所回落。

  對電影和陳一鳴本人的種種微詞,在諸多有心無心的推波助瀾之下,也逐漸擴散蔓延開來。

  2月19號,路演來到西京,陳一鳴接受當地電視台採訪。

  「陳導,蔣帥導演曾發表評論,認為《木蘭》是一部中庸之作,不在於手法,而源於定位,對此您作何評價?」

  蔣胖子的發言是這兩天的熱門話題,這廝看似持論中正煞有介事,但脫不開硬蹭熱度譁眾取寵的嫌疑,被陳一鳴的粉絲噴得狗血淋頭。

  不過他的話還是頗受影評人讚許的,畢竟他說的是中庸而不是平庸,談的是定位而不是技法,主題先行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深得辯論之道。

  實話實說,蔣胖子的評論還真不太好反駁,人家已經給陳一鳴留面子了,事實上說《木蘭》平庸的也大有人在,說穿了不就是用好萊塢商業電影的那些套路各種因式分解麼。


  對此陳一鳴也不能不承認,拍攝時的誠意滿滿,掩蓋不了電影立意的功利色彩,這就是一部商業大片。

  陳一鳴故作思索片刻,才掏出早就想好的答案。

  「電影這東西見仁見智,拍完之後就跟我這個導演無關了,因此我尊重每一個觀眾評價電影的權利,畢竟人家花錢買了票。

  不過蔣老師的評價已經超乎電影本身,涉及到對我本人主觀動機的猜測,那我就有話可說了。

  我不知道蔣導話里的定位指的是什麼,於我而言一個導演對自己作品的定位大抵有兩種。

  一種是自己想拍的,一種則是受人之託,陳一鳴的電影都是第一種。」

  電視台的女記者繼續追問道,「陳導,這次《木蘭》沒有去海外參展,大家都很意外,請問你是怎麼考慮的呢?」

  問的很和善,潛台詞卻跟蔣胖子一個意思,就是說陳一鳴「自甘墮落」唄,為了票房迎合觀眾拍商業片。

  按理說陳一鳴不該被歸到文青導演的行列里,自他出道以來,一直都走的是商業路線,參加電影節不過是為了公關炒熱度而已。

  但是誰讓他的《1951》在坎城和奧斯卡屠神證道了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戴上了之後再想摘下來,可也沒那麼容易。

  說穿了,《木蘭》不去參展單純是因為沒必要而已,只是這個理由不適合當眾說出來。

  於是陳一鳴不假思索地答道,「大家為了這個項目忙了兩年多,都很疲憊了,再安排海外電影節,實在是忙不過來。

  雖然不會出國參展,但是《木蘭》確定會在全球上映,請大家拭目以待。」

  強打精神應付完採訪,陳一鳴還得馬不停蹄地趕往市區影院,參加當天最後一場路演。

  一周多的時間走下來,陳一鳴已經疲掉了,各種套話說的熟極而流,似乎每個問題都無需經過大腦,嘴巴自己就能講出來。

  他已經有些厭倦了,甚至時不時會想,如果能拍完就放手就好了。

  可惜這不可能。

  票房越是高,身邊的紛紛擾擾就越多。

  蠶豆這幾天出現了大批量的一星差評,明顯是有備而來,拉扯著《木蘭》的總評分往8分以下俯衝而去,讓老賈頗有些氣急敗壞。

  兩家訂票平台的評論區同樣不堪入目,一方面是管理跟不上,另一方面也未必沒有利用爭議炒熱度的心思。

  媒體那邊更是妖風陣陣,《木蘭》被各路專業人士挑出了好多「十惡不赦」的錯處,說到底誇人哪有噴人來的刺激呢。

  陳一鳴以一己之力搞出了電影行業的營銷進化論,就算鉑爵可以憑藉先手切走大塊蛋糕,但旁人也不都是只會走程序的NPC。

  幸好《木蘭》的票房走勢依然堅挺,排片率可以繼續穩在高位。

  有鑑於此,陳一鳴覺得被罵兩句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混圈的掙的就是挨罵的錢,人不能把便宜都占乾淨。

  吃虧是福嘛。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