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往事(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盜倔皇家帝陵非同小可,茲事體大,安全第一。

  人不在多,而在於精,伙爺會和白幫各自挑選得力幹將。

  白老太帶領劉嘴子,還有一個叫做王平的人,後文自有介紹,此處不多費筆墨。

  伙爺會這邊則是老祖爺、林滄海、張玲、張文杰、丁老頭、段懷仁、陳添福和陳添貴。

  當時老三陳多餘雖已入行,但其人行事作風有些冒失,尚在考察期間,就連他也排除在外了。

  直到這時,我才明白在陳家老大和老二出事以後,老三陳多餘突然萌生退意絕非偶然,看來一定是兩個哥哥給他說了什麼,讓其自保。

  我曾就此事多次問過陳多餘,他都說毫不知情,我相信他沒有騙我,或許陳老大和陳老二沒有對陳多餘說白道明,這是出於對他的保護。

  雙方人馬歸於一處,按照徐半仙的指引順利的找到了唐泰陵的墓道口,經過幾天的深入發掘,他們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

  騙他們的人不是徐半仙,而是唐玄宗李隆基,因為那個所謂的墓道口只是一個掩人耳目的幌子。

  來的時候群情激昂,到了後來就士氣低落,很快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

  白幫對伙爺會發難,說伙爺會欺人太甚,拿他們當猴耍,漫山遍野的溜腿玩,實在可恨,必須給一個交代,否則絕不善罷甘休。

  「光廷,你不知道,當時的氣氛十分緊張,稍有不慎就會大打出手,血濺金粟山。」

  「那後來呢?」

  「最後,老祖爺和白老太認為不能讓蹲蹲看了笑話,於是伙爺會和白幫各退一步,雙方這才勉強息事寧人,約定以十天為限。」

  在一種詭異的貌合神離之下,雙方人馬經過十天的仔細尋找,最終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們成功的找到了那個天井,並且順利的打開了唐泰陵。

  說到這裡,林滄海慷慨萬分,掃視著主墓室里的一切。

  「光廷,你擡頭看看,簡直讓人嘆為觀止。」

  我擡頭一看,只見頭頂用青石條擺上一個大圓圈,逐層往裡收,直至把整個墓頂蓋住,就跟每年冬季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冰造的宮殿一樣。

  這就是「穹窿頂」。

  「穹窿頂」說結實,的確很結實,可歷經千秋萬載而不倒。說不結實,也真不結實,如果抽出幾塊青石條,便會轟然倒塌。

  唐泰陵的「穹窿頂」還有不同尋常之處,那就是上面有很多白色的圓斑作為點綴,看起來雜亂無章,實則暗藏玄機,象徵著日月星辰。

  林滄海一側身,又指著牆壁說道:「還有這些壁畫,簡直比陝西歷史博物館裡唐代壁畫珍品館的壁畫還要精美絕倫。」

  我還清楚的記得,在對西魏文帝元寶炬的永陵進行支鍋之前,張文杰曾領著我去了好幾次陝西歷史博物館。

  當時我就去過,位於東展館地下一層的唐代壁畫珍品館,裡面的壁畫幾乎都是國寶級文物,包括章懷太子墓客使圖、馬球圖、狩獵出行圖,懿德太子墓闕樓圖、儀仗圖,永泰公主墓宮女圖在內的壁畫珍品將近100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細看唐泰陵的壁畫,剛才那些也只能算是泛泛之筆了。

  粗略估計,眼前這些壁畫總面積在近500平米,有藍紅二色彩畫、威風凜凜的「四靈圖」;有風格獨特、線條細膩的建築山水;也有青衫戴幞、拱手站立的人物等等。

  最具特點的當屬一幅雜技圖了,不過損毀較為嚴重,卻能與文獻所記「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百戲盛會」相互印證。

  整體而言,壁畫雖稍有殘損,卻生動形象的全景展示了當時的儀禮規範、生活習俗、服飾特色、娛樂方式與建築風格,堪稱不世之作,令人嘆為觀止。

  林滄海一轉身,手指唐玄宗李隆基的棺槨再道:「光廷,你再看這裡,這是有史以來我所見過和聽過最高規格的石槨了。」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我看了過去,一口漆黑如墨卻又光亮巨大墨玉石槨赫然入目,仿佛是一座小型的皇家宮殿一樣。

  石槨也分三六九等,大致分為廡殿頂、歇山頂以及硬山頂,而「四坡五脊」的廡殿頂是只有帝王棺槨才能使用的最高等級葬具。

  眼前這個廡殿頂石槨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我數了一下,一共九條五爪金龍騰雲駕霧,在燈光的照射下,仿佛活了一樣。

  縮小如蠶蟻,伸展能遮天,有時顯露於雲端,有時隱形於深淵,呼風喚雨,翻攪起四海雲水。


  石槨已經打開,地上鋪著一床畫龍描鳳、錦緞密織的被子,上面擺滿了陪葬品,讓人眼花繚亂,其中最吸引眼球的當屬唐三彩了。

  這些唐三彩數量多達三四十件,大小不一,神態各異,大致可分為人物、動物、器物三類,又以動物和人物的結合最為珍貴稀缺。

  毫不誇張的說,這裡的每一件唐三彩都能算得上國寶級別,而且還有一件超級巨無霸。

  那是一件嘶鳴駱駝載樂俑,高約一米,長八十公分左右,通體施藍、綠、黃三色單色釉,四肢矯健,昂首嘶鳴,背上當著一個平台,墊有花毯覆蓋,平台之上三男四女七個樂俑盤腿朝外,圍坐在平台四周,手持琵琶、箜篌、排簫、拍板、笙、笛子等樂器正在演奏,中間另有一體態豐腴的妙齡女子隨著樂曲翩翩起舞。

  兩個駝峰之間有獸面駝囊以及絲綢之路上最暢銷的絲綢、瓷瓶等商品,仿佛即將踏上遙遠的征途返回西域。

  仿佛有一瞬間,我也隱約聽到了琴簫和鳴,優美的旋律在耳邊悠悠迴響,那盛世大唐包羅萬象的萬千氣象令人心馳神往。

  整個嘶鳴駱駝載樂俑造型新穎,器形碩大,色彩艷麗,人物傳神,陶塑藝術巧奪天工。

  洛陽博物館藏有一件高88厘米的唐三彩嘶鳴駱駝,陝西歷史博物館也有一件高58厘米的三彩駱駝載樂俑,這兩家互不相讓,都說自己的藏品是唐三彩的壓卷之作,一時之間也無定論。

  但是,唐泰陵這個嘶鳴駱駝載樂俑不僅大,而且大,還是大,另外巧就巧在將剛才所說的兩件唐三彩的優點合二為一。

  相較之下,那兩件和這個比起來簡直就是奧拓和奧迪的差距。

  只是這些價值連城的寶物都已經被整理成堆,為何最後被遺棄在這裡,沒有帶走呢?

  用腳趾頭也能想到,一定是出了什麼天塌地陷的大事情,讓他們不得不放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