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4章 等等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2390、等等看

  哪怕劉浩對孫權選擇了商業,也是認可的。

  很多時候我們真就必須承認,在戰鬥方面,就有著南北之分,人家北方的百姓在這方面就是要比南方的百姓強了不少。

  特別是在古代世界就更是如此。

  也是,咱們的古代各大皇朝,哪一個不是備受北方遊牧的威脅?

  時間一久,北方的百姓不就鍛鍊出來了嗎?

  他們之中,那些不足以強壯的,也將在長久的時間長河之中被淘汰了,基因就這麼一代代的延續至今,人家哪怕到了現代,身高體壯方面,也依舊是占據了絕對上風的。

  但江東子弟們也不是沒有自己的優勢,水裡來海里去的,人家就是高明許多,也普及許多。

  否則歷史上為何曹孟德八十萬大軍都打不過長江?

  孫權從這裡切入,也算是將自身優勢最大化開發的一種方法。

  哪怕劉浩也清楚,神話三國東吳頂多還能持續百年,再之後,神話三國世界的天道是否還會庇佑他們,誰又能保證?

  別說是孫權了,就是劉備何嘗沒有給自己尋找後路?

  他如今和孫權已經劃分了中南半島,地盤可謂擴大了三四個倍數,可人口呢?

  新得到的土地上,那些野人們算人嗎?

  哪怕孫權也不敢將這些人口統計進去吧!

  也就是這些年三方達成了協議,他們才有時間給自己家中的百姓提供更多的繁衍空間。

  可就算如此,想要將新獲取的土地填滿開發,依舊是個未知數,也依舊無法保證就可以做到。

  他們都懂得實力的對比,特別是踏入諸天之後,就更清楚自己已經落後了曹孟德三十年往上。

  都知道可以追趕,可誰不知道人家曹孟德同樣也在進步?

  與曹孟德相比,人家的根基可謂已經塌實,人家現如今的進步,可以說已經開啟了真正的高速。

  對比自己呢?

  總不能拋開根基的建設吧?空中樓閣看起來美麗,可經得起風浪嗎?

  說白了就是現在的劉備和孫權哪怕打敗了曹孟德一百次,人家也不會傷筋動骨,可萬一被曹孟德打敗了一次,或許滅亡就真在眼前了。

  孫權對劉浩地球澳洲城池群的建設,劉備可能沒有看到嗎?人家心裡頭怎麼想的,劉備稍微猜測也知道的一清二楚,同樣的狀況,自己也不需要思考嗎?

  加大自己在劉浩地球澳洲蜀漢城池群的建設,對劉備來說同樣是必然,也是蜀漢所有願意繼續跟隨劉備的文臣武將們默認的事實。

  誰都對未來神話三國是否抵抗住曹魏沒底,可誰都沒有對此開口,但誰都在默契的加大對這些城池群的建設投入,對周邊土地的開發利用。

  而且,劉備在踏入諸天之後,同樣想通了為何諸葛亮乾脆被紫薇大帝早早撈走的原因,無非是天地大勢也,當真的當時的大漢帝國已經步入膏肓也,改朝換代反而才是最好的選擇。

  也就是他劉備當時還在流浪,倘若他劉備當時也是眾多諸侯之一,紫薇大帝也不是不能選擇自己,只能說時也命也。

  劉備可是知道紫薇大帝姓劉,可是真正的本家也,就連同一個姓氏的紫薇大帝都對此默認了,他又能如何?

  那歷史的記載不也是如此嗎?

  倒不是說劉備的心氣也因此被打落雲巔,倘若沒有諸天萬界,哪怕明知最後敗亡,劉備也依舊會選擇嘗試,直至身死才罷休也。

  可現在不是諸天萬界了嗎,他可是從其他人口中得知了高祖建立的大漢帝國也連接到了諸天之內。

  那高祖劉邦可已經將自家世界一整顆星球一統,正蹣跚的踏入諸天站穩腳跟。

  換言之,大漢帝國在諸天萬界也才剛剛開始,自己不得為將來諸天萬界大漢帝國積累一些底蘊才行?

  你不能說劉備這樣的選擇是在逃避,更多的還是因為劉備左右權衡之下的抉擇。

  還真著一點,那就是炎黃聯盟也不會願意看到他劉備近起大軍來和曹孟德拼一把的。

  這一把拼殺,因此會有多少百姓塗炭,誰又能保證?那可都是自己人也,這些人盡數拿來與妖族廝殺不好嗎?拿來斬殺怪獸不好嗎?

  按理,劉備在知道周天星斗大陣之後,也應該選擇前往周天星斗大陣才對,可實際上劉備更清楚這個時候留在怪獸戰場才是最好的選擇。


  自家蜀漢在澳洲建立的城池群,可遠沒有真正的穩如泰山,人口的遷移與安排,哪一個是可以完全放手的?

  跟隨現在劉備的龐統,雖有著鳳雛之名,與臥龍諸葛亮並稱,可到底不是諸葛亮,當真就可以將所有信任都託付嗎?

  反而在怪獸戰場,但凡輪換下來之時,都可以抽出時間了解一下自家蜀漢城池群的方方面面,有需要無非視頻溝通而已。

  這些,在周天星斗大陣之內可能嗎?

  那可是當真進去了就與外界隔絕了,哪怕明知道進入其中好處更加龐大,不也必須忍痛放棄嗎?

  當然,劉備也不是真就放棄了這一好處,關羽不就被他派遣過去了嗎?

  就信任度而言,關羽絕對是劉備第一的,也同樣是最放心的。

  相比於孫權,劉備對帳下世家們的信任,也確實高出不少。

  倒不是其他,因為跟隨他劉備的文臣武將與世家們,要麼就是一路跟隨他創業的,要麼就是蜀漢坐地戶。

  哪怕如今踏入諸天之後,其中的忠誠度都有所下降,卻也遠比孫權好多了,當雙方利益再次勾連之後,這些方面問題倒也不大。

  至於荊州,至始至終,劉備就沒有想過那些世家們會忠誠於自己,無非相互利用罷了,又有什麼關係呢?

  你若仔細去看蜀漢遷移劉浩地球澳洲的百姓人口比率,你就會發現其中荊州百姓人口反而現在占據了多數。

  人家劉備根本就是在不急不緩的抽取荊州世家們的根基也,人家劉備做了,那些荊州世家們還真不能說些什麼。

  實力的對比,很多時候都是一目了然的。

  你手中的土地面積多少?

  可耕種面積幾何,你人口數量?

  帳下工業實力商品生產銷售如何?

  你百姓家中是否有餘財?

  你保家衛國的士卒大軍數量多寡,戰鬥力如何?

  等等等等,其中大部分都是可視的,二者稍微對比,就可以知曉相互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麼的龐大了。

  神話三國世界曹魏統御的地盤內,或許相比於綜武大明帝國還有著一些差距。

  有些東西也是沒辦法,誰讓綜武大明帝國世界就和劉浩龍國連結著,哪怕一些其他連結的諸天炎黃同盟世界事實上也距離他們並沒有太遠。

  這樣的條件下,有了任何問題,不都可以很快得到解決嗎?

  曹魏在這方面就很難很難了,哪怕曹孟德從劉浩龍國,從炎黃聯盟一些現代化成員引入了不少人員,幫助自己建設,幫助自己完善更好的制度等等,但也也需要適應,也需要磨合。

  不是任何一個好點子都可以適用於任何一個世界的,外在條件本就有著巨大差距,可能完全適應嗎?

  還不是得緩著來,總結出方法,而後在某一個區域內試行,看效果如何才決定是否推廣開來。

  哪怕全面推廣了,其中不也還是會冒出無數問題來?

  百姓的觀念想要改變,可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咱們現在的龍國百姓看待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變革,不也很難理解為何他們當初總是左右搖擺?

  當初那些高層們可看不到未來幾十年之後,咱們可以發展成為怎麼一個模樣,是好是壞,還不得小心小心再小心?

  他們就是知道自己任何一個決策帶來的後果必將是浩大的,所影響的也勢必是十億人口的未來,好的決策也就罷了,萬一是不好的呢?

  很可能就會讓自家的發展過程當中埋下一個深刻的隱患,這個隱患倘若巨大的話,一旦爆發出來,是否會直接讓整個國度改天換命誰又能保證了?

  當初咱們的那個老大哥,不就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讓這個聯盟滑入深淵嗎?

  站在歷史長河的更遠端,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評價這些錯誤,甚至於去鄙夷那些做出這些錯誤決策者的愚蠢。

  可站在人家角度,你說人家就有著自己的私心,那也不盡然。

  曹孟德本就是明白人,他一開始還不是摸著劉浩當初留下的遼東之地過河?

  他寧願慢一點,也不要急急冒進,他本就已經占據了上風,更何況還有著歷史經驗可以提供參考,何必呢?

  他現在不已經穩坐釣魚台了嗎?


  不說其他,就是經濟實力方面,可謂已經幾十倍的規模碾壓了劉備和孫權的結合。

  這也是劉備和孫權為何沒有將自己的蜀漢和東吳徹底歸於大後方的真正原因。

  他們很清楚,哪怕已經和曹孟德達成了協議,未來二十年之內都不會動刀兵,可二十年之後呢?

  到了那時,他們帳下的百姓又該如何選擇?

  一統,本就刻入了炎黃百姓基因的,他們的百姓也不會允許他們未來去施行割據之事,當真如此了,也勢必被炎黃聯盟其他成員看不起,定然要被刻入到歷史書籍之內遺臭萬年。

  古人,特別是古代自認為自己屬於文化人的,對遺臭萬年的恐懼可是遠比任何事情都要巨大。

  他們不敢為之,也清楚攜帶自家百姓儘可能的踏入諸天才是他們未來真正歸屬。

  那曹孟德之所以會和他們達成協議,不也是看到了這一點嗎?

  他們內心深處也知道機會還是存在可能的,比如他們將接下來所有獲取的資源都投入到自家地盤之內建設,投入到百姓的生活提升之中去。

  這樣的話,二十年之後,百姓對他們的認可度同樣也會大規模的提升,效忠他們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那樣的話,他們自己呢?

  跟隨自己打江山的文臣武將們呢?

  缺乏這些資源提升自我,再次落後二十年嗎?

  一旦如此,他們二十年之後,還有資格在諸天萬界之中立足嗎?

  倘若到了那時,因為他們的實力不足,導致他們只能淪為他人附庸的話,還不如乾脆在這個時候做出抉擇為好。

  怪獸戰場上,劉浩本尊基本也看出了劉備和孫權的抉擇。

  一個,也就是劉備,基本上有了拋棄神話三國蜀漢之地的想法,只不過劉備這廝還沒有放話出來,同樣也想著是不是可以根據接下來的收益再等一等。

  倘若還能兩全其美那就最好不過。

  但劉備的心思,可能沒有被他帳下的聰明人看出來嗎?

  有些事情,大家心中有了默契就足夠了,也不必要昭告。

  同樣的,劉備也知道自家這些文臣武將們大概率會願意繼續跟隨他。

  這其中有著兩個原因,一個是他們知道曹孟德帳下實際上已經屬於滿員了,哪怕這個時候投過去,地位也不可能有多高。

  另一個,則是哪怕他們選擇繼續跟隨劉備,也不是必須整個家族都跟隨。

  他們同樣可以將雞蛋放到兩個籃子內,比如將家族之中一些人留下,留在蜀地,也算是另設分支了。

  他們還知道自家主公,也就是劉備在收集劉邦大漢帝國諸多信息。

  自然也明白自家主公對比孫權可不是沒有後路,哪怕跨越了世界,那也是祖宗,加入了劉邦大漢帝國之後,自家主公一個親王之位還不是手到擒來?

  他們可清楚,高祖的大漢帝國連結諸天的時間遠比自己要晚了許多,也就是說,高祖二十年之後,身邊大概率不可能擁有一群實力強大的重臣。

  這般一算,他們的價值不也更加龐大了嗎?

  再說了,他們也很喜歡劉備這般等一等的做法,有些東西一旦攤開了分說,就必須二選一,這般糊塗下去,反而對每一個都是好事,他們同樣很樂意繼續等一等。

  他們是幸福的,至少相比於孫權帳下的文臣武將們而言,足夠幸福了。

  他們的鬱悶之處,孫權帳下的文臣武將們同樣擁有,可相比之下,孫權可沒有後路。(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