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德王搬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堡的區別,畢自嚴不知道,也不關心。

  西夷的事情,再是大,也影響不到想要保住山東老鄉的畢自嚴。

  離開南海子,回到北京城後,畢自嚴親自帶著順天府巡檢司的士卒,將還聚集在禮部貢院外鬧事兒的士子都給抓了。

  「畢自嚴,虧你還是山東人,你就是個暴君荼毒天下的鷹犬走狗!」

  人群中,有那年長些的,被幾個士卒將雙臂按著,跪在地上。

  這人雖然被摁了,但嘴依舊是個硬的,對著面色生冷的畢自嚴是破口大罵。

  「目無朝廷綱紀,眼無大明法度,這就是我山東聖人教化教你的嗎?」

  上前一巴掌甩在了那人的臉上,畢自嚴恨這些人恨的是牙痒痒。

  「你們這是在連袂造反,你們是要斷了我山東的文脈!」

  依舊覺得不解氣,畢自嚴抬起腳,就踹了過去。

  「我咬死你個奸賊!」

  被踹了一腳,那人也是硬氣,張口就要咬人。

  但還不待他的嘴合上,畢自嚴身側的順天府巡檢司士卒就將自己的靴子塞入了對方的口中。

  「這種聖賢書都讀進了狗腦子裡的玩意兒,閣老和他多說什麼啊。」

  一用力,將腳抽出來,靴子留在了對方的口中,陸謙無奈的對畢自嚴說了一聲後,就是一揮手。

  「押回去,嚴加審問,看看都是些什麼奸賊都在背後鼓動。」

  這邊,畢自嚴以雷霆手腕鎮壓了敢在貢院大門外聯袂抗議的士子。

  那邊,京中各部本打算看畢自嚴熱鬧的一群高官們,是嘖嘖稱奇。

  「這畢閣老,好狠的心啊。」

  聽說了畢自嚴帶回來宣讀的聖旨,吏部衙門裡,周應秋和過來串門的工部尚書徐光啟兩人喝茶。

  「是啊。」

  聞言,放下手中的茶杯,徐光啟搖頭嘆道。

  「罷考之人,三族連帶座師門生,悉數流放遼東。」

  「這是要將那些個害群之馬的山東祖籍都給削了啊。」

  「也是為難孫承宗了。」

  聽到徐光啟說的「害群之馬」,周應秋笑出聲來。

  「現在的朝廷啊,是什麼人都給送去了遼東。」

  「也不知道他管不管的住。」

  「這人啊,只要他需要吃飯,就沒什麼管不住的。」

  拿起茶壺,重新給兩人斟上一杯茶,徐光啟搖頭道。

  「你如果去石景山或者西山轉過,肯定就不會有這種想法。」

  「那邊的那些人。。。」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周應秋眯起眼睛問道。

  「很慘?」

  「不能說慘,但日子和過去的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是很不一樣的。」

  搖了搖頭,徐光啟解釋到。

  「石景山那邊只管三件事,吃飽、穿暖,有住。」

  「宮裡在那邊的管理方法,是秉持著一個不死人就行的方法。」

  「就單單以挖礦來說,每個月你只要背出足夠數量的礦石,就能夠活下去。」

  「而若是想要拿到更多的工錢,就要看你有多努力了。」

  「我聽說,現在已經有些人攢下了足夠的工錢,選擇離開了那裡。」

  「宮裡就沒使些手段?」

  聞言,周應秋笑眯眯的問到。

  「民間大戶都會的辦法,我就不信宮裡的那些太監不知道。」

  「那邊禁賭。」

  對周應秋翻了個白眼,徐光啟道。

  他的這個老鄉,怎麼看起來這麼的不務正業呢。

  民間的大戶都會的辦法是什麼?

  賭博咯。

  民間僱傭外地工人,工錢那是一分都不少你。

  但在工期完後,總會有人在那周邊開設賭場,再不行,東家的管事也會拉著你來賭上幾把,不賭還不行,不賭就不讓走。


  十賭九輸。

  有良心的,只是讓你輸個過去的工錢,讓你明年繼續來這裡做工。

  那沒良心的,就讓你輸個底朝天,輸到鬻兒賣女,徹底的將自己賣給東家。

  但用這種辦法的人,只能說是損,太損了。

  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這麼欺負老實人。

  「陛下愛民啊。」

  聽到徐光啟的話,周應秋瞭然的點了點頭。

  他家是小地主家庭,他對這種事情,也是司空見慣了。

  這時候見到個真給人發銀子的皇帝,還是讓他感嘆的。

  石景山和西山那邊,別人不知道,他們這些個朝廷高官不知道麼。

  勞改犯、犯官家眷、窮苦民力、外地流民,各式人等都聚集在那邊。一年多的時間裡,石景山和西山附近拖家帶口的,人口聚集了不下十幾萬人。

  他平日裡可沒少聽順天知府董應舉和他訴苦,說那邊時不時的就鬧點兒治安案件來。

  「山東那邊的事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個定論。」

  放下手中的茶杯,周應秋嘆了口氣。

  「急什麼,南直隸的還沒完呢。」

  聽到了周應秋的嘆氣聲,徐光啟將手中的茶杯放桌上。

  「你家裡有人被牽扯進去?」

  聞言,周應秋側目看向對方。

  「沒有,但你不找事,事卻會找你。」

  搖了搖頭,徐光啟的目光中卻帶著絲擔憂。

  聞言,周應秋陷入了沉默。

  人都是社會動物,總會有七大姑八大姨找上門來。

  自從上任吏部尚書後,不知道有多少人求到他門上。

  尤其是南直隸東林書院案發後,想要投獻他周門的小官小吏、富商大戶,如過江之鯽。

  但周應秋再是眼饞,卻不敢有絲毫動作。

  只當了一年的吏部尚書,如今周應秋還沒飄到敢受賄的程度,做的再是隱秘也不敢。

  「名與利,總是要放棄一個的。」

  看著眼前的徐光啟,周應秋嘆息一句,出聲道。

  「是啊。」

  「名與禮,不可兼得,亦如魚與熊掌一般。

  嘆了口氣,畢自嚴將手中已經蓋上了首輔之印的奏章遞給身邊的文書。

  「恩師,這封奏章若是呈上去,您日後返鄉。」

  擔憂的看著畢自嚴,鄭友元不忍的到。

  雖然他是湖廣人,但自小就跟隨畢自嚴學習,在山東也居住過段時間。

  畢自嚴手中的這道對山東士子罷考案的最終處理結果若是傳了出去,日後畢自嚴就別想安然返鄉了。

  「我這看似是在嚴懲他們,但卻是為了護佑更多的人啊。」

  搖了搖頭,畢自嚴嘆氣道。

  「那些年輕士子被豬油蒙了心,不懂其中道理,你個已經得中的舉人,也不明白嗎?」

  「若是朝廷受了他們的威脅,那日後必然是綱紀敗壞,人心不古,天下難安啊。」

  「可是。」

  聞言,鄭友元嘴喃喃動了幾下,最終還是沒將話說出來。

  「你去送吧。」

  「學生告退。」

  聞言,鄭友元低頭應了一聲,帶著奏本離開了畢自嚴的班房。

  看著對方離開的身影,畢自嚴嘆了口氣。

  這都天啟二年了,還有人看不清形勢。

  覺得將萬曆年間的辦法拿到天啟年間還能奏效。

  但卻不想想,萬曆二十年後,因為清算張居正而弄的自己權勢去了大半的萬曆,和現在手握雄兵,還年紀輕輕,火氣旺盛的天啟相比,那能是一個人嗎?

  但凡是個只要還注重自己手中權力的皇帝,就根本不可能受這種威脅。

  隨著京營的南下,恐怕山東的叛亂,很快就會被平定下去。

  而事情,也如同畢自嚴所料的一般。

  當畢自嚴這邊處理罷考士子的公文發到濟南府時,袁可立正在城門之外禮送德王連帶著一群德藩的大大小小後人們北上。

  「都送走了?」

  看著大包小包往城外運行禮的德王府衛士,袁可立看向身邊的欽差衛隊長,英國公世子張之極問道。

  有了在天津一年的歷練,如今的張之極身形也是瘦了一些,不再是以前那個看著就讓人憂心他會不會三高暴斃的中年油膩樣了。

  「都送走了。」

  舒了口氣,張之極將一份清單遞給袁可立道。

  「金銀細軟、珍藏玩物都分給德藩里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將軍,讓他們幫忙帶著一起北上了。」

  「陛下的這法子好啊。」

  點了點頭,袁可立笑著到。

  按制,藩王遷移是要走很長的流程。

  但現在,借著兵禍給德王搬家,那是再合適不過。

  大明的德王,是天順元年,朱叫門復辟後封的自己次子,雖然初封在山東德州,但由於德州貧苦,所以又給挪到了濟南,成化年間才就藩,但至今也年歲已長,子孫繁多了。

  有兵禍這個理由,德王府里的糧食,直接打了欠條,讓進京找皇帝要帳去。

  然後剩下的德王府眾多宗室們集合起來,把德王府和眾郡王家裡的硬通貨給一分,讓一人背上一份北上進京。

  突出的就是一個相信自家人。

  對此,德王再是有意見,也只能打斷門牙往肚裡咽。

  他德王朱常潔再是要錢不要朱家的臉面,也要進京去和皇帝告狀去。

  「路上應該安全吧。」

  「安全,肯定安全。」

  聽到畢自嚴的話,張之極看向袁可立笑著道。

  「我還特意聯絡了天津那邊,讓他們出動衛所軍護送,保證將德王安穩的送到京城去。」

  「那就好。」

  聽到張之極這話,袁可立臉上露出了微妙的笑容。

  一路上,有著事情等候這些個德藩的王爺們呢。

  相信上路之後就會有消息傳來,德藩的宗牒被燒了。

  將德藩的硬通貨分給宗室們時,他還借著登記為由,將宗室出生之時給的銅牌給收了回來。

  相信聰明的宗室就會明白,這是朝廷要放他們自由。

  但凡是有上進心的人,都會借著這個機會,在中途中拿著被分到的硬通貨跑路。

  而他們的最終落腳地,袁可立也已經替他們選好了,到達天津後,坐上已經安排好的移民船,前往遼東。

  他們只要拿著銀子坐船跑路到了遼東,就可以在那邊重新登記戶籍,擺脫宗室籍這個約束他們的桎梏。

  啥?有人捨不得宗室這個身份?

  可別鬧了,有人都混到重新拿著個碗上街頭干起祖業來了,現在給他們分銀子,只有藩王和郡王會鬧騰,下面的那些個小蝦米是高興的跳起來。

  二十年前的劫槓案,楚王朱華奎向皇帝敬獻兩萬兩白銀【以助殿工】,結果讓楚王宗室給劫了,還打死個朝廷巡撫。

  雖然背後有朝廷黨爭傾軋的影響,但也無不說明,大明的底層宗室們是混的真不咋樣,為了銀子掉腦袋的事情都敢幹。

  「袁公,我們也該搬進德王府了。」

  小聲的將袁可立的注意力重新呼喚回來,張之極對袁可立道。

  「不妥,不妥。」

  聞言,袁可立擺了擺手。

  「很多藩王之制的東西還沒拆掉,現在搬進去不合適。」

  這是皇帝的意思,把山東道的道治放在了濟南府城,立在德王府上。

  這現在人雖然走了,但有的東西還是沒拆掉。

  皇帝雖然信任他,給了他龍頭金刀,但有的東西他還要注意,不能僭越。

  受些委屈不算什麼,這是一個老臣的堅持。

  「袁公,內閣的行文。」

  就當袁可立與張之極要轉身回去之時,幾個騎兵飛速到了城門之下。

  待欽差衛隊查驗過後,當即將一人送到了袁可立身前。


  「小六,用印吧。」

  查看過驗封之後,袁可立對身邊的小廝說了一聲後,拆開了公文。

  剛看了幾眼,袁可立的表情就變的生冷起來。

  「袁公,可是發生京中發生了什麼?」

  一年多的相處,讓張之極對袁可立這個青天大老爺是心服口服。

  為此,看到袁可立的表情,張之極就知道事情不妙。

  「山東怎麼不是叛逆之輩,就是僭越之徒。」

  看完了畢自嚴給他的行文,袁可立表情生硬的呵斥道。

  「。。。」

  聽到袁可立這話,圍在他周遭的一群山東,尤其是濟南府的上下屬僚們,紛紛額頭跳動。

  罵誰呢你。

  「這就是你們山東官府教導出來的士子!」

  就在一群濟南府的官員們心中暗罵袁可立時,袁可立來到了濟南知府面前。

  「你們濟南府有個叫劉靜的士子,幹了件大事兒。」

  「在朝廷春闈之時,不老老實實參加科舉,和一群山東籍的士子在貢院門外罷考,還威脅朝廷。」

  「????」

  袁可立的話一出來,在場眾多官員的腦袋上就冒出了幾個問號。

  「袁公此言何意?」

  看著臉色鐵青的袁可立,歷城知縣小聲的開口問道。

  對於劉靜這個名字,他有印象。

  這是他們縣的士子。

  「你自己看吧。」

  將手裡的公文塞到對方手後,袁可立就轉身向著城內而去。

  顧不得離開的袁可立,一群濟南府官員擁擠到一起,看起了公文。

  不久之後,就是一陣驚呼傳了出來。

  「。。。啊!」

  「狗賊!狗賊!」

  「這我等之下怎有如此智昏之輩!」(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