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眾將受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朝堂之上,趙無忌一聲「請封」,引得所有人為之側目。

  因為這一聲請封,不知道又要誕生幾個將軍,多少高級軍官,和多少擁有了土地的新興權貴,從此進入完全不同的階層,可以恩蔭多少代子孫。

  這樣的時代,這樣的封賞,便是那些傳承久遠的權貴家族出來的子弟,都忍不住艷羨甚至於嫉妒。

  即便他們也都知道,這樣的封賞,是要拿命來換的。

  可即便他們的內心再波濤洶湧,在如今這座離郡朝堂之上,也沒有誰敢製造一點嘈雜聲音,便是交頭接耳,都不敢。

  朝臣越多,朝堂之上卻反倒更加有序。

  上首,洛川給足了在場文武百官消化和感受這兩個字的時間,而後才稍稍提高了些音量道,「離郡新得永昌之地,更是從南夷手中收復了河玉城,期間連番大戰,各軍兵將功勳卓著,足以載入史冊,皆有所賞,令軍務處儘快擬定各軍名單,及封地、封爵、晉升、賞金等一應封賞,呈報上來,今日在此,只將裨將以上封賞議定,以為其下封賞定下一個標尺。」

  趙無忌道,「是,裨將以上受封者有,甘原軍將軍韓豐,太明黑甲軍裨將,張子峰,永昌河玉軍裨將,杜如勇,益城及通倉軍裨將,陳少雄,安陵春陽城裨將,何若熊,永昌河玉軍裨將,洛長恭。」

  這其中每一個名字,如今在離城,都幾乎是家喻戶曉。

  洛川稍稍沉吟道,「黑甲軍裨將張子峰,堅毅勇武,功勳卓著,晉太明城將軍,封男爵,賜地五里。」

  這第一句封賞出口,在場文武百官便是一驚,武將序列之中更是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

  洛川卻不去理會,繼續道,「河玉軍裨將杜如勇,忠勇果毅,功勳卓然,晉河玉城將軍,晉子爵,賜地五里;益城軍裨將陳少雄,忠貞威武,守城有功,晉益城將軍,賜地三里;甘原將軍韓豐,盡忠盡責,守城有功,賜地三里;春陽城裨將何若熊,沉穩厚重,守城有功,賜地三里;河玉軍裨將洛長恭,赤膽忠心,功勳沛然,賜地三里。」

  這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封賞說出來,朝堂之上便復歸寂靜,文臣都在琢磨太守分封各將時字裡行間的不同意思,武將則在細品隨軍各將所得封賞的差別,在太守大人心目中背後的分量。

  趙無忌對於洛川似乎脫口而出的封賞顯然沒有絲毫意外,行禮道,「軍務處遵太守旨令,然則張子峰若晉升太明將軍,則原太明主將陸東風,該當如何?」

  所有人,無論文武,都在聽到趙無忌口中「陸東風」三個字的時候心中一凌,不少人便是壯了膽子,都要斜眼去看趙無忌的表情。

  方才裨將以上一系列的封賞之中,分明缺了一個最為聲名顯赫的,正是此番行軍副帥,大軍實際上的指揮者,郡尉趙無忌。

  而現在陸東風的去處,又明顯與趙無忌的所在,有了衝突的可能性。

  果不其然,洛川的話語聽得在場不少人呼吸都為之一滯,「陸將軍鎮守南疆多年,勞苦功高,當調回軍務中樞,承擔更大的責任。」

  趙無忌隨即道,「以陸東風之才能,朝堂不可輕慢之,臣願讓出郡尉之職,以敬其才。」

  這一番對話說出來,文武群臣已然是驚呆了。

  洛川正要照著事先商量好的劇本演下去,尚未來得及開口,就聽一個帶著些怒意的聲音喊了出來,「不可!」

  洛川詫然去看,就見郡丞竇秋實不知何時再度出列,這一句「不可」倒不是衝著洛川,而是衝著趙無忌去了。

  他對趙無忌怒目相向,道,「趙郡尉,我知你與陸將軍共事多年,惺惺相惜,可郡尉乃是離郡最緊要的軍職,哪裡容得你在太守大人面前如此輕待?況且自你擔任郡尉一職一來,我離郡可謂兵強馬壯,無論內外所戰皆勝,其中自有你趙郡尉不可磨滅的功勞,太守大人與我等皆看在眼裡,切不可因一時意氣,說那些不著邊際的話來,讓太守大人為難!」

  公孫潤澤亦出列,卻是滿面嚴肅的朝洛川行禮道,「太守大人,臣也以為趙郡尉忠於職守,功勳卓著,不可更換他人,陸將軍既歸中樞,當有更合適的位置。」

  武將序列第二的羅江看一眼上首洛川的表情,又看一眼直挺挺站著的趙無忌,出列道,「臣附議。」

  接著,文武群臣便齊齊出列行禮道,「臣附議。」

  等到所有人都低下頭去,洛川才與趙無忌交換了個眼神,也不知彼此當下是個什麼心意。

  洛川抬手虛扶道,「諸卿起身吧。」


  待到群臣歸列,洛川才輕嘆一聲道,「諸卿所議,也是我心所想,趙郡尉與陸將軍,乃我離郡軍方雙壁,是聞名大陸的名將,得此二人,是我離郡之幸,委屈了任何一人都是我的過錯......」他稍稍一頓,趕在下面有人開口之前又道,「然則如今之離郡,也非過去的離郡,疆域廣闊,邊境增長,外敵強悍,危機四伏,趙郡尉職責沉重,也確實需要一個人與之共擔,陸將軍便是最合適的人選。」

  「我有一議,」洛川停了停,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才繼續道,「我們可以參照大鼎立國之初設左右丞相之舊例,在軍務處設置左右郡尉之職,趙郡尉任左郡尉,主管西境與北境軍務,陸將軍任右郡尉,主管南境與東境軍務,集兩大名將之智慧,我離郡四方當可穩如崑崙,諸卿以為如何?」

  文武群臣聞言立時陷入議論之中,唯有文武隊列排名靠前的重臣沒有言語,說到了現在,他們哪裡還能不知道太守大人怕是早已有了這般定義。

  就在群臣嘈雜之時,趙無忌最先開口道,「臣以為此議可行。」

  文武群臣的議論聲便小了。

  離城將軍羅江出列道,「臣也以為此議可行。」

  武將序列眾臣便隨同出列,「臣附議。」

  文臣序列官員看向郡丞竇秋實,竇秋實則略略沉思,而後躬身道,「臣以為此議,也屬當下最可行之策了,各郡之中雖無此先例,然則各郡之中,也無兩大當世名將同朝的先例,此例由我離郡先開,天下當無人可異議。」

  司農官陳雨、司庫官謝無傷、監察主官宋聲、司律副官木澤言,以及公孫潤澤和其餘文臣皆出列,「臣附議。」

  洛川微微一笑,「好,那便如此議定,待軍務處再與陸將軍商議過後,便通傳全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