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再見長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孫中山先生的誕辰,其實每年都有活動,只不過今年逢十,所以活動要多一點,也更熱鬧一些。

  這種紀念日,通常都是逢五逢十,逢五十逢一百的時候,辦的要更加隆重一點。

  按理說,之前在誕辰百年的時候,應該辦的最隆重,只不過66年的時候,國內情況複雜,也就沒怎麼弄。

  往後這三十年,也是有這樣那樣的情況,一直都沒有怎麼辦,所以今年反倒是最熱鬧的一次。

  交響樂比賽只不過是眾多活動中的一個,後面還有很多活動,而相對於其他活動,交響樂比賽的時間比較早。

  按理說,孫先生的誕辰正期是11月12日,還有接近兩個禮拜的時間,但是活動很多,總不能所有活動都放在那一天,自然是有的提前。

  過生日嘛,只要不往後推遲,提前一點也是無可厚非的。

  今天這個,說是比賽,其實就是一個徵集活動,同類型的徵集活動還有很多。

  各界都對這個事情表現了熱情,學術界有學術研討會,文學界有小說徵文,詩詞徵集,另外還有書畫徵集。

  不過其他項目的徵集,很少舉行線下的活動。

  例如中華詩詞徵集,本來民間組織舉辦的就多,一些雜誌自己也會開啟自己的徵集,並且獎金豐厚。

  很多民間的詩人,倒是願意把作品投到那些雜誌社,向錢看沒什麼丟人的。

  而不論是官方的徵集,還是民間組織的徵集,基本上就是找個時間公布一下徵集結果,民間的那些雜誌就直接把獲選的作品放在他們雜誌裡面刊登便可,而官方則會將獲選作品放在一起做成一個冊子合集對外發售或者贈送。

  如果是詩畫徵集,可能會做一個畫展。

  相對於其他幾種形式,顯然交響樂徵集的現場看起來要更加高端大氣上檔次,幹部家屬們也更願意參加。

  不過像詩歌徵集一類,跟普通受眾距離更近,一般情況,詩詞徵集的入圍作品,會提前公布,然後綜合各方意見再進行評選。

  雖然評委會未必會聽取普通受眾的意見,但是這個流程還是有的。

  不像交響樂徵集活動,入圍了哪些作品也不提前公布,直接在現場公布獲獎的名單。

  當然了,想要判斷自己是否入圍,也是有方法的。

  最簡單的,就是看自己有沒有收到組委會的邀請,只要收到了邀請,大概率是代表已經入圍了,如果沒收到邀請,百分之百沒有入圍。

  今年是130年誕辰,入圍作品是130首。

  這一百三十首作品入圍之後,理論上是都有獎的,剩下就看是什麼獎了。

  獎項分為五類,除了一二三四等獎之外,還另外設了一個優秀獎。

  所謂優秀獎,不過就是安慰獎而已,讓你不白跑一趟。

  而優秀獎恰恰是最多的,一百三十首作品中,有一半都是優秀獎。

  當然了,優秀獎是沒有辦法獲得展出的,甚至在現場連名字都不會被提到,更不可能有合影。

  想想看,六七十首作品,光是報名單,就要浪費一大堆時間,如果再讓作者上台合影,那今天這場音樂會的時間至少要增加半個小時。

  優秀獎跟四等獎都沒有獎牌,只有一個小證書,不帶外殼的那種,拿到證書之後,都是本人回去自己花錢弄個外殼裝好。

  只有到了三等獎,才算是有點牌面,不僅僅有證書,官方還給獲獎者準備了銅牌,也就是到三等獎,才能算是獲獎了。

  業內人士對這個評選積極性還是挺高的,只要入圍了,別管是什麼獎,都是一份不錯的榮譽,優秀獎說出去也不丟人。

  畢竟對於外行人來說,他們也不知道優秀獎是什麼,還以為挺利害的。

  周彥六點二十分就坐到了位子上,跟郭文景打了個招呼之後,就一直坐定放空。

  旁邊其他人都在相互交談,跟周彥形成了鮮明對比。

  現場好多人都是從外地來的,好不容易來一趟,自然也跟沈思源一樣,想要混一混人脈,這也是人之常情。

  大概坐了二十多分鐘,坐在周彥左邊的那人轉頭對周彥笑道,「你是周彥吧。」

  這人看起來也就三十歲左右,在現場算是比較年輕的,他其實已經看過周彥好幾回,一直想要跟周彥搭話,直到現在才鼓起勇氣。


  周彥轉頭看向他,笑著點頭,「嗯,我是周彥,你是?」

  看到周彥臉上露出笑容,對方笑著自我介紹,「我是黃燦文,上滬來的。」

  黃燦文剛才看周彥一直面無表情地坐在哪裡,還以為周彥挺難接觸,所以這會兒看到周彥臉上的笑容,他也是鬆了口氣。

  「聽你口音,不像是上滬人吧?」

  「對對對,我老家是廬州的,在上音讀書,畢業就留在了上滬。」

  「那你在上滬也待了不少年了。」

  「是啊,一轉眼我在上滬都待了十幾年了。再過幾年,我在上滬待的時間比我在廬州待的時間還要長了。」黃燦文感慨了一句,隨即又笑著說,「周老師你家是金陵的吧,咱們倆老家倒是不太遠。」

  周彥點點頭,「嗯,是不遠。你是上音哪一屆的?」

  「我是84級的。」黃燦文回道。

  「84級……」周彥想了想,問道,「那你認識李宏剛麼?」

  黃燦文眼睛一亮,「李師兄我當然認識,他在我們學校可是名人,不過我們接觸不多,因為我進學校的時候,他已經研究生快讀完了,而且那時候他們上滬四重奏經常外出演出,不怎麼在學校。」

  「李宏剛也是我的師兄,之前我在學校的時候,跟他有過合作。」

  「你跟李師兄竟然也有合作?」黃燦文驚訝道。

  周彥笑道,「沒什麼好奇怪的吧,畢竟李師兄也是我們央音恢復招生之後第一批學生。」

  他又朝同一排的郭文景看了一眼,「剛才跟我打招呼的那位,是我們專業的郭師兄,跟李宏剛師兄是同屆的,他們接觸比較多。」

  黃燦文知道李宏剛本科在中央音樂學院讀的,他之所以驚訝,是沒想到李宏剛跟周彥差了十屆,竟然還合作過。

  如果說周彥畢業之後跟李宏剛合作過,他倒也不至於驚訝,畢竟周彥畢業之後就已經成名了,但是周彥說的是在校期間就跟李宏剛合作了。

  而周彥在學校的時候,李宏剛已經在國外嶄露頭角了,兩人身份差距巨大。

  李宏剛所在的上滬四重奏,在上滬非常出名,特別是在他們學校,屬於是標杆一樣的存在。

  上滬四重奏,是1983年正式成立的,成員都是他們學校的在校生,這個組合成立沒多久就打響了名氣。

  黃燦文記得,他上大二的時候,上滬四重奏就在英國樸茨茅斯國際四重奏比賽中一舉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這件事情當時在他們學校挺轟動的,畢竟是個國際獎項,而且第二名的含金量很高。

  從上滬四重奏成立之後,上音也陸續成立了很多同類型的樂團,其中還是以四重奏為主,只不過再也沒有出現上滬四重奏這樣水平的了。

  畢竟李宏剛他們這樣的學生很難找,別看李宏剛他們都是在校學生,但他們的履歷都很不一般,特別是李宏剛的弟弟李偉剛,早年就出國鍛鍊過。

  「最近這兩年,李師兄應該都在國外,你們平時還有聯繫麼?」黃文燦問道。

  周彥搖搖頭,「沒有,從那年合作之後,我們就沒有聯繫過了。剛才也是聽你說是84級的,才想起來。」

  黃燦文暗自感慨,果然天才都不是突然出現的,看起來周彥在學校上學的時候就已經是個名人了,不然也不可能跟李宏剛合作。

  「你這次投遞的作品,是之前演奏過的麼?我可看過你的音樂會錄像帶,很多作品我都知道。」

  「這次投遞的作品之前沒有演奏過,是一首新作品。」

  黃文燦微微有些詫異,「哦,還是新作品啊,那我可太期待了。不得不說,還是你有信心啊,敢直接投新作品,我看其他人都是投的舊作,有的甚至是十幾年前創作的,我投的,也寫了又兩三年了。我手頭上倒是有個新作品,不過沒敢投,你這個新作品不會是為了這個比賽專門寫的吧。」

  周彥笑著搖頭道,「沒有,只是恰好題材比較合適,就遞過來了。」

  「我還是羨慕……」

  黃燦文剛開口,現場的音箱裡面傳出來一道聲音,「大家好,馬上音樂會就要開始了,請各位儘量保持安靜。」

  主持人發話了,現場立馬安靜下來,黃燦文也只能把沒說出口的話憋了回去。

  兩人相視笑了笑,隨即轉頭看向舞台上面。


  過了一會兒,一個身穿禮服的女主持人手持話筒走上了舞台。

  「一百三十年前,1866年11月12日,一位偉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誕生了,他就是,孫中山先生。他出生時,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餘燼還為散去,席捲半個中國的太平運動剛剛平息,滿清政府還在試圖通過洋務運動做最後的掙扎……」

  主持人準備了很長一段詞,基本上把孫中山的一生給概括了。

  光是這段詞念完,就已經過去了七八分鐘。

  不過大家都不急,畢竟今天這個活動就是為了孫先生辦的。

  主持人念完了開場詞之後,音協的副主席徐聰也上台致辭,他致辭就簡單多了,幾句話說完,就宣布活動正式開始。

  活動開始之後,主持人宣布道,「接下來,請欣賞獲得二等獎的曲目《金陵懷古》,這首……」

  雖然只獲得二等獎,不過《金陵懷古》能成為開場曲目,也算是很有排面了。

  《金陵懷古》的作者徐振民就坐在周彥左前方,當主持人宣布《金陵懷古》獲得二等獎的時候,旁邊的人紛紛低聲向他道賀。

  能拿到二等獎已經很不錯了,本次徵集活動總共收到三千多首交響樂,而一等獎跟二等獎加起來只有六個名額。

  參選作品三千首,咋聽起來似乎挺一般的,特別是跟中華優秀詩詞評選相比差距很大,據說今年詩詞評選那邊收到了超過一點四萬首作品。

  但是,三千已經很牛逼了,畢竟交響樂作品比詩詞的門檻高很多。

  交響樂作品水平再差,也是專業人士寫的,不像詩詞,只要認識漢字,都有可能投遞作品。

  因為參選作品數量多,加上很多行業內知名的作曲家都參加了,所以這一屆的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金陵懷古》周彥之前是聽過的,今天現場由燕京愛樂團交響樂團演奏,不過表現一般,畢竟他們排練這首曲子的時間肯定不長,也情有可原。

  這首曲子演奏結束之後,另一位音協副主席胡兆元上台,公布了三等獎所有獲獎曲目。

  胡兆元在宣布名單的時候,周彥注意到坐在他旁邊的黃文燦非常緊張,一直在小聲嘀嘀咕咕的。

  三等獎總共二十四首,隨著報的曲子越來越多,黃文燦的緊張就越來越強。

  一直到胡兆元報完了二十首曲子的時候,周彥暗自搖頭,恐怕黃文燦的希望不大了,這就剩下四首了。

  當然,後面還有二等獎跟一等獎,只不過,一等獎跟二等獎概率太低了。

  一等獎跟二等獎總共只有六個,現在徐振民的《金陵懷古》已經占了一個名額,也就只剩下五個了。

  估計黃文燦也知道自己沒希望拿一等獎跟二等獎,所以才一直盯著三等獎看。

  這時候,黃文燦其實也有些沮喪了,三等獎拿不到,四等獎跟優秀獎對他來說也沒什麼區別。

  但就在這時,胡兆元開口報了第二十一個獲獎曲目。

  「《再見長江》,黃文燦。」

  「好!」

  周彥聽到黃文燦在旁邊低呼了一聲,他非常隱忍,發出的聲音即便是周彥也聽的不是很清楚。

  聽到黃文燦的名字,周彥也是眉頭一挑,沒想到真給黃文燦把三等獎給嘀咕到了。(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