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二 無相忘 一
章十二無相忘夏末秋初,范陽戰鼓如雷,各路大軍依序出發,史思明奔洛陽,安慶緒取淮南,數日之後,安祿山中軍都已準備出征,紀若塵所部仍按兵不動
身為軍中主帥,紀若塵終日在帳中神遊冥思,將一應事務都甩給了濟天下他做的惟一與治軍沾得上點邊的事,就是每日叫五十名軍士到自己帳中,視察一番後便令回營這些軍卒回去後行為舉止與常人無異,然而道德宗弟子中修為深些的,還是能看出他們面上籠罩的淡淡死氣不過這些士卒的確仍是活人,氣息體溫皆有,神智如常,並不是給什麼邪法煉成殭屍陰鬼之類,道德宗眾人觀察多日毫無破綻,也就不多說什麼
道德宗眾修士這些日子也是忙得昏天黑地有的日夜繪符,而後燃了將符灰灑入無根水中,士卒飲後便是一身銅筋鐵骨,柔韌厚實,力士以剛磨快的鋼刀盡力砍去,也就留下一道深深傷口,不傷及要害腑臟有的則繪陣施法,士卒只需在陣中靜坐七日,便是身輕力健,縱躍如飛,個別有慧根的甚至能一躍而上丈許的高台還有部分修士則傳授給士卒一些簡單口訣,配合丹藥、符籙之力,在戰鬥時念出,便是力大無窮,一個身體單薄的士卒也能揮動近百斤的大鐵椎
有那兩個擅於煉器的,則日夜兼工,每日可制七七四十九隻炎火箭此箭用上少許道家材料,又經符咒加持過,箭程可達四百步,不論射中哪裡,立起大火,火勢熾烈與一大壇火油無異,可持續燃燒一個時辰,普通雨澆沙埋之法,俱是不熄這種炎箭消耗不多,火焰威力在修士眼中全無用處,但若用在戰事中,便成利器這兩名修士本意是要造威力至少大上十倍龍炎箭,每三日可得一隻,箭帶真火,縱是修士被沾上了,也是麻煩不過濟天下對這種箭絲毫不感興趣,要兩人只造那種日產四十九隻的炎火箭便好
道德宗弟子中,道行最高的雲飛已入上清境界,職責便重大得多他在軍中尋了五百名頗有靈性的士卒,傳授給他們一座陣法以及相應口訣,再分以丹藥,命其熟習此陣到兩軍對陣之時,這些士卒的作用便是在中軍結成此陣
此陣名為坤玉轉元陣,以陣為基,以玄玉為引,以藥為火,將陣中士卒的精氣生機化為道力,移轉到陣眼中陣主身上如此,身為陣主,便有無窮法力可供揮霍,能夠源源不絕的施展大威力的法術而代價,則是陣中人陽壽折損以雲飛為例,他如今法力至多可操控五百人組成此陣,臨戰之時可放法術數量可增一倍,而陣中士卒則折陽壽一年
如果陣主道行增加,則此陣能夠容納的人數及發揮的威力何止以倍計?若是道德宗中精擅陣法卦象的顧守真在此主持,則陣中可容萬人,每用一次,陣中人折壽十年,而守真真人能夠施法的真言大咒可增七倍可以說有此陣在,只消凡人足夠多,便是那些無望飛升的修道之士也有望逆天!
若陣主是紫微又如何?怕是陣中十萬人眾,一日夜盡皆亡命這便是坤玉轉元陣的厲害之處
此陣過於陰損,大傷天和,不知是道德宗前代哪位天資無雙、又異想天開之士所創,史簿中只記載某日記載此陣的一頁殘紙突然出現在三清殿中道德宗當時掌教見了,立時大驚,其後苦苦思索數日,又與宗中諸真人商議良久,終是不忍將此陣毀去,還是將它載入三清真訣中,但只記於上清玄真境界之後的諸冊中能夠修到這一境界之人,已有資格列為真人,心性已定,意志如鋼,當不會濫用此陣
當日掌教及真人心愿是好的,如此決定自然沒錯只是他們當然不會算到後世有一個顧清,可以自由取閱三清真訣,所以除了玉清諸經之外,將上清及以下諸經都搬到紀若塵的別院中去看了一遍而那時的紀若塵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時時刻刻存著朝聞道、夕可死的念頭,儘管看不懂,竟然將這些經書全部背了下來
其後世事變幻,陰陽交替,白雲蒼狗,六界多少事罷了,紀若塵方再歸人間,將這一頁坤玉轉元陣默了出來,交給了濟天下,而濟天下轉交給雲飛,於是有了今日之局
雲飛雖覺此陣威力宏大無比,且陣法所用質材太過狠厲,但細細品來,陣法心法口訣皆是道門正宗,與自己所修三清真訣如出同源,架不住濟天下舌燦蓮花,認做玄門除妖正法,努力研習,日夜演練至於此陣來歷,他雖有疑惑,不過由於他道行剛剛晉入上清靈真境界,還讀不到載有此禁絕法陣的三清輔經
一萬士卒本已被濟天下操練成型,如今再以道家無上法門加持神通,戰力便絕非等閒強悍只是道德宗人手有限,按目前進度,到安祿山本軍進發時,也不過加持二千戰士而已不過紀若塵旋即將巡視士卒的數量翻上數倍,每日巡視兩百卒但凡入過他帥帳的士卒,皆有了隱約死氣,是否具有其它異能尚不彰顯,不過行動靈敏、迅捷如風,不弱於那些服過藥進過陣的兵丁
道德宗諸弟子原本是與紀若塵不睦,絕不肯為他這般賣命的
這紀若塵無論怎麼看,都絕非人類,而且陰氣森森,殺人如麻,肯定不是什麼善類只是尚秋水臨去之前有命,眾人不得不服而已依他們此來本意,是要輔佐安祿山起事,助安祿山抵擋站在明皇一邊的修士,現在卻變成輔佐一個小小的先鋒將軍,這似乎與本意不符是以成軍前三日,道德宗眾人皆只顧著自行煉丹清修,對軍中諸事一概不理紀若塵本無所謂,但濟天下可就不答應了
第三日清晨,濟天下單獨立個營帳,將道德宗所有弟子皆請到營帳中,他便居中一站,指著帳上所掛一幅巨大地圖,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這幅地圖繪得極是細緻,不光有地理山川,朝庭軍塞要地分布,甚至各修道門派的位置也一一列出,便連天下三大凶地的位置也在圖中可謂天下大勢,盡在圖中
濟天下在圖前一站,立時精神大漲,氣焰狂升,牢牢將道德宗眾人的氣勢壓了下去他自盤古開天地講起,三皇五帝而下,至烽火戲諸侯,至鹿台焚紂王,至仙妖戰罷封神,至……這當中,還穿插無數野史逸聞,奇人趣事道德宗眾弟子起初並不在意,要知道,他們皆為門中精英,又是早就準備歷練塵世,學史是基礎課目,聽道之初,尚有不以為然,神思游離哪知道濟天下此次是志在必得,不折服這些道門精英是絕不罷講的
帳中足有三大缸清水,供濟天下潤喉
如是,自晨至夜,又自夜至晨,三缸水盡
雄雞重啼,天下初明時分,道德宗眾弟子才一一自帳中走出,自這日起,人人有分工,個個勤於事,不藏私、不偷懶、不折騰
如此變化,紀若塵三千魂絲遍布百里之內,怎會不知道?可便是他也無法窺透其中奧妙他雖是道法強橫,但自問也辦不到這等事,所以才放任道德宗諸人自行其是不過此際紀若塵便是紀若塵,既然想不通,便直接將濟天下叫了過來詢問,而且也放玉童在一旁聽著那意思依然是,不怕你知道
見紀若塵開口相詢,濟天下對曰:「統一思想」
這一次濟天下倒是毫不囉嗦了,甚至是惜字如金,紀若塵拿他毫無辦法,便取出一張自己手書的坤玉轉元陣訣要,交給了濟天下,吩咐他讓雲飛修習,並自行挑選士卒煉陣
給了陣法後,紀若塵便取出一卷書讀了起來,有送客之意
濟天下收了陣法,卻並不離去,望著紀若塵手中書卷,問道:「主公讀《春秋》,是否已知曉為將之道?」
紀若塵放下《春秋》,皺眉道:「這本書中哪有為將之道?……嗯,身為主將,當在百萬軍中取敵酋首級」
濟天下有些哭笑不得,道:「主公,那不是萬軍主將,那只是徒有武力的匹夫而已!身為主將,當知兵事,兵書有雲……」
他剛要長篇大論,紀若塵便打斷了他,道:「這世間兵書所講,皆是凡將俗兵鬥戰之法,一代勇將也不過力敵百人但在道行深厚的修士眼中,千軍萬馬,也是來去自如所以必得有相應克制辦法」
濟天下撫須微笑,似乎胸有成竹,道:「無妨!修道之士雖然神通眾多,但必定對凡人心存輕視,且所謂大道不蒙塵,等閒不會理塵世間事不過世間萬事,力不勝謀,只消來人對我們心存輕敵之意,我便要叫他有來無回!只是到時候手段激烈些,還請主公見諒」
紀若塵微笑道:「不管何謀,只要能克敵制勝,但用無妨」
濟天下自然知道這位主公向來不以人命為念,行了一禮,正要出帳,忽然又想起一事,低聲問:「不知主公現下真元到了何等境界?哦,便以道德宗三清真訣為基準計算好了」
紀若塵又已翻開春秋,頭也不抬地道:「太清太聖境」
濟天下從懷中取出一張紙條,伸手指一個個地數上去「太清高聖,太清上聖,上清至真……」,數完之後,他面色便有些難看了,想了想,道:「眼下當務之急,主公還是少讀些春秋,多修修真元」
紀若塵笑了笑,笑容有些高深莫測,未予回答
玉童也陪著笑了,嫵媚中有些掙扎,有些疑惑,隱隱還有些不自在
濟天下也笑了,努力笑得高深莫測
安祿山中軍起兵時分,紀若塵大軍也即興兵出征,全軍只攜三日糧草,一應輜重皆留於范陽,由二千民夫健婦押車隨後而來
大軍兵行神速,三日而越六百里,至晉州城下時,晉州太守求援快馬尚未及出城
晉州雖近塞外,但有河北、平盧等地的安祿山大軍作為屏障,已經年未經戰事,不見兵戈,因此逐漸繁盛,至今日共在藉八萬餘戶晉州雖頗為富庶,但不修兵事,城中三千守軍缺額八百餘,刀槍盔甲多有鏽跡,十餘匹戰馬也不餵得不肥不瘦
晉州太守姓白名易,這日剛得了急報,稱安祿山已反白易頗有幾分才學,上知些天文,下曉點地理,中明為官取賄之道,本是很有幾分前途的他知道晉州是去長安的必經之途,至少有一隻叛軍會向這邊來算算時日,若安祿山前鋒疾進,則十日左右便會到晉州城下,眼前還有些時間決定是逃是降晉州兵微將弱,戰是肯定戰不過的,白太守對明皇的忠心還未到以身殉國的程度
白易本想先遣快馬向潼關報急,然後命家人收拾細軟,先去潼關避禍潼關關險兵強,駐紮著數萬精兵,糧草堆積如山,當可擋住安祿山叛軍
哪知他剛寫好報急奏摺,折上墨跡未乾,便有下人跌跌撞撞地闖了進來,稱安祿山大軍忽至,現下已在北門外列陣!
白太守只覺腦中一陣眩暈,手中毛筆落在案上,將剛寫好的摺子污了
他一聲長嘆,蕭瑟地道:「走,上城頭去看看」
晉州北門城頭早已人頭涌動,守城偏將還有些智計,心知營中兵丁不足,便自庫中取了一千多套軍服,命壯年百姓穿了,持刀挺槍,到城頭上湊數,即嚇阻敵軍,也壯一壯自己的膽一時之間,晉州城上倒顯得兵丁眾多,只是人人面色蒼白,個個身體發抖,軍容就談不上怎樣了
北門外一里處,五千精銳已列陣完畢,刀槍如林,旌旗似海軍容隊列極是齊整,如刀切過一般,兵丁人人面無表情,但以略微發紅的眼珠盯著城頭上聳動的人頭,瞳仁深處,隱隱燃著瘋狂而肆虐的殺氣
白太守只看了一眼,便被對方軍陣中那濃濃的殺氣激得胸口一陣翻湧,險些嘔了出來他向左右一看,見士卒將校人人都是面如土色,自己倒還算好的,不由得暗嘆一聲,心道這城如何守得?今日吾命休矣
身旁偏將強作鎮定,道:「大人,您看敵軍雖然人數眾多,但並未攜帶輜重,又是遠來疲憊,我軍只要堅守不出,不出數日,敵軍必定缺糧而去,晉州之圍便會自解大人此刻身先士卒,我軍士氣大振,軍心可用」
旁邊一名太守親隨忙道:「這城下都是虎狼之軍,常年在塞北砍蠻子腦袋的,我們這點老弱病殘,又如何守得住數日?大人,當務之急是遣親信、用快馬,趕緊將大人家眷送到潼關去!現在敵軍還未完全圍城,再遲可就來不及了!」
偏將立刻大怒,喝道:「逆賊!你想要大人臨陣脫逃不成!?你莫不是安祿山安在晉州的內應?」
那親隨毫不示弱,回罵道:「要不是你喝兵血、吃空額,將朝庭軍費都吃進了自己肚子裡去,現在站在城頭上的會是這些老弱病殘?晉州城裡十幾萬百姓,誰不知道八百空額養活了你齊大將軍六房姨太太?丟了晉州,第一個要被殺頭滅族的便是你齊大將軍!」
「夠了!大敵當前,自己人還吵什麼?」白太守心中又怕又煩,喝止了兩人他是讀過兵書的,看著紀若塵本陣左右各立著三百驃騎,實是人強馬壯縱是自己從南門出逃,想來跑不了多遠便會被追上他的馬再快,快得過這些塞北狼騎?
若要責怪,只能怪紀若塵大軍來得太過突然,比預想的提前十餘日到了城下這數千人馬,難道是飛過來的不成?而且軍中並無輜重後隊,那這一路上,近萬人馬吃什麼,喝什麼,睡哪裡?
「莫非……有仙人相助?」白太守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
見過紀若塵軍容,白太守已知到了決斷時刻,是殉國,還是求生?
城頭眾人或吵鬧、或驚慌之際,濟天下已下了馬,行到中軍一頂墨色軟轎
身為軍中主帥,紀若塵終日在帳中神遊冥思,將一應事務都甩給了濟天下他做的惟一與治軍沾得上點邊的事,就是每日叫五十名軍士到自己帳中,視察一番後便令回營這些軍卒回去後行為舉止與常人無異,然而道德宗弟子中修為深些的,還是能看出他們面上籠罩的淡淡死氣不過這些士卒的確仍是活人,氣息體溫皆有,神智如常,並不是給什麼邪法煉成殭屍陰鬼之類,道德宗眾人觀察多日毫無破綻,也就不多說什麼
道德宗眾修士這些日子也是忙得昏天黑地有的日夜繪符,而後燃了將符灰灑入無根水中,士卒飲後便是一身銅筋鐵骨,柔韌厚實,力士以剛磨快的鋼刀盡力砍去,也就留下一道深深傷口,不傷及要害腑臟有的則繪陣施法,士卒只需在陣中靜坐七日,便是身輕力健,縱躍如飛,個別有慧根的甚至能一躍而上丈許的高台還有部分修士則傳授給士卒一些簡單口訣,配合丹藥、符籙之力,在戰鬥時念出,便是力大無窮,一個身體單薄的士卒也能揮動近百斤的大鐵椎
有那兩個擅於煉器的,則日夜兼工,每日可制七七四十九隻炎火箭此箭用上少許道家材料,又經符咒加持過,箭程可達四百步,不論射中哪裡,立起大火,火勢熾烈與一大壇火油無異,可持續燃燒一個時辰,普通雨澆沙埋之法,俱是不熄這種炎箭消耗不多,火焰威力在修士眼中全無用處,但若用在戰事中,便成利器這兩名修士本意是要造威力至少大上十倍龍炎箭,每三日可得一隻,箭帶真火,縱是修士被沾上了,也是麻煩不過濟天下對這種箭絲毫不感興趣,要兩人只造那種日產四十九隻的炎火箭便好
道德宗弟子中,道行最高的雲飛已入上清境界,職責便重大得多他在軍中尋了五百名頗有靈性的士卒,傳授給他們一座陣法以及相應口訣,再分以丹藥,命其熟習此陣到兩軍對陣之時,這些士卒的作用便是在中軍結成此陣
此陣名為坤玉轉元陣,以陣為基,以玄玉為引,以藥為火,將陣中士卒的精氣生機化為道力,移轉到陣眼中陣主身上如此,身為陣主,便有無窮法力可供揮霍,能夠源源不絕的施展大威力的法術而代價,則是陣中人陽壽折損以雲飛為例,他如今法力至多可操控五百人組成此陣,臨戰之時可放法術數量可增一倍,而陣中士卒則折陽壽一年
如果陣主道行增加,則此陣能夠容納的人數及發揮的威力何止以倍計?若是道德宗中精擅陣法卦象的顧守真在此主持,則陣中可容萬人,每用一次,陣中人折壽十年,而守真真人能夠施法的真言大咒可增七倍可以說有此陣在,只消凡人足夠多,便是那些無望飛升的修道之士也有望逆天!
若陣主是紫微又如何?怕是陣中十萬人眾,一日夜盡皆亡命這便是坤玉轉元陣的厲害之處
此陣過於陰損,大傷天和,不知是道德宗前代哪位天資無雙、又異想天開之士所創,史簿中只記載某日記載此陣的一頁殘紙突然出現在三清殿中道德宗當時掌教見了,立時大驚,其後苦苦思索數日,又與宗中諸真人商議良久,終是不忍將此陣毀去,還是將它載入三清真訣中,但只記於上清玄真境界之後的諸冊中能夠修到這一境界之人,已有資格列為真人,心性已定,意志如鋼,當不會濫用此陣
當日掌教及真人心愿是好的,如此決定自然沒錯只是他們當然不會算到後世有一個顧清,可以自由取閱三清真訣,所以除了玉清諸經之外,將上清及以下諸經都搬到紀若塵的別院中去看了一遍而那時的紀若塵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時時刻刻存著朝聞道、夕可死的念頭,儘管看不懂,竟然將這些經書全部背了下來
其後世事變幻,陰陽交替,白雲蒼狗,六界多少事罷了,紀若塵方再歸人間,將這一頁坤玉轉元陣默了出來,交給了濟天下,而濟天下轉交給雲飛,於是有了今日之局
雲飛雖覺此陣威力宏大無比,且陣法所用質材太過狠厲,但細細品來,陣法心法口訣皆是道門正宗,與自己所修三清真訣如出同源,架不住濟天下舌燦蓮花,認做玄門除妖正法,努力研習,日夜演練至於此陣來歷,他雖有疑惑,不過由於他道行剛剛晉入上清靈真境界,還讀不到載有此禁絕法陣的三清輔經
一萬士卒本已被濟天下操練成型,如今再以道家無上法門加持神通,戰力便絕非等閒強悍只是道德宗人手有限,按目前進度,到安祿山本軍進發時,也不過加持二千戰士而已不過紀若塵旋即將巡視士卒的數量翻上數倍,每日巡視兩百卒但凡入過他帥帳的士卒,皆有了隱約死氣,是否具有其它異能尚不彰顯,不過行動靈敏、迅捷如風,不弱於那些服過藥進過陣的兵丁
道德宗諸弟子原本是與紀若塵不睦,絕不肯為他這般賣命的
這紀若塵無論怎麼看,都絕非人類,而且陰氣森森,殺人如麻,肯定不是什麼善類只是尚秋水臨去之前有命,眾人不得不服而已依他們此來本意,是要輔佐安祿山起事,助安祿山抵擋站在明皇一邊的修士,現在卻變成輔佐一個小小的先鋒將軍,這似乎與本意不符是以成軍前三日,道德宗眾人皆只顧著自行煉丹清修,對軍中諸事一概不理紀若塵本無所謂,但濟天下可就不答應了
第三日清晨,濟天下單獨立個營帳,將道德宗所有弟子皆請到營帳中,他便居中一站,指著帳上所掛一幅巨大地圖,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這幅地圖繪得極是細緻,不光有地理山川,朝庭軍塞要地分布,甚至各修道門派的位置也一一列出,便連天下三大凶地的位置也在圖中可謂天下大勢,盡在圖中
濟天下在圖前一站,立時精神大漲,氣焰狂升,牢牢將道德宗眾人的氣勢壓了下去他自盤古開天地講起,三皇五帝而下,至烽火戲諸侯,至鹿台焚紂王,至仙妖戰罷封神,至……這當中,還穿插無數野史逸聞,奇人趣事道德宗眾弟子起初並不在意,要知道,他們皆為門中精英,又是早就準備歷練塵世,學史是基礎課目,聽道之初,尚有不以為然,神思游離哪知道濟天下此次是志在必得,不折服這些道門精英是絕不罷講的
帳中足有三大缸清水,供濟天下潤喉
如是,自晨至夜,又自夜至晨,三缸水盡
雄雞重啼,天下初明時分,道德宗眾弟子才一一自帳中走出,自這日起,人人有分工,個個勤於事,不藏私、不偷懶、不折騰
如此變化,紀若塵三千魂絲遍布百里之內,怎會不知道?可便是他也無法窺透其中奧妙他雖是道法強橫,但自問也辦不到這等事,所以才放任道德宗諸人自行其是不過此際紀若塵便是紀若塵,既然想不通,便直接將濟天下叫了過來詢問,而且也放玉童在一旁聽著那意思依然是,不怕你知道
見紀若塵開口相詢,濟天下對曰:「統一思想」
這一次濟天下倒是毫不囉嗦了,甚至是惜字如金,紀若塵拿他毫無辦法,便取出一張自己手書的坤玉轉元陣訣要,交給了濟天下,吩咐他讓雲飛修習,並自行挑選士卒煉陣
給了陣法後,紀若塵便取出一卷書讀了起來,有送客之意
濟天下收了陣法,卻並不離去,望著紀若塵手中書卷,問道:「主公讀《春秋》,是否已知曉為將之道?」
紀若塵放下《春秋》,皺眉道:「這本書中哪有為將之道?……嗯,身為主將,當在百萬軍中取敵酋首級」
濟天下有些哭笑不得,道:「主公,那不是萬軍主將,那只是徒有武力的匹夫而已!身為主將,當知兵事,兵書有雲……」
他剛要長篇大論,紀若塵便打斷了他,道:「這世間兵書所講,皆是凡將俗兵鬥戰之法,一代勇將也不過力敵百人但在道行深厚的修士眼中,千軍萬馬,也是來去自如所以必得有相應克制辦法」
濟天下撫須微笑,似乎胸有成竹,道:「無妨!修道之士雖然神通眾多,但必定對凡人心存輕視,且所謂大道不蒙塵,等閒不會理塵世間事不過世間萬事,力不勝謀,只消來人對我們心存輕敵之意,我便要叫他有來無回!只是到時候手段激烈些,還請主公見諒」
紀若塵微笑道:「不管何謀,只要能克敵制勝,但用無妨」
濟天下自然知道這位主公向來不以人命為念,行了一禮,正要出帳,忽然又想起一事,低聲問:「不知主公現下真元到了何等境界?哦,便以道德宗三清真訣為基準計算好了」
紀若塵又已翻開春秋,頭也不抬地道:「太清太聖境」
濟天下從懷中取出一張紙條,伸手指一個個地數上去「太清高聖,太清上聖,上清至真……」,數完之後,他面色便有些難看了,想了想,道:「眼下當務之急,主公還是少讀些春秋,多修修真元」
紀若塵笑了笑,笑容有些高深莫測,未予回答
玉童也陪著笑了,嫵媚中有些掙扎,有些疑惑,隱隱還有些不自在
濟天下也笑了,努力笑得高深莫測
安祿山中軍起兵時分,紀若塵大軍也即興兵出征,全軍只攜三日糧草,一應輜重皆留於范陽,由二千民夫健婦押車隨後而來
大軍兵行神速,三日而越六百里,至晉州城下時,晉州太守求援快馬尚未及出城
晉州雖近塞外,但有河北、平盧等地的安祿山大軍作為屏障,已經年未經戰事,不見兵戈,因此逐漸繁盛,至今日共在藉八萬餘戶晉州雖頗為富庶,但不修兵事,城中三千守軍缺額八百餘,刀槍盔甲多有鏽跡,十餘匹戰馬也不餵得不肥不瘦
晉州太守姓白名易,這日剛得了急報,稱安祿山已反白易頗有幾分才學,上知些天文,下曉點地理,中明為官取賄之道,本是很有幾分前途的他知道晉州是去長安的必經之途,至少有一隻叛軍會向這邊來算算時日,若安祿山前鋒疾進,則十日左右便會到晉州城下,眼前還有些時間決定是逃是降晉州兵微將弱,戰是肯定戰不過的,白太守對明皇的忠心還未到以身殉國的程度
白易本想先遣快馬向潼關報急,然後命家人收拾細軟,先去潼關避禍潼關關險兵強,駐紮著數萬精兵,糧草堆積如山,當可擋住安祿山叛軍
哪知他剛寫好報急奏摺,折上墨跡未乾,便有下人跌跌撞撞地闖了進來,稱安祿山大軍忽至,現下已在北門外列陣!
白太守只覺腦中一陣眩暈,手中毛筆落在案上,將剛寫好的摺子污了
他一聲長嘆,蕭瑟地道:「走,上城頭去看看」
晉州北門城頭早已人頭涌動,守城偏將還有些智計,心知營中兵丁不足,便自庫中取了一千多套軍服,命壯年百姓穿了,持刀挺槍,到城頭上湊數,即嚇阻敵軍,也壯一壯自己的膽一時之間,晉州城上倒顯得兵丁眾多,只是人人面色蒼白,個個身體發抖,軍容就談不上怎樣了
北門外一里處,五千精銳已列陣完畢,刀槍如林,旌旗似海軍容隊列極是齊整,如刀切過一般,兵丁人人面無表情,但以略微發紅的眼珠盯著城頭上聳動的人頭,瞳仁深處,隱隱燃著瘋狂而肆虐的殺氣
白太守只看了一眼,便被對方軍陣中那濃濃的殺氣激得胸口一陣翻湧,險些嘔了出來他向左右一看,見士卒將校人人都是面如土色,自己倒還算好的,不由得暗嘆一聲,心道這城如何守得?今日吾命休矣
身旁偏將強作鎮定,道:「大人,您看敵軍雖然人數眾多,但並未攜帶輜重,又是遠來疲憊,我軍只要堅守不出,不出數日,敵軍必定缺糧而去,晉州之圍便會自解大人此刻身先士卒,我軍士氣大振,軍心可用」
旁邊一名太守親隨忙道:「這城下都是虎狼之軍,常年在塞北砍蠻子腦袋的,我們這點老弱病殘,又如何守得住數日?大人,當務之急是遣親信、用快馬,趕緊將大人家眷送到潼關去!現在敵軍還未完全圍城,再遲可就來不及了!」
偏將立刻大怒,喝道:「逆賊!你想要大人臨陣脫逃不成!?你莫不是安祿山安在晉州的內應?」
那親隨毫不示弱,回罵道:「要不是你喝兵血、吃空額,將朝庭軍費都吃進了自己肚子裡去,現在站在城頭上的會是這些老弱病殘?晉州城裡十幾萬百姓,誰不知道八百空額養活了你齊大將軍六房姨太太?丟了晉州,第一個要被殺頭滅族的便是你齊大將軍!」
「夠了!大敵當前,自己人還吵什麼?」白太守心中又怕又煩,喝止了兩人他是讀過兵書的,看著紀若塵本陣左右各立著三百驃騎,實是人強馬壯縱是自己從南門出逃,想來跑不了多遠便會被追上他的馬再快,快得過這些塞北狼騎?
若要責怪,只能怪紀若塵大軍來得太過突然,比預想的提前十餘日到了城下這數千人馬,難道是飛過來的不成?而且軍中並無輜重後隊,那這一路上,近萬人馬吃什麼,喝什麼,睡哪裡?
「莫非……有仙人相助?」白太守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
見過紀若塵軍容,白太守已知到了決斷時刻,是殉國,還是求生?
城頭眾人或吵鬧、或驚慌之際,濟天下已下了馬,行到中軍一頂墨色軟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