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羨冰
小園過午,暑氣蒸騰。
又到了四天一次的「選修課」時間。
本來只是背書和聽那女人講解,這對於王揚來說不算難事。但隨著天氣越來越熱,這件事正逐漸變成一項苦差。
此時王揚坐在屋外,頂著太陽,熱得大汗淋淋,衣衫濕透,一邊有氣無力地揮動摺扇,一邊無精打采地出聲背誦,只覺自己仿佛置身一個大蒸籠中,連周邊空氣都變得濕粘起來。
本來王揚用摺扇是以瀟灑風度著稱,故而能在荊州掀起一股「摺扇潮」,可現在卻和飄逸倜儻完全搭不上邊!
半擼著袖子,一臉不耐煩,手中摺扇扇得哪有什麼節奏風雅可言?時而快扇幾下,時而累得不行只好歇一歇,不知道為什麼讓他聯想起烤羊肉串來!悲催的是自己就是炭火上的那串羊肉,更悲催的是都被烤成串了還得自己扇風!
可憐越熱越扇,越扇越熱,停下更熱!手臂還酸,酸痛感從肩部一直蔓延到手腕,簡直遭罪!心中不由得期盼起明天去小胖他家山莊避暑的事。
與王揚這兒相比,坐在屋子裡的蕭寶月簡直宛如身處天堂一般。
她身穿由冰蠶絲製成的靛藍緞色寬幅衣,上有華麗金線繡的寶相花紋,腰身窈嬈無儔,堪稱禍水;臉頰如花似玉,可比傾城。沒太化妝,只是淡掃蛾眉,便見明媚驚艷。膚如玉曜,雖然略沾薄汗,卻是百媚俱生。
喝著冰鎮烏梅汁,手支下頜,意態慵懶;輕搖桐花羅紈扇,長眸低垂,漫不經心。
屋內早就換上竹簟涼蓆,玉石桌案。齊膝高的冰鑒里放著五樣冰鮮水果,屋角還有一大塊如小山般的冰塊立在鼎中。僅此一項便見此女確實富貴。因為這時尚無硝石製冰法,冰的來源全靠去年冬日的藏冰。
藏冰需修冰室冰井,儲存條件很是苛刻,連皇宮藏冰,都要特意下詔,所謂「務令周密,無泄其氣」,過程繁瑣鄭重。曹操建銅雀園,不過冰室三間,室中冰井數口而已。所以就算是貴族之家,能修冰室的也不多。即便修了也藏不了多少冰。到了夏季取冰之時,更是十不存五。自用尚嫌不足,就更別提出售了。
也正因為市場上售冰極少,故而天子賜冰,乃稱榮寵;朋友贈冰,是為重儀。庾家曾經送過王揚一塊冰,大如現代的牛奶箱,王揚之前為了祛暑,讓宋嫂熬了好多綠豆湯,現在正好做成綠豆冰沙,給宅里每人都分了一大杯,然後又給庾府、郡學、謝府、宗府、別駕府各送了一壇。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王揚吃了冰飲,便時常思之,聽樂小胖說香雪樓有冰出售,故欣然而往!問價,與黃金等......
一塊方三尺,厚一尺五寸的冰,居然要十萬錢!這是當時一斤黃金的價格啊!
事遂寢。
其實以王揚現在的身家,倒不至於買不起,但要說拿出十萬錢來買冰,確實有些肉疼。
所以他便打起硝石製冰的主意,說來慚愧,他也不知道硝石的真實樣貌,只是沒穿越前,在玩生存遊戲的時候見過遊戲中的硝石,狀似灰白色的小石塊,也不知道遊戲建模對不對。
至於硝石是不是直接放到水中就可以製冰了,以及這麼製成的冰有沒有毒,食用後會不會對身體有害什麼的,王揚一概不知。
他本想先弄到硝石後再做做實驗,豈知問了一圈也沒人知道硝石是什麼個東西!
他便又讓黑漢找了一些匠工來問,還是一無所獲。王揚靈機一動,開始尋煉丹士。可荊州煉丹風氣不興,城內搞煉丹的一隻巴掌就能數得過來,大多技藝不深。王揚拜訪了個遍,仍舊勞而無功。後來經宗測介紹,終於找到一個懂行的,隱居在城郊。
此人是丹陽陶氏子弟,名弘昌。衣不潔,譜奇大!身上還有虱子!自詡有魏晉名士「捫虱而談」的風範,一邊旁若無人地捉虱子,一邊海闊天空的和你扯淡!扯來扯去,就是不說正題!
王揚也懂,這個就像有的人愛在酒桌上談事,喝好了什麼事都好說,不喝好了就不說正事。
那咋辦?
只能陪一個了。
陪捉虱子是不行了。那就陪扯淡吧。
好在王揚能扯,宗測扯功也不弱,三個人從五斗米教扯到《與山巨源絕交書》,從佛圖澄扯到「繞指柔」,從西晉惠皇后扯到潘岳的《秋興賦》,最後把老哥扯服了,看著王揚,惋惜嘆道:「子之才美,可惜羈林喬木,終充凡間棟宇。」
王揚笑道:「若無羈林喬木以作凡間棟宇,則瑤林瓊樹,如何作得風塵外物?」
宗測一聽,雙眼放光。這句接得妙啊!亦褒亦貶,亦貶亦褒,端的是韻味十足。當下叫起好來!
陶弘昌聽完也是心情大妙,哈哈笑道:「當年桓溫譏劉惔云:『我若不為此,卿輩亦那得坐談』!子之言似,然機巧之妙,過桓溫遠矣!」
然後便傾囊相告。首先,他沒聽說過硝石,只聽過「消石」。其次,據他所知,消名有四,一是消,二是芒消,三是英消,四朴消。他一來不知道王揚說的消石是哪一種,二來這幾種消他都沒見過,並且他自己也分不清!只知道這是「水法煉丹」中的原料,晉時葛洪記載了一個仙方,也用到消石,但不知道他用的是哪一種。不過據說葛洪用的消石來自隴道和蜀地,王揚如果有興趣可以入蜀找找看,至於隴道在北朝手中,陶弘昌非常認真地建議,讓王揚還是暫時先不要過去。
王揚:......
我謝謝你提醒啊!
宗測則提議,可以派人先入蜀先找找看。到了蜀地後再托吐谷渾商賈去北地尋找消石。
王揚:......
就是想制個冰而已,以現在自己的條件,實在不值當這麼玩啊!!!!
正當他準備放棄時,陶弘昌又提到他有個堂兄,如今在建康做官,在丹道上的造詣遠勝過他,如果王揚有需要的話,他可以給他堂兄寫信詢問。王揚也沒有其他辦法,只好如此,但通過問了這麼一圈,他也基本了解到,這個時代對這方面的知識實在匱乏得出奇,所以心中著實沒報希望。
正因如此,王揚看見蕭寶月身後放了一塊跟小山似的冰,才覺歆羨,即便謝星涵這個小富婆也沒有這麼大排場啊!
蕭寶月用扇柄敲了敲玉石桌,提醒王揚走神。
王揚收回跑偏的思緒,繼續背誦下去:「......至光武中興,南蠻特盛。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蠻相單程據其險隘,大寇郡縣。光武遣武威將軍劉尚發南郡、長沙、武陵兵萬餘人,乘船溯沅水擊之。蠻兵屯聚守險,緣路截殺,漢軍大敗,悉為所沒......」
————
註:①能製冰的硝石是硝酸鉀,屬於鉀鹽的一種。但此時尚無「硝」字,硝是「消」後起的分化字,原本就作「消石」。《開寶本草》云:「蓋能消化諸石,故名消石。」
在當時,消石常與朴消、芒消等相混淆,至陶弘景用火燒法鑑定鉀鹽(也是世界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鉀鹽鑑定者),才區分了鉀鹽和鈉鹽之別,鈉鹽也就是朴消(硫酸鈉)。但即便這樣,後世仍然長久處於混淆之中。日本倉正院保存著唐時帶回國的「芒消」,經化學檢驗,其實是硫酸鎂,也就是瀉鹽!而朴消則是百分之十的硫酸鎂和百分之九十的硫酸鈉的混合物,摩爾比是一比七。所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諸消,自晉唐以來,諸家皆執名而猜,都無定見。」
Ps.孟乃昌由日本的化驗結果寫了一篇考證文章《漢唐消石名實考辨》,發在《自然科學史研究》上。對古硝石問題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參看。
②《名醫別錄·上品卷》記消石「生益州及武都、隴西、西羌,采無時。」
③漢時黃金一斤換萬錢,呂思勉謂:「漢世黃金一斤直錢萬。晉、南北朝之世,史無明文。然史亦未言其相異,則其比直或無甚變動。」(《兩晉南北朝史》第十九章)我不贊同。
《夏侯陽算經》云:「今有金一斤,直錢一百貫,問一兩幾何?」一貫是一千,一百貫就是十萬。《抱朴子》云:「古秤金一斤,於今為二斤,率不過直三十許萬。」也就是一斤十五萬。此外,成書年代不明,但可確定大致寫作時代在魏晉南北朝時段的《孫子算經》有題云:「今有黃金一斤,直錢一十萬,問兩直幾何?」
故金價浮動當以十萬為準,而非一萬。此時北朝金價比南朝低一些,《魏書·李安世傳》載南齊使臣出使北魏:「使至金玉肆問價,纘曰:北方金玉大賤,當是山川所出?」
④王揚不知道製冰除了用硝石之外還有其他方法,比如古埃及將水放在鋪有稻草的多孔陶罐中,然後把罐子放到屋頂,讓奴隸整夜淋水扇風,早上便可以結冰。這利用的是熱輻射和加速蒸發來降溫。類似的,波斯人會在把水倒入沙漠中的淺長石池中,黎明時返回收集冰塊。
又到了四天一次的「選修課」時間。
本來只是背書和聽那女人講解,這對於王揚來說不算難事。但隨著天氣越來越熱,這件事正逐漸變成一項苦差。
此時王揚坐在屋外,頂著太陽,熱得大汗淋淋,衣衫濕透,一邊有氣無力地揮動摺扇,一邊無精打采地出聲背誦,只覺自己仿佛置身一個大蒸籠中,連周邊空氣都變得濕粘起來。
本來王揚用摺扇是以瀟灑風度著稱,故而能在荊州掀起一股「摺扇潮」,可現在卻和飄逸倜儻完全搭不上邊!
半擼著袖子,一臉不耐煩,手中摺扇扇得哪有什麼節奏風雅可言?時而快扇幾下,時而累得不行只好歇一歇,不知道為什麼讓他聯想起烤羊肉串來!悲催的是自己就是炭火上的那串羊肉,更悲催的是都被烤成串了還得自己扇風!
可憐越熱越扇,越扇越熱,停下更熱!手臂還酸,酸痛感從肩部一直蔓延到手腕,簡直遭罪!心中不由得期盼起明天去小胖他家山莊避暑的事。
與王揚這兒相比,坐在屋子裡的蕭寶月簡直宛如身處天堂一般。
她身穿由冰蠶絲製成的靛藍緞色寬幅衣,上有華麗金線繡的寶相花紋,腰身窈嬈無儔,堪稱禍水;臉頰如花似玉,可比傾城。沒太化妝,只是淡掃蛾眉,便見明媚驚艷。膚如玉曜,雖然略沾薄汗,卻是百媚俱生。
喝著冰鎮烏梅汁,手支下頜,意態慵懶;輕搖桐花羅紈扇,長眸低垂,漫不經心。
屋內早就換上竹簟涼蓆,玉石桌案。齊膝高的冰鑒里放著五樣冰鮮水果,屋角還有一大塊如小山般的冰塊立在鼎中。僅此一項便見此女確實富貴。因為這時尚無硝石製冰法,冰的來源全靠去年冬日的藏冰。
藏冰需修冰室冰井,儲存條件很是苛刻,連皇宮藏冰,都要特意下詔,所謂「務令周密,無泄其氣」,過程繁瑣鄭重。曹操建銅雀園,不過冰室三間,室中冰井數口而已。所以就算是貴族之家,能修冰室的也不多。即便修了也藏不了多少冰。到了夏季取冰之時,更是十不存五。自用尚嫌不足,就更別提出售了。
也正因為市場上售冰極少,故而天子賜冰,乃稱榮寵;朋友贈冰,是為重儀。庾家曾經送過王揚一塊冰,大如現代的牛奶箱,王揚之前為了祛暑,讓宋嫂熬了好多綠豆湯,現在正好做成綠豆冰沙,給宅里每人都分了一大杯,然後又給庾府、郡學、謝府、宗府、別駕府各送了一壇。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王揚吃了冰飲,便時常思之,聽樂小胖說香雪樓有冰出售,故欣然而往!問價,與黃金等......
一塊方三尺,厚一尺五寸的冰,居然要十萬錢!這是當時一斤黃金的價格啊!
事遂寢。
其實以王揚現在的身家,倒不至於買不起,但要說拿出十萬錢來買冰,確實有些肉疼。
所以他便打起硝石製冰的主意,說來慚愧,他也不知道硝石的真實樣貌,只是沒穿越前,在玩生存遊戲的時候見過遊戲中的硝石,狀似灰白色的小石塊,也不知道遊戲建模對不對。
至於硝石是不是直接放到水中就可以製冰了,以及這麼製成的冰有沒有毒,食用後會不會對身體有害什麼的,王揚一概不知。
他本想先弄到硝石後再做做實驗,豈知問了一圈也沒人知道硝石是什麼個東西!
他便又讓黑漢找了一些匠工來問,還是一無所獲。王揚靈機一動,開始尋煉丹士。可荊州煉丹風氣不興,城內搞煉丹的一隻巴掌就能數得過來,大多技藝不深。王揚拜訪了個遍,仍舊勞而無功。後來經宗測介紹,終於找到一個懂行的,隱居在城郊。
此人是丹陽陶氏子弟,名弘昌。衣不潔,譜奇大!身上還有虱子!自詡有魏晉名士「捫虱而談」的風範,一邊旁若無人地捉虱子,一邊海闊天空的和你扯淡!扯來扯去,就是不說正題!
王揚也懂,這個就像有的人愛在酒桌上談事,喝好了什麼事都好說,不喝好了就不說正事。
那咋辦?
只能陪一個了。
陪捉虱子是不行了。那就陪扯淡吧。
好在王揚能扯,宗測扯功也不弱,三個人從五斗米教扯到《與山巨源絕交書》,從佛圖澄扯到「繞指柔」,從西晉惠皇后扯到潘岳的《秋興賦》,最後把老哥扯服了,看著王揚,惋惜嘆道:「子之才美,可惜羈林喬木,終充凡間棟宇。」
王揚笑道:「若無羈林喬木以作凡間棟宇,則瑤林瓊樹,如何作得風塵外物?」
宗測一聽,雙眼放光。這句接得妙啊!亦褒亦貶,亦貶亦褒,端的是韻味十足。當下叫起好來!
陶弘昌聽完也是心情大妙,哈哈笑道:「當年桓溫譏劉惔云:『我若不為此,卿輩亦那得坐談』!子之言似,然機巧之妙,過桓溫遠矣!」
然後便傾囊相告。首先,他沒聽說過硝石,只聽過「消石」。其次,據他所知,消名有四,一是消,二是芒消,三是英消,四朴消。他一來不知道王揚說的消石是哪一種,二來這幾種消他都沒見過,並且他自己也分不清!只知道這是「水法煉丹」中的原料,晉時葛洪記載了一個仙方,也用到消石,但不知道他用的是哪一種。不過據說葛洪用的消石來自隴道和蜀地,王揚如果有興趣可以入蜀找找看,至於隴道在北朝手中,陶弘昌非常認真地建議,讓王揚還是暫時先不要過去。
王揚:......
我謝謝你提醒啊!
宗測則提議,可以派人先入蜀先找找看。到了蜀地後再托吐谷渾商賈去北地尋找消石。
王揚:......
就是想制個冰而已,以現在自己的條件,實在不值當這麼玩啊!!!!
正當他準備放棄時,陶弘昌又提到他有個堂兄,如今在建康做官,在丹道上的造詣遠勝過他,如果王揚有需要的話,他可以給他堂兄寫信詢問。王揚也沒有其他辦法,只好如此,但通過問了這麼一圈,他也基本了解到,這個時代對這方面的知識實在匱乏得出奇,所以心中著實沒報希望。
正因如此,王揚看見蕭寶月身後放了一塊跟小山似的冰,才覺歆羨,即便謝星涵這個小富婆也沒有這麼大排場啊!
蕭寶月用扇柄敲了敲玉石桌,提醒王揚走神。
王揚收回跑偏的思緒,繼續背誦下去:「......至光武中興,南蠻特盛。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蠻相單程據其險隘,大寇郡縣。光武遣武威將軍劉尚發南郡、長沙、武陵兵萬餘人,乘船溯沅水擊之。蠻兵屯聚守險,緣路截殺,漢軍大敗,悉為所沒......」
————
註:①能製冰的硝石是硝酸鉀,屬於鉀鹽的一種。但此時尚無「硝」字,硝是「消」後起的分化字,原本就作「消石」。《開寶本草》云:「蓋能消化諸石,故名消石。」
在當時,消石常與朴消、芒消等相混淆,至陶弘景用火燒法鑑定鉀鹽(也是世界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鉀鹽鑑定者),才區分了鉀鹽和鈉鹽之別,鈉鹽也就是朴消(硫酸鈉)。但即便這樣,後世仍然長久處於混淆之中。日本倉正院保存著唐時帶回國的「芒消」,經化學檢驗,其實是硫酸鎂,也就是瀉鹽!而朴消則是百分之十的硫酸鎂和百分之九十的硫酸鈉的混合物,摩爾比是一比七。所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諸消,自晉唐以來,諸家皆執名而猜,都無定見。」
Ps.孟乃昌由日本的化驗結果寫了一篇考證文章《漢唐消石名實考辨》,發在《自然科學史研究》上。對古硝石問題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參看。
②《名醫別錄·上品卷》記消石「生益州及武都、隴西、西羌,采無時。」
③漢時黃金一斤換萬錢,呂思勉謂:「漢世黃金一斤直錢萬。晉、南北朝之世,史無明文。然史亦未言其相異,則其比直或無甚變動。」(《兩晉南北朝史》第十九章)我不贊同。
《夏侯陽算經》云:「今有金一斤,直錢一百貫,問一兩幾何?」一貫是一千,一百貫就是十萬。《抱朴子》云:「古秤金一斤,於今為二斤,率不過直三十許萬。」也就是一斤十五萬。此外,成書年代不明,但可確定大致寫作時代在魏晉南北朝時段的《孫子算經》有題云:「今有黃金一斤,直錢一十萬,問兩直幾何?」
故金價浮動當以十萬為準,而非一萬。此時北朝金價比南朝低一些,《魏書·李安世傳》載南齊使臣出使北魏:「使至金玉肆問價,纘曰:北方金玉大賤,當是山川所出?」
④王揚不知道製冰除了用硝石之外還有其他方法,比如古埃及將水放在鋪有稻草的多孔陶罐中,然後把罐子放到屋頂,讓奴隸整夜淋水扇風,早上便可以結冰。這利用的是熱輻射和加速蒸發來降溫。類似的,波斯人會在把水倒入沙漠中的淺長石池中,黎明時返回收集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