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統全球(完結)
圖皮人是居住在後世巴西東海岸沿線,延伸至內陸縱深約500公里範圍內的沿海文明。他們並非單一的部落,而是由數十個在文化、習俗乃至民族特性上都保持著高度一致性的圖皮人部落共同構成的一個龐大族群。
這些部落星羅棋布地散落在南美大陸東海岸肥沃的土地上,各自擁有著獨特的生活方式與信仰,卻又在大的文化框架下緊密相連,互通有無,共同構成了圖皮人文明的畫卷。
然而,當張郃率領著他那支經過嚴格訓練、裝備精良的華朝精銳陸軍踏上這片土地時,圖皮人的命運便悄然發生了改變。
面對華朝海軍的艦炮轟炸和陸軍步槍大炮的強大攻勢,這些原本零散分布、各自為政的圖皮人部落顯然難以形成有效的抵抗。大多數部落的首領們,在權衡了利弊之後,都選擇了明智的投降,他們深知,這樣不僅能夠保全部落的安寧,更能藉助華朝的力量,推動部落走向更加繁榮的未來。
然而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或是因為對權勢的貪戀,或是因為對華朝武器的未知,選擇了負隅頑抗,試圖以微弱的力量去對抗那不可一世的華軍。但他們的勇氣與決心,在華軍那先進的步槍與大炮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與無力。
一場場激烈的戰鬥過後,那些曾經試圖抵抗的圖皮人部落,最終都被華軍的鐵蹄所征服,他們的領土與百姓,也順理成章地納入了華朝的統治之下,成為了華朝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至於那沿海五百公里之外的內陸深處,便是那後世都聞名遐邇卻又危機四伏的亞馬遜叢林。
這片廣袤無垠的綠色海洋,以其茂密的植被、複雜的生態以及潛藏其中的未知危險,讓無數探險者望而卻步。華軍在權衡了利弊與風險之後,並未選擇深入這片未知的領域。
即便那叢林深處或許還隱藏著未被發現的原始人部落,但在當時的技術條件與戰略考量下,華軍決定暫且放下這份探索的渴望,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已占領區域的穩固與發展上。畢竟,未來的科技會更加發達,那時的探索將更加安全且高效,何必急於一時呢?
圖皮人的領地宛如一條蜿蜒的巨龍,從查魯亞人地區一路向北延伸,直至亞馬遜河的入海口處才戛然而止。這片遼闊的海岸線,其直線長度達到了驚人的五千多公里,宛如一道天然的沿海文明帶。
為了鞏固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防止圖皮人部落的反彈與叛亂,華朝決定留下太平洋艦隊剩下的全部軍艦。它們如同忠誠的衛士一般,靜靜地停泊在圖皮人部落的沿海地區,以其強大的武力與威懾力,守護著這片新占領的土地。
這些軍艦的存在,不僅是對圖皮人的一種警示與約束,更是對華朝統治力量的一種彰顯。它們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在這片廣袤的美洲大陸上,華朝的力量無可匹敵,任何試圖挑戰華朝權威的行為,都將受到嚴厲的打擊與制裁。
而圖皮人部落的百姓們,也在這種威懾與保護並存的氛圍中,逐漸感受到了華朝帶來的和平與穩定,開始逐漸融入這個新的大家庭之中。
當然,張循並未因留下所有太平洋艦隊而無人保護。因為大西洋艦隊已經橫渡大西洋,來到了亞馬遜河入海口恭候張循多時。
它們與太平洋艦隊緊密配合,無縫對接,完成所有交接後,為張循在大西洋海域的征途提供了進一步的保護與支持。
在這支強大艦隊的護航下,張循與張郃攜手並肩,率領著北方軍區剩下的陸軍精銳繼續沿著南美大陸的東海岸一路北上。
首先,他們攻下了南美大陸北方東海岸的伊奈里人和薩拉杜部落聯盟。這兩個部落聯盟雖然妄想抵抗,但在華軍的步槍大炮碾壓之下,卻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華軍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瓦解了他們的抵抗,將這片土地納入了華朝的版圖之中。
而最後的目標,則是南美大陸上唯一一個酋長國——泰羅納酋長國。
泰羅納酋長國,這個坐落於後世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交界處海濱的古老國度,其首都迷城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群山環抱之中。這座城池依山而建,地勢險峻,城牆高聳入雲,仿佛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守護著泰羅納的安寧與繁榮。然而,在華軍那無堅不摧的步槍大炮面前,這一切的防禦都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當華軍的鐵蹄踏上這片土地時,泰羅納酋長國的勇士們還沉浸在他們那憑藉地形與城牆就能抵禦一切侵犯的幻想之中。然而,華軍並沒有給他們留下任何幻想的空間。一頓猛烈的迫擊炮與火箭炮齊射,瞬間將迷城的城門轟得支離破碎,城牆也搖搖欲墜。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泰羅納酋長國的防線徹底崩潰,酋長也被華軍生擒活捉,這個曾經輝煌的酋長國就此走向了滅亡的深淵,被華朝所占領。
隨著泰羅納酋長國的覆滅,華朝在南美大陸的征服之路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至太平卅七年(230年)年底,南美大陸的大部分人口聚集的地區都已淪為了華朝的領土。華軍的鐵蹄幾乎踏遍了這片廣袤的土地,將一個個部落、聯盟乃至酋長國都納入了華朝的版圖之中。
當然,在這片遼闊的大陸上,仍有些許地方未能被華朝所征服。那些地方大都是亞馬遜叢林的深處、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岭之中,或是其他一些征服成本過高、環境過於惡劣的區域。對於這些地方,華朝選擇了暫時的放棄。即便其中還散落著幾個原始的部落,但在華朝看來,他們並不足以構成威脅。畢竟,隨著科技的進步與交通的發展,未來降服這些部落不過是遲早之事。
就這樣,華朝在南美大陸的征服之戰暫時告一段落。
打完南美大陸的最後一仗後,張循繼續啟程北上。
歷經一個多月的漫長航行,時間的車輪悄然駛入了太平卅八年(231年)。在這春意盎然的季節里,皇帝張循與張郃率領著北方軍區的剩餘主力部隊,在大西洋艦隊的護航下浩浩蕩蕩地駛入了墨西哥灣海域。
他們的目光堅定而深邃,直指北美大陸靠近墨西哥灣沿岸、後世的美國佛羅里達州和密西西比州等沿海地區。
這片土地以其得天獨厚的地形與宜人的氣候,孕育了無數生機勃勃的印第安人部落。他們在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與生活方式。然而,當華軍的鐵蹄踏上這片土地時,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過長達半年的艱苦征討,華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了這片土地上的所有印第安人部落。奇蒂瑪察人的英勇、馬克斯維爾部落的堅韌、福切馬里尼聯盟的團結、米勒部落的智慧、科佩納人的狡黠、聖羅莎·斯威夫特溪部落聯盟的頑強、維登島部落的神秘、凱茲人的勇猛、聖約翰部落的純真、瑪納索塔文明的輝煌、盧卡薩人的高傲、德貴斯塔族的剛毅、貝爾格勒人的聰慧以及泰諾人的不屈,都在華軍的強大攻勢下黯然失色。
每一個部落,每一片土地,都見證了華軍那不可阻擋的征服之路。
在北美大陸上,面對華軍洶湧而來的強大力量,各個印第安人部落的反應各異,展現出了不同的反應。
有些部落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對時局的精準判斷,早早地便意識到了華軍那不可抗拒的威勢。當他們目睹了華軍那巍峨壯觀的軍艦,以及那足以震撼人心的先進武器時,便明智地選擇了主動投降,以期在新的統治下尋求一線生機與發展。
然而,並非所有的部落都能如此識時務。有那麼一些部落,他們或是因為對權勢的執著,或是因為對華朝武器的未知和無畏,選擇了負隅頑抗,試圖以微弱的力量去對抗那不可一世的華軍。但他們的勇氣與決心,在華軍那威力無窮的大炮與軍艦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與無力。
一場場激烈的戰鬥過後,那些曾經試圖抵抗的部落,最終都被華軍的炮火所吞噬,化為了歷史的塵埃。而他們的領袖與戰士,也在華軍的強大攻勢下被迫投降,成為了華朝統治下的一員。
不過,當張郃在攻打征服這些印第安人部落的時候,張循並未在墨西哥灣靜待張郃的凱旋。他帶著北方軍區剩下的幾千陸軍,在大西洋艦隊的護航下,繞過了佛羅里達海峽那洶湧澎湃的海域,沿著後世被美國東海岸線的漫長海岸,一路北上。
最終,在華軍的強大攻勢下,後世美國東海岸的德普特福德聯盟、怒溪文化、威廉部落、霍普維爾人等眾多部落,都紛紛敗在了華軍的鐵蹄之下,成為了華朝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張循的領導下,已縮減至兩千多人,卻依舊鬥志昂揚的北方軍區陸軍部隊,繼續踏上了北上的征途,最終抵達了後世北方加拿大的土地。
在那裡,他們遭遇了梅斯克瓦基族、貝奧圖克人以及多爾塞特部落聯盟等眾多印第安人部落的頑強抵抗。然而,在華軍那銳不可當的攻勢下,這些部落的防線紛紛瓦解,最終都淪為了華朝的附屬。
隨著一個個部落的征服,華朝在北美大陸的版圖不斷擴張,其勢力範圍已經觸及了這片大陸的每一個角落。至太平卅八年(231年)年底,華朝終於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全部占領南北美洲大陸,將整個美洲都納入了華朝的統治範圍之內。
為了更有效地管理這片遼闊的土地,華朝政府迅速行動,根據人口和地域的實際情況,將美洲大陸分成了近十多個州。這些州的設立,不僅便於華朝政府對美洲大陸進行統一的管理和規劃,也為後續的開發和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華朝從國內調派了大量的副州長前往美洲大陸擔任各州州長,並抽調了不少的各級官員,以儘快建立起美洲大陸各州現代化的管理體制。
這些州長和官員們,他們帶著華朝政府的期望與重託,踏上了這片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新天地。
在華朝政府的精心布局和周密安排下,美洲大陸各州的管理體制逐漸完善,各項政策也得以順利實施。華朝的力量在美洲大陸上不斷壯大,美洲大陸成為了華朝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書寫著華朝輝煌的歷史。
太平卅九年(232年),皇帝張循在大西洋艦隊的保護下橫渡大西洋,抵達歐洲沿海。
在張循御駕親征前往北美的時候,實際上大西洋艦隊、印度洋艦隊、歐洲軍區、非洲軍區也同步開始了他們征服歐洲、非洲的步伐。不過,因為沒有張循的系統外掛推演,所以他們征服的腳步慢了一些,主要以攻打沿海重要城鎮為主。
只要有海軍保護,進可攻退可守,也沒有多大損害。
直到張循到來,用他高達5000公里的推演範圍在歐洲、非洲繞了一圈後,就安全順利地將歐洲、非洲剩下的國家和部落全部納入了華朝的統治。
隨後張循乘船抵達澳洲,將澳洲大陸也收入華朝麾下。
至太平四十年(公元233年))初,華朝終於在張循的御駕親征之下,完成了一統全球的夢想。太平四十年八月初一,華朝在建國四十周年國慶典禮上正式宣布全世界統一與華朝之下。
張循終於完成了一個穿越者一統全球、人類大同的夢想,建成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級大帝國。
這些部落星羅棋布地散落在南美大陸東海岸肥沃的土地上,各自擁有著獨特的生活方式與信仰,卻又在大的文化框架下緊密相連,互通有無,共同構成了圖皮人文明的畫卷。
然而,當張郃率領著他那支經過嚴格訓練、裝備精良的華朝精銳陸軍踏上這片土地時,圖皮人的命運便悄然發生了改變。
面對華朝海軍的艦炮轟炸和陸軍步槍大炮的強大攻勢,這些原本零散分布、各自為政的圖皮人部落顯然難以形成有效的抵抗。大多數部落的首領們,在權衡了利弊之後,都選擇了明智的投降,他們深知,這樣不僅能夠保全部落的安寧,更能藉助華朝的力量,推動部落走向更加繁榮的未來。
然而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或是因為對權勢的貪戀,或是因為對華朝武器的未知,選擇了負隅頑抗,試圖以微弱的力量去對抗那不可一世的華軍。但他們的勇氣與決心,在華軍那先進的步槍與大炮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與無力。
一場場激烈的戰鬥過後,那些曾經試圖抵抗的圖皮人部落,最終都被華軍的鐵蹄所征服,他們的領土與百姓,也順理成章地納入了華朝的統治之下,成為了華朝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至於那沿海五百公里之外的內陸深處,便是那後世都聞名遐邇卻又危機四伏的亞馬遜叢林。
這片廣袤無垠的綠色海洋,以其茂密的植被、複雜的生態以及潛藏其中的未知危險,讓無數探險者望而卻步。華軍在權衡了利弊與風險之後,並未選擇深入這片未知的領域。
即便那叢林深處或許還隱藏著未被發現的原始人部落,但在當時的技術條件與戰略考量下,華軍決定暫且放下這份探索的渴望,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已占領區域的穩固與發展上。畢竟,未來的科技會更加發達,那時的探索將更加安全且高效,何必急於一時呢?
圖皮人的領地宛如一條蜿蜒的巨龍,從查魯亞人地區一路向北延伸,直至亞馬遜河的入海口處才戛然而止。這片遼闊的海岸線,其直線長度達到了驚人的五千多公里,宛如一道天然的沿海文明帶。
為了鞏固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防止圖皮人部落的反彈與叛亂,華朝決定留下太平洋艦隊剩下的全部軍艦。它們如同忠誠的衛士一般,靜靜地停泊在圖皮人部落的沿海地區,以其強大的武力與威懾力,守護著這片新占領的土地。
這些軍艦的存在,不僅是對圖皮人的一種警示與約束,更是對華朝統治力量的一種彰顯。它們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在這片廣袤的美洲大陸上,華朝的力量無可匹敵,任何試圖挑戰華朝權威的行為,都將受到嚴厲的打擊與制裁。
而圖皮人部落的百姓們,也在這種威懾與保護並存的氛圍中,逐漸感受到了華朝帶來的和平與穩定,開始逐漸融入這個新的大家庭之中。
當然,張循並未因留下所有太平洋艦隊而無人保護。因為大西洋艦隊已經橫渡大西洋,來到了亞馬遜河入海口恭候張循多時。
它們與太平洋艦隊緊密配合,無縫對接,完成所有交接後,為張循在大西洋海域的征途提供了進一步的保護與支持。
在這支強大艦隊的護航下,張循與張郃攜手並肩,率領著北方軍區剩下的陸軍精銳繼續沿著南美大陸的東海岸一路北上。
首先,他們攻下了南美大陸北方東海岸的伊奈里人和薩拉杜部落聯盟。這兩個部落聯盟雖然妄想抵抗,但在華軍的步槍大炮碾壓之下,卻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華軍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瓦解了他們的抵抗,將這片土地納入了華朝的版圖之中。
而最後的目標,則是南美大陸上唯一一個酋長國——泰羅納酋長國。
泰羅納酋長國,這個坐落於後世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交界處海濱的古老國度,其首都迷城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群山環抱之中。這座城池依山而建,地勢險峻,城牆高聳入雲,仿佛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守護著泰羅納的安寧與繁榮。然而,在華軍那無堅不摧的步槍大炮面前,這一切的防禦都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當華軍的鐵蹄踏上這片土地時,泰羅納酋長國的勇士們還沉浸在他們那憑藉地形與城牆就能抵禦一切侵犯的幻想之中。然而,華軍並沒有給他們留下任何幻想的空間。一頓猛烈的迫擊炮與火箭炮齊射,瞬間將迷城的城門轟得支離破碎,城牆也搖搖欲墜。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泰羅納酋長國的防線徹底崩潰,酋長也被華軍生擒活捉,這個曾經輝煌的酋長國就此走向了滅亡的深淵,被華朝所占領。
隨著泰羅納酋長國的覆滅,華朝在南美大陸的征服之路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至太平卅七年(230年)年底,南美大陸的大部分人口聚集的地區都已淪為了華朝的領土。華軍的鐵蹄幾乎踏遍了這片廣袤的土地,將一個個部落、聯盟乃至酋長國都納入了華朝的版圖之中。
當然,在這片遼闊的大陸上,仍有些許地方未能被華朝所征服。那些地方大都是亞馬遜叢林的深處、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岭之中,或是其他一些征服成本過高、環境過於惡劣的區域。對於這些地方,華朝選擇了暫時的放棄。即便其中還散落著幾個原始的部落,但在華朝看來,他們並不足以構成威脅。畢竟,隨著科技的進步與交通的發展,未來降服這些部落不過是遲早之事。
就這樣,華朝在南美大陸的征服之戰暫時告一段落。
打完南美大陸的最後一仗後,張循繼續啟程北上。
歷經一個多月的漫長航行,時間的車輪悄然駛入了太平卅八年(231年)。在這春意盎然的季節里,皇帝張循與張郃率領著北方軍區的剩餘主力部隊,在大西洋艦隊的護航下浩浩蕩蕩地駛入了墨西哥灣海域。
他們的目光堅定而深邃,直指北美大陸靠近墨西哥灣沿岸、後世的美國佛羅里達州和密西西比州等沿海地區。
這片土地以其得天獨厚的地形與宜人的氣候,孕育了無數生機勃勃的印第安人部落。他們在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與生活方式。然而,當華軍的鐵蹄踏上這片土地時,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過長達半年的艱苦征討,華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了這片土地上的所有印第安人部落。奇蒂瑪察人的英勇、馬克斯維爾部落的堅韌、福切馬里尼聯盟的團結、米勒部落的智慧、科佩納人的狡黠、聖羅莎·斯威夫特溪部落聯盟的頑強、維登島部落的神秘、凱茲人的勇猛、聖約翰部落的純真、瑪納索塔文明的輝煌、盧卡薩人的高傲、德貴斯塔族的剛毅、貝爾格勒人的聰慧以及泰諾人的不屈,都在華軍的強大攻勢下黯然失色。
每一個部落,每一片土地,都見證了華軍那不可阻擋的征服之路。
在北美大陸上,面對華軍洶湧而來的強大力量,各個印第安人部落的反應各異,展現出了不同的反應。
有些部落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對時局的精準判斷,早早地便意識到了華軍那不可抗拒的威勢。當他們目睹了華軍那巍峨壯觀的軍艦,以及那足以震撼人心的先進武器時,便明智地選擇了主動投降,以期在新的統治下尋求一線生機與發展。
然而,並非所有的部落都能如此識時務。有那麼一些部落,他們或是因為對權勢的執著,或是因為對華朝武器的未知和無畏,選擇了負隅頑抗,試圖以微弱的力量去對抗那不可一世的華軍。但他們的勇氣與決心,在華軍那威力無窮的大炮與軍艦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與無力。
一場場激烈的戰鬥過後,那些曾經試圖抵抗的部落,最終都被華軍的炮火所吞噬,化為了歷史的塵埃。而他們的領袖與戰士,也在華軍的強大攻勢下被迫投降,成為了華朝統治下的一員。
不過,當張郃在攻打征服這些印第安人部落的時候,張循並未在墨西哥灣靜待張郃的凱旋。他帶著北方軍區剩下的幾千陸軍,在大西洋艦隊的護航下,繞過了佛羅里達海峽那洶湧澎湃的海域,沿著後世被美國東海岸線的漫長海岸,一路北上。
最終,在華軍的強大攻勢下,後世美國東海岸的德普特福德聯盟、怒溪文化、威廉部落、霍普維爾人等眾多部落,都紛紛敗在了華軍的鐵蹄之下,成為了華朝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張循的領導下,已縮減至兩千多人,卻依舊鬥志昂揚的北方軍區陸軍部隊,繼續踏上了北上的征途,最終抵達了後世北方加拿大的土地。
在那裡,他們遭遇了梅斯克瓦基族、貝奧圖克人以及多爾塞特部落聯盟等眾多印第安人部落的頑強抵抗。然而,在華軍那銳不可當的攻勢下,這些部落的防線紛紛瓦解,最終都淪為了華朝的附屬。
隨著一個個部落的征服,華朝在北美大陸的版圖不斷擴張,其勢力範圍已經觸及了這片大陸的每一個角落。至太平卅八年(231年)年底,華朝終於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全部占領南北美洲大陸,將整個美洲都納入了華朝的統治範圍之內。
為了更有效地管理這片遼闊的土地,華朝政府迅速行動,根據人口和地域的實際情況,將美洲大陸分成了近十多個州。這些州的設立,不僅便於華朝政府對美洲大陸進行統一的管理和規劃,也為後續的開發和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華朝從國內調派了大量的副州長前往美洲大陸擔任各州州長,並抽調了不少的各級官員,以儘快建立起美洲大陸各州現代化的管理體制。
這些州長和官員們,他們帶著華朝政府的期望與重託,踏上了這片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新天地。
在華朝政府的精心布局和周密安排下,美洲大陸各州的管理體制逐漸完善,各項政策也得以順利實施。華朝的力量在美洲大陸上不斷壯大,美洲大陸成為了華朝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書寫著華朝輝煌的歷史。
太平卅九年(232年),皇帝張循在大西洋艦隊的保護下橫渡大西洋,抵達歐洲沿海。
在張循御駕親征前往北美的時候,實際上大西洋艦隊、印度洋艦隊、歐洲軍區、非洲軍區也同步開始了他們征服歐洲、非洲的步伐。不過,因為沒有張循的系統外掛推演,所以他們征服的腳步慢了一些,主要以攻打沿海重要城鎮為主。
只要有海軍保護,進可攻退可守,也沒有多大損害。
直到張循到來,用他高達5000公里的推演範圍在歐洲、非洲繞了一圈後,就安全順利地將歐洲、非洲剩下的國家和部落全部納入了華朝的統治。
隨後張循乘船抵達澳洲,將澳洲大陸也收入華朝麾下。
至太平四十年(公元233年))初,華朝終於在張循的御駕親征之下,完成了一統全球的夢想。太平四十年八月初一,華朝在建國四十周年國慶典禮上正式宣布全世界統一與華朝之下。
張循終於完成了一個穿越者一統全球、人類大同的夢想,建成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級大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