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任重而道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的東越府,猶如存在於另一個世界,全然沒有外敵入侵的緊張氣氛,反倒是許新正這位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欽差大臣讓當地勢力緊張不已。

  一言不合就要滅門奪地,讓當地其他鄉紳地主豈能不緊張不害怕?

  事發之後,即便後來聽說了許新正的欽差大臣身份和「正當」的殺人理由,當地鄉紳地主們依舊對許新正充滿了警惕。

  這段時間來,府城的入品高手身價都快被炒上天了, 不少鄉紳地主不惜重金僱傭高手護院,實力越強越好。

  以前他們仗著有朝廷背書,有秩序作靠山,哪怕是七星門那樣的世外宗門也不敢輕易招惹他們,所以護院高手只需要能幫他們鎮住當地佃農,只需要做到基本的看家護院就行。

  但陳員外被殺之後,他們才驚覺這所謂的「秩序」似乎也不是很管用,許新正完全是在這套固有的秩序內殺人奪地的,如此先斬後奏他們完全拿他沒辦法。

  好在許新正占據甘蔗村和陳家村之後便安分了不少,沒有再向其他地主動手,甚至陳家剩餘的大片土地也沒有遭到搶奪,依舊掌控在陳家宗族手裡。

  倒是東越知府楊顯仁這段時間上躥下跳的,各種訛詐鄉紳們的錢財。

  自打有了許新正這位欽差大臣的點頭後,楊顯仁可謂是將他作為貪官的專業素養發揮到了極致,想出各種罪名往陳家頭上扣,時不時還順帶恐嚇一下與陳家有往來的其他鄉紳,說得好像陳家謀逆造反的罪名已經被坐實,朝廷分分鐘就要將其抄家問斬一樣。

  現在東越府氣氛能如此緊張,除了許新正之外,這位知府大人也有很大的一份功勞。

  氣氛越緊張,越惶恐, 他才越好訛詐鄉紳們的錢財。

  而七星門也是又懵又惱, 他們這段時間雖然與陳家鬧了不愉快,但彼此關係還是很密切的,又一起設局殺人越貨,知道不少內情。

  陳員外被殺後他們就隱約察覺到其中有古怪,非常懷疑這位欽差大臣是有備而來,很早就在背後針對他們,只是沒有證據而已。

  許新正現在亮明欽差大臣的身份,並且得到官府認可,同樣享受秩序的庇護,七星門也拿他沒辦法。再加上有消息說他身邊有個南山劍宗的弟子隨行,七星門便更加投鼠忌器了。

  七星門的長老們在府城逗留觀察了兩天局勢毫無收穫後,發現楊顯仁開始到處訛詐錢財,索性認慫先撤回宗門去,連那頭丟失的五品貔獸也不找了。

  如此一來,甘蔗村與陳家村的外圍環境便暫時穩住了。

  趁著這個機會,許新正集中精力推進著改革。

  不過正所謂「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兩村之地雖然小,但治理起來卻並不容易。

  光是一個分地就給許新正鬧出了不少糟心事兒,幾乎天天都有人打架。

  土地不像銅錢可以量化,哪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個品級,不同田地之間也難免會有各種優劣差異,分地的時候總有農民覺得自己吃虧了,覺得被隔壁占了便宜。他們也不會像讀書人那樣辯駁個沒完,一通對罵後講不清道理就直接變成了鬥毆。

  若非許新正的人及時出手制止,隨時可能演變成械鬥,甚至群體械鬥。

  這年頭村頭打架可是分分鐘見血要命的!

  莫看這些人平日裡老實巴交好欺負,不動手則已,一動手就是拼命。

  除此之外,負責丈量土地劃分土地的文員也不是什麼讓人省心的料。他們原本都是陳員外的人,如今跟了許新正又被委以重任,個個得意得不行,自以為跟對新主子可以飛黃騰達了,安分沒兩天又開始不斷試探底線準備作威作福。

  在分地的時候各種偷奸耍滑,給別人家少量幾分地,給自己多量幾分地。分配官田的時候也各種暗示村民索要好處,不然的話就只能佃到劣田。

  許新正一怒之下又殺了一批人立威,這才暫時止住這種風氣。

  折騰來折騰去,兩村上千戶人的自有田和佃耕田總算是都分配完了。村民們也稍微安分了一些,一邊修補農具準備來年開春的耕種,一邊應付許新正的掃盲運動。

  九州黎民是個重視教育的民族,但在這個時代,重視教育的僅僅局限於寒門以上的階層。

  寒門,亦是士族,祖上闊綽過,只不過後來家道中落罷了。但比起普通底層百姓來說,他們依舊是富貴人家。

  在鄉間,他們是各種中小地主;在城裡,他們是各種中小富商。


  而最為廣大的底層百姓還在為了飽腹而忙碌而拼命,根本無所謂讀書教育。最現實的教育就是子承父業,就是跟著他們繼續埋頭苦幹,努力種地,努力做工,學會忍受剝削、接受命運。如果能拜師掌握一門謀生的手藝,那已經是祖上八輩子修來的福分了。

  識字讀書對於他們而言是華而不實、高不可攀的。

  所以哪怕現在有人願意教他們識字,他們依舊不怎麼積極,更多是畏懼於許新正手裡的刀和田地,賣他個面子敷衍應付罷了。

  甚至許新正辦的私塾,大多數人內心還是牴觸的,不怎麼情願讓自己的孩子去上私塾,哪怕私塾不收錢還管飯。

  年紀越大的孩子,越有勞動能力的孩子,家裡就越牴觸。

  讀書有什麼用?不如幫家裡幹活!

  從小就開始干農活,將來才能是種地的好手!

  窩在私塾里讀書對於他們而言,簡直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

  反而是女孩子讀書的事情推進起來更加順利,雖然一開始也有牴觸情緒,但許新正劃分女校之後村民們也沒再多說什麼了。

  富貴人家才在乎女德,窮苦人家跟風說說罷了,沒那麼講究。

  主要是女孩子本身體力就不如男丁,送去讀書就送去讀書吧,還省張吃飯的嘴。

  在這個時代,女孩子是「賠錢的貨兒」,越早出手越好。

  新軍也組建起來了,五百人不到三天就招滿了。

  比起送孩子去讀書,騰出壯丁去從軍反而要划算一些,畢竟送孩子去私塾並不會給他們分地和減租。

  總之,各方各面勉勉強強總算還是成功推進了。

  看著這些村民,許新正深感任重而道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