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

  十一月二日,柳州府來賓縣。

  來賓位於紅水河北岸,距柳州僅有一百二十里,沿途一馬平川,為紅水河、黔江平原。步兵急行軍,可在兩日內到達柳州。騎兵急行軍,不到一日就可到達柳州。

  岑丹初統率大軍,已進駐來賓縣,但蟄伏不發。親兵協、步兵第二協、輔兵協三萬多大軍隱蔽在來賓城北的水牛嶺、飯鋪嶺,連日來無甚動靜,仿佛歲月靜好。

  另有水師第一協第一標、輜重第一標,已進至柳州府象州,溯柳江可直至柳州,只有兩日路程。

  但在一百多里外的柳州,忠貞營與定南藩軍已經接連廝殺十日,彼此殺得不可開交。

  廣西有兩大中心城市,北曰桂林,南曰南寧,都曾做過廣西省會。赤軍以南寧為根據地,永曆小朝廷又遷至南寧府龍安縣。

  對於孔有德來說,攻占南寧無疑是定南藩軍首要目標。他派麾下第一大將、左翼總兵線國安進攻南寧,副將全節扈從。

  從桂林到南寧,最快捷的通道是途徑柳州,再通過崑崙關,便可直攻南寧。當年赤軍謀取南寧,走的便是這條路。

  孔有德急於奪取南寧,同樣選擇途徑柳州。但柳州為忠貞營的汛地,忠貞營也不是好惹的。兩軍連戰十日,忠貞營漸顯頹勢。

  定南藩另一員大將全節,從線國安攻慶遠。慶遠位於柳州之西,土漢雜處,原是赤軍勢力範圍,相當於柳州的屏障。

  滇師在桂林潰敗,退入慶遠。為引誘清軍南下,赤軍任由清軍進攻慶遠。滇師亦有不支之勢,一旦慶遠失守,忠貞營將更加被動。

  「大將軍,忠貞營又派使過來求援,說是十萬火急。」偵侯盧守義過來報告,小聲窺伺著帳內諸人的神色,補充道:「來人是三原侯李來亨。」

  自從清軍攻入廣西,忠貞營多次遣使求援。掐指一算,這已是忠貞營第七次向赤軍求援了。

  「嗯,」丹初不假思索,說道:「帶他進來。」

  柳州西、東、南三面臨江,易守難攻。定南藩軍擅使火器,從桂林運來了紅夷大炮,猛轟柳州北城。

  忠貞營力戰不屈,搜集城內棺材,實以泥土,頂住北門。北城城牆若有倒塌,隨即拆屋修補。清軍兩度沖入城內,都被忠貞營擊退。

  但清軍紅夷大炮太過猛烈,北城城牆被轟得千瘡百孔。若任由清軍轟城,假以時日,柳州必將不守。

  岑丹初正要藉此機會收編忠貞營,故按兵不動,靜待忠貞營歸順。

  瞿式耜也在帳內,依附於岑丹初。他已向朝廷繳還了敕印,以白身自視,輕易不肯發表意見。

  忠貞營處境艱難,瞿式耜竟頗感快意。大順軍逼死崇禎帝,間接導致清軍入關,犯有不赦之罪。眼下,正可趁此機會對忠貞營落井下石。

  瞿式耜趁李來亨未到,說道:「琢如,忠貞營乃流寇餘孽。李來亨是赤心養子,不可相信。不如趁此機會,任由忠貞營與韃子火併。不管誰贏,我軍乘其後,皆可成大功。」

  丹初沒有明著反駁他,只是苦笑一下,說道:「閣老,時事如此艱難,咱們還是應當以大局為重。只要能抗擊韃子,都是赤軍同袍,我都願意救助。」

  南明君臣大多敵視農民軍,上至輔政大學士,下至九卿、科道言官,鮮有人敢倡導聯寇抗虜。勛鎮鼠目寸光,目無大局,同樣難堪大任。

  不多時,李來亨進入中軍大帳。他渾身腥臭,頭髮散亂,眼窩深陷,盔甲上也有幾處破損,顯然經歷了不少惡戰。

  見到岑丹初,李來亨立即行以跪拜大禮,見帳內都是丹初親信,說道:「大將軍,勛國公前日出城戰鬥,中了韃子的銃炮,傷重不治,昨夜去世。吾恐軍心散亂,秘不發喪,親來請兵。懇請大將軍立即出兵,否則,若去得晚了,柳州可就不保了!」

  啊?眾人一驚,紛紛把目光投向丹初。

  丹初亦是一驚,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搞得措手不及。歷史上,高必正死於永曆四年。再過一個月,就要永曆五年了,高必正卻突然戰死。難道,冥冥之中真有天意?

  他很快恢復了鎮定,問了一個關鍵問題,道:「誰來繼領忠貞營?」

  有資望繼統忠貞營的只有兩人:李來亨、黨守素。李來亨是李赤心的養子,智勇過人。李赤心歿後,高必正繼領忠貞營,但凡事都要徵求李來亨的意見。高必正之於李來亨,猶如李赤心之於高必正,雖為主帥,但沒有絕對的威望,遇事要商量著辦。


  相比於二十出頭的李來亨,黨守素身經百戰,為大順軍元老,在忠貞營中頗有威望。若他有野心,未嘗不能挑戰李來亨的地位。好在黨守素做人本分,與李赤心、高必正關係頗睦。劉希堯、劉芳亮、劉國昌等大順軍元老脫離忠貞營時,黨守素始終堅定地站在劉赤心、高必正這邊,盡力維護忠貞營的團結。

  「回大將軍,李某不才,奉高太后之命,受興平侯(黨守素)擁戴,繼領忠貞營。」李來亨雖然年輕,卻跟著李赤心走南闖北,身經百戰,面對丹初不卑不亢。

  丹初對他頗有好感,親自上前把他扶起,說道:「很好,很好。有你繼領忠貞營,將士們有了倚靠,也就可以安心了。」

  李來享決非泛泛之輩。歷史上,高必正死後,李來享繼領忠貞營,從廣西輾轉來到夔東堅持抗清。到康熙年間,夔東十三家不斷敗亡。劉體純、郝搖旗、袁宗第等或兵敗自殺,或被俘犧牲。王光恩、馬騰雲等投降滿清。最後只剩一個李來享。

  康熙三年,清廷調集二十萬大軍封鎖夔東。李來享鹽米斷絕,燒毀山寨,帶領妻子親信自殺。李來享死後,大陸再無尊奉明朝正朔的抗清武裝。同年,南明大臣張煌言在舟山被捕,不屈而死。

  後世紀念張煌言,有「煌言死而大明亡」的說法。可在岑丹初看來,李來享在夔東堅持抗清,歷史功績超過張煌言。但由於他出身於農民軍,不被後世文人認可,亦無人為他著書立說,在歷史上名聲不顯。

  瞿式耜欺李來亨年輕,對他沒什麼好感,說道:「爵帥,高氏乃偽朝所立,偽朝也從未有過太后封號。你是大明敕封的三原侯,稱呼要講規矩,不可壞了禮節。」

  李來亨有求於赤軍,不敢反駁瞿式耜,只得轉向丹初,急道:「大將軍,柳州已經萬分緊急,形勢如同當年的山海關。柳州是南寧的屏障,如同山海關外的一片石。

  「當年,先帝與吳三桂在山海關外大戰,在一片石鏖戰多日,相持不下。先帝急調援軍,要求援軍星夜馳援一片石。吳三桂走投無路,不惜認賊作父,向韃子乞師。

  「彼時,誰的援軍先到,誰就能打贏山海關之戰,進而占領京師,入主中原。不曾想,清虜的騎兵快,先於我軍趕到一片石。

  「結果,先帝兵敗,只得退京師,退西安,最終失了天下。大將軍,前事不忘,後世之師呀!」

  這個比喻相當不妥,岑丹初笑了笑,用開玩笑的語氣說道:「李來亨,你這話含沙射影,是把我比作多爾袞了。」

  李來亨慌忙離座,賠禮道:「來亨急不擇言,懇請大將軍恕罪。」

  丹初卻笑道:「韃子之所以傾力幫助吳三桂,是因為吳三桂願意投降。我支持你們奪取柳州,你們才在粵西獲得了立足之地。

  「眼下情況緊急,忠貞營扼守兵家必爭之地,絕不可能逍遙獨立,要麼歸順赤軍,要麼歸降韃子。我與鄖國公為結義兄弟,對忠貞營遷就照顧久矣。忠貞營危在旦夕,你也要早作決定。」

  李來亨剛接任主帥位置,急於鞏固地位,保護將士家眷周全,毅然說道:「大將軍恩德,某沒齒難忘。只要赤軍肯出兵解救柳州,就是忠貞營的再生父母。我願歸附赤軍,決無貳心。」

  一旁的偵侯盧守義十分乖巧,插話說道:「可是『聽封不聽調』?」

  前些日子,高必正曾多次遣使求援,丹初趁機提出收編。高必正自視甚高,不願改編為赤軍,提出「聽封不聽調」,即接受赤軍官職,但不受赤軍節制。

  丹初當然不許。忠貞營身經百戰,值得收編,但若要收編,就得是完全的收編。赤軍發餉,安置忠貞營家眷。忠貞營得完全按照赤軍編制,裁撤老弱,縮編人馬,人事、軍令等事項全部服從赤軍指揮。

  李來亨決心歸附,說道:「大將軍英明蓋世,忠貞營自當誠心歸附,既要聽封,也要聽調。」

  眾人當場商定忠貞營的改編問題,決定把忠貞營改編為赤軍步兵第四協,員額減至一萬五千人,李來亨為協統,黨守素為副協統。

  協之下,設四個標,番號分別是步兵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標,輔兵第四標,另有騎兵營、工兵營等直屬部隊。

  時間緊急,忠貞營已來不及整編,先換赤軍旗號,扈從赤軍作戰。丹初將發兵增援柳州,等打敗了定南藩軍,忠貞營再行整編之事。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