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該由舅舅編修《後漢書》才對(第三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六月初九,東宮內外布滿紅綢和布毯一身大紅色蟒袍的李承乾,面色急切的朝著宮外走去,李安儼,長孫祥,獨孤大寶等人緊緊跟在身後。

  眾人剛到東宮門前,十幾匹高頭大馬恰好停在了東宮門前。

  坐在最前馬上的,赫然是一身紫袍的長孫無忌。

  李承乾趕緊上前,拉住馬匹,有些感激的說道:「舅舅回長安怎麼不提前說一聲,外甥好方便到春明門去迎接。」

  「陛下也是臨時下詔的。」長孫無忌翻身下來,對著李承乾拱手道:「臣參見太子。」

  「舅舅就不必多禮,今日是家事,舅舅裡面請。」李承乾趕緊讓開道路,讓長孫無忌入東宮。

  長孫無忌滿意的點點頭,然後朝著看了李安儼,長孫祥,獨孤大寶等人一眼,這才朝東宮內部走去。

  長孫無忌是已故皇后的親哥哥,太子,魏王和晉王的親舅舅,當朝司空,趙國公,宰相。

  司空是正一品的官職,遠在從二品的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等人之上。

  實實在在的政事堂第一人。

  而且,皇帝對他的信重,還要在房玄齡和魏徵等人之上。

  李安儼,長孫祥,獨孤大寶更是老老實實的拱手退至一旁。

  甚至于于志寧,張玄素,孔穎達等人,也是拱手行禮。

  長孫無忌稍微停步,李承乾這才快步而上,

  「今日去鄭家迎親,誰代太子前去的?」長孫無忌一邊走,一邊問道。

  「是滕王和趙王。」李承乾微微躬身,說道:「不過滕王和趙王年幼,由長史和二位表兄一起跟著。」

  長孫祥是長孫無忌族侄,獨孤大寶是獨孤信的曾孫,他們都是李承乾的表兄。

  長孫無忌回頭看了于志寧一眼,于志寧鄭重拱手,長孫無忌點點頭,說道:「太子詹事處置妥當,陛下甚感欣慰。」

  「喏!」于志寧沉沉躬身。

  誰都知道,長孫無忌這一趟回長安是代替皇帝回來的。

  澤州瘟疫,如今正在管控的關鍵時刻。

  皇帝的一舉一動,不知道要牽連多少人,東宮不過是納一個太子良悌,長孫無忌能夠回來,已經是皇帝極其重視了。

  長孫無忌從崇德殿走入崇教殿,然後又走入麗正殿,光天殿,各處查看,最後滿意的點點頭。

  「這些都是太子妃布置的吧?」長孫無忌看向一側的蘇淑。

  蘇淑微微躬身道:「這是甥媳的份內之事。」

  「陛下誇讚太子妃有母儀之像,讓臣帶了一盒珍珠回來,贈予殿下。」長孫無忌看了外面一眼,一名親衛立刻進來,將一個一尺見方的精美盒子遞給長孫無忌,長孫無忌這才雙手捧著遞給蘇淑。

  蘇淑低著頭低聲說道:「謝父皇恩典。」

  長孫無忌退到了一旁,對著蘇淑微微躬身道:「殿下請起。」

  「多謝舅舅。」蘇淑這才感激的看向長孫無忌。

  她知道,不管皇帝有沒有說那句「母儀之像」,但長孫無忌今日在東宮直接說出而了這句話,

  那麼蘇淑的位置將會更加穩固,而同樣的,只要李承乾不犯錯,他的太子之位也同樣穩固。

  「舅舅請上座。」李承乾趕緊請長孫無忌在上座坐下。

  今日,不管長孫無忌是代表皇帝,還是代表李承乾的母后長孫皇后來的,他的位置都是最尊貴的。

  「今日見禮的不知道?」長孫無忌抬頭問道。

  「是淑妃。」李承乾站在一旁,說道:「淑妃是父皇的后妃,又是鄭氏的姑姑,本來代父皇見禮也是合適的,不過舅舅既然來了,外甥便————.」

  「不必不必。」長孫無忌擺擺手,說道:「臣代表陛下和皇后見禮,淑妃可代表鄭氏諸人見禮,正好。」

  李承乾身為太子,是不可能親自到鄭家迎親去的,尤其他娶的不過是太子良悌罷了,怎麼都要照顧到太子妃和蘇家。

  這裡面的禮儀,宗正寺,太常寺,禮部是不可能允許出差錯的。

  當然,李承乾昨日還是讓李安儼代替送了一封信過去。

  「太子最近在忙些什麼?」長孫無忌喝了口茶,看了一眼退出去的太子妃,然後才看向李承乾。


  「《考工志》的事情,在北苑造船;督促吏部察查關中劍南和隴右的吏治;還有吐谷渾的騎兵調動;大理寺和刑部的一些案子,還有就是如今已經六月,馬上就要七月入秋,秋收開始必須督促地方抓緊,同時避免一些盤剝百姓的陋習——.」」

  李承乾一件件的將自己最近在做的事情和長孫無忌告到位。

  「太子成長了。」長孫無忌看著李承乾,滿意的點點頭。

  這些事,他在洛陽早就知曉,在他們這些宰相的眼裡,太子關注到更加細節的朝政處理上,比他用在人心拉攏和勾心鬥角上更令人放心。

  因為只有他們才更知道朝政有多重,太子能夠體會到這些辛苦,方才能夠知道天下治理的艱難。

  「舅舅謬讚了。」李承乾趕緊拱手。

  長孫無忌擺擺手,說道:「魏王在洛陽龍門石窟開鑿佛龕的事情,殿下知曉了吧?」

  「知道了。」李承乾點頭,道:「承乾這裡,樓觀道的真人們也選好了一片上佳的地脈之所,

  馬上就可以修建道觀了。」

  說到這裡,李承乾的神色頓時振奮起來。

  「上佳的地脈之所。」長孫無忌頓時來了興趣,問道:「是哪裡?」

  「無漏寺。」李承乾稍微解釋,說道:「北魏道武帝時曾在晉昌坊東北修建淨覺寺,後來淨覺寺荒廢,隋文帝便在淨覺寺故址上修建無漏寺,楊廣遷都洛陽後,無漏寺也逐漸荒廢,如今那裡已是一片廢墟,正好,外甥用來建道觀。」

  「佛寺遺址?」長孫無忌皺了皺眉頭,說道:「那樣的地方,佛門不會有意見嗎?」

  「佛門先後兩次在那裡建佛寺,後來都荒廢掉了,說明那個地方不適合建佛寺。」李承乾搖搖頭,說道:「佛門鎮壓不住,恰好讓道門來鎮壓,而且晉昌坊並不繁盛,適合道門清修,順帶建成之後,外甥多跑幾趟,也能有利百姓。」

  太子為長孫皇后祈求冥福所建的道觀,長安的達官貴人少不了要多去幾趟,那個地方自然就會繁盛起來。

  「舅舅若是不急著回洛陽,明後兩日外甥便陪舅舅一起去走走。」李承乾忍不住微微躬身。

  看著李承乾對那個地方無比滿意的模樣,長孫無忌也忍不住的好奇起來:「好,明日臣便陪殿下一起去看看,恰好,明日午後,臣就直接回洛陽,向陛下稟奏。」

  「麻煩舅舅了。」李承乾敢肯定,那個地方,長孫無忌一定會滿意的。

  因為那裡原本就是後來李治為他們的母后祈求冥福所建的慈恩寺,後來甚至讓玄奘入住了進去。

  那個地方,李承乾如今用它來修建道觀,為母后祈求冥福,地方一定是最合適的。

  當然,如果日後有人要改建佛寺,那麼道門那裡恐怕不會那麼輕易答應了。

  這就是李承乾未來布置的一枚棋子。

  「魏王在洛陽開始編修《後漢書》的事情,太子應該知道了吧?」長孫無忌抬頭,直直的看著李承乾。

  「紫微宮太子崇文館有人傳信過來了。」李承乾點點頭,他雖然人不在洛陽,但東宮有很多部門在他這個太子不在的時候,也是要跟在皇帝身邊伺候的,就比如太子崇文館的學士。

  「聽說編修《後漢書》最早還是太子的提議,太子怎麼不做了,反而讓魏王搶了先?」長孫無忌皺著眉頭看著李承乾。

  「外甥只是暫時顧不過來,不過此事,讓青雀做了也是一樣的。」李承乾淡淡的笑笑。

  「哦!」長孫無忌身體坐直,看著李承乾問道:「那對於魏王這麼做,太子心裡是怎麼想的。」

  李承乾神色認真起來,拱手說道:「舅舅,外甥自己單獨想過,也和東宮眾卿一起商議過,最後我們都覺得,編修《後漢書》這種史書,不是東宮能夠輕易掌控的,這些事情,最好是由舅舅,

  房相,或者魏相幾人領銜,方才能夠把握分寸。」

  長孫無忌微微一愣,頓時他就明白了這其中的妙處。

  《後漢書》所涉及的,無非就是皇帝,世家,外戚,還有宦官之間的鬥爭。

  對於長孫無忌來講,無非就是外戚的兩個字。

  但是,這裡面也不是完全無法變通的。

  如果說由長孫無忌來編修,那麼他就可以在《外戚》一篇當中做手腳。

  畢竟外戚也有好的外戚和差的外戚,只要做些細分,那麼長孫無忌就可以將自己歸類到於國有利的外戚一類,甚至還可以藉機夸一夸自己的妹妹長孫皇后。

  更甚至於,他還可以將自家歸列入世家當中,而不是像《後漢書》那樣做的那麼絕。

  「太子果然比魏王要更加成熟。」長孫無忌看著李承乾,驚訝讚賞的點點頭。

  「青雀也不錯,不過是他身邊的人,有些自大罷了。」李承乾微微笑笑,他沒有指誰。

  長孫無忌面色鄭重的點頭,眼神微微有些陰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