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令太子監國,處置政事(第二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放下吐谷渾和吐蕃的事情,李世民轉過身,看向群臣:「諸卿還有何事?」

  鴻臚少卿宇文崇嗣站出,拱手道:「啟奏陛下,突蕨可汗阿史那·思摩已於日前率部北渡黃河,建牙於定襄城,有戶三萬,勝兵四萬,馬九萬匹,同時防備薛延陀部。」

  「薛延陀的強大,看樣子已經趕上了當年的突蕨,朕三番五次的讓突蕨人出黃河,他們就像是被嚇破了膽,一點也不敢動,現在幾次催促,終於是過了黃河了。」李世民坐在御榻上,有些好笑的搖搖頭,抬抬手,張阿難立刻走下丹陛,

  去拿奏本。

  殿中群臣同時忍不住的笑笑。

  突厥這些年,戰力民心被大唐磋磨的厲害,連當年匍匐腳下的薛延陀部,他們都不敢正面相對了。

  如果不是大唐打著讓突厥和薛延陀相互壓制消耗,維持北地平衡的主意,早就令大軍出征,攻伐薛延陀了。

  突蕨都讓大唐滅了,薛延陀文算什麽。

  群臣對於北地草原的威脅並不在意。

  看著張阿難將奏本遞給皇帝,李承乾微微低頭,神色卻在這一瞬間鄭重起來東*突蕨滅亡後,數十萬東*突蕨部眾,都被遷移到黃河以南安置。

  大唐以羈摩州的方式,統治管理這些突蕨部眾。

  党項一族也是如此方式,多數党項族人,被遷移到靠近松州的地方,然後大唐以羈摩州治理。

  突厥也好,党項也罷,他們本身就是部落遷移模式,適應不難。

  但問題是,一旦他們從原本居住的地方撤離,那麽那些地方立刻就會成為空白區。

  突厥草原便是如此,當突厥人開始大規模的遷移到黃河以南時,薛延陀人崛起了。

  野心膨脹的同時,也開始威脅大唐邊疆。

  這種情況下,大唐群臣商議後,便有選擇的將一部分突厥人遷移回原本他們居住的地方。

  這樣一來,突厥人和薛延陀人,又有了矛盾,甚至是不可能調和的矛盾。

  大唐從中調和,維持平衡。

  但是,如果這種矛盾平衡不善,那麽很容易引發戰爭。

  甚至是今年的戰爭。

  李承乾的眼神,在這一刻冷冽起來。

  「臣非分蒙恩,為部落之長,願子子孫孫為國家一犬,守吠北門。若薛延陀侵逼,請從家屬入長城。」

  皇帝坐在御榻上,看著手裡的奏本,不由得輕輕搖頭。

  宇文崇嗣站在殿中,繼續拱手道:「阿史那·思摩上奏曰,北地薛延陀窺伺日重,他已經做好了為大唐廝殺至最後一刻的準備。」」

  「他這話說,就好像薛延陀明日就會攻伐一樣。」李世民轉過身,看向李承乾道:「太子,你怎麽看?」

  「父皇。」李承乾立刻拱手,神色認真的說道:「阿史那·思摩雖然言辭稍過,但薛延陀人威脅日重也是事實,突厥人一時間也難以抗衡,所以兒臣覺得,

  還是需要對廊州,夏州,靈州,銀州,涼州等邊境諸州下令,警惕戒備,同時做好一旦局面失衡,立刻出兵救援的準備。」

  阿史那·思摩,頡利近臣,頡利被俘之後,跟著頡利被押送長安。

  如今薛延陀崛起,皇帝便任命阿史那·思摩為突厥乙彌泥孰俟利可汗,統師諸部突厥,作為大唐北地屏障。

  「嗯!」皇帝覺得有些點道理,點頭看向房玄齡,說道:「傳令州都督尉遲敬德,夏州都督劉蘭等人,防備薛延陀。」

  「喏!」房玄齡立刻站出拱手。

  李承乾微微低頭,嘴裡咀嚼著劉蘭這個名字。

  現在的劉蘭還是忠臣,但是到了貞觀十七年初,他就準備要起事造反了。

  那麽他下定決定,開始動心,是什麽時候來著。

  貞觀十六年,還是貞觀十五年?

  對了,他就是從這一戰立下大功,野心膨脹,然後被人挑撥,然後謀反,但卻又被人舉告,最後被丘行恭直接抓獲,吃了心臟。

  太極殿中,皇帝坐在御榻之上,聽著群臣一個個的上前稟奏,然後一件件的處理著政事。

  國子司業、太子中庶子孔穎達看皇帝有些疲憊,趕緊拱手站出:「陛下,臣有奏。」


  「哦!」李世民身體微微後仰,稍微放鬆的問道:「孔卿,可是封禪泰山禮儀諸事有了結果?」」

  「是!」孔穎達拱手,然後看向皇帝說道:「啟奏陛下,臣與太史局研討天象,最後確認,明年二月初二,宜為封禪之日。」

  二月初二龍抬頭,好寓意!

  龍角星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人間陽氣之龍直衝上天,趁勢祭祀泰山,稟告上蒼,人間又出了一位賢明無比的君王。

  皇帝無比滿意的點頭,但隨即,皇帝就忍不住皺眉道:「如今薛延陀和吐蕃蠢蠢欲動,此時祭祀泰山,是否不妥?」

  「薛延陀小患矣,多做準備,或許能成為陛下祭祀泰山的功勳,至於吐蕃—--」長孫無忌站出拱手,然後搖搖頭說道:「吐蕃人,臣以為他們最多做些小手段而已,不會驚擾太重。」

  李世民微微搖頭,然後看向房玄齡,問道:「房卿,你如何看?」

  房玄齡站出拱手,然後說道:「陛下,依臣看,北地大軍戒備,薛延陀未必敢有所動作,大不了,到了年底的時候,再將薛延陀真珠可汗召入長安便是,讓其隨陛下一起祭祀泰山,則北地無憂。」

  「便如此吧。」皇帝贊同的點點頭。

  李承乾站在一側,嘴角微不可查的抽搐了一下。

  所有人都小看了薛延陀,真珠可汗性情果決,知道一旦讓突厥人重新在草原站穩腳跟,那麽薛延陀南擴就會被徹底阻止,最後自身的力量日益消耗在和突厥人的衝突當中。

  所以,真珠可汗今年就會直接發兵二十萬,擊破了黃河以北的突蕨人,然後沖入黃河以南,威脅長安。

  當然,薛延陀沒法和突蕨人相比,同時,又一個猛人這個時候徹底的冒出頭。

  這個人就是幷州大都督府長史李。

  薛延陀人會被李擊敗,甚至真珠可汗的一個兒子都被劉蘭所捕。

  李承乾的自光深沉下來,忍不住輕輕的看向吐谷渾的方向。

  皇帝坐在御榻上,認真的看向群臣說道:「封禪大事也,諸項禮儀,諸般貢品,還有隨同重臣,沿途各州縣都要齊備。

  關鍵是要天下和定,百姓安樂。

  傳旨,令天下諸州縣刺史縣令,從即日起,務必仔細今年農耕之事,以求今歲豐收,天下盛世,朕才好祭祀泰山,上告昊天,萬民豐盛。」

  「臣等領旨。」群臣齊齊俯首,神色鄭重。

  天下豐收,皇帝祭祀。

  若是今年哪裡出了天下不豐之事,耽誤了皇帝封禪大計,那麽恐怕不用皇帝出手,朝中的百官就會直接將他彈劾到死。

  「太子。」李世民側身看向李承乾。

  「父皇!」李承乾立刻拱手。

  李世民點點頭,說道:「明年封禪,朕今年要到河東盯著,長安這裡,留你監國,妥善處置政事,尤其是吐谷渾和吐蕃之事。

  另外,突厥和薛延陀的事情,你也要多盯著點,免得被人家打到長安而不自知。」』

  「兒臣領旨。」李承乾立刻鄭重拱手。

  「魏卿!」李世民的目光看向群臣當中,魏徵立刻拱手站出:「陛下。」

  「太子監國,你留守長安輔政,同時也好好的教導教導他天下之事。」李世民別有意味的說了一句。

  「臣領旨。」魏徵立刻肅重拱手。

  「陳國公,范陽郡公,岑卿,崔卿———」皇帝—一點名。

  吏部尚書陳國公侯君集,尚書左丞盧承慶,中書侍郎岑文本,戶部侍郎崔仁師,禮部侍郎溫無隱,兵部侍郎崔敦禮等等三省六部都留下了正職和副職一人留守長安。

  其他人,長孫無忌,房玄齡,高士廉,劉泊等人,全部跟隨皇帝東巡。

  皇帝東巡並不是固定之事,但時常有,到了後世李治之事,等到洛陽紫微宮完全重建之後,基本就是一年一去,成固定之事了。

  那個時候的洛陽,已經是徹底的陪都。

  當然,現在的洛陽一樣是東都。

  東都洛陽,北都太原,南都成都,西都鳳翔,帝京長安。

  皇帝會不定期的巡視各方。

  多以洛陽為主。

  而且一去,朝中五品以上官員,大多數都會跟隨。

  到了李治時期,是因為天下人口暴漲,加上關中可供收稅的土地極速減少,

  渭水洛河水運不暢,所以皇帝才會在每年夏天定期東巡洛陽,以為就食。

  如今大唐雖然還遠不至於如此,但是到了夏末秋初,陳糧已盡,新糧未收之時,長安糧價飛漲也是常事。

  所以皇帝才會經常率領那些消耗最多的朝中大臣,還有王室貴族,一起東巡,從而減少長安壓力。

  洛陽如今還算不上陳舊,依舊能用,等到十六年後,才會被徹底的重修。

  夜色深沉,宮城森嚴。

  李承乾有些疲憊的返回東宮。

  「殿下!」李安儼趕緊端上一杯濃重的茶湯,然後站在一旁,壓抑的眼神底下,是控制不住的興奮。

  李承乾看了李安儼一眼,搖搖頭,說道:「安儼,你不會覺得,父皇讓孤監國,就是真的那麽信任孤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