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偽造太子謀反證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18章 偽造太子謀反證據

  向二鳳闡明自己的政治主張,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這就相當於給二鳳一個訊號。

  我要去干世家了,你可不要在拖我後腿。

  從局勢來看,能很大程度緩和二鳳搞么蛾子。

  「還是不要做得太過分了。」

  李世民想了良久,最後也只能憋出這句話來。

  他的思想跟李承乾不同,畢竟是既得利益者,本身李氏也屬於門閥。

  只是現在當了皇帝,屁股的位置換了,想法就有些不同了。

  可在李承乾看來,轉變得還是不夠徹底。

  「那就要看他們怎麼做了,真要當刁民,我也攔不住啊。」

  「這麼大的胃口,也不怕給吃撐了,真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李承乾笑呵呵的說道,頗有談笑殺人的意味。

  「也要考慮些影響,若下手太狠,屆時出了大亂子,四處動盪不休,於民不利。」

  李世民也不好說,要是鬧大了,都逼著我廢你這個太子咋辦。

  那到底是廢,還是廢呢?

  李承乾咧嘴一笑,雪白的牙齒反射出凌厲寒光。

  「哪有什麼亂子,都是叛賊罷了。」

  太子很固執,二鳳心很累。

  其實李世民想說,就不能等等,等朕駕崩了,你再去干。

  那你當個暴君,跟朕也沒關係了。

  他還是很在乎自己的名聲的。

  自從玄武門後,就更在乎了,不然這些年不至於被臣子騎在頭上,還笑呵呵的。

  人都有脾氣,但能夠忍住脾氣,才是本事。

  李承乾就沒有這樣的本事。

  也不想學這樣的本事。

  我也要面子,但面子這個東西,從來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掙的。

  諫官?

  遲早把這個官職都給廢了。

  留他作甚,給自己添堵嗎。

  宴席結束後,正旦大朝也算是結束了。

  下次熱鬧,就是十四天後的元宵佳節。

  那是休沐的快樂,跟今天不一樣。

  回去的路上,內侍文忠稟告道:「殿下,房玄齡很早就離了宴席,說身體不好。」

  「去哪了,直接回家了?」

  「務本坊盯著的人,沒看到其回家,應是換了馬車,不知去了哪。」

  李承乾微微沉吟。

  房玄齡連正旦大宴都不參加了,能去哪呢。

  李承乾有一種預感,這麼偷摸行事,很可能是在謀劃針對自己的陰謀。

  畢竟房玄齡雖然不夠果斷,但也不是傻子。

  確定下來的事情,肯定是會去想辦法完成。

  現在都明確站在魏王那邊了,總不至於還來討好自己。

  「你派人去大理寺問問,看房玄齡是不是去了那邊。」

  「還有,讓你策反房玄齡身邊的細作,怎麼到現在還沒消息。」

  內侍文忠無奈回道:「殿下,房玄齡身邊的,都是跟了他多年的老人,奴婢使再多錢財,他們也不應啊。」

  李承乾訓斥道:「蠢貨,想想那些校尉,為什麼能背叛我,錢財不能解決的事情,那就去想其他辦法,這等事,還需我教你嗎。」

  身邊的人,著實是不堪重用啊。

  內侍文忠除了忠心,其他的啥也沒有了。

  「是,奴婢立即就去辦。」

  李承乾道:「你好歹也是東宮的宦官頭頭,挑幾個精明懂事的,這很難嗎。」

  「自己沒本事,就把事情交給有本事的人去做。」

  「你在孤身邊這麼多年,還怕孤把你棄了不成。」

  文忠的心思,李承乾也是懂的。

  怕有了新人,忘了舊人。

  被其他人後來居上,就占著茅坑不拉屎。


  但一而再,再而三辦不好,李承乾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殿下教訓的是,奴婢這就去找能辦事的人。」

  內侍文忠趕忙回道。

  回了東宮,李承乾要處理的事務還挺多的。

  首當其衝的,便是煤礦的事情。

  思來想去,最後李承乾決定安排張思政去。

  怎麼說也是多年心腹,忠誠這塊不是問題。

  主要是煤礦開採一旦運營起來,裡頭油水太厚,容易滋生蛀蟲。

  張思政戀權不貪財,倒是勉強能用。

  想了想,李承乾把狄知遜叫來。

  「拜見殿下。」

  「孤準備辦個開採石炭的商號,叫你來,是幫孤寫個章程。」

  狄知遜恭敬道:「請殿下示下。」

  李承乾講述道:「萬人左右的規模,主要作於開採石炭,非徭役,結算工錢,類似於長工。」

  「孤仔細想了想,不打算以月錢的方式,而是多勞多得。」

  「每挖十斤石炭,便算作一文錢。」

  狄知遜有些驚訝,不由道:「殿下仁慈。」

  挖礦的工具主要是鐵鎬、鐵鍬,在賣力的情況下,每人每天挖個幾百上千今是能達到的。

  按每人八百斤算,每天能得八十文,每月就是兩千四百文錢了。

  要知道長安外的百姓,在沒有天災人禍,種地豐收的情況下,按照一家五口人,種地所得糧食除了滿足自家消耗外,有一定剩餘可出售的情況來估算,每月也就幾十文到幾百文錢不等的收入。

  除此外,農閒時也可能通過參與一些手工業、商業活動或者給富戶打工等方式獲得收入。

  而去挖礦,每月能得兩千文往上,幾乎相當於正常家庭大半年的收入了。

  這個價格,不可謂不高。

  消息一旦傳開,必然使得大量百姓蜂擁而至。

  狄知遜遲疑道:「殿下說的,是粗石炭,還是加工後的石炭。」

  這裡頭水分很大,十斤粗石炭,經過加工篩選後,可能就一半都不到了。

  李承乾笑道:「當然是粗石炭,難道挖礦後,還要守在旁邊看著加工不成。」

  狄知遜有些羞愧,知道問題問傻了。

  主要是太子的價格,給的委實離譜。

  李承乾繼續道:「除此之外,所有挖礦的匠人,必須要有我大唐戶籍,無戶籍者,不可結算工錢。」

  狄知遜眼睛一亮,頓時就明白了太子為什麼給出這麼高的價格了。

  沒有戶籍不得入工,這分明是針對那些隱匿人口。

  百姓沒有戶籍,為什麼不願意自己要官府去辦理戶籍。

  是因為世家阻攔嗎,並非如此。

  幾千萬人呢,誰能攔,又怎麼攔。

  有著本事,不如自己當皇帝了。

  關鍵是在於,給世家種田,不需要交稅,只需要交租,交租的價格,遠低於朝廷的賦稅。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都甘願當黑戶了。

  比如五姓七望的地盤,甚至是一整個村都不在官府的登記上。

  可是現在,有了新工作,比種田賺得更多,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情況了。

  「殿下英明。」

  狄知遜由衷感嘆道。

  李承乾繼續道:「採礦的匠人,包吃包住,一日三餐,每餐有油水,血條湯。」

  「入礦工作者,必須佩戴口罩,違者一次警告,兩次罰款三十文。」

  煤礦工人很容易得塵肺病,這是不可逆的。

  就現在的工作條件來說,也沒有什麼好的防護方式。

  口罩能防止粉塵,動物血能排塵。

  就不差這點成本了,算是積德行善。

  狄知遜用紙筆進行記錄,沒有詳細去問血條湯跟口罩的作用。

  但包吃包住,日供三餐,這個誘惑確實很大。

  意味著只要努力干,月入三千錢不是夢。


  寫完後,狄知遜思索回道:「殿下雖有規定,無戶籍者不得入工,然而晉州距長安甚遠,必然會有不法之徒暗中假借他人名義上工。」

  「臣認為,可以限定每人每日所采的石炭量僅為千斤,超出千斤之後便不再計酬。」

  「如此一來,便能有效杜絕那些想要藉助他人戶籍上工之人。」

  李承乾點點頭:「不錯,便按你說的,把這條也加到章程中去,回去後,若有其他好的想法,也可隨時通稟於孤。」

  「是,殿下。」

  能為太子辦差,狄知遜還是很高興的,這意味著以後升遷的路不遠了。

  招工的事情安排完,還有關於煤礦加工的問題。

  李承乾慶幸前世去過煤炭博物館,對於古法加工這塊,還是有一定的認知。

  比較關鍵的流程,只要是在水循環的洗煤這塊,能夠快速有效的提高精媒的產量。

  便就召集東宮的工匠,探討設計這些工具。

  一直忙到晚上,工匠們也摸清了思路。

  晚膳時,李象也回來了。

  講武堂上午休沐,今日雖然沒有操練,但兵法課還是要上的。

  而且晚上還有掃盲課程,不過李象就不用去了。

  為了更好的培養長子李象,現在每次就膳,李承乾都會讓李象跟著一起。

  還有蘇玉兒,小李厥。

  也算是闔家歡樂,熱鬧一堂。

  今年五歲的小李厥,總是能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原本有些內向的李象,這段時候感受到父愛,也開朗了許多。

  吃飯時,蘇玉兒試探著說,要給太子尋側妃。

  李承乾笑著拒絕了。

  並非不好色,男人本色,只是現在事情多。

  況且有需要的時候,東宮裡還怕沒漂亮的胡姬宮女嗎。

  來個興致,隨便拉一個就成。

  能入東宮的胡姬跟宮女,相貌身段,自然是不差的。

  這對於胡姬宮女來說,哪有拒絕的道理,能接住就是潑天富貴。

  若是能誕下子嗣,即便是庶子,也是攀上枝頭當鳳凰。

  況且這樣的事情,李承乾也不是第一次幹了。

  要不然也沒有現在的李象。

  「這段時間,講武堂的學子們,在識字這塊進度如何。」

  李承乾吃著羊肉夾蔬菜夾胡餅,順口問道。

  對於講武堂還是很關心的。

  但不識字,確實是硬傷,字都不認識,學兵法完全是扯淡了。

  李象搖搖頭說道:「父親,講武堂的學子們識字進度甚是緩慢。識字一事,於他們而言,實乃艱難。」

  李承乾微微皺眉,放下手中的食物,問道:「為何如此艱難?」

  李象思索片刻後回答道:「父親,這些學子大多來自平民之家,自幼未曾有良好的讀書環境。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每日所慮皆是溫飽生存之事,哪有機會識字習文。」

  「且識字需從最基礎的筆畫、讀音開始,猶如搭建高樓需從一磚一瓦壘起,這過程極為漫長而枯燥。」

  「再者,識字並非一蹴而就之事,需反覆記憶、書寫,方能牢記於心。可他們平日裡還要進行操練,時間本就緊張,分給識字的精力便更為有限。」

  李承乾聽後,陷入沉思。

  在古代,識字確實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沒有後世的教育體系和教學方法。

  即便是有了學習的環境,進度也非常緩慢。

  轉念一想,既然沒有,那為什麼自己不弄一本出來呢。

  想到這裡,李承乾也沒了繼續吃的興趣,起身去書房,吩咐內侍文忠,去拿一冊千字文來。

  千字文是現在主要啟蒙教育書籍,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周興嗣編纂,從皇室貴族到普通百姓家庭都用。

  內侍文忠拿來千字文的書冊。

  李承乾提筆抄錄。

  但寫下去的字,卻不是繁體字了,而是簡體字。

  且在每個簡體字上,加上了拼音標註。

  簡體自古有之,簡稱俗字,又稱俗書。

  簡化的俗書並不屬於朝廷規範用字,主要是民間所用。

  用得最多的,就是帳房先生了。

  簡體字筆畫少,速度快的特點,用於記帳,快速記錄更為實用,省時又省事。

  因為流行民間,寫法就比較隨心所欲了,一個字就會有很多種寫法,除此外還有異體字,錯別字的衍生,比如貳貮貳。

  為了讓講武堂的學子,更快更好的識字,李承乾決定推廣一套標準的簡體字。

  簡體字比之繁體字,優勢在於易識易記,簡體字筆畫相對較少,結構更加簡潔,大大降低了認讀和記憶的難度。

  對於初學者來說,更容易掌握和識別,能夠加快識字的速度,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馬」字,簡體只有三筆,而繁體「馬」有十畫,簡體的「馬」明顯更容易被記住。

  除此外,還有更為特殊的好處,當講武堂都在用太子創辦的簡體字時,在思想上,就更加容易統一了。

  簡體字的千字文寫完,李承乾就讓內侍把李象,薛仁貴,裴行儉,蘇定方,還有狄仁傑全都叫來。

  五個學子班,正好安排五名老師。

  至於先前負責教導講武堂學子的老師,那就撤了吧。

  ——

  務本坊,房府。

  「父親,這等事你親自去,恐是過於危險。」

  「一旦被太子知曉,怕是」

  房遺直小心勸說道。

  房玄齡無奈道:「我若不冒險前往,陰弘智又會信得過嗎。」

  「正值正旦,太子那邊自然無法顧及。」

  房遺直沒在繼續說,其實還是有可能被知道的。

  這裡頭最大的危險就在於,如果太子知道父親在謀劃揭露其謀反之事,會不會惱羞成怒,強行打殺。

  這種可能性,對於太子的秉性來說極大。

  「齊王那邊,都是太子的人,父親要如何見他。」房遺直問道。

  房玄齡搖搖頭:「齊王就不必見了,其膽小如鼠,最易壞事。」

  「況且他知之甚少,也不需要他,我已問過陰弘智,紇干承基其實是沒有跟齊王通信過的,太子先前所言,純屬捏造。」

  「如今紇干承基已死,只需要拿到他生前字跡,加以偽造,再有陰弘智的回信,便能確定太子嫌疑。」

  房玄齡只需要在這些真的書信里,參上一份假的就行。

  也不算是全假,畢竟陰弘智的筆跡是真,太子謀反也是真。

  房遺直擔心道:「單是如此,僅憑書信,怕不能扳倒太子。」

  房玄齡道:「我也未曾想過,僅靠一封書信就讓陛下廢太子。」

  「這只是需要準備的小部分證據罷了。」

  ps:月底求月票,規矩我懂。200月票加一更,目前439.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