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定海郡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94章 定海郡王

  應天。

  朱紅色的宮牆深深深幾許,春日宴上的嫩綠垂柳,此刻在冬日的細雪紛飛下,也銀裝素裹,宛若仕女圖上,低眉斂目的閨閣少女。

  夜幕四垂,宮廷一派寂靜。

  但隨著急促的馬蹄聲響起,打破這一寧靜的氛圍。

  「陛下,大同那邊有八百里加急的信件送來。」

  乾清宮內。

  即便是半夜,依舊是一副燈火通明的模樣。

  老朱聽到外頭蔣瓛的聲音,不自覺地皺了皺眉頭,似乎想到了什麼,他眉頭又微微鬆開,抬眸給了身邊侍從一個眼色。

  殿門緩緩打開。

  一股凜冽的寒意鋪面襲來。

  朱元璋卻顧不得這些,拿起呈上的信件,就逐行逐句看了起來,爭取一句話都不漏下。

  因為是八百里加急的信件,裡面的句子精煉但卻沒有漏下任何信息,反而因此顯得語言簡練凝實。

  朱元璋一看,就能知曉,這是經過燕王府長史潤筆過後,才呈遞上來的。

  信件的內容乍一看很簡單,不過只是提及了兩件事物——水泥和混凝土。

  但是當朱元璋讀到兩者的作用時,他布滿青筋的手猛然用力,目光陡然銳利起來了。

  他沒有問水泥和混凝土的作用是否屬實的廢話。

  作為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掌控欲望很強,錦衣衛作為他手下的鷹犬,自然也是被他牢牢掌控在手中,作為一把好用的刀刃。

  這封從八百里外加急,由錦衣衛日夜跋涉,送到宮牆中來的信件,自然做不得假。

  可是……倘若是這樣的話,那事情顯然就大發了。

  「滋啦——」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背後的龍椅猛地拉開,發出刺耳的聲響。

  但是他此刻卻顧不了太多,單手拿著信紙,另一隻手背負在身後,來回在空曠的大殿內踱步。

  蔣瓛見到這一幕,瞳孔微微收縮,想到了剛剛來時,聽了一耳朵的水泥和混凝土。

  此刻看到朱元璋的表現,蔣瓛這才突然發覺,或許這裡兩種東西……比他想像的還要重要。

  朱元璋來回踱步片刻後,再度拿出信紙,細細看了一遍,眉頭微微鬆開:

  「蔣瓛。」

  蔣瓛低頭,沉聲:「微臣在。」

  「水泥和混凝土一事,確實由朱高爔發明的?」

  蔣瓛心中念頭直轉,一時半會不知道朱元璋問出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但表面上,他還是老老實實回話了:

  「陛下,根據錦衣衛的情報,大致屬實。」

  「大致?」

  朱元璋眉頭又是一皺。

  蔣瓛不敢耽擱,將大同前些日子發生的事情,逐一講述,可謂是事無巨細。

  當朱元璋聽到,朱高爔只是玩樂似的提出了一個想法,最後還真陰差陽錯,弄出來了一個像模像樣的水泥成品後,就算是以老朱的見識,也不由得默然了。

  他有些啼笑皆非,意味不明地說道:

  「老四家的這小子,確實是個有福氣的。」

  「只是這水泥雖然只是他的嬉戲之作,但是對於我大明來說,卻是利在千秋。咱若是只把他當作個孩子,隨意封賞,未免也說不過去……」

  朱元璋不知什麼時候,又來到桌案前。

  桌案上的茶水早已涼透,但是他卻恍若不覺,端起茶盞,就是抿了一口,直到一道涼意順著喉管落入腹中的時候,朱元璋才像是從沉思中驚醒過來。

  「封……肯定是要封的。只是他年歲尚小,若是封作親王……只怕……」

  朱元璋的話語說到一半,又吞沒在口齒之中,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但是蔣瓛的額頭上,卻已經有細密的汗珠滲出,連帶著幾乎要低頭埋入雙臂中,一副恨不得把耳朵捂住的模樣。

  朱元璋的未盡之語,蔣瓛作為他的手下最好用的一把刀,怎麼可能不清楚。

  這段時間以來,太孫總是似乎對於幾個堂兄弟和叔叔們,有所介懷。


  包括上次侍疾,朱允炆故意讓叔叔們在外面跪著,老朱雖然當時沒說什麼,但是心中始終有一個疙瘩。

  老朱是偏心先太子,連帶著也偏心朱允炆,甚至力排眾議,在太子故去的情況下,立朱允炆為太孫。

  但是這並不代表老朱不疼其它的兒子。

  是。

  五個手指頭尚且有長短。

  偏心是難免的。

  但是還有一句話呢。

  那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

  看到朱允炆這麼排斥他的叔叔們,老朱心裡不是滋味啊。

  明明在他的計劃中,這些藩王是鎮守邊疆,抵禦外敵的存在。

  同樣也是拱衛京師,鞏固中央統治的手腕。

  可是現在……有了之前的種種,老朱的心裡不由得升起一個疑慮。

  允炆……真的會按照他設想的那樣,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嗎?

  時至洪武二十九年年末,朱元璋夜半案牘勞形之時,時常感覺心力交瘁。

  而今六十九歲,他明顯感到身體大不如以前。

  也許是人老了,沒有了年輕時的雄心壯志,也沒有了那股子精力和膽氣,朱元璋不敢,也不願再改弦更張了。

  是夜。

  朱元璋雙手攏於袖袍中,來到窗前,看著飛雪紛紛揚揚,飄灑在他的頭頂。

  蔣瓛悄悄抬頭,一瞬間,竟有些晃眼,他有些分辨不出,朱元璋頭上的雪白,究竟是白雪淋了髮絲,還是華發覆了鬢角。

  良久。

  殿內傳來一聲嘆息:

  「朕之燕王之子朱高爔,乃宗室貴胄,秉承皇恩。今齡五歲,因創水泥、混凝土,功在社稷,德協股肱。」

  「茲封朱高爔為定海郡王,賜予鍍金銀冊、銀印,歲祿二千石,封地定海縣。望其敬天法祖,忠君愛民,永保大明之昌盛。」

  郡王?

  封號還是定海郡王?

  蔣瓛聽到這封旨意,心頭兀的一跳,一時之間,竟然有些拿捏不定朱元璋內心的想法。

  不封親王,這一點蔣瓛早有預料。

  過早封親王,不說別的,只會讓朱高爔過早成為眾矢之的。

  眼下朱元璋在還好,但是說一句大不敬的……哪一天,倘若陛下走了呢?

  但是這個封號,就顯得有意思多了。

  定海……這封號乍一聽,名頭可不小。

  但是朱高爔的封地,剛好就是寧波的定海縣,一般的郡王,有些只享受爵位,沒有封地。

  而朱高爔不但有,還是寧波這樣的富庶之地,並且還是整一個定海縣,而非一個縣內再度劃分出來的小小區域。

  只是寧波作為沿海港灣,是距離倭國登錄最近的港口,同樣也是受到倭寇侵擾最多的地域之一。

  定海縣……

  寧波……

  定海郡王……

  這其中會有什麼深意呢?

  蔣瓛默默地想著。

  ……

  「定海郡王……」

  朱允炆剛早起,就聽到這一件「大事」,連日來的好心情,終於在這一刻被破壞殆盡。

  皇爺爺啊皇爺爺,我不是您最喜愛的孫子嗎?

  明明我才是太孫。

  可是為什麼……

  大明宗室定爵位,往往要滿十歲,這還算是好一點的情況。

  像是有的倒霉蛋,比如說朱高燧,即便是到了現在這個年紀,也沒見他封一個郡王啊!

  可偏偏就是這樣,朱高爔不過才五歲,卻被皇爺爺封作了郡王。

  朱允炆只覺得胸中有一口鬱氣,始終不上不下的,哽在喉頭,難以發泄。

  水泥……混凝土……

  這樣的東西,真的是一個小孩子能夠弄出來的嗎?

  別人信不信,朱允炆不在乎。

  但是他在乎的是,皇爺爺居然就這麼相信了,居然連半絲懷疑都沒有!


  他對朱高爔的偏愛,真的要明顯至此嗎?!

  定海郡王……

  哈!

  踏破驚濤平海路,敢教滄海靖波痕……

  皇爺爺,這是你對朱高爔的期望嗎?

  那他朱允炆呢?

  又算得了什麼?

  北面有寧王、燕王駐守邊疆,地方有叔叔藩王坐鎮,如今皇爺爺更是想讓朱高爔平定海患。

  那他呢?

  他做什麼?

  朱允炆漆黑的眸底,似是有情緒在其中翻滾。

  旁邊的侍女和小太監,紛紛低垂著腦袋,斂目閉嘴,不敢多言。

  只因不知道什麼時候,朱允炆手中的瓷盞,已然多出一道裂縫。

  嘀嗒。

  空氣中傳來一絲血腥之氣。

  朱允炆有些怔松地低下頭,攤開手掌心,後知後覺地感受到一股刺痛之意。

  只見掌心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多出一道豁口。

  血淋漓的。

  豁口很深。

  就算癒合了,似乎也會留下一道疤。

  ……

  朱允炆那邊的複雜心緒,暫且不提。

  應天就在皇城根腳下。

  這裡是沒有秘密可言的。

  不過一天的功夫,關於定海郡王的旨意,就像是漫天的雪花似的,飄入各戶人家。

  而這其中,毫無疑問,就有留在應天的徐妙雲一家。

  聽到老爺子封了兒子做郡王,徐妙雲先是鬆了口氣,但是還沒松太久,她的臉色又凝重起來。

  倒是朱高熾哥幾個,實打實地為小弟高興一下。

  朱高燧心裡有些發酸,不過他思來想去,小弟成了郡王……似乎也是一件好事。

  這下子,他大哥是燕王世子,二哥是高陽郡王,小弟是定海郡王……

  這以後他朱高燧大可以在應天橫著走路了!

  還有誰!

  能夠讓他朱高燧感到害怕!

  哈哈哈哈!

  明天見!寶們!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