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修築大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71章 修築大同

  「今日的花鰱尤其鮮美,鱗細肉膩,來人,再上三兩米飯!」

  朱元璋的表情,已經從一開始的淡定,變成震驚,最後又變成了淡定。

  這小子……都添了三碗飯了吧?

  這還沒吃飽?

  不過不得不說,有這麼一個傢伙在,至少老朱是不用擔心飯菜會被浪費了。

  反倒是朱允炆……

  朱元璋看向他,也正是自己親自敲定的太孫,雖然這些日子,因為黃子澄之事,讓朱元璋對他有了些許不虞。

  但只要想起先太子朱標,他臉上的表情,依然緩緩溫和起來。

  只聽得老朱帶笑開口:

  「允炆啊,你也得多吃點。你堂弟人雖小,但卻能長得這麼壯實,沒病沒災的,多虧了他吃飯勁頭好。五穀養人,多吃些。」

  朱允炆有些食不知味地點了點頭,隨後又低下頭扒了口飯菜,但卻覺得沒什麼滋味。

  吃得多,就相當於沒病沒災?

  這是養孩子呢,還是在養小牛犢子呢?

  想到來時路上曾聽到的消息,朱允炆忍不住開口試探:

  「皇爺爺,此次倭國哭訴來時海上風暴,想要我大明給予補償一事……您怎麼看?」

  此事下午剛好商議過,朱元璋心中已經有了章程。

  只是聽到朱允炆的問話,老朱心中還有些不悅。

  什麼時候,乾清宮也成了篩子一樣的地方。

  如今把消息透露給了太孫,那之後呢?又將會透露給誰?

  只是老朱顧及眼前之人是太孫,還是按捺住了脾氣,沒有聲張,只是淡笑著開口:

  「允炆,吃飯,吃飯!」

  吃飯的時候,還是不要談正事了。

  只可惜朱允炆似乎沒有聽出這言下之意。

  或者說,他其實已經知道了,但是因為先前朱高爔能夠旁聽政事,他就算表面上對此再怎麼風輕雲淡,但是心中依舊有些在意。

  這使得朱允炆也想要在皇爺爺面前賣弄一下。

  總不可能他這手把手教出來的太孫,還不如一個五歲稚童吧?

  朱允炆斟酌片刻,還是開口:

  「爺爺,我覺得我大明地大物博,區區倭國,不過是蠻夷之地,海上跳蚤。對此……」

  朱元璋緩緩放下了筷子,抬起頭,看向朱允炆,口吻淡淡的:

  「你有什麼想法?」

  朱允炆站起身,朝朱元璋施了一禮,方才侃侃道:

  「作為大明上國,對待外邦蠻夷之地,我覺得,我們首先應該教化屬國,彰顯我大明威嚴,以此世代累積,達成萬國來朝的煌煌盛世。」

  朱元璋擦了擦嘴,不置可否地點點頭,拋出了一個疑問:

  「但倘若倭國狼子野心,表面順從,背地積蓄力量,同時放縱海上倭寇燒殺搶掠呢?」

  朱允炆義正言辭:

  「那應該對倭國的足利將軍表達聲討之意。」

  朱元璋繼續問道:

  「但倘若倭國陰奉陽違呢?」

  朱允炆憋了半天,似乎沒有想到,皇爺爺對於這個問題,會如此窮追猛打。

  他猶豫半晌,這才開口:

  「到了那時候,那我大明水師只能長驅直入,既然上天都不懲罰為禍一方,燒殺搶掠的倭寇,那就由我大明來征討!」

  不過……

  朱允炆想了想,還是補充了一句:

  「倭國畢竟占據地勢之險,四面環山環海,不利於攻打。此外,北元也曾經攻打過倭國,只是兩次遠征,最後都以失敗收場。」

  「孫兒倒是覺得,與其大肆耗費國力,征討倭國,倒不如在沿海地區實施海禁,將沿海民眾內遷。到了陸上,所謂的倭寇不就是一群賊寇,在我大明衛所鎮守下,彈指就可以覆滅。」

  朱元璋點了點,倒是沒什麼反應,只是說了一句:

  「坐下來吃吧。咱自家人吃飯,怎麼動不動就站起來,倒顯得生分了。」


  朱高爔默默扒飯的時候,剛好聽到這一句,內心忍不住腹誹:

  剛剛人家站起來的時候,也沒見老朱阻止啊……

  就算是朱高爔再傻,也能看得出來,老朱這是心中不痛快了。

  至於為什麼不痛快……朱高爔心底倒是有幾個猜想。

  不過還是等回去問問爹的時候再說吧。

  ……

  晚膳結束了。

  朱允炆剛離開乾清宮,臉上的笑容頓時就落了下來,再沒有一絲笑模樣。

  他踱步於宮牆內,目露沉思之色,卻在這時,正好聽到了熟悉的聲音響起:

  「殿下可是有心事?」

  朱允炆抬頭,就見李景隆不知何時來到他的面前。

  他苦笑一聲:

  「表哥私底下還叫什麼殿下?你我之間的情誼,怎麼能變得如此生分?」

  李景隆露出一絲笑容,很顯然,他對於這句話極其受用。

  李景隆走在朱允炆身側,微微落後半步,再度重提舊話:

  「看殿下的神情,似乎有苦惱之意?」

  說起這個,朱允炆就長長地嘆了口氣,皺眉,似是有些不解:

  「今日我與皇爺爺交談,總覺得皇爺爺對於我的回答,不怎麼高興……」

  李景隆這個時候,還是眾人眼中的奇才,是虎父無犬子的代表,再加上他氣宇非凡,人高馬大,儼然一副值得信賴的樣子。

  李景隆也沒有讓朱允炆失望,略一思量,心中就得出了結論:

  「殿下可是提到了倭國之事?」

  朱允炆頓時就點頭,眼神中的疑惑之色更加濃郁:

  「我自認為說得已經足夠齊全。無論是聖人之道的仁德教化,還是大明水師揚我大明威嚴,最後還考慮到皇爺爺之前的政令,又再次提及海禁的可能性,可是為什麼……我感覺皇爺爺似乎還是不怎麼滿意。」

  李景隆剛開始也有些不解,皺眉思忖間,他不知道想到了什麼,表情微微一變。

  而一旁的朱允炆剛好捕捉到這一幕,眉頭微動:

  「表哥知道了什麼?」

  李景隆也有點遲疑:

  「之前我與魏國公在陛下面前,也提起了這件事情。只不過我與魏國公想法相悖,然而朱高爔的想法,卻和魏國公想到一塊兒去了。」

  朱允炆頓時有些不可思議。

  難道說……皇爺爺的想法,跟朱高爔一樣?

  可是……這怎麼可能!

  朱高爔才幾歲?

  朱允炆搖了搖頭,沉聲道:

  「皇爺爺那樣的人,怎麼可能會因為溺愛某個孫子,就因此改變家國大事上的政令。朝令夕改,這可不是一件好事。估計是碰巧了吧……」

  朱允炆深深地吸了口氣,試圖摒棄腦海中的雜念。

  倒是旁邊的李景隆,眉頭依然緊緊蹙起。

  他倒是覺得……這不是碰巧。

  只是思及朱高爔的年齡,李景隆緊皺的眉頭再度微微鬆開。

  其實在心裡偷偷說一句大不敬的話,自從馬皇后、先太子朱標等親人接連逝去後,再加上朱元璋也確實年紀大了,時至今日,他的身體已經不大如從前了。

  朱高爔才幾歲,朱元璋又剩下多少日子?

  再加上如今太孫的位置已經坐得穩穩噹噹,難不成還要因為這種小事上的偏愛,故意去針對朱高爔嗎?

  傻子才有這功夫呢!

  有機會……倒不如針對一下燕王。

  今日聽陛下談及大同的時候,他的意思……似乎是讓燕王修築大同城。

  大同地處內外長城之間,西界黃河,北控沙漠,東連倒馬,紫荊三關,南據雁門,寧武之險……

  總而言之,大同作為明初的九個邊防重鎮之一,其戰略意義非同小可。

  此次派遣燕王去修築大同……可見陛下不管對於燕王的態度是怎麼樣,但是對於這個兒子手腕和能力,那至少也是極其信賴的。

  比起通曉軍政庶務的幾個藩王叔叔們相比,朱允炆雖然飽讀詩書,但終究還是沾了點讀書人的清談氣息,未免顯得遜色了幾分。


  這些東西,李景隆看得明白,卻不會說出來。

  只是他心裡卻想著……似乎好久沒有和朱老四打過交道了,要不過幾天……喝點兒去?

  ……

  日子一點點過去。

  須臾之間,一晃秋天已經過了。

  再回首,朱高爔已經套上了小棉襖。

  燕王府里也開始準備起來。

  而這些的起因……都是來自於宮裡的一道明旨。

  讓燕王去修築大同。

  朱高爔趴在窗邊,看著老爹擦拭著纖塵不染的甲冑,托著腮幫子,打著哈欠,懶洋洋地開口:

  「爹,你這次去大同,會經過北平嗎?」

  朱棣頭也不抬:

  「應該吧。不過如果比較趕的話,就不停留了。這次去修築大同,除了我之外,還有你十三叔。」

  朱高爔繼續托著下巴,屋子裡銀炭燒著,熱風襲來,熏的人有點昏昏欲睡。

  「皇爺爺不是只叫你去修築大同嗎?怎麼還有十三叔?」

  朱棣看了這小子一眼,有點無奈。

  這小子是真啥事也不管,米飯吃三碗。

  遲早能成他大哥那副心寬體胖的模樣!

  都在應天待了那麼久,連大同是朱桂的藩地都不知道……這小子去幹嘛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正事上,他似乎是一點兒都沒有耽誤過。

  朱棣想了想,也懶得說什麼,隨他吧。

  反正一個小屁孩,也沒指望他幹啥,上面又有三個哥哥在,還能怎麼滴?

  正說著呢,院子裡就傳來腳步聲。

  風吹動樹葉,傳來婆娑聲,緊接著大門吱呀一聲被打開,冷風便卷著枯黃的葉子,掃盡門內。

  朱高爔原本正睡眼朦朧,一聽到這動靜,頓時就興奮起來。

  只見來者不是別人,正是方才朱棣剛剛提起的十三叔朱桂,除此之外,倒還有一位熟悉的客人。

  ——李景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