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滅賊乃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229章 滅賊乃還

  當皇帝的命令傳到鄴都的時候,頓時便引起了極大的不滿,尤其高湛本就不滿於皇帝近年來一直都在削弱鄴都方面的人事權柄,如今更是忍不住直接在尚書省中抨議此令。

  「兩國之間罷戰止戈已有數年,本已相安無事,偏有悍卒貪功撩撥,如今觸怒強鄰、遭其報復,實乃咎由自取!當下之計,尤需遣使通氣、致歉修好,勿令干戈再生,彼此互不侵擾。」

  之前在與段韶交談的時候,高湛便不贊同與西魏之間繼續展開戰鬥,如今皇帝一系列的命令又實實在在的影響到了鄴都方面的局勢安危,他心中自然更加牴觸,毫不客氣提出自己的質疑:「況且若真交戰起來,晉陽猶有山川環繞、長城為阻,鄴都才是真正首當其衝之地!今敵情未明,至尊便欲收四方甲兵於內,若四方俱沒,縱然晉陽獨存,又何以為國?」

  隨著高湛作此言論,畿內時流也都紛紛發聲附和,有的指責國中武夫貪功妄動、觸怒強敵,有的則認為皇帝大驚小怪、罔顧鄴都與河北的安危。一時間眾說紛紜,輿情大躁。

  段韶在接到命令之後,不免也有些意外和遺憾。不久前皇帝還在雄心勃勃、信誓旦旦的要收復建州,結果西魏方面剛剛有所舉動,當即便放棄原本的計劃,還要著急忙慌的將兵力往晉陽收縮,這的確是讓人大感失望喪氣。

  但他自然不敢如長廣王那般公開的質疑皇帝的決定,只能趕緊安撫部眾人馬並且調整人事防務,準備與彭城王高浟進行交接,然後趕緊收聚河北人馬奔赴晉陽。

  皇帝這一次下令向晉陽集結人馬,倒也並非是高湛所言那般要放棄鄴都與河北,在鄴南方面僅僅只是調走段韶與其麾下數千精銳,大部分的駐防人馬還是保留下來。

  經過之前幾年的努力經營,如今的鄴南防線也頗為可觀,以白溝和淇水與鄴城南面的那些丘陵為基礎已經構建起一道相對比較完整的長城防線。

  駐守這一道長城防線的大約有三萬多人馬,有一部分是段韶從晉陽帶來的精銳,也有鄴城的禁衛人馬,諸如天保年間的禁衛精銳百保鮮卑,隨著高洋去世,這些百保鮮卑自然不可能再留為宿衛,大部分便都被收編進了鄴南的軍事防線當中。

  但無論是段韶所部晉陽兵精銳,還是百保鮮卑,都是數量比較少的精銳部隊,若是集中起來投入某一場戰鬥中或是戰鬥力驚人,可若是分布在長達數百里的邊防線上,則就不免捉襟見肘。

  因此在這些部伍之外,同樣在天保年間組建起來、以備邊要的漢兒勇士隊伍也大大的擴充起來,將河北漢人子弟揀選為軍,以此來補充鮮卑軍士的不足,這也讓北齊軍隊中、尤其是鄴都周邊的軍隊漢人比例大大提升起來。

  單單段韶所負責的鄴南防線這三萬多人馬當中,便有超過一萬名的漢兒勇士,鄴都、上黨又各自駐兵在兩萬人左右。整個鄴都周邊常備武裝在七萬人左右,漢兒甲兵的數量已經提升到了將近一半的程度。

  軍隊中漢人數量激增,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東魏北齊固然是接受了絕大部分的六鎮鮮卑,但在這些年的征戰任務中也是消耗頗大。像是西魏之前在邙山之戰中幾乎精銳盡喪,然後便開始大規模的徵發整編漢人武裝力量,由此締造起關西府兵。

  北齊最近與西魏交戰的幾場大戰輸多勝少,有生力量也是消耗巨大,就算還有著晉陽兵和六州鮮卑這一基本盤,但是這些人群的生育成材速度也趕不上巨大的消耗,補充漢人武裝力量已經是為數不多的一個選擇。

  可是北齊本身並沒有西魏宇文泰建立府兵時的那種基礎與魄力、對這些漢人武裝進行制度化的收編與管理,而如今的西魏也絕不會給其時間從容組建與統合這些漢人武裝力量。

  眼下齊主高演之所以只召段韶並其親信返回,固然是有一部分擔心鄴都安危的緣故,但更深一層也有不信任這些漢人比例激增的鄴都軍隊的緣故在其中。

  因為皇帝催促甚急,在彭城王高浟奉命來到白溝之後,段韶便與其進行了交接,然後便要途徑鄴都、押送著鄴都方面的錢糧北上冀州等地召集人馬。

  鄴都這裡仍是群情沸騰,高湛在見到段韶後頓時便又氣不打一處來,忍不住忿忿說道:「過往數年,王坐鎮鄴南,我督治錢糧以輸軍用,可有分寸的差池?而今干戈又復再起,王卻要棄我而走,為何如此薄情!」

  段韶微微低頭,避開高湛那有些幽怨的眼神,口中則說道:「君命所使,不敢推辭。某雖北去,然白溝山川城垣、忠勇將士俱在,仍是牢固可靠,賊若來犯,可以恃此拒敵,相王但需從容指揮,不久援師即至,必能使賊無功而返!」

  「什麼山川城垣、忠勇將士?誰人不知,鄴南防線之重只在王之一身,王若去,安危更能仰誰?王且留此,待我遣使奏告至尊,願輸萬軍、換王一人留守畿內!」


  高湛很清楚鄴南防線真正應該依靠誰,彭城王高浟似有賢聲,但若說統率大軍、迎拒強敵,終究還是火候不夠、力有未逮。至於其他諸將,也都完全不如段韶這般令人放心。

  高湛這麼看重自己,倒是讓段韶頗有感觸,不過他大約也能明白皇帝為何急於將他召往晉陽。舊年皇帝發動政變圍困遼陽時,他便因態度不夠踴躍的支持而使彼此間埋下些許嫌隙,這幾年一直被安排在鄴南,固然是有建造鄴南防線的緣故,但又何嘗不是不希望他久留晉陽?

  如今他如果選擇留在鄴都與長廣王攪合在一起,毫無疑問會更加令皇帝心生猜忌,這將更加的不利於接下來迎戰強敵。

  因此無論高湛怎麼殷勤表態,段韶最後還是拒絕了他的挽留,毅然率部北進。

  沒有了在軍事上足夠值得信任的大將鎮守防線,高湛自然是憂慮不已,只能在心中默默的祈禱魏軍千萬不要大舉進犯鄴都與河北,並且連連傳信給鄴南的高浟與駐守上黨的平秦王高歸彥,提醒他們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嚴防敵人的偷襲。

  但很多時候,怕什麼往往就會來什麼,最起碼接下來的事態發展,並沒有按照高湛所祈求的那樣進行。

  正當西魏的幾個舉動搞得齊主如臨大敵、將國中力量向晉陽收縮的時候,西魏第二階段的行動也已經開始。在霸府的召集之下,關中諸軍府府兵很快便在上陽宮附近集結起了五萬人馬,這些人馬將在唐王的率領下渡河進入河東,然後匯同蒲州、唐州、建州等諸路人馬,一起殺向北齊的上黨地區!

  是的,第一個階段的韋孝寬所部人馬僅僅只是造勢佯攻,逼迫北齊收縮防禦,他們這些邊鎮人馬都將跟隨唐王一起殺向北齊。除了關中集結的五萬師旅之外,再加上此間諸州人馬,也有足足十萬大軍!

  至於後續楊忠等人所率領的第三路人馬,則就仍在進行集結,本土動員仍然是五萬人馬,加上陝北綏州、河套靈州等邊防將士,能夠達到八萬大軍,還有突厥南面小可汗將統率兩萬胡部城傍隨軍出征,同樣是十萬大軍。如果突厥烏尊可汗也率軍加入進來,那這一路人馬兵力將會更多,但實際的力量卻未必更大。

  如今西魏的府兵系統久經戰事磨練,這種程度的徵發還遠未達到系統運轉的上限,諸事配合起來自是得心應手,效率極高。

  這一次李泰並沒有選擇沿汾水北進,僅僅只是讓李穆率領攜帶重型軍械與大量輜重物資的隊伍北上與韋孝寬匯合,他則率領一萬輕裝部伍直赴建州。

  當李泰一行人馬翻越歷山而進入沁水谷地的時候,建州總管梁士彥也早已經率領州內文武群眾於沁水河畔等候多時。

  當見到唐王旗幟出現在視野中後,眾人紛紛闊步上前,拜倒於野,神情激動的大聲說道:「臣等恭迎主上,苦盼多時,願追從主上再殺敵滅賊!」

  「諸位不必多禮!前次交戰,功有未竟,因憐河北士民而裹足收兵,不意賊性凶頑,日前復來挑我,是可忍孰不可忍!此番用兵,不破東賊,誓不還師!」

  雖然滅齊早在自己的事程計劃之內存在多年,但臨到戰時也得找一個理由說辭來提振士氣,有理和沒理的精神狀態就是不一樣,而之前北齊主動挑事就是一個絕佳的藉口,因此眾人聽到唐王此言後,各自也都面露憤慨之色。

  梁士彥更是入前沉聲說道:「日前邊中多有斥候奏報尋見敵蹤,但隨著主上勒令出兵討賊之後,境內賊蹤便陡然不見,此番若王師不出,賊或至矣!」

  之前北齊究竟意在何方,霸府討論時也未有定論,建州的確是機率比較大的一個區域,但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既然大軍再出鄉關,那北齊就洗洗脖子等著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