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土木堡之變真相(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刻,伴隨著秦鎮的講述,諸天萬界,歷朝歷代,無數人目光閃爍……

  好傢夥……

  查帳?

  皇帝查帳?

  這一刻,無數人都驚異的聽著秦鎮說的那些。

  仔細一想,好傢夥,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

  皇帝要是查帳的話,查出來,可不得人頭落地麼?

  而明朝這些官員,一個個的膽子都大的沒變了,弒殺皇帝這種事,的確是他們能幹出來的。

  這特麼,簡直倒反天罡。

  後世的皇帝,一個個的都這麼危險的嗎?

  動不動就要被大臣們安排,動不動就會莫名其妙的暴斃而亡。

  好傢夥……

  明朝之前那些朝代的皇帝們都直呼好傢夥。

  而此時,就聽,問答空間之中,秦鎮繼續開口道……

  「朱祁鎮既然要去查帳了,有人自然慌!」

  「朱祁鎮走的本來就匆忙,昨天發的旨意,第二天就出發了,那些人都來不及通風報信。」

  「朱祁鎮自然也是故意為之,就是要打這些人一個措手不及。」

  「其中,最害怕的,自然就是兵部尚書與戶部尚書。」

  「本來,朱祁鎮要御駕親征的時候,這些人就在各種阻攔。」

  「但阻止不了,朱祁鎮還是出發了。」

  「而在路上的時候,又發生事情了。」

  「朱祁鎮行軍速度很快,十五號出發的,十九號就到了居庸關!」

  「而眼看著到了居庸關,群臣就提議,在居庸關休息。」

  「朱祁鎮自然不允許,繼續行軍,他主要檢查的,就是宣府,大同,以及沿途的衛所!」

  「之前就說過,衛所的軍戶有逃亡現象,宣府大同,之前查帳的時候,就發生過火災,差到哪,哪就著火!」

  「所以,這些地方,是朱祁鎮重點檢查的地方。」

  「大臣們讓他在居庸關休息,這很明顯就是想要去通風報信!」

  「所以,朱祁鎮是不允許的,繼續出發!」

  「七月二十三,到了宣府,這時候,正好颳風又下雨,順道的,還傳來了一些急報,這時候,大臣們看到機會來了,這下雨天的,又是颳大風,總該休息了吧?」

  「結果,朱祁鎮還是不允許,繼續趕路!」

  「而走到雞鳴山的時候,又出現了一個小插曲……」

  「英宗實錄是這樣記載的:車駕次雞鳴山眾皆危懼,上素以諸事付振,至是振益肆其威,成國公朱勇等有所白膝行而前,振令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野管老營,佐野先行振怒令跪於草中至暮方釋。」

  「意思是,車到了雞鳴山,而朱祁鎮,向來把事情都交給王振去處理,王振的威勢越來越盛,就連成國公這些人,在面前也不敢放肆,而王振,讓戶部尚書王佐,與兵部尚書鄺野呆在軍營中哪也不准去,然而,王佐與鄺野卻想先行,被發現之後,王振大怒,讓兩人跪在草地里,直到晚上才讓兩人起來!」

  「當然,史書記載是王振讓兩人跪下的,可很明顯,這就是朱祁鎮授意的,這又不是皇宮裡,是在行軍途中,途中發生什麼事情,朱祁鎮能不知道麼?」

  「而且還是戶部尚書與兵部尚書,六部尚書乃是正二品,在正常官制中,已經算是天花板的存在了!」

  「他王振不過是個司禮監掌印太監,不過是個正四品的官兒。」

  「公認的大太監魏忠賢,這位位高權重吧?可他也沒法讓六部尚書跪一天!」

  「所以,這是誰授意,很明顯了!」

  「而且,這兩位,王佐與鄺野,還想離軍先行。」

  「這先行是什麼意思,很清楚了吧,這明顯就是想跑到前頭去通風報信!」

  「可惜,被逮到了。」

  「別說什麼,這兩個傢伙想要去查看前線戰況。」

  「關鍵是,你兩個是尚書,又不是先鋒武將,你跑出去幹什麼?」

  「之後,八月初一,朱祁鎮總算到了大同,在這裡,見到了大同的鎮守太監郭敬。」


  「這個郭敬,是朱棣時期的太監了,朱祁鎮對這個太監也很信任。」

  「之前就聽前線出現什麼戰報,各種緊急,明軍兵敗,宋瑛等也戰死了,而這個郭敬,就是逃回來的其中之一!」

  「當郭敬把他知道的情況一說,朱祁鎮瞬間就明白了!」

  「哪是什麼扣邊?這分明就是兵變,就是自己人幹掉了自己人!」

  「郭敬告訴朱祁鎮,不能繼續往前走了,往前走,就會出事,必須得回去!」

  「朱祁鎮也知道,他不能繼續往前了,得立馬回去。」

  「這都兵變了,那還得了?」

  「到時候,他這個皇上就得莫名其妙的死了!」

  「所以,他就準備返回。」

  「然而,這時候,大同的參將郭登,就提議,繞道,走南邊的紫荊關,不能原路返回了,繞一圈,進入京城。」

  「這就是個標準的餿主意,紫荊關那條路,中間沒有任何可以補給的衛所。」

  「而這個郭登提議走紫荊關,很明顯,那裡就有埋伏!」

  「郭登這個人,就是武定侯郭英的曾孫,但是,他沒有爵位,現在也不過只是一個小小的參將!」

  「而土木堡之變後,他從一個參將,直接變成了大同的總兵,連副總兵都不過度一下,直接一步登天,成了總兵!」

  「而且,還受封了定襄伯,直接獲得了爵位!」

  「而朱祁鎮,之前任命的大同總兵廣寧伯劉安,以及這個監軍太監郭敬,兩個人直接被下獄,差點就死了!」

  「這很明顯就能看得出來,這郭登,也是土木堡兵變的參與者之一!」

  「其實想找到土木堡之變的參與者也很簡單。」

  「土木堡之變後,誰提升的最快,誰就是參與者!」

  「首先就是于謙了!他原本就是個兵部侍郎,甚至連尚書都不是,連內閣都不是,內閣都沒進,結果,直接變成了攝政王,這提升幅度,不可為不大!」

  「還有就是石亨,這個石亨,也是大同的參將之一,土木堡之變後,直接成了武清侯,到了景泰年間,更是掌管京軍!」

  「還有就是,楊洪,也封了爵,是昌平侯。」

  「還有一個指揮使范廣,直接成了左都督!要知道,左都督,可是一品武官!」

  「這些人,在京城保衛戰中,表現的罪積極,也是在朱祁鎮復辟之後,死的最快的!」

  「而這些人,搞兵變的,其實在六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涉及的人太多了,總會瞞不住的。」

  「所以,明英宗實錄里,記載了這麼一件事……」

  「原文是這樣的:七月,時侍講徐珵知天文,私語其友劉溥,以為不祥,久之不退舍,曰,禍不遠矣,遂命其妻孥南歸!」

  「意思是,那翰林侍講徐珵,也就是徐有貞,他悄悄的跟他朋友劉溥說,京城有大勢發生,趕緊離開,而他,已經讓妻兒老小,乃至家裡的奴僕等,都回到了南方!」

  「說什麼,看天象看出來的,這簡直就是騙鬼!」

  「這徐有貞不是提前得知內幕,那就有鬼了!」

  「而徐有貞這個翰林侍講都知道的消息,很明顯,朝中很多人都知道了!」

  「而朱祁鎮,恐怕也知道會發生兵變。」

  「所以,他在巡邊的時候,把所有可能參與兵變的人都帶在了身邊。」

  「不僅是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就連內閣首輔都在裡面,加上那些武將的勛貴!」

  「朱祁鎮以為,把這些人帶在身邊,那些人就算想要兵變,也會投鼠忌器。」

  「但他是萬萬沒想到,那些人已經下定決心要弄他了,現在的問題就是,在哪下手而已!」

  「說一下誰是主謀。」

  「首先,內閣因為楊士奇死後,逐漸有點老實了,畢竟殺雞儆猴嘛,所以應該不是內閣。」

  「而于謙,當時等級還太低,沒有那個權利!」

  「而兵部尚書,吏部尚書,也沒有兵權,所以也不是他!」

  「既然是主謀,那肯定是有軍權,能說的上話,有一定地位的人!」


  「從這方面找,那就容易了!」

  「不用距離了,直接說人,這人就是宣府總兵,左都督楊洪!」

  「楊洪,在永樂初年,到正統末年,已經當了四十多年的總兵。」

  「這麼多年下來,楊洪又在邊關,該犯的,基本上都犯了!」

  「什麼吃空餉,吞糧餉等,都是常規操作。」

  「當然,這些事情,還不算嚴重!」

  「最嚴重的是,這傢伙走私軍火,把盔甲,戰刀,乃至火器弓箭,都走私給兀良哈以及瓦剌!」

  「當然,一道被彈劾的,還有太監郭敬!」

  「只不過,朱祁鎮當時沒有追究!」

  「但到了正統十三年的時候,朱祁鎮就敕令楊洪,讓他不准給北部賣軍火了。」

  「就只說了楊洪!」

  「因為楊洪宣府北面,對著的是兀良哈,就沒有說大同那邊不讓賣。」

  「而大同那邊,對的是也先。」

  「為什麼不能賣給兀良哈,卻能賣給也先呢?」

  「首先說一個相當炸裂的,也先其實就是明朝的小弟,就是朱祁鎮扶持起來的。」

  「所以,賣給也先可以,但是,就不能賣給兀良哈!」

  「因為兀良哈與明朝屬於敵對狀態,賣給兀良哈,就是通敵。」

  「當時,楊洪或許老實了,但是,後來,又被人舉報,說他跑到草原上放牧去了!」

  「放個鬼的牧,很明顯,楊洪這又是去走私軍火了,只不過,掩人耳目是放牧罷了!」

  「如果朱祁鎮查到宣府缺人,缺糧,其實問題都還不算大。」

  「歷朝歷代,上上下下,那個不貪一點?」

  「皇帝的想法就很簡單,你貪無所謂,但我交代讓你辦的事情你得辦好才行!」

  「我都說了不讓你賣給兀良哈兵器了,你還在賣?你什麼意思?欺君罔上是吧?資敵是吧?通敵叛國是吧?」

  「這要是讓朱祁鎮抓到了,高低也得給你來個九族消消樂!」

  「朱祁鎮在整頓軍備的時候,那是極其嚴格的。」

  「哪怕是他舅爺,哪怕沾親帶故的自己人,只要你犯了錯,那就得罰,管你是不是自己人,高低也得給你丟到獄裡關一陣子。」

  「所以說,楊洪這事要是被發現,必死!」

  「楊洪自然也很清楚這一點,身為左都督,位高權重,又掌控有兵權,所以,就聯合了一批同樣吃空餉,吃軍糧,走私的傢伙,打算干一票大的!」

  「現在,情況已經很明了了。」

  「朱祁鎮來查帳,走到大同的時候,聽到了郭敬報告,說楊洪兵變了,而之前戰死的宋瑛就是楊洪幹掉的。」

  「所以,朱祁鎮就從大同往回趕,八月十日,就重新回到了宣府!」

  「本來,楊洪想著,讓朱祁鎮離宣府遠點,他好下手了,卻不想,朱祁鎮從郭敬那裡得到消息,竟然又回來了!」

  「楊洪能怎麼辦?難不成直接動手?」

  「直接動手是不可能的,他敢在宣府動手,那所有人都知道是他幹的。」

  「所以,還得讓朱祁鎮繼續離開才行。」

  「反正,朱祁鎮在哪出事都可以,但就是不能在他地盤出事。」

  「而朱祁鎮,到了宣府之後,也不急著走了,他在這過了一夜,讓駙馬去祭祀,同時,還把一個叫紀廣的,原本是右參將,直接將其提拔成了右都督,充總兵官,還佩鎮朔將軍印。」

  「雖然右都督權利小於左都督,但是,在品級上,左都督與右都督都是正一品!」

  「很明顯,這個紀廣,就是用來轄制楊洪的。」

  「一方面,不讓楊洪狗急跳牆,當天晚上就對他動手。」

  「另一方面,也能通過紀廣,了解楊洪的情況。」

  「這一晚,朱祁鎮查到什麼不知道,史書上也不會記載,就算記載了,估摸著也會被抹除!」

  「而第二天,朱祁鎮就重新啟程出發了。」

  「然而,這時候,也先出來了!」


  「之前,朱祁鎮親征之前,就有消息說,也先入侵大同,脫脫不花入侵遼東,阿剌知院入侵宣府,此外又有一支部隊侵擾甘州。」

  「而除了遼東與甘州,朱祁鎮沒去以外,大同,宣府,他都去了!」

  「如果真的是攻打入侵的話,朱祁鎮還能再宣府,大同來回的跑?」

  「關鍵是,這一路上,也沒看到瓦剌與阿剌知院的隊伍。」

  「這一路上,可謂是風平浪靜,就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也沒有看到任何一個瓦剌人!」

  「好了,朱祁鎮從宣府出去了,這時候,也先忽然蹦出來了……」

  「這裡明明是宣府,又不是大同,也先怎麼就忽然跑出來了?」

  「關鍵是,之前也說了,宣府是阿剌知院來入侵,就算遇上賊寇,那也是遇上阿剌知院的,而不是也先!」

  「也先能瞬移啊,攻了大同,還跑到宣府,而阿剌知院的人,一個也沒看到!」

  「如果是正兒八經的打仗,這不是扯淡麼?」

  「各有各的任務,你忽然跑到這邊來,又是什麼意思?」

  「所以說,這四路入侵大明邊關,就是假的!」

  「而也先的出現,其實就是來朝貢的!」

  「瓦剌有個固定的朝貢路線,過宣府,入居庸關,然後再到京城。」

  「和朱祁鎮回去的路線一模一樣。」

  「朱祁鎮就在前頭,也先就在後頭。」

  「這時候,楊洪知道,機會來了。」

  「而此時,朱祁鎮已經到了雷家站。」

  「然後後面就傳來消息,說是後面傳來敵軍偷襲。」

  「朱祁鎮眉頭一皺,這就讓他感覺很奇怪。」

  「因為,他走了一路,都沒聽到什麼敵軍的消息,更別說偷襲了!」

  「他從宣府到大同,再從大同到宣府,已經跑了一個來回了,敵軍的影子都沒看到。」

  「這時候,莫名其妙的出現了敵軍?」

  「於是乎,朱祁鎮就開始紮營,派吳克忠與吳克勤兄弟倆去查看情況!」

  「自然不是斷後,斷後的話,朱祁鎮就不會紮營,而是直接逃。」

  「兩人出去後,就沒有消息了,直到晚上,才傳來他們戰死的消息。」

  「這時候,朱祁鎮就發現了情況不對勁,於是乎,就做了一個決定,讓成國公朱勇與永順伯薛綬領官軍四萬,殺回去了!」

  「說實話,這個決定有些錯誤,他總共帶了五萬人,現在派出去四萬,那就只剩下一萬人了!」

  「而朱勇與薛綬,出去之後,也與吳克忠倆兄弟一樣,沒消息了。」

  「說實話,這有點不應該,那可是四萬京軍,精銳中的精銳,朱勇,早年間還跟隨朱棣打過仗,而薛綬,更加勇猛,有悍將的風采,與朱瞻基一起打過仗!」

  「就這麼兩個人,帶著四萬精銳中的精銳,結果,一點水花都沒翻起來,就沒了!?」

  「史書記載,說是與瓦剌打仗,戰死的!」

  「好傢夥,四萬京軍,精銳中的精銳,再加上兩位戰場老將,竟然被瓦剌給打崩了?」

  「你說正史上,是王振瞎指揮,導致全軍覆沒!」

  「可朱勇與薛綬,帶著四萬大軍出去,可沒有王振瞎指揮,還能全軍覆沒?」

  「這瓦剌軍戰鬥力到底有多猛?」

  「史書還特麼記載,瓦剌就兩萬人,後來俘虜朱祁鎮。」

  「也就是說,也先率領的這兩萬人,一人不損的情況下,或者說,損失極小的情況下,以一打二,將四萬精銳盡數殲滅,然後,浩浩蕩蕩的去找朱祁鎮,把朱祁鎮俘虜了!」

  「聽聽,不知道的,還以為瓦剌才是王者之師呢!」

  「朱勇與薛綬又不是傻逼,以多打少的情況下,還能被瓦剌給全殲了?開什麼國際玩笑?」

  「瓦剌要是有這麼猛的話,早就打崩明朝了,還等什麼朱棣朱瞻基攆兔子一樣攆著跑?」

  「所以說,瓦剌扣邊,真不可信!」

  「而朱勇與薛綬,被解決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楊洪乾的,而且還是楊洪兵不血刃的搞定的!」


  「至於他如何做到的……」

  「他手上有一樣東西,名叫令旗令牌,也叫王命旗牌!」

  「那是六月份的時候,楊洪申請了一批軍火,以及全旗令牌各十面。」

  「而這個王命旗牌,在明朝,見旗牌如見皇帝,有臨時調動軍隊的權利,還包括生殺大權。」

  「就像明末崇禎年,袁崇煥殺毛文龍,用的就是這王命旗牌。」

  「別說什麼尚方寶劍,毛文龍也有尚方寶劍,同級別下,尚方寶劍基本上沒辦法砍對方,也只有這王命旗牌,才能砍殺!」

  「而楊洪,就直接用王命旗牌,號令全軍。」

  「就像之前的宋瑛一樣,楊洪也是用這王命旗牌將其騙出城幹掉的。」

  「這個朱勇與薛綬,也是一樣的操作!」

  「至於那四萬精銳,他打不過,也不需要打,王命旗牌一出,直接接管這四萬京軍!」

  「而在楊洪搞定這四萬京軍的同時,還有一支部隊,正朝著朱祁鎮而來。」

  「之前就說了,那個大同的參將,提議讓朱祁鎮他們走紫荊關。」

  「但朱祁鎮沒走,而是原路返回。」

  「而這支朝著朱祁鎮而來的部隊,就是紫荊關那邊埋伏的部隊。」

  「這隻部隊是從紫荊關,繞路走到居庸關,然後再出關,遇到了朱祁鎮。」

  「而帶領這支部隊的,應該就是楊洪的兒子,楊俊。」

  「楊俊手上是有兵權的,是都指揮僉事。」

  「八月十五,朱祁鎮與楊俊,兩軍相會,到了土木堡。」

  「從這時候開始,不管是英宗實錄,還是明史,亦或者是國榷,都不用看了,完全是掩蓋真相編出來的故事!」

  「有一個人敢寫出來,但也不敢寫全。」

  「這個人叫李實,正統七年的進士,正統十年的禮部給事中。」

  「他在《北使錄》中,是有相應的記載,不過只有很短的一席話,就是,【大軍倒戈,自相蹂踐】。」

  「大軍倒戈,什麼意思?自己人打自己人!」

  「但他不敢寫全,也不敢寫詳細,他也是文官,他也會想著自己還能不能進步一下,所以,就含糊其辭的記載了一段!」

  「當然,除了這個叫李實的,還有一個人,也記載了相應的東西!」

  「這個人叫聶忠,是正統年間的錦衣衛小旗,很小的一個官,就是個從七品。」

  「他記載了一段話,原文是這樣的:十四年英宗皇帝親征胡寇,回至土木,起營之時,忽南坡有明盔、明甲人馬來迎,疑是勇士。哨馬不為設備,遂至敗軍陷駕。」

  「毫無疑問,小人物記載的東西,才是最真實的東西,他不需要搞什麼zz正確,也不需要胡謅八道,他只需要把自己看到的,自己經歷過的,記下來就行了!」

  「這意思就很明顯了,土木堡,正準備起營的時候,在南邊,也就是居庸關方向,忽然有穿著明盔明甲的人馬來了,既然是穿著明盔明甲,那就是自己人,哨兵也不可能防備,卻不想,這些人進入大營之後,就開始砍殺,什麼武將文官,統統一波帶走。」

  「總之,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

  「從居庸關方向,來了一對人馬,直接殺入了大營,好傢夥……朱祁鎮是怎麼想,都想不到這種事。」

  「至於說這些人為什麼沒敢殺皇帝?」

  「歷朝歷代,只要不是王朝末年,懦弱無剛的皇帝,還是沒人敢對皇帝怎麼樣的!」

  「之後,只需要嫁禍給也先,或者嫁禍給別的什麼,到時候楊洪再來個救駕之功,比什麼都強!」

  「救駕皇帝,那之前他幹的事情再不能容忍,那也能忍了。」

  「所以,朱祁鎮沒死。」

  「當然,這也是文官謀害與武將兵變最明顯的特徵!」

  「文官會下毒,讓你無聲無息的死在這,到時候,就說,朱祁鎮御駕親征,英宗英明神武,可惜,被暗箭重傷,不治而亡。」

  「而武將,就不一定會殺皇帝,至少,在他政權穩固,在他更大的權利沒有到手之前,他是不會殺皇帝的!」

  「殺一個皇帝,還會有下一個皇帝出來,而你殺了皇帝,那你就等著被下一個皇帝清算吧!」


  「所以,文臣武將皆可殺,但皇帝不能殺!」

  「於是乎,幾乎成了光杆司令的朱祁鎮,也知道居庸關不能去了,甚至,京城都不能回了,他反而繼續北上。」

  「第二天,朱祁鎮到了雷家站的時候,碰到了一個錦衣衛校尉,叫袁彬。」

  「當時,朱祁鎮身邊是真的沒人了,他就問這個傢伙認不認識字,袁彬說認識,朱祁鎮點頭,好,從此刻起,你就是朕的親兵,護駕就完事了!」

  「然後第三天,朱祁鎮繼續北上的時候,這才遇到了也先!」

  「看到沒,這時候,也先才出場,之前都是什麼玩意?還圍攻土木堡呢,簡直扯淡,宣化大同都是吃屎的麼?就讓也先帶著幾萬人浩浩蕩蕩的到處亂跑?」

  「英宗實錄是這樣記載的:甲子,也先聞車駕來,驚愕未信,及見致禮甚恭!」

  「很明顯,也先都沒想到,這時候看到了朱祁鎮,很驚愕,而且很恭敬,詢問,皇上,您怎麼跑這來了?不是我去京城看您麼?」

  「朱祁鎮能說啥,得,你就護駕吧!」

  「而此時也先有多少人呢?」

  「去宣府的時候沒有記載,但去大同的時候不小心寫出來了,是兩千多人!」

  「也先兩千多人來幹什麼?」

  「之前說土木堡事件的時候也說過,這兩千多人,就是朝貢的人數。」

  「之後,也先就護送著朱祁鎮,去了宣府南城!然後傳旨楊洪、紀廣、朱謙、羅亨信來開門迎接。」

  「結果,有意思的來了,城牆上的將士說,皇上,天黑了,咱們不能開門啊!而楊洪,也不在,去了別的地方。」

  「沒辦法,也先就護送著朱祁鎮,兜兜轉轉的去了大同。」

  「結果,到了大同,還是不開門。」

  「大同是郭登不給開門,但這個郭登,並不是大同總兵,大同的總兵是劉安。」

  「而這個劉安,回去報信之後,就被下獄了,這個郭登就頂替成了總兵!」

  「這很明顯,大同也兵變了,就是不給開門!」

  「朱祁鎮北上,就是為了去招兵,想要打回去的。」

  「結果,宣府不開門,大同也不開門。」

  「沒有兵,能幹嘛?憑藉也先那兩千多人?開什麼玩笑?」

  「朱祁鎮一萬多人都被劫營了,光靠也先這朝貢來的兩千多人能幹什麼?」

  「所以,就只能跟著也先暫時回瓦剌!」

  「這也能看出,也先是想把朱祁鎮送回去,真要是綁票的話,也沒必要往宣府大同送,直接帶回去,要錢就完事了,就像是靖康恥一樣。」

  「人家是真擄了皇帝,擄了皇帝就直接帶走了,還叫門?根本沒必要到處去折騰!」

  「之後,當得知朱祁鈺稱帝後,也先就氣憤的表示,大明立別的皇帝,讓您回不去,他們不認您是皇帝,我認!我幫你把京城搶回來!」

  「這才有了後面的京城保衛戰,不過,這京城保衛戰也不該叫京城保衛戰,應該叫【防止英宗回京保衛戰】。」

  「九月,也先動員瓦剌的部隊,召集人手,打回來了。」

  「為了朱祁鎮,也先是盡心盡力,可惜,根本打不過!」

  「這其實也能看得出來瓦剌的實力,瓦剌他就沒那個本事。」

  「如果瓦剌真的勇猛的,連四萬精銳京軍都團滅了,還打不進個京城?」

  「意思是,當時京城空虛,根本沒人,就也先手底下那些人,就相當於,各個都能以一敵倆!不說絕世猛將吧,那也是精銳中的精銳,結果,精銳中的精銳打不進京城!」

  「這不是前後矛盾麼!」

  「當然,也先為了朱祁鎮,那的確是盡心盡力!」

  「這也是為什麼,朱祁鎮後來給也先立廟!」

  「也先,本來就是朱祁鎮一手扶持的,在正統六年的時候,朱祁鎮就封了也先為淮王,正統八年,又以太師淮王相稱,很明顯,這就是有意的提升也先的地位。」

  「淮王,那可是單字王,也先他爹,當年也不過被封了個順寧王罷了。」

  「明朝封王也是有講究的,單字王比雙字王更尊貴,地位也更高。」


  「所以,從正統六年開始,也先每年都會來朝貢!」

  「也先是草原上各個部落中,來的最勤,也是來的最多的!」

  「什麼馬匹,那都是四千多匹的送,貂皮鼠皮等,也沒少送,那是幾萬,十幾萬的送!」

  「而也先,在草原上的定位,其實就是攪屎棍一樣。」

  「一會兒打打兀良哈,一會兒打打哈密,沒事還騷擾騷擾女真,可以說,把整個草原部落整得烏煙瘴氣。」

  「那些被打了的,都跑到朱祁鎮這來哭訴,唉,朱祁鎮就裝好人,實在不行,我封你個官兒噹噹!」

  「這其實就是學朱元璋那一套,讓各個部落互相牽制,防止蒙古統一。」

  「而朱祁鎮敢扶持也先,也是因為,也先絕對不可能統一蒙古!」

  「首先,也先姓綽羅斯,根本就不是蒙古人。」

  「想要統一蒙古,你首先得姓勃兒只斤,就是所謂的黃金家族,黃金血脈!」

  「也先還想提高一下在草原上的地位,就想要娶赤斤蒙古衛都督僉事阿速的妹妹,結果,聘禮都送過去了,阿速不同意,就跑到朱祁鎮這裡告狀,說,妹妹不可能家,有辱門風,你把我調走,我惹不起了我,我躲還不行麼?」

  「由此可見,也先在草原上,那絕對算得上是人憎狗嫌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也先手上有元朝的傳國玉璽。」

  「這個玉璽,是也先他爹脫歡,在宣德九年的時候,從阿魯台那搶來的!」

  「脫歡想把這玩意給朱瞻基,朱瞻基就沒要!」

  「這玩意,拿在他手上,是真的沒用,所以,就把這玩意賞給了脫歡。」

  「好傢夥,元朝的傳國玉璽!誰拿到,誰就是正統。」

  「草原上那些成吉思汗的後人,看到也先,眼珠子都是綠的!」

  「咳……總而言之,也先就是被朱祁鎮扶持起來的。」

  「也先不遺餘力的幫助朱祁鎮回去,也承認朱祁鎮的身份,可謂是什麼都做了。」

  「如果說,也先真的把朱祁鎮帶回去各種羞辱,將其當成一個俘虜,朱祁鎮後來會給也先立廟嗎?」

  「很顯然不可能!」

  「朱祁鎮也不傻,也不蠢,更不是個受虐狂。」

  「如果真的是被擄走,受盡折磨,那就是黑歷史,正常人都會極力掩蓋,就更別說立廟了!」

  「當然,還得說一說陣亡人數!」

  「這個陣亡人數,遠遠沒有記載中那麼多,什麼全軍覆沒,三大營被打崩,全都是扯淡,根據後來居庸關與宣府打掃的部隊記載,找回來了九千八百個頭盔,以及六千副盔甲!」

  「這盔甲頭盔都找到了,清點一下人數很難嗎?」

  「他們很明顯是知道具體死了多少人,只是不記載罷了。」

  「部隊死得少,就將領文官死得多,一長串,還有名有姓。」

  「就像之前說的,這土木堡之變,就是針對高層的一次斬首行動!」

  「其餘人,全都被收編了。」

  「有可能,死亡人數,也就只有朱祁鎮後來剩下的一萬人!其餘人都被楊洪接手了!」

  「總之,以上,就是土木堡之變的經過!」

  「哦對了,還有一個,就是對也先評價的……」

  「根據明史記載,朱祁鎮與朱祁鈺,都對也先有過評價。」

  「朱祁鎮說:也先為人凶狡桀驁,信讒多疑,專行詭道。」

  「朱祁鈺說:也先雖桀驁,亦能敬順朝廷。」

  「明白了吧!」

  「朱祁鈺的話,不一定是朱祁鈺說的,有沒有一種可能,朱祁鈺說的那話,其實是從朱祁鎮話里截出來的,強行按到朱祁鈺身上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