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功德回向,虛無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95章 功德回向,虛無僧

  行於山川湖海,法傳平等眾生。

  一段旅途有開始,自然就會有結束。

  日出時分,一輪煌煌大日躍出雲層,播撒萬點金光。

  平宮千夜站在山頭,遙望遠處,距離他回到東京,只剩下兩天的時間。

  下次再這樣出來,就只能等寒假了。

  沿著山道下山,順著平坦小道前行。

  這裡臨近東京,哪怕是鄉下的村莊,各項設施也一應俱全,充斥著現代風格。

  再也不似深山老林裡面的村落,破敗,凋敝,無人。

  平宮千夜行於村落之間,有村民投來好奇的目光,但他們只是看著,並沒有離得太近,也沒有上前攀談。

  沿著村莊繼續深入,有一道類似笛子的聲音迎面吹來。

  附近的村民聽聞這個聲音,紛紛躲進自己的家裡面,關上門窗。

  這樣的異常情況,平宮千夜已經不陌生,只是站立原地,等著吹響笛聲的主人靠近。

  很快出現於視野中,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準確來說,是一群虛無僧。

  他們頭戴罩面斗笠,手拿類似竹笛的尺八,脖掛袈裟,身佩刀劍。

  一邊吹奏尺八,一邊迎面走來。

  真稀奇,如今這個年代竟然還有正經的虛無僧存在。

  平宮千夜認出面前這一群人的來歷,虛無僧,也被稱為虛妄僧。

  他們的修行就是以此模樣狀態雲遊四方,像極了行腳的武僧,苦行僧。

  這一脈傳世久遠,最遠可以追溯到幕府時代的楠木正勝。

  他加入當時的普化宗為僧,法號虛無。

  成為僧人之後,楠木正勝頭戴罩面斗笠,手持尺八,身佩刀劍,周遊列國以修行。

  可惜,這一派系最終還是走向沒落。

  這與當時幕府朝廷許給虛無僧的一項特權有關。

  幕府朝廷允許普化宗的虛無僧擁有自由旅行列國的權利。

  意思是,無論經過什麼關卡,只要是虛無僧就可以直接通過,不需要接受盤查。

  一開始還好,後來許多犯了罪的強盜賊寇,學習虛無僧的裝扮,大搖大擺穿過關卡盤查。

  在滋擾當地百姓之後,又大搖大擺離開。

  此後,人們看見虛無僧都會選擇避開。

  因為誰也不知道罩面斗笠之下,究竟是高僧還是惡徒。

  被人們所厭棄的虛無僧,最終開始沒落,到了現代幾乎消失不見。

  平宮千夜也是第一次在現實生活中遇見雲遊四方的虛無僧。

  望著迎面走來的虛無僧們,平宮千夜雙手合十,誦念一聲佛號。

  虛無僧們只是點點頭,並未開口說話,就與平宮千夜錯身而過,他們的身影隨著尺八吹奏聲漸行漸遠。

  等這一群虛無僧走後,躲避家中的村民們,才打開門窗出來。

  平宮千夜想了一下,還是決定先留在村里看看情況。

  對於這一類事情,他已經有了相當多的經驗,這個村子說不定正在發生了什麼事情,才會引來那一群虛無僧。

  看了眼天色,臨近正午,平宮千夜從家家戶戶的門口經過,一些心善的村民布施他一些飯糰與素包子。

  正午的時候,平宮千夜選擇在村子中心區域的一顆大柳樹下,享用自己的午餐。

  對於不遠處還有些戒備的村民們,平宮千夜也不在意,默默吃完午餐,稍微休息一下就開始誦念佛經。

  他這一次誦念的是《金剛經》,經中闡述空性的概念,可以幫助人們理解「無我」的哲學。

  通過誦讀《金剛經》,還可以通達般若空性,理解一切事物的本質。

  誦讀《金剛經》是可以將自己誦讀經文所產生的功德回向給特定人群,這既是對自己修行的一種肯定,也是對他人的一種祝福。

  回向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小回向和大回向。

  小回向是可以將功德回向給自己周圍的人,比如自己的家人、朋友、師長等。


  這種回向方式讓功德有一個明確的方向,能夠更快、更多地將功德加持到目標身上。

  可以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平安無災、一生順遂、增長智慧……等等。

  大回向則是將功德回向給萬物眾生。

  比如祝願世界和平、祝願一切眾生能夠離苦得樂、祝願佛界日益昌盛等。

  它的面向範圍更廣更大,所需要的功德也就更多。

  正常的僧人誦經,是無法產生這麼大的功德回向。

  有些時候,心不夠誠,意不夠堅的僧人誦讀經文時,甚至連功德也無法產生。

  因為他們連自己都無法自渡,就更別說以經文去渡眾生。

  平宮千夜並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他在《金剛經》上的造詣,已經極為高深。

  他誦讀《金剛經》時是可以產生大功德的,是可以回向給眾生。    但他終究也只是一位僧人,不是菩薩佛陀,念經功德若是分攤到一切眾生身上,那基本微不可見,更別說有什麼作用了。

  可如果只是回向給這個村莊的村民們,倒是不難。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平宮千夜深知自己距離這樣的大慈悲,大宏願還差得很遠。

  所以他也不貪心,這個村莊的村民布施給他食物,他就以一篇《金剛經》回贈。

  隨著經聲誦響,聲傳十里方圓,凡是村中村民,哪怕在家裡也能聽見誦經聲。

  不多時,就有許多村民順著循著誦經聲找來。

  他們雖然不怎麼懂佛法,但一篇佛經聽起來是好聽還是難聽,他們還是分得清的。

  聚攏的人群漸漸多了起來,但他們都沒有打擾坐在柳樹下誦經的平宮千夜。

  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呆坐原地,有的面帶微笑,有的學著盤坐在地……

  眾生,有眾生相。

  當平宮千夜的《金剛經》即將誦念完畢的時候,一陣尺八吹奏聲闖入,擾亂了誦經的節奏。

  平宮千夜不為所動,依舊以先前的節奏將《金剛經》誦讀完。

  睜眼環視一圈時,那群虛無僧竟是去而復還,來到他的右側20米左右位置站著。

  他們圍成一個半圓弧,手持尺八,幽幽奏響。

  平宮千夜沒有打擾他們,而是靜等他們吹奏一曲。

  挺好聽的,就是有些孤寂與空無,讓人聽完好似心中空了一塊。

  很厲害的笛聲。

  「空,虛,方能容納世間萬物。」

  「靜,寧,方能思考人生哲理。」

  「世間皆虛妄,吾心皆空虛。」

  他們在試圖向村民們傳法,聲音從罩面斗笠下傳出,一如他們的教義一樣,空而虛。

  有不少村民們被說動,緩緩靠近他們周圍,但還是依舊保持著明顯的防備。

  虛無僧的名聲在歷史上不算好,誰也難以肯定那罩面斗笠下的面孔,會不會是什麼殺人逃犯。

  他們講經傳法,平宮千夜也沒有打擾,只是靜靜聽著他們的教義。

  空與虛,是他們的根本教義。

  在佛教裡面,空,是一個比較難懂的詞彙。

  空與有相對,意為空無、空虛、空寂、空淨、非有。

  空可大致為人空與法空兩者。

  人空,意謂人類自己無其實體或自我之存在。

  法空,則謂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緣而產生,故亦無實體存在。

  人空的思想強調通過觀察分析一切事物而達到空的狀態,這種觀察方法被稱為析空觀,尤其在小乘佛教中得到了重視。

  法空揭示了宇宙間一切諸法,皆是由因緣和合而生,它們沒有永恆不變、獨立存在的實體。

  虛無僧的教義,則是與之有所不同,他們認為世界萬物皆是虛妄,皆有毀滅的一天。

  人們不應該對這樣一個虛妄的世界持有過多的執著,不需要去占有。

  心中無所執,無所迷,無所欲,自然空虛。


  對於這樣的教義,其實並沒有什麼可以指摘的地方。

  縱觀佛教歷史,虛無僧這樣的教義已經算是不錯,還有一些湮滅於歷史長河的中宗派教義,才是真正的駭人聽聞。

  天空那一輪太陽漸漸西垂。

  期間有不少村民被虛無僧的傳法所說動,也有不少人圍繞在平宮千夜身邊,向他請教《金剛經》的相關內容,釋疑答惑。

  黃昏降臨,那一群虛無僧並沒有離開村子的打算,平宮千夜也就不著急離開。

  他們露宿在外面空地上,平宮千夜也拒絕村民的邀請,選擇在外面露宿,只是與虛無僧們保持著一定距離。

  夜漸深,明月上了柳梢頭。

  那群虛無僧幽幽吹奏笛子聲,月華垂落,一道月光融入平宮千夜納袋裡面。

  神宮八重櫻通過月亮娃娃降臨於此。

  正在吹奏尺八的虛無僧,齊齊將目光望了過來。

  月亮娃娃下意識貼緊平宮千夜的胸膛,小手拉著他的衣服,眨了眨道:「他們怎麼都看著我呀?」

  「因為你可愛。」

  平宮千夜很自然戳了戳月亮娃娃的臉頰。

  由桂花枝葉編織而成的臉頰,有種粗糲感,手指指肚磨過去的時候,能清楚感受表面細微的起伏。

  月亮娃娃仰著頭,雙手微捂著臉頰,嘿嘿笑個不停,有點傻乎乎的感覺。

  這一點,確實挺可愛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