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美洲戰況與英法的糾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97章 美洲戰況與英法的糾結。

  古巴島的雨季已經結束,哈瓦那的駐軍狀態比巴拿馬要好一些,但警惕性則比巴拿馬駐軍更低。

  哈瓦那在一個口小腹大的海灣內部,入口寬度只有三百到四百米,宛如一條大河。

  海灣出入口的西南側,有一座星型要塞,聖薩爾瓦多-德拉蓬塔要塞。

  東北側有一座屯兵要塞,名為莫羅-卡瓦尼亞要塞。

  兩座要塞距離只有四百米,要塞上的傳統火炮能夠覆蓋哈瓦那海灣出口的航道。

  如果是常規海軍和登陸部隊,硬啃這兩座要塞多半要被硌掉牙。

  但是現在來進攻的是大明海軍,帶著有效射程超過三公里的近代火炮,關鍵是還有早期艦載機配合作戰。

  近代要塞城堡城牆上,部署的大量能夠組成交叉火力的炮台,在地面上難以撼動。

  但在突然出現的飛行機器面前,他們就是案板上的魚肉。

  因為對手根本沒有防空概念,普通滑膛槍向上打的話,可能打不到一百米,前裝線膛槍射速極慢。

  飛機可以在一百米左右的高度投彈,直接炸掉炮台和已經集結起來的士兵。

  可以低空掠過地面,機槍掃射驅趕壓制炮兵,驅散正在聚集的士兵和軍官。

  而具體的實戰效果比理論效果更加誇張。

  哈瓦那的西班牙士兵,看著天上來的攻擊,看著那些能夠飛起來的金屬大鳥,丟下恐怖的炸彈,射出密集的子彈。

  看著炮台被直接掀翻,看著很多士兵被炸成了爛肉,很多人直接嚇得癱瘓在地上,更多的人嚇得四散奔逃。

  幾乎所有人都喊著神的名字,包括一些戰鬥經驗豐富的中高級軍官,也都已經失去了戰鬥意志。

  這個時代,熱氣球也發明了沒多久,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這種可以飛起來的東西。

  而且飛行機器相比熱氣球,不但速度可以算是極快,關鍵是動作格外敏捷,一個機身和一對翅膀就能飛,真的像是鳥一樣。

  這種來自天空的自由攻擊,由飛行的騎士發動的攻擊,讓尚未完全開化的歐洲人容易想到神明。

  飛行攻擊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衝擊,進而摧毀了士兵的戰鬥意志。

  哈瓦那孫在海灣出口的要塞、軍營、炮台被壓制住之後,納爾遜直接命令海軍主力艦隊帶著運輸船隊衝進海灣。

  用主力艦隊的火炮和艦載的槍械,在飛機配合下壓制城區的士兵和炮台,掩護陸軍上岸搶占碼頭。

  登陸戰的整個過程也基本沒有什麼懸念,大明北美陸軍很快就控制了哈瓦那碼頭。

  後續運輸船向岸上輸送更多的士兵,一部分跟著少量輪式機槍裝甲車,進入哈瓦那城市內部控制局勢。

  另一部分軍隊從陸地上返回海灣入口,在海軍的火炮掩護下奪取兩座堡壘和要塞。

  登陸部隊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基本控制了哈瓦那城區。

  留下一萬民兵維持哈瓦那的秩序,更多軍隊在海軍掩護下海陸並進,繼續攻占古巴島上的其他主要城市和據點。

  針對新西班牙(墨西哥)和古巴島的行動,北美方面總共準備了二十萬軍隊。

  五萬來自西海岸的美洲都司,美洲府(西雅圖附近)和杉樹谷(加利福尼亞),其中有一萬正規軍,四萬民兵。

  五萬來自東海岸的美國自由邦和自治領,由歐洲裔移民和明歐混血兒組成,也是一萬正規軍,四萬民兵。

  現在的大明,在文化上本來就擁有巨大優勢,是這個世界真正的「文明人」。

  按照朱簡烜制定的族群等級規則,這個世界的其他族群與大明人婚配,子女通過考核後政治地位能夠提升。

  所以大明人與歐洲人接觸最多的北美東海岸,這些年陸續出現了很多明歐混血兒。

  自從1782年春天大明移民開始大規模抵達北美,到現在為止已經整整二十年了,第一批明歐混血兒也到了能參軍的年齡。

  最後的十萬軍隊,是來自東海岸和大平原上的大明移民,其中有兩萬正規軍,八萬民兵。

  總計四萬正規軍,十六萬民兵。

  屯田衛所每個家庭出一個民兵,在農閒時節定期參加基本的軍事訓練,農忙時節和平時在自己家生活。


  再從三到五個民兵中選出一個正規軍,作為主力部隊完全脫產訓練。

  不過無論是主力部隊還是民兵,都能領到大明士兵的制式步槍,只是平時訓練用的子彈數量指標有差距。

  制式步槍的官方稱呼是「甲型步槍」,民間俗稱澳洲連發槍,是設計基本成熟的栓動步槍。

  目前北美能夠生產步槍的絕大部分零件,只有槍管和子彈需要從大明本土輸入。

  在這個時代,其他國家軍隊普遍還在使用滑膛槍,拉大栓的大明軍隊可以算是人均「神器」在手了。

  此時的西班牙,總陸軍編制都只有八萬多人,而且大部分部隊都是不滿編的。

  西班牙人甚至還沒有火帽擊發槍,用的還是燧發槍。

  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總共也有三百萬歐洲裔移民,地方上也允許組建一些民兵。

  但是殖民地民兵長期不打仗,已經淪為殖民地富裕白人提升身份的工具,整天穿著華麗軍裝的軍官比士兵還多。

  而且他們的武器更加的簡陋,軍隊也不會集中起來訓練,基本上就是空有一套編制了。

  大明的二十萬北美民兵,是第一代拓荒的農民家庭中選出來的,不但都帶著野性,還正兒八經的打槍訓練。

  再加上雙方武器差距太大,只要大明補給能到的地方,戰鬥基本上都是一面倒的結果。

  所以沿海地區的進軍速度比內陸快,平原地區比山區和高原快。

  北美民兵很快就占領了整個德克薩斯。

  西班牙在當地比較「重要」的居民點,聖安東尼奧的一千多移民和民兵,都沒有開槍就直接當了俘虜。

  各個據點的西班牙移民,都被驅趕著到了沿海地區,留下一部分民兵集中看押管理。

  大部軍隊迅速越過了當初約定的邊界格蘭德河,繼續南下占領洛基山腳下的平原地區。

  另一部分部隊,順著格蘭德河谷,向西穿過了洛基山,與西海岸的軍隊匯合。

  留下部分民兵控制河谷,更多的軍隊順著西海岸南下。

  納爾遜指揮的海軍,也很快把北美的軍隊送到了古巴的各個港口城鎮上,迅速控制了整個古巴島。

  與此同時,海地島的軍事行動也已經開始。

  在十年前的時候,大明就控制了海地島西部地區,也就是原有的法國殖民地。

  在平定島上黑奴叛亂的時候,大幅度壓低了黑奴的數量,同時陸續向島上輸送了三十萬移民。

  按照大明的屯田衛所標準,三十萬移民之中有至少六萬民兵,以及一到兩萬正規軍。

  大明對西班牙宣戰的消息送到海地,早有準備的當地大明軍隊立刻行動起來,向東進攻奪取西班牙控制的據點。

  秉著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思想作戰……

  在大陸的南端,西班牙拉普拉塔總督區東南部,布宜諾斯艾利斯兩側的大明移民,現在已經積累到了三百萬人。

  也就是有至少十二萬正規軍和將近六十萬民兵,比西班牙拉普拉塔總督區的人口都要多。

  戰爭開始之後,三萬主力軍衝進了只有八萬人口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兩萬主力軍衝進了擁有五萬人口的蒙德維的亞。

  毫無懸念的戰鬥結束後,主力軍控制了拉普拉塔河兩岸的兩座關鍵城市,而後數十萬民兵開始湧入。

  每個當地的大明民兵帶著自己的家庭,進城之後負責管轄一戶西班牙移民。

  正規軍和更多的民兵,乘坐準備好的蒸汽船,順著拉普拉塔河逆流而上,進攻和控制拉普拉塔總督區的其他據點。

  同樣是沿海地區進攻速度更快,內陸地區的進軍速度相對較慢,主要是需要時間運送人員和補給。

  拉普拉塔地區的作戰基本由本地軍隊完成,不需要其他地方的軍隊專門支援。

  只有開普敦艦隊封鎖海域,切斷西班牙的補給和信息傳遞。

  從澳洲地區出發的軍隊,在南美洲西南部海岸登陸,在安第斯山脈的西側,順著海岸線北上,奪取智利、秘魯等地區。

  從非洲西部出發的軍隊,在加勒比海納爾遜艦隊的協助下,負責奪取新格拉納達總督區加勒比海沿岸據點。

  ——


  在新大陸的戰爭全面展開,戰火遍地開花之後,大明對西班牙宣戰的消息,才在歐洲慢慢展開。

  歐洲各國中最先收到消息,當然也最先開始發愁的,自然是西班牙的盟友法國。

  戈多伊專程親自去了巴黎,首先見到了法國外交大臣塔列朗。

  塔列朗是曾經的啟蒙主教,後來的革命主教,是雅閣斌派執政時期的外交官。

  一路見風使舵,關鍵時刻參加了拿破崙的政變,在拿破崙擔任執政後,被任命為外交大臣。

  塔列朗弄清楚怎麼回事之後,沒有直接帶著戈多伊見拿破崙。

  自己帶著十二分的愁苦,單獨去見了拿破崙,說明大明和西班牙的營情況,最後鄭重的提醒拿破崙:

  「執政官,大明攻擊了我們的盟友西班牙,法蘭西現在應該對大明宣戰了。」

  拿破崙板著臉反問:

  「對大明宣戰?你完全不了解這些年戰場上的變化嗎?

  「我們的火炮和步槍,都不能與大明匹敵,應該說是差距過於巨大。

  「我們的軍隊無法戰勝大明人,對大明宣戰等於送死。」

  塔列朗嘆了口氣說:

  「閣下,我自然是知道這些情況的。

  「但西班牙是法國的盟友,如果對大明的襲擊放任不管,就會損害法國的聲譽。

  「可能導致其他的姊妹共和國發生動搖,讓各地叛軍的精神振奮,進而組織更加兇猛的進攻。

  「關鍵是會進一步損害您的威望……」

  拿破崙聽到這個提醒,瞬間就明白過來了,心情也變得比較糟糕。

  法國周邊的征服地區,也就是那些新建的共和國,實際上都是法國的僕從國,大部分都算不上多麼安穩。

  很多地方的勢力錯綜複雜,絕大部分地方都有不服氣的保王黨,不斷有大大小小的叛亂發生。

  現在是依靠法國的強大武力壓制,讓那些新共和國的反對勢力不敢輕舉妄動。

  依靠法國的武力保護,讓新共和國的統治集團維持統治。

  一旦法國的力量出現衰退的跡象,這些地方的局勢多半也會跟著改變甚至逆轉。

  盟友遭到進攻而不敢去救,就是一種力量衰退的象徵。

  與此同時,拿破崙想要更進一步,按照神洲的傳統方式,自己給自己加冕成為皇帝,現在已經開始準備了。

  計劃是自己的民法典制定完成,公布下去之後就準備加冕典禮。

  但想要當皇帝,就要儘量戰無不勝的形象,自己面對大明又不可能做到戰無不勝。

  拿破崙皺著眉頭追問塔列朗:

  「有沒有名義上對大明宣戰,但是同時規避與大明實際作戰的方法?」

  塔列朗早就想過這些事情:

  「我們可以嘗試派人去聯絡大明人,向他們聲明我們只是因為西班牙,不得不對他們宣戰,但實際上不會發動進攻。

  「關鍵是希望大明人不要進攻歐洲的法國控制區,不要進攻西班牙本土,專心奪取西班牙的殖民地……」

  拿破崙馬上問:

  「能成功嗎?」

  塔列朗不敢保證:

  「我可以派人去試試,但是這種事情沒辦法預測,大明的選擇我們難以判斷。」

  拿破崙無奈的嘆息著說:

  「我明白了,那就儘快安排人去試試吧。」

  ——

  戈多伊同時派了人去英國倫敦,希望英國人能夠改變態度,共同對抗來自東方的大明人。

  英國人此時的狀態同樣糾結。

  英國最近這些年任期最長的首相羅金漢侯爵,在擔任首相十五年之後終於難以維持政局的平衡了。

  在越來越多的政敵的攻訐中,本來就年長體衰的羅金漢侯爵,因為過度勞累在1796年去世,比原有歷史上多活了十多年。

  維持派系平衡的關鍵角色去世,英國政壇旋即在激進派和保守派的公開對抗中陷入了混亂。

  直到小威廉·皮特在國王喬治三世的支持下,重新組建了英國內閣和政府。


  之所以稱其為「小威廉·皮特」,是因為他的父親「老威廉·皮特」也曾經擔任過英國首相。

  關鍵是帶領英國取得了七年戰爭的勝利。

  他在《論英國人個人居家安全的權利》中的一段話,還被人總結成了「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這套說辭。

  皮特的舅舅喬治·格倫維爾也當過英國首相,後來皮特的表弟也當上了英國首相。

  皮特家族和格倫維爾家族合作,以及與之相關的其他的政治力量結合,在這個時代形成了一套頗具勢力的關係網。

  所以在原有的歷史上,小威廉·皮特以僅僅二十四歲的年齡,成為了英國年齡最小的首相。

  在這個世界,因為羅金漢侯爵長壽,小皮特沒有那麼早嶄露頭角。

  但是在羅金漢侯爵去世後,他的關係和能力讓他抓住了機會,在1797年底當上了英國首相。

  三十八歲擔任首相,雖然同樣非常年輕,但不至於像二十四歲那樣遭人詬病了。

  皮特同時也積累了更多的政治經驗,處理問題不會那麼的激進了。

  也得以從1797年開始持續任職到了現在的1802年。

  皮特聽完了西班牙人使者的話,發自心底的感慨著說:

  「如果考慮長遠利益,英國應該站在西班牙這邊,聯合歐洲的其他國家……甚至包括法國。

  「共同對抗屬於另一個文明的大明天朝帝國。

  「大明已經奪取了葡萄牙的殖民地,現在又馬上對西班牙動手了,未來很可能會向英國索要加拿大。

  「大明對土地的貪婪,從愛爾蘭到到日本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關鍵是,大明掌控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控制了整個新大陸和非洲。

  「世界上已經沒有無主的土地了。

  「歐洲人想要繼續向外開拓,就必須團結起來與大明對抗了。

  「但是當前的現實,讓英國沒辦法站在西班牙這邊。

  「英國不能放棄直布羅陀等控制區,放棄就是當前內閣的巨大失誤,政敵的攻擊很可能會讓我的內閣倒台。

  「要與宿敵法國合作,還是廢棄了君主的法國人,也很難獲得英國貴族和國王的支持。

  「現在的英國官員只能看眼前利益,只能去挽回已經發生的損失。

  「所以,英國只能接著大明參戰的機會,撕毀與法國妥協的合約,正式拒絕交付直布羅陀和馬爾他。

  「再次與法國和西班牙作戰。

  「英國要再次與強大的大明天朝共同作戰,這樣才能讓我的內閣更加穩定,至少目前能夠更加穩定。

  「至於幾十年後的事情,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在乎。

  「所以請你回去吧。」

  西班牙的使者雖然早有準備,但聽完了皮特的解釋之後,還是非常的驚訝,還是覺得難以置信。

  皮特竟然支持團結歐洲反明的方向。

  但他代表英國的實際操作,卻要反過來向西班牙和法國宣戰,要站在大明一方。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