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親王抗旨,問道鬼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63章 親王抗旨,問道鬼神!

  洛邑。

  白馬寺。

  大明朝第一古剎。

  北靠邙山,南面洛水。

  蒼松翠柏,紅牆碧瓦,氣象莊嚴。

  百餘間殿堂是典型的漢地佛寺縱軸式布局,主要建築皆位於南北中線上。

  宏大的山門,由三個門組成,象徵著「空門」、「無相門」「無願門」的「三解脫門」,是在嘉靖二十五年重建的。

  山門外有兩匹石馬,左右相對,石馬六尺,長七尺,頭戴轡絡,身置鞍韉,性情溫順,雕工精細,相傳為漢代的馱經之馬。

  穿過山門,兩側各有一座石碑,東側《洛陽白馬寺祖庭記碑》,由元廷高僧文才撰文,書法瀟灑工麗。

  再前行,過歇山式天王殿,就到了全寺的主殿大佛殿,殿內釋迦牟尼端坐蓮台,右手拈花,阿難、迦葉兩弟子旁立,文殊、普賢二菩薩列坐,兩天女後侍。

  香案上五供齊備,左右鐘鼓高懸,幔帳垂掛,薄團排列,莊重肅穆。

  大明朝伊王朱典楧入廟上香。

  伊王跪在蒲團上,手持三尺長的檀香,恭恭敬敬拜了三拜,由白馬寺方丈接過,插入香鼎中。

  大殿兩旁,數十位身著袈裟,眉須白長,頗具佛像的老和尚在敲著木魚,念誦著佛經。

  在伊王府的下人抬著重重的檀木箱前來時,誦經之聲明顯又大了幾分。

  伊王親啟檀木箱,滿黃的色彩,使得金碧輝煌的大佛殿又亮堂了幾分。

  萬兩金子在前。

  方丈的眉須顯然抖動了下。

  不過,讓方丈最為動容的,不是這些金子,而是金子上厚厚一迭地契。

  邙山良田萬畝。

  赤澄黃金萬兩。

  皆是香火錢。

  「阿彌陀佛,伊王殿下真乃赤子之心,每往小寺一遭,便為佛祖增色三分,王爺,大功德啊!」老方丈感慨道。

  朱典楧是大明朝第七代伊王,從嘉靖二十三年襲封親王后,每年至少會來白馬寺一趟,香火錢,就沒有低於十萬兩銀子的。

  白馬寺雖富,但能這般大手筆的,僅伊王殿下一人。

  這一二十年,佛祖的金身塑了一遍又一遍,脫離了泥胎,就快成真·金身了。

  伊王殿下,禮佛之心令人嘆服。

  「阿彌陀佛。」

  伊王雙手合掌,敬聲道:「法師,弟子近有所憂,想求個簽。」

  老方丈命人取了簽筒,搖了搖道:「王爺,請!」

  伊王寧神定志,從筒中抽出一簽,交給了老方丈。

  簽云:鶴自雲中出,人從月下走,新歡盈臉上,不用皺雙眉。

  老方丈拿著簽子,卻皺起了眉。

  鶴。

  是長壽、吉祥和如意的象徵。

  也是尊貴的象徵。

  如果伊王年邁,抽出此簽,毫無疑問是上上籤,可殿下十三歲襲封的親王,今朝剛剛而立之年。

  鶴至,意味著有尊貴的人要死了,而什麼人在月下走呢?

  死了之後的鬼魂,白日不出。

  而新歡。

  似是代表著生機。

  「回王爺,是上籤。」

  老方丈逐漸展開眉頭,露出了笑,慢慢說道:「人難逃三災五難,王爺襲封王位以來,順風順水,如今險難當前,王爺僅需知止而不妄動,便能得到好的結果。」

  「三災五難?」

  伊王有些被嚇到了,可又聽到『知止而不妄動』,便能化險為夷,就又鬆了口氣。

  但氣剛吐出去,便又被伊王呼了回來,此來問佛,就是問進京的吉凶。

  如果將「進京」認為是動,那什麼是『不妄動』呢?

  進京,是妄動。

  不進京,是為抗旨不遵。

  「法師,弟子受詔要北上進京,請佛祖明示,弟子該當如何?」伊王袒露來意道。


  佛祖,是讓他進京呢,還是讓他不進京呢?

  吉與不吉,伊王快要急死了。

  「佛意,不可知。」老方丈搖搖頭。

  簽運很模糊,或許正因為涉及到天家,佛祖故意為之。

  吉、凶,解簽就只能解到那,剩下的,只有伊王殿下去體會。

  作為佛祖虔誠的信徒,在這種關鍵時刻,佛祖的含糊其詞,讓伊王生出幾分怨懟。

  禪機,最煩人了。

  見伊王色變,老方丈嘆了口氣,要是旁人,解了簽滿意不滿意,白馬寺都不在乎,但這是藩地洛邑的伊王,白馬寺想不在乎都不行。

  「王爺若是有暇,不妨在我寺中諸殿走一走,拜一拜,也許我佛會另降下法旨明示。」老方丈將手中之簽放回簽筒,建議道。

  佛意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含糊其詞,而人的心,卻會遵循本心給出答案。

  就像是拋銅錢,在拋出銅錢的那一刻,心便給出了答案,正反面,其實沒那麼重要。

  讓伊王在諸殿中走一走,拜一拜,就為讓伊王內心能給出最真實的反饋。

  「多謝法師。」伊王頷首道。

  老方丈沒有去引領伊王找尋內心,而是讓小沙彌去引領。

  大佛殿後,便是供奉三世佛的大雄寶殿,兩廂分列十八羅漢。

  可惜的是,三世佛也沒有給出伊王明示,大雄寶殿後,是接引殿,寶相莊嚴的接引佛在笑,再往後,是毗盧閣。

  毗盧閣,位在清涼台上,而清涼台由青磚砌成,高近兩丈三尺,長約三丈,寬約一丈。

  內供釋迦牟尼的清淨法身毗盧佛,旁立文殊、普賢菩薩。

  閣後壁鑲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經》。

  閣台與周圍建築自成格局,構成一小型庭院,院中一泓池水。

  若是夏日,蓮花朵朵開,那將是一番很好的景象。

  而這初冬,天寒日無暖,從台下望去,整座庭院似在空中,風一吹,冷意自生。

  「咚!」

  「咚!」

  「咚!」

  「……」

  悠揚的鐘聲響起。

  鐘聲里好似夾雜著眾僧念經禮佛的語調,在人耳中竟不覺得吵鬧。

  伊王混亂的思緒,也在這時被理清,如同撥開了雲霧。

  伊王府做了太多不法之事,作為王爺,是絕對不能進京的,不然,光是御史言官一人一口唾罵就能淹死他,更何況,走私絲綢等物往西洋的事,大明朝哪座王府都解釋不清。

  鐘聲落。

  伊王出了白馬寺。

  是日夜。

  伊王忽患重病,難以啟程,拒絕進京。

  (本章完)

章節目錄